2015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代表团赴美国西雅图,与美国军方联合开展了中美两军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合演练。 中美两军在人道主义救援减灾领域的研讨交流活动始于1997年,2013年起增加了联合实战演练环节。2015年的交流与演练是第11次研讨交流和第3次实战演练。此次联演和交流是两国元首、两军领导人共同确认的活动,是我国军队首次到美国大陆组织参加联合实兵演练,并首次邀请中美以外的国家观摩。
中国方面派出部队官兵、国务院应急办、民政部等方面70余人,携带装备器材45台(件、套)参加联演和交流;美方派出美军太平洋总部、太平洋陆军、海岸警卫队和华盛顿州国民警卫队等80余人,携带装备100余台(件、套)参加活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军队派员观摩。
演练在美军刘易斯麦科德联合基地进行。演练活动以假想第三国遭受重大自然灾害、中美两国向受灾地区派出军队、实施人道主义救援为背景,进行了室内桌面演练和联合实战演练。
室内桌面演练阶段,双方成立联合导调组,按照中美双方人员一一对应的原则,将参演人员分为组织指挥、协调机制、行动计划、兵力控制、需求分析、对外联络等六个功能小组,就国际救援灾情评估、兵力投送、行动实施、任务交接与撤离,以及建立“多国部队行动协调中心”等工作中的32个重点问题开展演练。
联合实战演练阶段,双方按照现场指挥、搜索评估、遗体处理、医疗救治、预备队等五个小组进行混编,演练了灾情勘察评估、人员搜索、密闭空间施救、医疗急救、直升机水上搜救、遗体处理、快速修复受损基础设施、防疫洗消等25项内容。
这一演练活动体现了应急演练的两种基本类型: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
对于应急演练的类型,本章按照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关于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的划分思路,分两节讨论这两种演练的具体子类型。
对于应急演练的多种多样的形式,本章第三节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简单地说,桌面演练就是针对假定的突发事件所进行的演练。
按照《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的定义,桌面演练是指参演者利用地图、沙盘、流程图、计算机模拟、视频会议等辅助手段,针对事先假定的演练情景,讨论和推演应急决策及现场处置的过程,从而促进相关人员掌握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提高指挥决策和协同配合能力。桌面演练通常在室内完成。
在中国和其他各国应急演练实践中,人们开展了许多不同形式的桌面演练。探究起来,主要有分析式、递进式、交互式三种桌面演练。
分析式桌面演练是由参演者以一个指挥部成员的身份,针对一个或多个突发事件场景,通过集体讨论作出决策的演练。典型的分析式桌面演练是只针对一个事件场景进行详尽的集体分析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尽量作出全面、周密的决策。本书第一章介绍的核安全峰会模拟场景互动讨论会即属于分析式桌面演练。
分析式桌面演练一般由一个主持人(或有时是两个主持人共同负责)带领或推动演练者解决问题。这种演练没有模拟人员,也不需要安排复杂的设施或通信系统。根据需要可能会指定一两个评估者来观察演练。
上午9:30,昆仑市发生强烈地震。据中国国家地震局9:33测定,此次地震震级为里氏7.0级,震中在龙江县,震中地震烈度为8度。
目前龙江县全境及周边部分地区通信、电力中断。
现在是上午9:40,昆仑市地震应急指挥部紧急召开会议。
请指挥部对灾情进行研判并做出决策。
分析式桌面演练有两方面功能:
一是有助于参演者熟悉各自的角色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了解有关政策。
二是依据参演者在演练后提出的反馈意见,对现行政策、预案和程序进行评估和修改。
分析式桌面演练主要有如下优点:
(1)难度小:分析式桌面演练可以在没有时间压力的情况下,明确各方职责,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易操作:分析式桌面演练操作容易,不需要或较少需要设备设施,(与实战演练相比)不受实际的时间段和天气的影响。
(3)成本低:桌面演练方案的开发相对简单,消耗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少,较为容易组织实施,只需要有适度的时间、成本和资源。
(4)效果好:分析式桌面演练是一种有效的评审预案、程序和政策的方法,以及使参演者熟悉应急职责、程序和相互熟悉的好途径。
分析式桌面演练也有若干不足:
(1)真实性差:分析式桌面演练所用突发事件场景均为虚拟场景,演练结果的可行性和真实性无法依据实际进行检验。因此分析式桌面演练对应急预案可行性的检验,只局限于一般推断。
(2)效果有限:由于缺乏现实性,分析式桌面演练不能真正检测一个应急管理系统的工作能力。
(3)容易松散:分析式桌面演练的讨论过程容易跑题,造成“研究”时间过长,或无法完成预定目标。
递进式桌面演练由演练控制者按设计的顺序多次给出不断发展的问题情景,由参演者随着情景的发展不断做出分析与决策。这种方式尽可能模拟突发事件处置过程,通常要给出连续不断出现的多个阶段场景供参演者进行分析决策,迅速做出反应。有的递进式桌面推演将演练时间分为多个阶段或模块,参演者要针对每个阶段或根据活动的新情况做出分析和决策;有的递进式桌面推演是组织者每隔短到几分钟多至十几分钟就给出形势进一步发展的信息,参演者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地追加对问题的分析,不断做出新的决策。
这种方式最好在分析式演练之后实施,亦即当参演者掌握了结构化决策方法之后,递进式桌面推演的效果会更好。
【请指挥部随时做出决定并告知有关方面】
10:00 高速项目办电话报告,受地震影响,D标段发生工棚垮塌事故,造成7人被埋,目前施工单位正全力组织救援。
10:30 ××海事大学报告,该校公共管理学院一名副教授带领12名学生到青海省调研,地震发生时正乘坐大巴经202国道去往××,目前全部失去联系。
11:00 据抢险一线报告,由于灾区地处高原,道路中断的路段平均海拔在3 500米以上,多名道路施工人员和后继赶到的应急救援人员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
11:20 接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指令,我省正在从B省X市调运帐篷5 000顶,棉被1万床,大米500吨;调运蔬菜200吨,饮用水300吨,棉衣3万件。要求我市做好运输应急保障工作。
11:30 受地震影响,跨度30米的隆务峡5号大桥公路桥梁中断,当地公路部门钢架桥最长跨度为25米,不能满足应急抢通要求。
11:50 来自全国各地参与救灾的部队、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组织和车辆蜂拥前往地震灾区,通往灾区的高速公路、省道等道路拥挤不堪,通行缓慢,严重影响救援队伍与车辆通行前进的速度。
12:00 省新闻办通过舆情监测了解到,国内多家门户网站刊登标题为“通往震区高速公路对救灾车辆照常收费”的新闻稿。
递进式桌面推演力图克服分析式桌面演练缺乏时间压力、真实感不够的缺陷,能够让参演者体会到真实的时间压力,锻炼及时响应能力。
递进式桌面演练较分析式桌面演练,具有一系列优点:
(1)真实性:较为真实地体现事件发展过程。
(2)灵活性:时间与节奏可快可慢,可以灵活适应参演者的能力状况。
(3)易行性:与更为复杂的演练相比,它可以在成本不高、风险较低的情况下检验队伍和预案。
当然,这种演练中的决策结果的可靠性依然很难得到检验,其真实性和效果依然不够好。
交互式桌面演练是指参演者在与演练控制者和模拟者的互动过程中,针对与真实突发事件处置情境相仿的不断变化、动态更新情境下,不断沟通、协调,并提出新的对策方案的演练。
交互式桌面演练的参与者有参演者、控制者、模拟者、评估者等,其着力点是力图在尽可能真实的条件下去模拟紧急事态(除了不把真实的人、真实的装备调动到真实的地点)。在美国,交互式桌面演练被称为功能演练;在德国,被称为指挥部框架演练。
导调组中设立上级和相邻城市、下级和救援力量、受灾群众、媒体记者、网民等五个模拟组,不断与指挥部通过视频、电话(含市民热线电话)、传真等进行信息往来,推动指挥部的应急指挥、协调、沟通工作向前推进。
具体预设信息略。
交互式桌面演练有助于检验和提高应急管理系统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具体来说,交互式桌面演练能够检验:
(1)突发事件应对的决策、指挥、控制、沟通等职能是否到位;
(2)应急管理方针、政策、预案、程序是否合适;
(3)人员与资源的配置是否充分。
交互式桌面演练可以根据参演的指挥部的多少分为单一指挥部交互式桌面演练和多指挥部交互式桌面演练。
(1)简单形式是单一指挥部的交互式桌面演练,亦即参演人员在一个指挥部中参加的演练,演练控制相对容易。
(2)复杂形式是多指挥部的联合演练,亦即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指挥部(如包含后方与前方指挥部、总指挥部与部门或行业指挥部等)。
交互式桌面演练具有如下特征:
(1)仿真性:由演练控制者和模拟者在真实指挥部工作环境中,给参演者创造了一个仿真的突发事件处置环境。通常演练气氛紧张而有压力。
(2)交互性:参演者在与其模拟环境的信息互动中完成演练任务。
(3)参与性:可以使政策制定、综合协调者和现场指挥者等都主动行动起来。
(4)复杂性:由于演练时间较长而复杂,需要写出一系列详细的演练文件。
三种桌面演练就演练的复杂程度而言,从分析式、递进式到交互式桌面演练,一个比一个复杂。
就演练的性质而言,分析式的学习场特征更为明显,而交互式的工作场特征更为明显,递进式则处于两者中间。
三者的最大不同在于演练的重点目标不同:分析式桌面演练的重点在于训练参演者的系统思考能力;递进式桌面演练的重点在于训练参演者的持续决策能力;交互式桌面演练的重点在于训练参演者的即时响应能力。三者的比较见图4 1。
图4-1 三种桌面演练的比较
分析式桌面演练、递进式桌面演练、交互式桌面演练三者的不同特征,可以做如表4 1所示的对比:
表4-1 三种桌面演练的区别
简单地说,实战演练就是针对模拟的突发事件,以开展现场处置为主要内容的演练。
按照《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的定义,实战演练是指参演者利用应急处置涉及的设备和物资,针对事先设置的突发事件情景及其后续的发展情景,通过实际决策、行动和操作,完成真实应急响应的过程,从而检验和提高相关人员的临场组织指挥、队伍调动、应急处置技能和后勤保障等应急能力。实战演练通常要在特定场所完成。
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应急演练实践中,人们开展了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战演练。探究起来,主要有专项实战演练、合成实战演练、综合实战演练三种实战演练。
专项实战演练是指针对一种典型突发事件场景,由一类参演人员(如消防队员)演练一个单一科目的实战演练。专项实战演练也可以称为操练(drill)。
专项实战演练是实战演练中最容易实施的基础性实战演练。这种演练也很可能是更为复杂的系列演练活动的一部分,例如作为合成实战演练或综合实战演练做铺垫的分解演练。
人员疏散演练:大规模人员参与的模拟火灾、地震等灾害发生后,人们从建筑物或其他危险境地中撤离的演练。
专业操作技能演练:专业应急队伍开展的专业性技能操练。例如,消防队员的灭火演练、医疗救护队员的生命抢救演练,以及呼叫中心的信息接报与处置演练等。
媒体沟通演练:训练有关人员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召开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专访等的沟通能力。
单项实战演练有助于:
(1)参演者学习掌握一项具体操作技能;
(2)检验或考核一项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3)研究如何改进一项操作技能的操作规范。
专项实战演练具有一系列优势:
(1)容易组织:演练方案通常并不复杂,易于组织和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