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的任务与模式

一、新经济时代的营销任务

市场营销在企业中的活动,包括细分一个市场并把它作为公司的目标市场,设计正确的产品、服务、价格、促销和分销系统“组合”,以满足目标市场内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为了制定可行的营销战略,需要客观、正确和及时的信息,企业必须时常关注变化的环境,面对市场上随时出现的新的挑战,随时作出反应。在21世纪营销难度更大了,因为商家与消费者的分歧可能会更加尖锐。在新的时代,国际社会认为营销任务有以下10个重点:

(1)日益注重高技术行业中的营销应用和营销形式的高科技化。经济增长往往依赖于高技术的发展。高技术企业与传统的公司不同,它们面临着较高的风险、较低的产品接受率、较短的产品生命周期和较快的技术淘汰率。今天,成千上万的软件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面临着众多挑战。高科技企业必须掌握和精通营销艺术,它们应有“知本家”的本领,并能说服足够多的顾客采用它们的新产品。当今营销也越来越多地应用高科技手段,如电脑展示、电话营销等。

(2)日益注重质量、价值和顾客满意。不同的购买动机(追求方便、地位、式样、性能、服务等)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起着强有力的作用。今天的顾客在作出购买决定时,越来越重视质量和价值。一些著名公司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它们的指导原则是不断用较少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东西。

(3)日益注重建立关系和保持顾客。过去的营销理论着眼于如何“实现销售”,但现在不仅要实现销售,还要了解顾客和他们是否会重购。今天营销者的注意力集中于创造终身顾客,也就是把交易思想转变为建立关系。公司现在忙于建立顾客数据库,包括顾客的爱好和个性、生活方式、对不同营销刺激的反应水平、过去的交易情况,特意安排各种提供物以取悦顾客,使他们保持对公司的忠诚。

(4)日益注重全球营销。当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时,必须放弃关于市场行为的传统假设,并使提供物适应其他国家的文化要求。它们必须把决策权下放给当地的代表,因为这些代表更熟悉当地的经济、政治、法律等社会关系。公司的思维是全球化的,但行动计划是本地化的。

(5)日益注重管理业务过程和业务职能的一体化。今天公司的思想,正从管理部门转变成管理一系列的业务过程,每一业务过程都将影响顾客的服务和满意程度。公司安排跨职能督导人员管理各个过程。营销人员不仅在营销部门领导下工作,而且与督导小组的接触日益增多。这是一种积极的发展,它扩大了营销人员的业务视野,并给他们更多的与其他部门合作的机会。

(6)日益注重建立战略联盟和网络建设。面对经济全球化,企业家们认识到,一个公司无论多么强大,都缺少获得成功的全部资源和条件。从产生价值的全部供应链来看,它们需要同其他组织进行合作,建立伙伴联盟关系。

(7)日益注重直销与网络平台建设。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人们都能通过互联网到公司的网页查看报价单和订购商品。通过网上服务,他们能发出和获得关于产品和服务的告示,能与其他用户交谈,确定最优的价值,签发订单,并很快收到货物。通过建设网络平台,公司能更多地直接营销,并减少对批发商和零售中间商机构的依赖。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与关联公司的电子数据交换自动地完成购买。所有这些趋势预示着购买与销售的更有效性。

(8)日益注重服务营销。今后,大多数人将从事服务业。由于服务是无形的、不可分离的、可变的和易消失的,这增加了营销的难度。营销者越来越多地提供资讯服务和其他服务项目。

(9)日益注重非营利性组织营销。现在人们对营销的讨论往往集中在营利性公司的购买行为上,其中大部分营销方法也适用于非营利性机构和政府组织的购买业务。政府机构、大学和社会团体也开始研究营销思想和方法,以便用营销的思想来开展工作。

(10)日益注重营销行为中的职业道德。公众对广告和销售方式中的歪曲与误导开始警惕,已不会仓促地购买。市场上的欺诈行为和损人利己行为被大众所厌恶。营销者在履行自己职能时必须树立高标准的职业道德。

二、新经济时代的营销模式

(一)关系营销

营销活动应该尝试创造和维持满意的交易关系。为了保持交易关系,买方必须对获得的货物、服务或创意满意,卖方也必须对所得到的经济回报或其他感到满意。一个对交易关系不满意的顾客通常会寻找其他替代的组织或产品。对营销者来说,与顾客保持积极的关系是一项很重要的目标。关系营销指的是“长期互惠的协作,双方通过创造令人满意的交易把精力集中在价值的提高上”。关系营销通常会加深顾客对企业的依赖,顾客的信心也在增长,反过来又提高了企业对顾客需求的理解。成功的营销者对顾客的需要会作出反应,并随着时间推移,尽量增加顾客需要的价值。最终,这种相互关系会成为一种坚固的合作和相互依靠的关系。

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企业营销活动的核心是建立并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

(二)体验式营销

体验式营销是要从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此种思考方式突破传统上“理性消费者”的假设,认为消费者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消费者在整个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才是研究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品牌经营的关键。

我们一般将体验分为五种类型,即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关联体验。但在实际情况下企业很少进行单一体验的营销活动,一般是几种体验的结合使用,称为体验杂型。进一步来说,如果企业为顾客提供的体验涉及所有的五类体验,即被称为全面体验。一般来讲,体验可被分为两类:一种是消费者在其心理和生理上独自的体验,即个人体验,例如感官、情感、思考;另一种是必须有相关群体的互动才会产生的体验,即共享体验,例如行动、关联。体验式营销一般从这两方面入手。

(三)“一对一”营销

“一对一”营销的核心思想是:以“顾客份额”为中心,与顾客互动对话以及“定制化”。企业应该从关注市场占有率转到关注个体顾客的“顾客份额”上来,关注本企业产品在顾客所拥有的所有该产品中占的份额,并努力提升对这个份额的占有。

了解“顾客份额”的目的是用来对顾客进行区分,“顾客份额”又可称为“钱夹份额”。我们可以以顾客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采购计划与现有“钱夹份额”为二维标准,对顾客进行分类,把顾客归属到“需去争取的”“需进行培养的”“需进行维系的”三个不同的阶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营销活动,并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产品及服务。

(四)全球—地方化营销

全球化营销是指在全球采用统一的标准化营销策略,应用前提是各国市场相似,具有规模经济性等优点。地方化营销则是指针对各个地方市场的不同需求度身定制相适应的营销策略,在各市场存在较大差异的前提下使用,营销效果好,但成本昂贵。企业在营销实践中发现,将以上两者结合起来的全球—地方化营销模式则能综合两者的优点,它是一种“全球化思考、地方化行动”的战略。要想获得全球—地方化营销的成功,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仔细研究各个市场,找出不同市场的共性与差别,从而满足各个市场的不同要求以占领更多的市场。

(五)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的企业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自己的门店进行复制扩张,把自己企业的成功经验发扬光大。连锁经营在经营过程中当然需要进行企业模式的复制,进而完成企业的连锁化发展。然而,企业应当如何去复制自己的企业模式,复制企业的那些管理特点和模式,然后将之运用于新的门店中去呢?企业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要摸清自己的家底,了解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现状,扬长避短地进行发展;其次,要将企业的成功经验或核心竞争力归结出来,进行进一步的提炼,制定出自己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流程,以便于企业进一步发展扩张;最后,企业在进行连锁扩张的时候要了解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能盲目照搬。

(六)品牌营销

品牌营销的关键是树立品牌。如何树立品牌呢?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分析行业环境,寻找区隔概念。即先调查市场上的竞争者,弄清它们在消费者心中的大概位置,以及它们的优势和弱点;然后寻找一个核心概念,使自己与竞争者区别开来。第二步:卓越的品质支持。必须以质量为根本树立产品形象,这里所指的质量是一个综合性品质的概念,包括工程质量、文化质量、管理质量等。第三步:整合、持续的传播与应用。企业要靠传播才能将自己的品牌植入消费者心中。企业要在每一方面的传播活动中都尽力体现出品牌的概念。

(七)深度营销

深度营销,就是以企业和顾客之间的深度沟通、认同为目标,从关心人的显性需求转向关心人的隐性需求的一种新型的、互动的、更加人性化的营销新模式、新观念。它要求让顾客参与企业的营销管理,给顾客提供无限的关怀,与顾客建立长期的合作性伙伴关系,通过大量的人性化的沟通工作,使自己的产品品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保持顾客长久的品牌忠诚。

(八)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本质上是一种商业信息的运行。商业信息可分解为商品信息、交易信息和感受信息三个要素,任何一种商业交换其实都包含这三种信息。基于互联网的营销方法就是根据企业经营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信息运行策略,并主要通过网络来实现的营销设计与操作。客户与企业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循环,根据不同的阶段循环不同的信息要素,并分别对这些信息要素进行定制化处理。

(九)直销

直销实质上就是通过简化、消灭中间商,来降低产品的流通成本并满足顾客利益最大化需求。在国内,直销是这样定义的:制造商在向公众进行一定诉求的基础上,直接与目标客户沟通,以达到实践消费的营销活动。直销有三个要素:公众消费意识的支持;“一对一”关系的建立与形成;现场展示与焦点促销。

(十)数据库营销

企业通过单纯大众化营销及品牌营销走向市场的宏观运作时代即将结束,数据库营销作为一种个性化的营销手段在企业获取、保留与发展客户的各个阶段都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企业能力与有力工具。数据库营销的核心要素是对客户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找出目标沟通、消费与服务对象,有的放矢地进行营销与客户关怀活动,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与客户占有率,提高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取得企业与客户双赢的局面。

(十一)文化营销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缺少文化营销是难以取得长足发展的。文化营销强调企业的理念、宗旨、目标、价值观、职员行为规范、经营管理制度、企业环境、组织力量、品牌个性等文化元素,其核心是理解人、尊重人、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关注人的社会性。那么,什么是文化营销呢?营销学里的文化营销指的是企业(或组织)以文化为主体进行营销的行为方式。

在文化营销观念下,企业的营销活动一般奉行以下几项原则:

(1)给予产品、企业、品牌以丰富的个性化的文化内涵。

(2)强调企业中的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而非产品与市场。

(3)努力从文化的角度、人的地位来考虑和检验企业的经营方针。

那么,在实施文化营销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呢?应注意的有:

(1)人性化,即符合、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2)个性化,即要有企业自己的声音。

(3)社会性,即充分挖掘社会文化资源并回归社会。

(4)生动性,即营销技术要灵活、创新、形象、易传播。

(5)公益性,即营销活动必须对社会公众有益。

将文化有机融进营销,就像将钻石镶进白金戒指,会形成1+1>2的社会价值。

(十二)微营销和弱关系营销

在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经济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出精细化和多样化的特点,细分市场日渐成熟,同时在互联网技术快速进步和应用的刺激下,整体市场的发展节奏也在不断加快。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灵活的管理思维,不断优化企业结构和相关服务,轻装上阵,以自如应对不可预知的市场变化。传统粗放式推广方法已不能满足精细化市场的营销需求,企业投资回报率也在不断下降,因而市场亟待出现一种更为快捷高效的营销途径。微营销是现代一种低成本、高性价比的营销手段。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微营销”主张通过“虚拟”与“现实”的互动,建立一个涉及研发、产品、渠道、市场、品牌传播、促销、客户关系等更“轻”、更高效的营销全链条,整合各类营销资源,达到了以小博大、以轻博重的营销效果。随着整个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网络为传播平台的营销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壮大,其整体服务水平也呈现出阶梯式的增长,并诞生了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精准营销模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社会化媒体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营销传播开始迈向崭新的3.0时代,一股全新营销浪潮迎面来袭,其核心就是注重媒体渠道的创新、体验内容的创新以及沟通方式的创新,强调虚拟与现实的互动。这些最适宜的承载平台正来源于社会化媒体的运用。以SNS、微博、博客、微电影等为代表新媒体形式,将帮助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性价比的微营销手段。社会化媒体区别于传统传播介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主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的分享、传播,通过不断的交互和提炼,对观点或主题达成深度或者广度的传播,其影响力传统媒体往往无法达到,更遑论赶超。

低成本、高性价比的“微营销”,创意和新传播手段必不可少,而微博时代,碎片化的媒体传播方式正为这种营销提供了可能。在网络经济时代,创意成为营销不可或缺的驱动力。众多商家充分运用创意营销,彻底颠覆传统营销思路,让消费者在互动中感受企业理念,在主动中感知产品信息。一个企业能讲好故事,就可以花很少的钱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而真正能讲好一个故事,源于一个好的剧本。当亿万网民对一部部微电影情节津津乐道时,最感激的应该是幕后的创作者。是他们日夜苦思创作,才让我们看到这么好的作品。“微电影营销,完全可以让企业花几万达到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广告效果。”“在如今广告满天飞的网络环境中,仅仅一篇广告视频、一段宣传文字已经远远不能吸引网民的注意,唯有以独到的创意展现内容的新奇,才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让其驻足围观。”

弱关系营销,是指通过借助某些手段和方式,与客户建立比较弱的关系,在不给客户造成骚扰的前提下,又能与消费者建立联系。我们需要借助SNS、微博等现代营销方式来展开弱关系营销。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曾经的最高境界就是品牌忠诚。但如今,做到这一点显然已经很难了,当你走进一家超市,可能要面对成千上万种商品,按照CMMS(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发布的最新数据,全国仅食品饮料品牌就有7 662种,对于喜新厌旧的消费者而言,企业能做的只是“让你记得我”“对我印象还不错”“可以尝试使用”,达到这一目的已经足够了。互联网早期,人们维系关系的方式是电子邮件,但是电子邮件比较正式,随着即时沟通工具的出现,人们更多地借助QQ和MSN来维持日常的信息交流;然而即时通讯要求必须即时回应,因此也存在沟通压力,很多人通过隐身来减小这种人际关系的压力。而微信、微博和SNS相应的压力就小很多,人们不会在意你是否及时回应了他们在微信、微博或SNS中发表的言论,甚至他们并不在意你有没有回应。这种相对“弱”的关系服务,大大扩展了关系链的范围。从强关系到弱关系,其关联人数的数量级也在发生几何级变化。朋友关系也许就是几个人,但是在即时沟通中可以有几十个、几百个沟通关系,在微信、SNS、微博中关系链的维度更加扩展。在企业对消费者的关系层面,传统的做法是通过发放会员卡,定期发短信、打电话,来维系一种强关系。结果是会员仅占所有目标客户的一小部分,而且拓展难度和维护成本都比较高。而通过微博、微信、SNS这些互联网关系服务,就可以与更广泛的消费者建立一种“弱关系”,既与消费者建立了联系,又不会对客户造成过度的骚扰。

实用案例

美国企管思维十大变化

一、以创新的未来观指引现在

“未来”不是现在自然地延伸,而是对“现在”的颠覆或反动。“现在”要随“未来”而变。以彩电为例: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主导世界家电市场后,为了在90年代继续称王称霸,由通产省和诸多大企业联合开发高清晰度电视(HDTV),总投入达200亿美元。日本走的是一条在原有硬件的基础上提高电视清晰度的路子,也就是努力使电视接收信号的带宽比现有模拟电视的带宽(8兆)增加几倍。但这种发明意味着要更换所有的电视,显然很不现实。而在90年代,美国硅谷的一个小企业在软件上取得了突破,这就是著名的MPEG-2版本。当电视台源信号摄录下来后,经过软件压缩方式进行数字无线传播,就解决了信号干扰、传输和兼容性的问题。美国以MPEG软件为主导,确定了HDTV电视的新标准,也就是电视信号的发射、传输和接收均以软件为主体,成为一个全新系统,既兼顾现代模拟电视,又能实现高清晰度。新标准出现后,等于宣布日本标准完全失败。再如Hotmail,因为首开网上免费邮箱,确立新规则,因而大获成功。可见,创造未来的捷径就是颠覆现在。

二、用速度超越质量,实现“速度为王”

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导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在战术层面上,追求速度意味着用网络技术改造价值链,使生产链变成需求链,用速度实现成本有效性。戴尔(Dell)电脑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抛弃大规模生产、代理商分销的模式,采取消费者定制的直销模式,通过IT和网络技术,在几个小时之内为顾客定做电脑,用对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反应建立新的行业标准。戴尔公司的生产配送主管说:“我们的指导思想就是订单、联络、时间……和高速度。”这种新的价值链方式,在PC产品的生命周期“转瞬即逝”的情况下很有成本有效性,消除了从厂商到顾客过程中的低效性,大大减少了时间成本,实现了“零库存”。

而在对质量的理解上,以速度为中心的质量观强调,要从静态质量走向动态质量,认为对质量的持续改善比质量本身更重要。所以,满足顾客需要已经远远不够,现在要的是更快地满足顾客需要。

三、用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代替大众化和差异化的产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者主权的体现越来越明显,消费者从后台走到前台,生产商必须从“无因退货”这样的售后服务阶段,走向吸引消费者意见、将其直接体现在产品设计中的产前参与阶段,为消费者定制产品,使产品个性化。一个突出趋势是,生产商、制造商变成了服务商,从销售产品变为提供服务,并通过服务创造更高的利润。如通用的喷气式发动机业务,现在的商业模式是以一笔综合性收费向航空公司出售一定合同期限内的保障发动机正常运转时间,其中包括零件、维修、备用发动机、融资等———保障飞机飞行的一切服务。公司实际上是“推进服务”的公司。所以,服务重于产品,特色、个性化最重要。

四、用虚拟组织与战略联盟创造竞争优势,从而超越一体化战略

Alliance Advantage(联盟优势)、Virtual Organization(虚拟组织)、Outsourcing(外包)是在美国管理类图书中经常可见的主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界越来越强调弹性、活力、敏捷、灵活、变革能力,因此纷纷选择以虚拟组织、战略联盟、外包外协等方式建立竞争优势,超越一体化的、自给自足、垂直或横向整合的战略。

耐克这样的企业已变成了“品牌运营商”,只做设计、营销工作,生产完全外包;IBM向Dell转移电脑的生产与销售。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竞合关系大量出现,老对头可能成为新朋友,朋友又经常是策略性的、阶段性的。所以,联盟合作能够让你比以前更强大。

五、动态竞争观念的流行

“谁是夺走你现有优势的杀手?”美国《财富》曾就这一问题对500强的CEO们进行调查。选择最多的答案是:未来一到三年新出现的竞争者。由于竞争越来越呈现出高强度、高速度的动态性,美国的战略管理教材近年来开始怀疑(长期性的)“战略规划”这一概念还有没有存在价值。现在的战略管理倡导的观念是:没有一成不变的竞争战略。

以微软和网景(Netscape)在浏览器领域的竞争为例:1995年8月上市成功的网景,本来在互联网方面远远领先微软。但微软惊醒后,没有在企业命脉所系的Windows里面“打转转”,而是全面转向互联网。为了赶上互联网这趟车,微软解散了Windows 97的开发组,将整个业务转到互联网上。而作为领跑者的网景在成功后,创新能力减弱了许多,而且还跟着微软的游戏规则走。在浏览器领域,后来大部分创意都来自于微软的IE而不是网景。网景败给微软,充分说明竞争互动的残酷性的一面。

打击对手的关键,是打击令其领先的规则。

六、用互联互动思维代替垂直分割思维,使企业形成弹性的网状结构

对美国企业管理最具革命性的影响无疑来自互联网。互联网使“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真正得到实践。电子商务的先驱亚马逊(Amazon)是这方面的典范。它开发了一点就通的“1-Click”设计,用户只要在该网站买过一次书,其通信地址和信用卡账号就会被安全地存储下来,再购买时,顾客只要点一下货物,网络系统就会帮你完成以后的所有手续。亚马逊还利用软件收集顾客在购物爱好和购物历史方面的信息,随时为顾客购买图书提供建议。它还通过建立类似会员制的环境来主动联络顾客。它允许顾客将生日和重要日期记入其数据库中,以便在此之前发E-mail通知顾客购买一份礼物。亚马逊和顾客之间丰富的互动联系是它的最重要财产。而要实现这一切,必须依靠技术。亚马逊从不把自己定位为服务企业,而是定位为高新技术企业,亚马逊的雇员都是程序员,除了退货政策和赠送商品目录外,亚马逊所有的特色服务都是通过应用新技术而产生的。

互动、升级,比静态的“完美”重要得多。

七、全球化思维

GE的韦尔奇认为:“不断地分享全世界的经营经验和文化精髓,将使企业无论在经营上还是思维上都实现全球化。”全球化的最初阶段是出口经济,再往后是公司经营地区化,最后是人才全球化。日本竞争力不足的关键是没有实现人才的全球化。韦尔奇提出“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的观点,即公司要使用本地人才,推行本土化,但他们融入公司文化、成长起来后,就没有必要待在当地,可以到别的国家工作,本土的人才走向全球化。中国企业如果不加入全球化(全球化思维),即使在本土也将难以立足。

八、打造核心竞争能力

核心竞争力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热门的战略管理主题。《哈佛管理评论》丛书的《战略管理》分册中,关于核心竞争能力的文章非常多。一个企业在研发、供应、物流、经营以及市场上不可能是全能冠军。竞争优势的基础是更优越的资源和组织能力。

例如,沃尔玛的竞争优势在于“天天平价”,但其核心能力则是使供应商最快地对顾客需求作出反应的能力,也就是零售业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为此就要在信息技术方面进行持续的战略投资。由于使用了配送中心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沃尔玛在1992年的配送成本低于其销售额的3%(竞争对手为4.5%~5%),同时使货物和信息在供应链中始终处于快速流动的状态。如果你在沃尔玛一家店里购买了一件某种品牌粗斜纹棉布衬衫,由于这种衬衫的供应商的计算机系统与沃尔玛的计算机系统连在一起,供应商每天都会到沃尔玛的计算机里获取数据,包括销售额、销售单位数量、哪一个店面、库存情况、销售预测、汇款建议等。沃尔玛的决策支持系统会向供应商提供这种衬衫在此之前100个星期内的销售历史记录,并能跟踪这种产品在全球或者某个特定市场的销售状况。而且,这种衬衫的销售数据只提供给生产这种品牌衬衫的供应商。此后,供货商根据订单通过配送中心向沃尔玛的商店迅速补货。这被称为快速反应系统。沃尔玛有庞大的运输车队,每辆卡车都配备一个小型电脑,通过卫星与总部联系,总部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得知每一单货物所在的位置。

建立在核心能力之上的竞争优势,才是靠得住的、真正的竞争优势。

九、创造人力资源得以发挥的环境和机制

金融资本已经不再稀缺,现在最感匮乏的是人力资本———才能、知识和创造力。这是新的稀有资源。

在传统制造业,一个再身强力壮的熟练工人顶多会比他的同事多创造几倍的产值,但在以知识为中心的时代,一个有创造力的知识能手、知识英雄会比一般同事创造高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价值。诺基亚公司提出,它给员工的只有“一个指南针和一张地图”,员工可以创造自己的世界,而不必有太大限制。实际上,在一个变化的年代,企业已经不再先验地具有教育员工的资格,企业和员工同样都是学习者,而且“企业智商”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员工智商”的提高。过去我们习惯说“让员工和公司一起成长”,现在要说的是“先让员工成长,公司自然得到成长”。

公司的文化要从“窄带文化”变成“宽带文化”,容纳各种声音,而不是一种声音。总经理要做“第一人事经理”。

十、知识资产与知识管理成为管理的主旋律

以知识为中心的管理贯穿于企业的方方面面,必须全员参与。例如,CEO要成为知识学习的倡导者,要考虑知识外购的问题以及扩大企业的知识内需的问题。CKO(首席知识官)要考虑提高公司知识含量的技术措施,考虑知识共享的问题,以及公司核心知识资源的保护问题。他还是知识产权方面的总协调人,要考虑开发什么样的专利技术,如何用专利技术阻隔对手,或者和对手交换专利。财务部门要评估如何为知识能手“定价”。人力资源部门要设计弹性工作和灵活工作的新的绩效管理方法。

所以,对群体知识资产和整体知识管理的投资是最明智的投资。

资料来源:秦朔.管理观念出现十大变化.经济,2011(11).

复习题

1.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市场营销?

2.简述市场营销管理理念的演变路径及其背景。

3.营销与推销有什么区别?

4.什么是顾客价值?

5.如何创造顾客价值?

6.什么是关系营销? nU2ZP1mVFthHy0kJb2INxnir+Px+uG9HNcAja9m5QISvmZFEmHjS8QnTv0LEJff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