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是“事情应该是怎样的”或者“事情就是这样的”的主观判断,是我们认为的世界维持运作下去的主观法则,是解释和支持行动或没有行动的理由,是对这个世界各种关系的主观逻辑定律。对很多人来说,信念是绝对不能改变的,这就使得信念等同真理——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所以,对信念的拥有者来说(更准确地说是对这个人内心的运作系统来说),信念是绝对的,是至高无上的思维基础。这也是很多人迷茫和困扰的来源。其实,信念是一个人所认为的“世界应该是怎样的”,但并不能说真理便一定是这样的。能够把主观信念和客观真理分开并且认为它们是两回事,便已经是一个人达到一定智慧水平的标志。
每个人拥有的信念数以百万计,无法完全计算清楚。因为绝大部分信念都存在于潜意识里,不会轻易在意识层呈现出来。它们在潜意识里默默地照顾着我们,而我们之所以能够活下去,每一秒钟对环境的所有事物如何反应,都依赖于它们。在两种情况下信念会在意识层出现:当信念受到冒犯或挑战,当这个人醒觉地自省。
信念的形成有四个途径:
①本人的亲身经验,如曾被火烫伤,因而知道火能伤人。
②观察他人的经验,如见到同学顽皮而受罚,因而知道某些行为不可以在上课时做。
③接受信任之人的灌输,如父母说要提防陌生人,于是我们便对陌生人有防备之心。
④自我思考做出的总结,如某人总是拒绝我的善意,苦思之下,终于认定这是因为他妒忌我升职比他快。
大部分信念都能帮助我们成长和处理生活中出现的情况,但也有少部分是因为我们接受时没有好好地理解和消化,或者欠缺全面的定位(与其他信念契合),因此在某些情况出现时,发现有冲突存在。我们称这些信念为“局限性的信念”。还有一些信念只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具备意义,若环境改变了,这些信念便失去其意义了。所以没有任何信念在所有的情况里都绝对有效。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例子:
例一,从父母的话“读好书”和“做完功课才应该玩”,很多人培养出“认真与开心、成功与快乐是对立的”这个信念。这使一个人每当做事时都严肃紧张,容易引起健康问题。
例二,一位女士,深信她母亲教她的一句话:“男人最重要的是上进心。”所以几经挑选,找了一个很富有上进心的丈夫。十年后她与这个男人分手了,正是因为他总是为了发展事业而冷落她!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不良经验之后反省,明白了问题所在,从而改变自己的信念,那他以后便可以拥有更好的人生。如果他坚持没有效果的信念而只是不断地埋怨别人、埋怨环境,他便会使自己陷入困扰。所有受导者的问题几乎都是由此而来。
信念本应是帮助我们建立成功快乐的人生的工具,如果一个人把某件工具放在比自己的人生更高的位置,不惜牺牲人生的成功快乐去坚持一个信念,他便本末倒置了。有些人对一些信念的虔诚如同对宗教里的神一般,为坚持这些信念长期忍受辛苦,甚至愿意为这些信念而死,可终究是徒劳无功。他们可能会得到很多人的尊敬,却不能运用他们的力量去做出更多更好的事,很是可惜。细心分析便知,他们所坚持的并不是信念,而只是规条而已。规条是做的方法,是道路,是如何做才能够实现某个信念,而更好的态度是想想有怎样不同的做法去实现某些更高的信念。
任何会减少一个人的生存机会、选择、与更多人事物联结及有更好明天的可能性的信念,都是妨碍成长的信念,也称为“限制性信念”。例如:
①使自己失去学习机会,因而不能有所提升的信念。例如,“他哪里会有什么好主意!”“你是什么身份,竟敢对我提出意见!”“这样做不会有用。”
②使自己留在原地、停滞不前的信念。例如,“现在已经够好了,不敢妄想得到更多。”“今天已经这么辛苦,哪有时间去想明天的事。”
③减少自己拥有的选择、限制本人能力发挥的信念。例如,“我不应该那样冒险。”“以我的身份,怎能随便上前跟他谈话?”“我不敢去尝试,我怕失败。”
④把责任推给其他的人事物,因而表明自己无能为力的信念。例如,“是他们不对嘛,为什么要我改变?”“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事情这样发展,我也没有办法!”
⑤把原因归为一些人类不能够控制的因素,因而自身不能挑战或者改变的信念。例如,“这是天意,没有办法!”“你不能改变世界的定律!”
⑥维持自己“没有资格”这一身份的信念。例如,“我的人生只希望平稳度过,从没想过会有大富大贵的日子。”“我哪会有那么幸运!”
一个人或许有一个多灾多难的原生家庭,因而拥有很多家族系统的问题。也许他的成长充满不幸,孩童时期不断地受到伤害,造成众多心理障碍。他也可能在生活里有不少的悲惨遭遇:或许他去年因车祸而失去了一条腿,失业、妻子病逝等。假如有一个人如此不幸,上述的遭遇全部发生在他身上,他仍然可以决定下一分钟他要享有的快乐——他能够选择与左边的人吵架,也可以选择与右边的人说笑话,就算没有人在身边,他也可以选择回想使自己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如果老天要他离去,他即便无法抗拒只能接受,但是在死亡来临之前的每一分钟,他仍有能力去控制自己的成功快乐,他有上述的选择。
所以,只要我们有一口气在,我们就有充分、完全、绝对的能力,在众多选择中决定自己可以拥有多少成功快乐,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把这份能力夺去。就算有宗教信仰的人,他的神也不能夺去他这份能力!我称这份能力为“生命之火”。
以此为前提,没有人可以推诿照顾自己人生的责任,因为每个人本来就有绝对的能力和权利使自己活得好一点!
最严重的“局限性信念”是三个关于身份的信念:
“能力性”的局限信念,即“我没有能力”(Helplessness)。例如,“我不能放松。”解决的方向是,让受导者认识自身本有的无限能力(Capability)。
“可能性”的局限性信念,即“我没有可能……”(Hopelessness)。例如,“我这个病不会好了。”解决的方向是,让受导者看到希望(Hope)。
“资格性”的局限性信念,即“我没有资格拥有成功快乐的人生”(Worthlessness)。例如,“我的命就是这样,是应该受苦的。”解决的方向是,让受导者感到他也可以拥有成功快乐的人生(Deserving)。
在众多妨碍成长的信念中,具有最大杀伤力的一个就是“我没有资格”。这是一个涉及“身份”层次的信念。假如一个人认定了自己是一个不会成功、不能拥有快乐的人,那么无论别人怎样说、自己怎样做,他在自己内心深处都只会找寻自己不会成功、不能快乐的证明。
“我没有资格”在中国人中是常见的现象,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容易培养出有“资格性”局限信念的人。很多受导者的表现,表面上似乎是能力性或可能性的局限性信念,但是经过细心分析后,其实都是资格性的局限性信念。简快身心积极疗法中的“接受自己法”和“自我整合法”对拥有“我没有资格”的局限性信念的受导者很有效。
价值是做一件事情的意义和好处。(其中什么最重要?可以给我些什么?可以为我做些什么?凭此我可以得到些什么?)弗洛伊德说过,一个人做一件事,不是为了得到一些乐趣(正面价值),便是为了避开一些痛苦(负面价值)。价值是做与不做的原因,因此,推动一个人的方法必然是在价值上下功夫——“他在乎一些什么价值”和“怎样在要他做的事里增加这些价值”。
任何一件事都会给我们不止一个价值,只是我们或许没有注意而已。而在一件事给我们的众多价值里,一些价值比其他的价值更重要,因此,这些价值是凭着其重要性进行排列的。我们会放弃一些比较低的价值而去保护那些较高的价值。在事与事之间的选择上,我们也是凭着它们能提供的价值之轻重来做取舍的。
当我们需要在两件事上做取舍的决定,而这两件事带给我们的价值没有高低的差异时,我们便会踌躇不决了。所以,如果一个人有清晰的价值观(我在乎些什么价值、这件事里有哪些价值),处理事情和做出决定时便能爽利快捷。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中很少有模糊不清的价值。
但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时,就算有了清晰的价值高低排列,仍有可能出现困扰,因为在意识和潜意识里,事情的价值排列常有不同。例如,一个人总是说工作是为了金钱,但是,虽然他拥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却总是觉得不开心。经过一些引导,他才明白:内心(潜意识)真正需要的是得到上级的肯定,并且渴望有更多学习的机会。由此可见,他意识里对这份工作的最高价值是金钱,而他的潜意识则把上级的肯定和学习的机会放在更高的位置。
世界上有很多人知道“应该怎样去做才对”,但总不能下决心去做;也知道“什么不应该去做”,但总会偷偷地去做,就是因为他的意识和潜意识有不同的价值排位。
一个人的价值观不是永恒不变的,年轻时他可能追求乐趣和别人的接受,中年时他强调金钱收入和地位,而老年时他更在乎安稳的生活和被人尊重。事情给我们的价值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更准确地说,价值观是随着环境、经验、思想和情绪而不断地改变的。同时,价值也可以被人为地创造、增大和转移。
以下是一些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例子。
创造价值: 把重复和沉闷的工作分为几个分量相等的部分,完成每一个部分时都计算一下速度,尝试不断地打破完成上个部分的速度纪录;告诉更多人你准备完成某件事,因为你在乎众人对你的肯定,所以你会更用心地把事情做好。
增大价值: 怎样在每天的工作中学习到一些新的东西。在见每个人的时间里,试着找出他们有些什么专长或者哪些你该学习的优点。问问自己:下次怎样可以做出突破性的成绩?正在做的事情对你未来的长远目标会有怎样的贡献?
转移价值: 不再为上级的肯定,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而做好工作;把销售保险的目的从赚钱改为帮助他人得到保障;不再想这一次的行动对一年后的目标会产生什么作用,而是集中注意力于怎样使这一次的顾客满意。
推动或者激励一个人,就是找出他在乎的价值,并且创造、增大和转移这些价值到他所做的事情里。这样,这个人便会对那件事情有兴趣,会自动地、积极地和认真地去做。有一些价值,是每个人都会在乎的。例如,在工作上除了薪酬福利外,能够得到别人尊重,工作过程里感到开心,能够从工作中有所学习,感受到公司和上级对自己的关怀等。激励小孩子的秘诀也在这里:不论是看书、温习、做功课或是参与家务工作,只要在想他做的事里加上一些小孩子在乎的价值,家长的困扰便会消失。小孩子在乎的价值不外乎下面几项:新奇、意想不到、变化多、节奏快、神秘、刺激、挑战、竞赛、有机会得到肯定等。
规条是事情的安排方式,也就是做法/行为准则。规条的存在,完全是为了取得事情的价值和实现有关的一些信念。规条会涉及人事物的组织安排和活动,故此,有清晰的动词在其中。
当一个做法无效时,我们便要在坚持信念与价值或者坚持规条之间做出选择。本来,怎样选择是很明显的:既然规条是为了取得价值和实现信念,当规条无效时,我们应当坚持信念与价值,而改变规条。在现实情况里,人们往往不是这样做的,他们仍会坚持规条,虽然做法已经明显无效,距离信念与价值越来越远(这也造成了他们对辅导的需要)。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规条可以被有意识地谈论、思考、看见,而信念及价值观则深藏于潜意识里。对这点没有了解,一个人便会容易陷于重复无效行为的困境里。这样的例子很多。
例一:一位太太用不断抱怨、闹情绪的方式向丈夫表达她需要更多的注意,而丈夫因为工作压力大,回家见到太太这样,便找理由外出。太太处理这种回应的做法是,给丈夫更多的抱怨和坏情绪,结果,丈夫下了班不想回家,在外流连,终于认识了一个女友,产生了感情,使得这段婚姻破裂。
例二:很多母亲都会因为孩子不听自己的话而感到苦恼,但她们没有注意到,在最初数次给孩子指令但孩子没有听从的时候,便应及时改变做法,而不是坚持使用同样的指令方式。
坚持无效做法的人,最常用的理由是他们的做法是“对的”。每当脑里有这个意识时,脑里负责分析、找寻其他可能性、解决问题、风险评估、未来策划等功能的部分便会停工。辅导者这时最好的一句话是问受导者:“你打算坚持‘这是对的’,还是想追求效果?”告诉受导者,他只可以二选一。
人们坚持规条而忽略信念和价值观,普遍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容易从其说话中知悉,那就是过分地强调原则和道理。这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教导重视一些堂皇而抽象的道理。试翻阅古代的书籍,每一页每一句都是“应该怎么样”的道理,但是如何才能做到,我们不得而知。这类人往往喜欢用这些无法否定的堂皇而抽象的道理去批评别人。第二个原则则须辅导者细心观察才能发现,那就是“我没有资格”。带着这个信念的人,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拒于成功快乐的大门外。
信念与价值观的关系像一幢建筑在浅水处的房屋,由很多根柱子支撑着。房屋是信念,而柱子就是价值观。价值观是支持信念的东西,要想房屋的位置有所改变,下面支持的柱子一定要有改变——改变价值观,信念便能改变。而规条,则是到达这所房屋的路径。
以下举一些例子去解释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之间的关系。
例一:“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这样我们才会被群体接受,并感到安全。所以,我们每天早上见面时都互道早安。”
信念: “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信念中常有“应该”“必须”等词语,以显出其绝对性,但动词是不明显的。
价值观: “被接受”“感到安全”。
规条: “互道早安。”——这个行为的目的是使人们取得“被接受”和“感到安全”的价值观,并且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信念,注意所用之动词“互道”十分清晰。
例二:“我不会成功的,参加了只会令我辛苦而又得不到收入,我昨天已经推却了邀请。”
信念: “我不会成功的。”——涉及个人的信念语中多有“一定”“不会”“必然”等词语,动词也是不明确的。
价值观: “令我辛苦”“得不到收入”。
规条: “推却了邀请。”——这个行为保证了不会得到那些负面价值,并且验证了“我不会成功”的信念。所用的动词“推却”也是清晰明确的。
例三:“每个有上进心的人都应该不断地增长学问,因为学问多,别人才会尊敬你,找工作会更容易,升职也会快一点儿。所以你应该多看点书,多报读一些课程。”
信念: “有上进心的人都应该不断地增长学问”——注意“应该”二字的出现,所用的动词是虚泛的。
价值观: “别人的尊敬”“容易找工作”“快点升职”。
规条: “多看书、多报读课程”——这样做是为了取得上面的价值和恪守那个信念。
①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加上态度,统称为信念系统,简称“BVR+A”(Beliefs,Values,Rules,Attitude的缩写)。这是一个人的人生观,是所有意念行为的思想基础。信念系统操纵着我们人生里的每一件事,是做或不做任何事的基本决定因素。信念系统也是我们对事物做出判断的基础和依据。信念系统使我们的大脑能快速地思考和行动。事实上,价值观和规条都是信念,是具有特别性质的信念。
②人是不会亦不可以没有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而生存的。事实上,只要一个人处于他不大熟悉的环境里,便会忐忑不安,那是因为他缺乏处理该环境中人事物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
③信念系统有一个外壳,那就是态度。所以,态度其实是BVR的表征。只有当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或规条有所改变时,他的态度才会改变。
④一个人的信念系统,简单地说,便是此人的性格。
⑤信念系统是由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处世模式,让我们无须重新学习便知道怎样应付熟悉的每件事,从而使我们有更多时间去做更多的事。
⑥一个人在出生时是没有信念系统的。所有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都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经由生活体验而产生的。因为永远都有新的生活体验,所以一个人的信念系统也从不会静止。也因此,一个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此外,由于没有两个人的生活经历会完全一样,因此也没有两个人的信念系统是完全一样的。
⑦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的信息量都极为庞大,但是它们绝大部分储存在潜意识里。在任何时间,一个正常的人只有极少数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存在于其意识层次。每当其信念、价值观或规条受到了冒犯,负面情绪出现时,受到冒犯的信念、价值观或规条才可能在意识层次出现。
⑧所有人的内心困扰都是来自一些信念、价值观或规条的冲突。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亦源于两者内心信念系统的冲突。
⑨一个人的真正改变,必须来自他信念系统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