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完整眼光,致知阅世

观察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一课,可惜这一课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缺失的。 发现始于观察。观察带来问题,问题又会引起我们的沉思。 而观察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能灵活变换我们的视角和焦点。

穿越概念的“丛林”

比如铅笔是一个八面体,它有六个侧面和两个端面,如果不观察它的每一个面,就不可能完整地认识它。可在我们身处的世界里,铅笔又是一个如此简单的东西,大多数的物、事、人、情都比它复杂。因而可以说,所有东西都是“多面体”。它们不止有八面玲珑,很可能有十几个、二十几个“面”,或者更多,只不过这其中,有些“面”是有形的,有些“面”是无形的,有些“面”浮于浅表,有些“面”隐于深谷。

如果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视角是固定唯一的,那么就相当于,我们只看到了它的一个面,在这种注视下,多面体坍缩成了一个平面。由此,我们从其中得到的信息是残缺的,观感是片面的,认知是有偏差的。只有善于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灵活地调整我们的焦点,才可能完整地认识一个事物。

我们周遭的任意一件东西,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只不过这些复杂性被我们有意无意忽略了。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概念”去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用自己的眼睛。

当我们用“概念”去认识一个东西时,只需要瞥一眼就可以了。假设现在,你面前放着一个光线可穿透的容器,你只需定睛一瞧,就可判断这是一只玻璃杯。而“玻璃杯”只是一个概念。概念简化了信息,它帮我们把事物分门别类。见一物而知其类别,是一瞬间就能完成的事,我们不能称这个过程为观察。

但是你能够仅凭“玻璃杯”这三个字还原出眼前的杯子吗?不能。因为有很多细节你不知道。如果你想搞清楚这个玻璃杯是怎么设计的,有什么特别之处,看一眼是不够的,只知道概念是不够的,你需要反复看,用不同的方式去看。这意味着你要选择不止一个焦点。或许前一秒你观察的是杯子的沿口,下一秒你就聚焦在杯子的底部了。

“每次作一意求之”

每一次视角的选择都意味着挑选一部分信息,而忽略其他的信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片面的深入”。因为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某一个瞬间能同时处理的信息数量是非常少的,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并行”处理太多的东西,我们只能一个一个来。比如当我们研究几何构型时,我们可以先暂时把材质构成、外观纹饰和生产工艺放在一边。这也与我平日里对高手的观察相符,一个高手的明显特征是观察和思考的有序性,而普通人则往往会一股脑儿地把不同的东西杂乱无章地搅和在一起。

所以选择观察的视角就是选择一种信息过滤的方式。在当下的焦点之外,与焦点无关的信息就屏蔽掉好了。在没有无关信息干扰以后,你就可以专注地去观察、分析、整理焦点之上的信息。等这个步骤完成,当然你可以再作变换,另选一个焦点,重复上面的步骤。

这个方法的最早来源可能要追溯到苏东坡。有亲友曾问他该如何读书,他回信中提出了一种逐次选择关注焦点的方法:

“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如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

翻译成大白话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一本好书一定要读好几遍(“作数过尽之”),每读一遍只盯着某一个方面的主题(“每次作一意求之”),与该主题无关的都不用管,屏蔽掉(“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比如他还谈到,如果是《汉书》这样的史书,每读一遍可以选取的焦点包括治道、人物、官制、兵法、财货,等等。如果读书都这样读,便可以达到“精窍”之功。

其实“每次作一意求之”的方法完全可以推而广之,因为它非常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因为人的认知活动有赖于心理学家称为“工作记忆”的东西,而工作记忆的容量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同一时间,人的头脑里塞入太多的东西,那么势必会顾此失彼,难以应对。打个比方,在一个堆满杂物的房间,人是无法辗转腾挪的,转个身都困难;只有在一个有充足空间的房间里,人方可以跳舞、健身、打滚以及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所以基本的方法就是,把一个并行、复合的过程,加以重构,变成一个串行、逐次的过程。

放大了看,“每次作一意求之”是普适的思考和学习方法。先分开,逐一处理,再想办法整合,放到一个整体中去考虑,思维的条理性就体现于此。

信息应多方合拢,人事须考虑周全

所谓“读物”的方法,跟“读书”也是一样。选择不同的视角,然后一个一个去看、去分析,最后把所了解到的一切都聚拢在一起,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

但是“读物”这件事也有其独特的价值,那就是它更加地接近思考和行动的终点。因为一个器物的功能是“用”,而书本的功能是“读”。也就是说,一个器物的构成要素,是为了“用”而组合到一起的,因而研究透了一个器物,从知识论的角度来看,也就意味着你知道了当什么样的知识组合在一起时,能实现某种特定的功用,也就是说, 一件器物本身就提供了关于如何“学以致用”的一组答案 。通过读物,我们就能知道知识是如何整合在一起的,以实现某个现实的目的。

比如刚才我们把铅笔拆出来了读,铅笔的背后有数学、物理学、化学和工程学的知识,又与设计、审美、创意等相关联,如果单独去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碎片,我们可以通过看书,通过网络搜索来实现,但是这些都只是碎片而已,我们很难独立地把不同学科的东西整合在一起。但是通过“铅笔”这个桥梁,我们能实现多学科知识的“小范围”融合。

也许你从没有认真思考过,像铅笔这样的小东西,背后有着这么多知识可以挖掘。但是事实确实如此。甚至可以说,我们日常所见到的任何东西,随意选取一样,只要深挖下去,都会发现是深不见底的。即便深挖这些东西对我们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好处,但是作为一种思维练习也是极好的。

除了“读物”之外,我们还要学会如何“读人”。如果说全面“读物”的主要障碍是“概念先行”,那么“读人”的主要障碍就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在我们当下的文化中无处不在,比如“80后”“90后”这样的称谓,以代际划分来给人分类,就容易形成刻板印象。这种划分好像在暗示,80年代生的人都很相似,90年代生的人都很相似,而80年代生的人和90年代生的人又很不相似。其实不管什么年代的人,都是参差百态,各有不同。还有一种性别的刻板印象,“女博士”“女司机”这种称谓被赋予了某种歧视的含义,都是刻板的。还有出身和家境的不同,也会让人以刻板印象处之,“富二代”常常暗含着一种“纨绔子弟”的意思,但是“富二代”中难道就没有勤勉精进的人吗?当然也有很多。

刻板印象本质上就是拿一种固定的视角去看人,得到的结果当然是偏颇的。如果你看人的方式是偏颇的,那么就会带来沟通上的误会,甚至容易产生摩擦和矛盾。人与人之间的争端不就是误解造成的吗?如果你有意识地从不同的视角去看一个人,偏见和误解就会减少很多。

【练习】

想一个你比较讨厌的熟人,列举出他/她的三个优点。

“读人”还要克服的一个问题就是“自我中心”。人的天性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一切。古代的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绕着地球转,这就是自我中心思维的一种外扩。在生活中,“自我中心”的心态就像一个哈哈镜,扭曲了我们对这个世界和周围他人的认识。举个例子,“偶像崇拜”就是一种典型的自我中心的心态,这可能会让人觉得奇怪。偶像崇拜难道不是以“偶像”为中心吗,为什么也是自我中心呢?

不,偶像崇拜本质上是以“我崇拜某个偶像”的自我感受为中心,当一个人崇拜着某个偶像时,他会把一切与崇拜该偶像相符的正面行为视为天经地义,把一切反面行为视为不可忍受。他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会不喜欢这个偶像,甚至讨厌这个偶像,如果矛盾激烈的话甚至会引发粉丝间的“战争”。偶像崇拜者无法做到换位思考,无法去理解那些不同于自己的人,因为本质上,他是“自我中心”意识的俘虏。

完全地摆脱自我中心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不然我们都无法在社会上生存。但是在有些时候,适当地从这种思维中跳脱出来,换到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却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如果这个人是你所服务的顾客,是你的产品的用户,是你公司里的上级或者下级,或是你的伴侣或者亲人,那么你就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换位思考的能力。

比如,现在你想创业,你想做一款富有创新性的产品,但是你遇到的难题是,你不知道这款产品一旦投入市场,会不会受到欢迎,或者说,受到多少欢迎。这种判断其实取决于你对他人的洞察,你能不能洞察出其他人(也就说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真正的需求,并且满足他们。 满足人们的需求,超越人们的期望,这是一切产品或者服务成功的秘诀。

可是要知道,很多人有什么需求很可能他们自己都不清楚,只是作为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放在心里罢了,而你所要做的是站在他们的角度,帮助他们提炼出来。你不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而不去考虑别人的需要。诚然前两者当然也很重要,但是从现实来讲,如果与他人的需要脱钩了,你的爱好和擅长,除了你自己之外,谁会在乎呢?谁会承认你呢?

“自我中心”是一种非常强的引力,有时候你需要像一枚火箭一样,去挣脱这个引力,进入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这首先是一种意识,然后便是一种有待训练的能力。

心智练习

学会求解思维谜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头脑里会自动形成某个理解问题的角度。如果这个角度正好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那当然很好;但是如果解决不了,那就说明需要换个角度来寻求突破了。但现实往往是,原来的角度会成为思维定式,把我们的思路给禁锢住了,成为解决问题的障碍。所以一个解决难题的高手,往往能够灵活地变换看待问题的视角,我们需要有意识地训练多视角看问题的能力,才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现在我以一些典型的思维谜题为素材,让大家体验如何变换视角来解决问题。

例题1: 在某项体育赛事中,64支队伍捉对厮杀。该赛赛制不设小组赛,而是全部为淘汰赛,一轮轮比赛晋级,直至决出最后的冠军。请问正常情况下,这项赛事将进行多少次比赛?

解析: 一看到这道题目,大多数人的角度都是从第一轮比赛开始考虑,先想总共64支队伍赛一轮,会有多少场比赛,然后想下一轮又会有多少场比赛。从这样的角度去考虑当然也可以,但是还是太烦琐了。那么,能不能换一个视角来看,从最后一场比赛来分析呢?

最后一场比赛肯定是冠亚军决赛,在此之前62支队伍已经被淘汰,只剩2支。而这两支队伍通过一场比赛,又淘汰了一支(把亚军理解为淘汰)。所以最后一场比赛淘汰了一支队伍。然后想一想,倒数第二场比赛淘汰了几支队伍呢?也是一支吧。更往前呢?你会发现无一例外,每一场比赛都会不多不少淘汰一支队伍。也就是说,64支队伍最后剩下了1支,一定是发生了63场比赛把63支队伍给淘汰了,所以答案就是63。

可见,变换了视角以后,问题化繁为简,就被迎刃而解。照着这个思路,我们再看一题——

例题2: 有一位老师手里拿着一片长方形的巧克力,她想用手掰的方式把这块巧克力平均分给在座的8名学生,请问她需要掰几次才能做到呢?

解析: 很多人一看到这道题目以后,可能会马上拿出一张纸,开始画起来了。嗯,这里切一刀,那里切一刀,一下子8块就分出来了。有人会说他3刀就可以切8份,也有人说他4刀切8份。可惜这些答案都是错的。因为掰巧克力不是切蛋糕。想象一下,一块完整的巧克力你用手掰开,便是一分为二,一块变成两块。再想象一下掰开第8块时的情景,也是一分为二,一块变成两块,然后再倒推……实际上,每一次掰巧克力,结果都是比原先多出一块。所以正确答案是掰7次,才能得到8块巧克力。

请大家时刻记住,人的思维是非常容易固化的,用一种固定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是大多数时候我们无法求解问题的根本原因。当你被一个问题困住的时候,一定要想想还有什么角度是你还没有想到的,还没有尝试的,然后可能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题3: 猜出下列表格中问号处的数字。

解析: 在一个矩阵数谜中,我们需要从数字阵列中寻找暗藏的规律。一般来说,规律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去找,一种是一行一行地看,一种是一列一列地看,然后就是按对角线斜着去看。而这个谜题相对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只要一行一行地看,就能发现规律了:第一行靠左的两个数字之和是14,靠右的数字之和是16,再看第二行靠左的两个数字是18,然后是20,22……直到第四行最右两个数字之和就应该是 28,所以问号处应该是7。

如果说这道字谜可以从常规视角来解决的话,那么接下来这题就要麻烦很多,除非你能发现意想不到的新视角,不然就很难得到答案:

例题4: 猜出下列表格中问号处的数字。

解析: 在这个数字谜题中,用通常的角度去找规律都会无功而返。似乎这些数字都是随机排列,毫无规律可言。真的是这样吗?

那么换个角度看,如果我们把第一行左边两格的数字连起来看成一个两位数也就是57,再把第一行右边两格的数字连成一个两位数也就是48,你会发现中间那格正好是这两个两位数之差。再看第二行,也是这样的模式。这样一来就豁然开朗了,一旦发现规律,答案就不言自明,问号处的数字是9。

如果我们对比问题3和问题4,就会发现,虽然都跟数字有关,但是求解这样的题目几乎不需要用到什么数学知识,也不需要特别好的计算能力。与其说它们是数学题,不如说它们是“观察题”,考察的就是你能不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能不能摆脱固定的视角和思维的局限。通过这类数字谜题,我们能训练自己多视角观察的能力。

下面这些题目请大家独立完成:

练习1. 猜出下列表格中问号处的数字。

练习2. 猜出下列表格中问号处的数字。

练习3. 购买一到两本逻辑谜题集或数学谜题集,每天做几道,作为头脑体操用。 KPNcjChYhnURmzjGUEwYS6wqIbjYllTAl7NywwF4emxAH8javlidLkY0Cq8NvBQ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