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上要有准备,认识到此类患儿在生后3~5天内随时会有病情恶化,随时注意密切观察,及时诊断,及时采取急救措施,早期阻断病情恶化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保暖、吸氧、纠正酸中毒、防治感染、维持营养、水电解质平衡等。
Hct<35%或Hb<110g/L,予以输血。
(1)改善微循环:首先低分子右旋糖酐10~15ml/kg静脉滴注,以后6~12小时1次,每次5~10ml/kg,每天总量不超过25ml/kg。其作用是扩充血容量,修复破损的血管内皮,降低红细胞和血小板的黏稠度,防止血小板和红细胞凝集,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
(2)抗凝治疗
1)肝素:主要目的是加速抗凝血酶Ⅲ中和凝血酶、被激活因子Ⅸ、Ⅹ、Ⅺ、Ⅻ等。预防DIC:0.25~0.5mg/kg,每12小时皮下注射1次,连用2天。治疗DIC:首次1mg/kg静脉推注,以后每6小时静脉滴注1次,1小时内滴完,疗程1~2天。治疗期间以试管法凝血时间进行监测,凝血时间以20分钟为宜,如果大于30分钟,提示肝素过量,如果出血明显,可用鱼精蛋白中和,1mg鱼精蛋白中和1mg肝素。
2)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适用于病情轻或诊断依据尚不充分患者。多用双嘧达莫5~10mg/kg,每天1~2次静脉滴注。
(3)纤溶抑制剂:应用于DIC晚期,如果不能确定血管内凝血过程是否中止,可同时合并应用小剂量肝素。
1)对羧基苄胺(止血芳酸):每次20~30mg静脉滴注,每天最大剂量60mg。
2)氨甲环酸:每次25mg/kg静脉滴注,以后根据情况25mg/kg,口服,每天一次。
(4)补充血液和凝血因子;应用于出血严重或以继发性纤溶为主时。输血、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血小板悬液。注射维生素K 1 。如果DIC病因未除,可同时合并应用小剂量肝素。
呼吸衰竭时给予呼吸支持;伴有心力衰竭时给予毛花苷丙或多巴酚丁胺等治疗。
(封志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