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基层实践基地的教学内容

一、按教学对象分类

(一)按教学对象学习的阶段

在院校教育阶段,基层实践基地培训的目的是掌握理论知识、规范临床技能、了解工作环境。在毕业后教育阶段,培训的目的则主要是熟练运用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核心是临床胜任力的形成。在继续教育阶段,则以知识、技能的巩固与不断更新为培训的主要目的。

1.院校教育阶段

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在校教育阶段中对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及其他医学相关专业开设了全科医学概论及相关课程,要求学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见习活动。培养目标涉及各学历层次,既有本科生、专科生,也有成人教育,甚至部分院校还有全科医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这就要求基层实践基地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设计见习或实习内容、流程和方法。

以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为例,教育部要求高等医学院校为在校生开设《全科医学概论》必修课程,并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1* 规划教材,全国各地绝大多数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全科医学课程,部分院校在课程中安排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见习,有些院校在生产实习阶段安排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实习,增加医学生对全科医学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认识。

*本书中所涉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8年3月更名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另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本科毕业生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5+3”模式,即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习+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并轨,其培养内容与模式一致,可以参考“5+3”培养标准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2.毕业后教育阶段

目前主要是针对全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工作,这是基层实践基地承担的最主要的培训工作之一。培训的主要目标是“临床胜任力”的培养,核心是“能看病、会看病、看好病”。

全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按专业可进一步分为西医全科医生和中医全科医生,另外某些地区也在试点针对其他专业如公共卫生医师的住院医师培养工作;按毕业生学历类型可分为“5+3”模式和“3+2”模式(即3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习+2年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等不同类型。培训中,除了安排一定数量的理论课程外,更多的是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3.继续医学教育阶段

主要是面向已经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各类医务工作者开展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不同专业有不同的继续教育学分要求,以此作为医务工作者在相关专业继续执业的必备条件进行考核,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工作也是基层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这其中部分课程还可以由本机构自行设计、组织授课并授予学分,如何满足不同专业业务学习的需求、合理设计课程种类与授课形式,也是基层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按教学对象学习的专业

不同专业在不同培训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既有相同点,更多的则是不同需求。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完成培训任务主要还是采取各专业分别组织、其他专业协助的模式进行。随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人员队伍不断扩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按专业开展相关培训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是比较实际的做法。这些专业包括:

1.全科医生。

2.社区护士。

3.公共卫生人员(预防保健医生、预防保健护士)。

4.中医全科医生。

5.康复人员(康复医生、康复技师)。

6.带教师资。

7.其他,如基层卫生服务管理人员、药剂人员等,基层卫生服务志愿者也可能成为今后培训工作的内容之一。

二、按教学形式分类

1.理论教学

即按照不同类型学员的教学大纲,安排相关理论知识的授课。基层实践基地的理论教学工作需要特别注意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践的结合,讲授日常工作中需要的知识而不是单纯“复述”以前学过的知识。

以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中基层实践基地《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理论课程为例,学员在院校的本科生教育阶段、规范化培训的临床轮转阶段已经学习了很多高血压的理论知识,如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等内容,基层实践基地如只是单纯重复,学员最多只是“复习”相关知识,他们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真正需要的是不能在前期的学习中很好掌握的内容,诸如危险因素发现与筛查方法、个体化的随访计划与社区管理内容、非药物治疗指导、转诊指征等。授课老师应该将所有这些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全科思维”线索,即针对普通人群和高危人群的预防→危险因素发现与筛查→院前早期识别与急症处理→转诊→专科诊断与治疗→社区随访和规范化管理(含并发症的发现与处理、社区康复等),这样的理论授课才能体现“全科”特点和基层实践基地授课特色。

2.实践技能教学

实践能力提升是基层实践基地培训学员的核心内容,是整合所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基地实践经验运用于基层医疗卫生实践的关键阶段,是基层实践基地培训工作的重点。培训过程中,应该分阶段不断提高学员实际工作能力。以全科医生“5+3”规范化培训为例,“临床胜任力”是学员能否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立足的根本,因此,在培训不同阶段的目标和方法有所不同。

第一年,系统学习全科医学核心问题的诊疗技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不断提高全科临床诊疗能力;参与带教老师在基层实践基地的全科医疗工作。

第二年,横向拓展相关专业临床技能,强化本专业疾病诊疗技能,奠定扎实的临床医疗工作基础;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在基层实践基地医疗卫生工作。

第三年,掌握全科临床思维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参与科研教学工作、培养基本带教能力、科研素养和健康素养;在基层实践基地独立完成基层全科医疗相关工作,参与低年资规范化培训学员的教学工作。

(严春泽) HNKOgA6FojqkWoUUG4fdMmjBo2fy8YboCH9gU0lLC0Ib0HqDE+UuT9y5WJ96BJx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