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技术要点

治疗过程可分为三期:初期阶段首先是让来访者熟悉认知治疗,建立求助的动机,向来访者展示认知与情绪行为的关系;其后是引出自动思维,在现实生活中加以检验、修正,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后期要进一步挖掘产生自动思维的认知方式,替换能适应现实环境的认知方式,并加以强化。鉴于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的限制,常常每次治疗中将这三个步骤整合在一起。认为一般对抑郁症的治疗大约需要15~20次,每周1~2次,持续12周以上。一般来讲,单纯使用认知疗法5~7周后(每周2次)可取得明显效果。在取得满意效果后再进行每月1~2次的维持治疗,持续6~12个月。其他疾病、问题的治疗时间不等。

(一)ABC技术

可使用ABC技术来发觉自动思维及给予应对,调整错误歪曲的核心信念,并进行适当的行为操作。

(二)认知治疗中需改变来访者的现实评价及改变其信条

常见的错误信条有:

1.危险-安全信条

对环境及事件发生前危险度的估计因人而异,估计过高会产生不必要的紧张焦虑,使行为受限(如恐怖症、强迫症);估计过低,则易发生意外。临床常见的为过高估计危险度,治疗时要向来访者指出这种过分不安全感的危害性,易造成紧张或人际交往困难,产生适应不良行为。

2.幸福与痛苦信条

这常常是两种极端情绪化反应,也基于相应认知过程。例如要幸福必须事事成功;如果不同意我的看法,就是不喜欢我;也称此为“非此即彼”,又称“全和无”观念。治疗者应该使来访者明确“世上事并非十全十美”,不能事事都背水一战,必须经常调整目标及期望值,提高对挫折及失败的耐受力。

3.该与不该信条

来访者的内心价值体系中总有一些“应该”与“不应该”的人生守则,如我应该永不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我应该做个好人、好朋友、好父母、好老师、好学生;别人不应该这样对我等。目的达到了,认为“应该如此”,达不到则认为失败,目标过高会不堪负荷,对待别人则难以宽以待人,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治疗者要指出这一信条的非现实性及局限性,使来访者的待人处事律己会更现实、更富有弹性。

(三)可给予家庭作业,可使用三栏技术

左栏列出自动思维,中间一栏指出此自动思维的认知歪曲,右栏则代以合理的思维。不断地训练,增强来访者对自动思维的察觉及自我矫正的能力,作为家庭作业,治疗时可带给医生看。

(四)如何改变“不合理的信条/信念”

现在让我们来想一下自己的脑海是否也存在些“不合理的信条/信念”。譬如一个高中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认为每一门课的成绩都要得第一名,因此他只要有一门成绩不如其他同学,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变得极端的焦虑与不快乐。这时可以问自己以下的问题,并且仔细诚实地回答:

1.评价你对信念的相信程度,识别你的情绪并评价情绪的强度。

2.这样的想法从何而来?仔细想想第一次你有如此的想法是什么时候?

3.你是怎样定义“失败者”的?“失败者”的反面是什么?有什么证据表明每门课的成绩一定都要得第一名才是成功者?

4.你可不可以想到有些别的证据来反驳你的想法?你怎样证明你的想法是错误的?有没有一些成功的伟人在念书时并没有每一门课的成绩都是第一名?

5.你这样完美的要求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有什么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

6.如果你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会如何影响你每天的心情?会不会改变你的生活与健康?

7.每个人都会用这样一种消极方式给自己贴标签吗?为什么不会?

诸如这样促使来访者去监视那些伴随产生烦恼的想法,确保来访者用积极的解决问题的自我对话替代负性自动思维,能促成不合理信念的改变。 yz64L4MrHjdzbTR9jKphJys2VbxuvNTEKOwTwquIscutvmJecF/8qY1Eqv+VN1T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