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疏导治疗的目标和任务

(一)目标与任务

我们这个疏导班或者课程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角色和任务又是什么?

疏导的过程基本分为三个阶段。我们以“登山”打比方,来说明这三个阶段(图3)。

图3 “登山”示意图

这座山有1、2、3三个位置。“1”的位置相当于山脚下,“2”的位置相当于半山腰,“3”的位置相当于山顶。三个位置就代表我们三种不同的心理状态。

“1”的位置代表心理上有困惑、有障碍。相当于庸人自扰,总是怕“万一”,顾虑重重,自我斗争,自我挑剔。在山脚下,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没有了视野,看不到远方,感觉不到自由,不知道路在何方。

“2”的位置代表心理素质一般。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大部分在“2”上下。平时不遇到问题,心态还行,一遇到问题,心态就会滑落,焦虑、恐惧等。事情过了,也就不再纠结了。

“3”的位置代表心理素质非常好。真正到达山顶的人有没有?几乎没有,或者说非常少。比如说那些得道高僧,很多东西都能放下,不纠结。有一部分人可能在“2.7、2.8”,靠近山顶的位置。这样的人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在我们的同学、同事、朋友、亲戚中,肯定有这样的人。人家能够面对现实,即使现实中出现了什么倒霉的事,人家三五分钟,甚至三五秒钟就过去了。靠近山顶的人遇到一个事,能比较淡定地处理,呵呵一笑,几秒钟就过去了,更不会无事生非。半山腰的人可能过三五个小时或者一两天才能过去。山脚下的人呢?无事生非,庸人自扰。没什么事,往往会想象出一个事情吓唬自己,遇事更容易陷入悲观推测中,难以自拔。比如说小C,东风洲际导弹的事情,不是没事找事吗?人家随便给他发一个消息,他就陷进去了。

所以,“1”的位置,没事找事;“2”的位置,有事烦恼,没事轻松;“3”的位置,有事也能淡定自若,这是三个不同的境界。当然,三个位置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我们目前在山脚下,把自己关在心灵的监狱中,很迷茫,没有自由。到了半山腰,你的视野就能开阔很多,轻松自由很多。接近“3”的位置,一览众山小,很超脱,不再会无谓的纠结。

那么,这座山有多高?攀登难度大吗?很大。因此,我常把疏导治疗比作登珠峰,而不同于登南京的紫金山。登紫金山的话,两个小时就登上去了,很简单。而登珠峰呢?是个较为漫长的、艰难的过程。为什么难?与我们长久以来形成的性格有关,而性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即性格的惯性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大家一起登山,我的角色是什么?向导,带着大家一起攀登。我曾带着很多人上去过,这次是我们四五个人一起登。有的人在山脚下,像小D,在山脚下痛苦转悠了十多年,小C这两三年也走了不少弯路,就是找不到出路。弯路是什么意思呢?人家在山脚下给你指的路,可能不太合适或者不太对,或者说你自己在山脚下转圈,那转十年也上不去。比如有些靠药物治疗的,就像在山脚下转圈一样,似乎有点用,但转来转去又回到了原点。我们现在进行的心理疏导治疗,相当于帮你找到比较简捷的路,直接往上登,而不是在山脚下转圈。最近我的QQ群里有个求助者,强迫思维二十多年,之前他一直在断断续续吃药,寻求各种心理治疗。2013年,他看了《强迫症心理疏导治疗》一书后,很有感觉,有几天看到凌晨两三点,看了很多遍,进步非常大。过了半年,又反复了一两个月,后来又慢慢的出来了。他二十年来一直在山脚下转圈,想尽各种办法想上去,但就是上不去,这个弯路走得可够长的。

登珠穆朗玛峰也需要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不是把大家拉到珠峰大本营,直接往上登?当然不是。没有基础,强行登山,必败无疑。那第一阶段做什么?在山脚下进行基本训练。比如,把大家先拉到青海或者西藏的高原上,先做体能训练、登山技术训练,在做好各种训练之后才能往上登。在疏导治疗里,相当于了解一些心理障碍的知识和疏导治疗的要求,才能往上登。第二阶段是什么呢?就是从“1”到“2”。“1”就相当于珠峰的大本营,5300米,“2”的位置,比如说7500米。到“2”了,相当于我们的症状逐渐消失了,不在乎了,不钻了,不再恐惧了,也不会无谓的纠结了。从“1”到“2”,这是我们近期的任务,也是我们这次来参加疏导班的主要目的。目前,我们总是怕万一、怕不够好,内心总是无谓的纠结。如何把这些“怕”给解决掉,这是大家最迫切的任务,也是我们疏导治疗最主要的任务。真正到达半山腰后,继续往上登,即从“2”到“3”,这是我们一辈子的事情。谁越接近山顶,谁活得越潇洒、越自由,越能放下。登山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修炼过程。无论从“1”到“2”,还是从“2”到“3”,都是修炼。不只是我们要修炼,所有的人都要修炼。这就是为什么我会推荐小E他们后期要看一些书,慢慢去自我剖析的原因。把自己看得越清楚,越容易往上登。

疏导疗法讲第一阶段就是基础阶段,或者叫提高认识阶段,即在山脚下进行体能及登山技术训练。第二阶段是实践锻炼阶段,即从山脚下往半山腰爬,通过各种实践锻炼,逐渐把自己的各种“怕”慢慢解决。第三阶段,是改造性格阶段,或者叫提高心理素质阶段。

既然心理疏导是一个登山的过程,我们一起登山,那么,最后大家能登多高,取决于什么?自己!没有一个人是被向导背到珠峰顶上去的,必须自己登。向导的任务是什么?第一,为你指一条正确的路。第二,在你特别艰难的时候,比如说摔倒了,或者有的地方特别陡,卡住了,及时扶你一下。大家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地去攀登。攀登的过程中可能会跌下来,相当于症状反复了,这是常见的现象。比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自己去挑战各种怕,慢慢地,很有领悟,好像不怕了。但过了一段时间,遇到一点事,就又开始怕了,“打回原形了”,这就叫反复。比如说,我们从5300米开始爬,经过一段时间的拼搏,爬到6000米了,感觉好像轻松了很多,结果,遇到陡峭处,或者风雪交加时,顶不住,又滑了下来,甚至跌落到了山脚下。这时怎么办?放弃还是坚持?回到原点了,难道前面白爬了吗?没有!当然,要坚持下去。休整一下,再来一次。在6000米这个位置第一次掉下去了,第二次就有经验了,可能就不会掉下去了,再来的一次可以爬到6100米了。6100米遇到困难,可能又掉下去了,没关系,休息一下,再来。登山的过程恰似心理治疗的过程,是不断的“进三步、退两步”的过程。有的人甚至进了三十步,遇到问题,一下子可能又回到原点了。有的人经过努力,一直在“2”的位置好几年,但遇到事了,又一下子回到“1”了,甚至感觉症状比当初在“1”的时候还剧烈,濒临绝境,陷入危机,这也是很常见的。反复确实是令人痛苦的,但“危”中有“机”,反复是再次锻炼和提高的机会。曾经的汗水不会白流,以前曾经有登上去的经验,再次攀登时,上去就会更快一些。如果掉下来,你放弃了,那就没机会了。只要你不放弃,坚持攀登,一定会成功。

角色清楚了,任务怎么划分?向导很重要,但作用也是很有限的。我作为向导,也许只能起到5%的作用,求助者自己要起到95%的作用。因此,你有没有勇气拼一下,这是第一个关键。第二个,你如何面对反复?如果反复了,你有没有勇气再拼一下,这是另一个关键。实际上,最后的疗效,主要取决于求助者自己。这也是心理咨询都是按时间收费,而不是按疗效收费的原因。心理疏导不像治疗一般的身体疾病,为你开药或者动个手术,病就好了,医生的水平很关键。心理咨询的宗旨是“自助助人”——咨询师先要解决自己的问题,然后再去协助求助者。也就是说,咨询中,咨询师只是个协助者的角色,求助者自己才是主角,不能弄反了。有的咨询师说,“你掏十万块钱,我包你好”,那这个咨询师就不靠谱,因为这个说法是违反心理规律的。为什么?问题在求助者自己身上,与其性格密切相关。他自己不努力,其他人很难帮到他。

除了任务的划分之外,还有一个很主要的问题,就是向导和登山者的关系。这里面有两种关系,一种是我和大家的关系,第二种是大家之间的关系。我前面讲过,大家组成一个团结的、互相支持的团队,对大家之后的攀登很有好处。第二个,大家和我的关系也很重要。比如说登珠峰这么艰巨的任务,如果你很排斥那个向导,你对向导没有信心,或者你很烦他,那他的水平再高,他指的路再对,你绝对登上不去。为什么?因为就像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这个过程太难了,和向导关系不和谐,很容易失去信心,容易放弃。珠穆朗玛峰我没登过,但是我听登山家描述过那种煎熬的过程。第一,登山者容易身心俱疲,身体会特别累,体力不支,呼吸困难。第二,外部的环境极其恶劣,温度低,氧气稀薄,狂风暴雪。这跟我们的心理疏导治疗过程是一样的。首先,你实践的时候,特别容易心身憔悴,很多时候会感觉几乎顶不住,想逃避、想放弃。这是内部因素。其次,外部社会环境复杂,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小C说想搞投资创业,你可以试试,你自己的心态本来就不怎么好,碰到问题你会如何面对?外面社会这么复杂,虽然好人很多,但是坏人也不少,坑蒙拐骗,什么都有,遇到挫折,你能不能顶得住?顶不住,就会败下阵来。我是很支持你去实践的,在屡败屡战中成长嘛!因此,内部要逐渐强大起来,才能顶得住内外交困,才能坚持到最后,登顶成功。

(二)长痛与短痛

关于长痛和短痛,值得大家注意。目前大家在山脚下,有两个选择:一,努力攀登,拼一下,流一些血汗,也许几个月就上去了。二,躺在山脚下,唉声叹气,怕流血、怕流汗,不登,“舒服”一阵儿是一阵儿,那一辈子也上不去。前者是短痛,后者是长痛。如果拿“-10”到“10”作为极其痛苦和非常快乐的指标的话,在山脚下的痛苦指数可能是“-3”。如果你不攀登,“-3”可能持续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辈子。登山的痛苦指数可能是“-10”,但是经过一两个月,或者一年半载,可能就上去了,就可以享受“5”快乐了。在山脚下的“舒服”,是真的舒服吗?“-3”,肯定不舒服。为什么?自我斗争能舒服吗?——人家为什么都不在乎,都不怕,而我这么在乎?人家都在上学、工作、各种交往,而我却这样逃避,就会对自己不满。所以,这个舒服是需要加引号的。

有些社交恐怖的朋友,因为见人紧张,为了图一时舒服,就躲在家里,不出门。躲在家里真的舒服吗?也不见得,躲在家里也难过,只是比与人交往时相对轻松一点而已。但如果一直这么逃避,他的社交恐惧就会持续,甚至一辈子都被耽误了,那就是长痛。

有些洁癖的求助者,我叫他去拼几次,不再反复洗手。他顶不住痛苦,就会反复洗,这样,症状就很难好转。这样下去,可能会洗一辈子。有一次在超市里,我看到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奶奶,付账时,不敢直接用手拿钱,而是用手帕捏着钱递给营业员。由于年龄大了,钱不小心掉地上了,但她又不敢用手捡,拿着手帕捡,又不容易捡到,捡了几次才捡到,后来收银员都在笑她。我当时的感觉是,这老奶奶洁癖了几十年,这一辈子够苦的。

长痛,指的是什么?遇到问题,就逃避:怕见人,就躲着;怕脏,就反复洗。经过疏导,你如果不改变,还是原来的模式,只图一时“舒服”,那可能一辈子也好不了。当然,这个话也不能讲得太绝对。有些问题比如少数社交障碍者,随着年龄增长,他不得不去工作,结婚生子,他不得不去应付各种社交场合,通过这些锻炼,他的问题可能也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这也是实践的结果,只不过有些被动实践而已。

小B:我这两年就是,因为有了小孩,要带小孩玩,就好多了。

因为你无法逃避,不得不去应对。

小B:对,我必须去面对。

逃避是个无底洞。你逃避在山脚下,不用爬山,不用出汗,更不用流血,感觉很舒服。但这是真的舒服吗?比如,小C,一遇到问题,不放心,就打110,就反复询问,或上网去查。小A,担心生病,就到医院检查。你查的次数算少的,才查过几次。我碰到过一个疑病的学生,一周必须去医院一次。他不去心里就不舒服,不去的话,一会儿肝有问题,一会儿心脏有问题,一会儿肾有问题,不断的各种查,还总是往最坏的地方想。他从来都不会怀疑自己会不会有胃炎,而直接“奔”最严重的——会不会是胃癌早期、肝癌早期、肾衰竭、尿毒症早期等。

小E:我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小C:我外公也是,最近他长了一个瘤子,然后每天就自暴自弃,很多暗示,觉得自己就是癌症,干脆就不去医院了。我觉得是不是遗传的?

我觉得你是被影响的,和遗传基因无关,和从小成长的环境关系很大。

小B:我有一个同学,他爸爸去年得了直肠癌,他就经常上网帮他爸爸查资料,他自己从去年到现在一直怀疑自己得了病,都影响工作了。

有的疑病症暴发,就是因家人出现严重的问题,自己开始怀疑自己身体的。家人的问题可能是个导火索,最主要是他自身性格的问题,可能本来就对身体很关注,这个导火索一下子把他的“炸药包”给点爆了。

小B:他老怀疑自己会不会有什么病。

如果和家族性疾病有关的,当然要及时去查,但不能风声鹤唳,自己吓自己。

回到小C身上来。小C,你就拿坐马桶挑战一下,坚持一两个月试试。也许一两个月是很痛苦,坐上去之后拉不出来,那就拼一下——原来垫纸的,现在就不垫纸试试。选择长痛还是短痛,自己决定。

小C:我只有坐着才垫纸,因为坐着水比较多。那不是因为怕脏,只是因为习惯。

这样,下次你顶着,坚决不垫纸,拉不出来的话,就过两个小时再拉,这种体验对你非常有效。急得不行了,你再坐上去试试。不改变,就是长痛。

我们最后能不能上去,和你自己的积极性、能动性以及有没有勇气有很大关系。我们现在可能谈不上信心,因为大家在面对自己所谓症状的时候,都是很没有信心,很绝望的。在没有信心时,我们需要有拼一下的勇气。

小C昨天跟我讲了一个事情。一个月之前,他说要来参加疏导班,我和他也通了个电话,聊了有十几分钟,他说这一个多月症状就好了很多。难道就真的好了很多吗?实际上是治疗关系和自我暗示在起作用,他感觉好像找到希望了,自己给自己积极的暗示,他的症状就好了很多。

以往,也有过更神奇的故事发生。三十年前,鲁教授在南京办疏导班,当时,他声名远扬。有一个小伙子从广州来南京参加疏导班,他本来强迫思维非常重,弥漫性的,痛不欲生,和小D几年前有点类似。他到了南京,一下火车,症状完全消失了。他还没见到鲁教授呢,症状没了,他自己都有点奇怪,“不可能吧?”那就试试,看是不是真的没有了。越想让症状出来,反而越不出现了。他是真的好了吗?不可能,只是他一时的感觉而已。他感觉好像找到救星了,满怀希望而来,给自己积极的暗示,瞬间似乎就有信心了。一有信心,一切问题荡然无存。可以说,目前大家都是没有信心的。可能你去医院,有的心理医生会跟你讲,“你太不自信了,你自信一点就好了。你看你的条件这么好,你没必要这么不自信”。这个都是实话,但也是废话。一个人从不自信到比较自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是骡子是马,回到现实生活中遛遛才知道。我们不仅仅看这七天或后面一两个月你怎么样,将来你回去以后,怎样战胜自己内部的血雨腥风,还有外部的狂风暴雨,这才是关键。如果风雨把你吹倒,你能继续坚持,休息一下,再起来,坚决往上冲,相信总归有上去的那一天。这里面小C潜力最大,因为你最小。不要总把自己锁在家里,不出门。最好在外部找点寄托,否则,内部就更加抑郁了。他还不错,爱玩自行车,还交了几个车友。

小C:有段时间,大概有半年左右,我都不敢见人了,最后都怕见光了。反正同学们白天上学,我躲在家睡觉,晚上就玩电脑。那时候非常抑郁,也自暴自弃。因为突然没去学校了,就怕见人。见到亲戚、邻居,人家就会问:“嗯?你怎么没去上学?”本来我心情就不好,这样会让自己越来越自卑,最后自己都不敢出门了。

这就是逃避换来的暂时的轻松,即指标为“-3”的长痛。你那段时间的状态怎么样?

小C:曾想过不活了,那段时间,我还会自残。有时候隔一两天就哭,有时候连续的哭。

怎么自残的?

小C:就拿刀割,分散注意力。我还把玻璃砸碎了好几块,到现在手背上还有个疤。

所以尽管年龄小,他的痛苦跟大家是一样的。

(三)信息的准确性

前边讲了,治疗关系很重要。我感觉,这个疏导班的几位都是比较信任我的。如果还有什么对你影响较大的事情,比如小时候的特殊经历,认为不能跟任何人说,可以私下写给我,让我了解你。因为你越是感觉不能说的,对你的影响可能越大。如果你告诉我,我了解了,可能对你帮助会更大一些。当然,我尊重你的选择,暂时对我还不放心,就暂时不说。

有的人在山脚下很痛苦,他也在拼尽全力想上去,但是如果方向不对,他再努力,仍是在山脚下兜圈子,努力的结果是又回到了原点,那这种努力就没有价值。你是爬山呢?还是在山脚下兜圈子?所以,登山的方向很重要,要痛苦的有价值。这里我建议小C先从马桶开始挑战。就怕有的人喊着口号,说“我要上去,我要拼”,实际上他的行动还是老一套,该逃避逃避,该重复重复,该打电话还是打电话,该问照问,那不行。

方向很重要,方向对了努力更重要。我们需要“一流的方案,三流的实施”,还是“三流的方案,一流的实施”?如果道理都知道了,方法也知道了,就是不行动,那我们宁可选择“三流的方案,一流的实施”。为什么不敢动?因为动起来像割肉一样疼——短痛就像割肉。比如,原来想检查几遍的,现在叫我不检查就走,那我心里会像猫抓了一样难受。你就要耐得住“猫抓”,这就是短痛。如果你忍不住,又回去检查了一遍两遍,那就是继续着长痛。

这是我加工的一幅漫画——完美牌墓碑(图4)。有的人往往是自己给自己挖个坑,跳进去,不断喊“救命”,他不知道其实是自己在埋自己。一块金牌,一个证书,埋葬了我们的人生,完美主义则是我们的墓碑。实际上,我们所有的过头性格,都可以用“完美”这两个字来概括。所以,什么时候能把完美主义克服掉,我们就能从“1”到“2”了。如果你把完美主义再克服一点,可能就从“2”到“2.5”了。

图4 完美牌墓碑

自己挖个坑,掉了下去,在坑底很绝望、很无助,想尽各种办法爬不出来,之后就再也不想努力了。那现在怎么办呢?向导在坑外给了你一条绳子,他说“你握住这条绳子,我们俩配合,慢慢上”。他在上面用力,你在下面用力,慢慢就可以帮你爬上去了。但有的人却一边喊痛苦,一边却躺在坑底下不起来。那怎么可能上得去?!怎么办?首先,要坐起来,然后站起来,慢慢往上爬,一次不行十次,十次不行一百次,总归能上去。你能上去,主要靠谁?主要靠你自己的力量,外面的人只是一个协助者。如果把绳子系到你身边,你不起来,这就是“光喊口号,不行动”。我们讲的行动是什么呢?最主要的就是自己拼一下,改变原来的不良行为模式,改变原来逃避的习惯。比如原来反复去问的,不再询问。像小D,不敢坐过山车的,或者因为怕强迫思维干扰,连风景区都有点逃避的,坚决去坐、去逛。像小B,只要有人,就不写字,需要写字的地方就不去,甚至让你老公代你签字,现在就要坚持自己写。像小A,我感觉你的血压可能跟你的焦虑有关,包括睡眠这一块也要挑战,我后面会讲很多。不要只在那里诉苦,喊口号,行动上的改变是缓解你绝望的唯一出路。

(四)去疾病化

开始这一段之前,我要先做个说明:原来我跟着鲁教授学习的时候,会称大家为患者,甚至病人,但是这几年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是“去疾病化”,或叫“去标签化”。大家身上的现象,可以讲只是一个习惯问题,或者有点不良模式,而不是非要给自己扣个强迫症、疑病症或抑郁症的帽子。贴这个标签,刚开始的时候可能确实会减小点压力。原来自己不了解,认为“天下只有我这么怪,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后来去心理科一看,或者上网一搜,是“强迫症”,还比较常见,好像找到娘家了,就有点释然了。但是时间长了以后,“人家都没有强迫症,我怎么有强迫症了”,这个标签可能会给你构成压力,甚至对你造成阻力。我们现在要学会“去疾病化”,没必要戴着这个病帽子。我们都是正常人,而且很多有神经症症状的人往往智商都是很高的,智商在100以下的,很难有强迫症。你日常的工作没有问题,跟人交往也没有问题,只是习惯不良,或者模式不良而已。话又说回来,谁没有不良习惯呢?难道都是“病”吗?慢慢认识自己的模式,逐步调整就可以了,没必要戴个病帽子。所以我经常称大家为求助者或者来访者,就是这个道理。

(五)病理之树

这张图就很重要了。这是鲁教授的心理疏导疗法最常用、最经典的一张图(图5)。图中右边的小字是我加的,我称之为病理之树。鲁教授认为:我们的各类烦恼、各类症状,包括各类重复行为或者逃避行为,各类令你纠结的情绪、观念等,都是树叶。有的人树叶就几个,有的则很多,千变万化。有的人会在某一段时间,长出某一个大叶子,过几个月,A叶子落下去了,B叶子长出来了。纠结几个月后,B叶子落了,C叶子又长出来了,他的症状在不断变化。而有的人二三十年就长一个大叶子,如影随形。

图5 病理之树

树干就是“怕”字。这个“怕”字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就是怕“万一”,这“万一”涵盖了我们的很多症状。第二个呢?怕不够好,或者说怕不完美。就像小D的问题,他总怕自己的状态被打扰。谁的状态又没有被打扰过呢?这就是完美主义在作怪,或者说要追求百分之百轻松的状态,这本身就过头了。像小A的睡眠问题,总是盼望“一下子能睡几个小时”“最好十分钟就睡着”等,这也是完美主义作怪。这个完美主义还包括人际关系问题、他人评价问题等。

树根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过头性格。以往鲁教授会讲性格缺陷,“缺陷”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标签化的味道,说有点过头,似乎更人本一些。一个“过”字概括了我们的大部分性格特点,比如,过分严谨、认真、刻板,伦理道德观念过强等。做事情比较严谨、认真,或者做事情稍微完美一些,这些性格特点本来是好的,但是如果过头了,过于严谨,过于忠厚老实,过于胆小,就会出现怕“万一”,怕“不完美”,这就是树根。

树根下面的土壤是什么呢?我们从小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在这个土壤之中,一棵幼苗,茁壮成长,直到一棵病理之树枝繁叶茂。

这个图实际上可以涵盖很多的心理问题,甚至包括日常处于“2”的位置的那些人,他们的烦恼,往往也可以用这个图来说明,只不过人家是一棵小树,我们是一棵大树而已。

我刚刚拿登珠穆朗玛峰比喻治疗的三个阶段大家应该清楚了。那么,拿这棵树,怎么来说明三个阶段呢?

第一阶段,把这个病理之树认识清楚。比如,我的症状怎么来的?来自于“怕”。“怕”又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是自己性格过头了。我性格过头又是怎么来的呢?可能与自己从小成长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有关。你把这个剖析清楚了,才能进入下一阶段。所以,第一阶段就是提高认识,把心理障碍认识清楚,相当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要想战胜敌人,必须派出侦察兵,了解敌人。敌人长什么样?在哪个方位?有几杆枪?几门炮?有没有坦克?你若不了解,那你只能被动挨打。有的求助者出现症状后,到心理科去门诊,人家说你有强迫症,那就吃药吧,先吃一两年试试。两年下来,对这个症状“怎么回事?有什么特点?”一无所知,心中还是一片糊涂,那你怎么可能不受它伤害。所以,必须先对它有所了解,然后才能逐步战胜它。

第二阶段是什么?如何砍掉这棵树。怎么样才能除掉这棵树呢?有的人讲,树叶好摘,那我就摘树叶呗。这么粗的树,摘一个长两个,摘两个长三个,可能摘的速度还跟不上长的速度,你可能永远摘不完。有的人说,那直接挖树根好了,一了百了。道理很简单,但好说难做。为什么?一,树根是一二十年形成的,扎得很深。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直接改造性格没那么容易。二,性格虽然会弥漫在你的生活中,但却看不见,摸不着,很难下手。所以,最简捷有效的办法是什么?砍树干。就是通过实践,针对这个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一点一点把“怕”克服掉,把树干砍掉。树干一砍掉,树叶自然而然就落了。

第一阶段,是把病理之树认识清楚,第二阶段,就是砍树干,克服“怕”字。随着你砍树干,症状慢慢就减少了。但树干砍了,树根还在,第三阶段,就是慢慢挖树根。生命不息,挖根不止,一点点把树根挖了。

这就是三个阶段,和前面登山的三个阶段结合起来,更容易理解一些。

再简单总结一下。第一阶段,是提高认识阶段,疏通阶段或者说基础阶段。也就是知己知彼,把敌人认识清楚的阶段。那我们的敌人是谁呢?表面是症状,本质上是自己,自己的过头性格。第二阶段是实践锻炼阶段,也叫克服“怕”字阶段,这是症状消除阶段。就是从“1”到“2”的阶段。你从“1”到“1.5”,你的症状少了很多,从“1.5”到“2”了,症状基本消失。第三阶段就是巩固阶段,也是提高心理素质、改造性格阶段,你要从“2”走到“2.1、2.2”,那你的生活就会自由一些,走到“2.8”,你就非常潇洒了,走到“2.9”,你就接近于圣人了。

所以大家要避免掐树叶,避免总是纠结于“我怕这个,怕那个”。我做咨询的时候,经常有的人跟我讲,我有这个症状、那个症状,往往我听二三十分钟,就叫停了。尤其是他的症状大同小异的情况下,我不会让他全部讲出来。因为如果不叫停,放开了让他讲的话,有的人可能两天两夜都讲不完。讲来讲去,都是在掐树叶,没有用。你把树叶翻来覆去研究,这树叶什么形状?含水量多少?叶绿素多少?把它揉烂了,落下去了,另一个新叶子可能又长出来了。因此,现阶段我们最关键的任务是如何通过实践,克服“怕”字。

当然,这三个阶段是有机统一的,不要将其截然分开。实际上,你也不可能把它分开。比如,我能不能先把它完全认识清楚了,再去实践?等实践完了,把症状完全克服了,再去改造性格?不可能。为什么?因为三个阶段是有机统一的。第一阶段,你随着对病理之树认识越来越清楚,对自己的性格越来越了解,你的改造性格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你的“怕”就会逐渐减少。你认识提高了,其他两个阶段都会受益。第二阶段,通过实践锻炼克服“怕”字的过程中,就会对自己、对症状看得越来越清楚,原来很害怕的情景,现在不太害怕了,这不就是改造性格吗?第三阶段,改造性格,这是更为基础、影响更大的部分,随着自己的性格改造,对自己的认识会更加清楚,“怕”字也会逐渐减少。克服症状是治标,认识和改造性格是治本,有机结合,方能标本兼治。

(六)疏导治疗的模式

疏导治疗模式是“不知→知→实践→认识→效果→再实践→再认识→效果巩固”。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前进过程。

“不知”,即对自己的心理问题一无所知,到医院看了几年,医生给你说,这是某某症,然后给你开药,你自己都搞不清是怎么回事。现在,通过疏导课程,我们就“知道”了它是怎么回事。那下一步该做什么?实践。通过实践,逐步改变原来的一些不良模式,逐渐转化成新的认识,这就是“不知→知→实践→认识”的过程。其中,从“不知道”到“知道”容易,但从“知道”到“实践”的过程往往是最艰难的。因为,人是习惯的动物,任何习惯的改变都会不习惯,都会伴随着不适感甚至痛苦,很容易回到老路上去。如果你敢于实践,持之以恒,一定会有一些新的体验,这个新体验,即领悟或认识。

“知道”和“认识”的区别是什么?举个例子,你看了书,知道怎么开汽车了:挂挡、松离合器、踩油门,甚至脑子里演练了很多遍。但是当你真正开车时,可能就没那么简单了,可能开不了,至少开不好。经过多次练习,才真正懂得如何驾驶。前面是知道,是明白,后面是认识,是懂,这是两个不同的层次。“知道”是书面上的东西,认识是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经验或者体验的东西。又比如,我目前对某个问题很困惑,总钻牛角尖,但十年之后,对其看法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也许就“呵呵”而过了。或者对某一句话,虽然字面上的含义很容易明白,但六十岁时的理解和二十岁可能完全不同。这就是知道和认识的差距,四十年的人生阅历是这个差距的来源。这和心理治疗的道理是一样的。“认识”了,就提高了,就看开了,不再纠结了,这就是“效果”。有了一定的“效果”之后,继续实践,即“再实践”,“再认识”,直至“效果巩固”,这是一个往复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就像寺庙里的那些高僧,不也就是这种修炼过程吗?他研读经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慢慢提高。人在深山,却洞明世事。

小C:黄老师,这个道理我也懂,时间过了之后,我也知道各种万一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关系到一些大一点的事,有的时候明明知道这种万一是不可能的,但还是控制不住,比较逃避。

你的意思是,小事情过得去,大事情,就现形了?逃避了?如果是那样,那说明你经历的实践太少,经历的挫折和反复不够。就好比登不太陡的小山没问题,但陡一些、高一些的山,还是上不去。那就说明你登山的锻炼还不够,掉下来的次数还不够多。一方面,可能实践不够,另一方面,也需要时间的积累。比如,某个大师修炼了四十年,到了一定的高度,那我能不能修炼得快一点,四年时间就追上他?不可能。即使你很有勇气,也需要时间的积累,有些事是急不得的。

认识的过程,是由“黑”到“白”、逐步积累的过程。比如一个物体是白色的,大多数人看起来就是白色的,就不会有困惑。但是少数人说“不对,这是黑色的”。当他和大家看法不同的时候,就开始困惑了。同样一个事情,别人看了没关系,无所谓,“呵呵”就过去了,但是,有的人就感觉“不得了了”“糟糕透了”。就像小C的洲际导弹一样,其他几个人感觉“你这不是搞笑吗?诈骗呗,你理他干吗!没事找事。如果是我,根本就不算个事儿。”但小C就感觉“不得了啦,我会不会因包庇罪被抓进去?”可能经过疏导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挑战、摸索、体验,感觉到好像不是“黑色”了,好像有点“黑灰色”。什么意思呢?过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好像确实想多了,没那么可怕了。再过一段时间呢,不是“深灰色”了,变成“浅灰色”了,好像不太怕了。再经过一段时间,变成“白色”了。“不应该怕的,我怕它干什么”,一点也不怕了。心理疏导就是这么一个过程,从“黑”到“深灰”到“浅灰”到“白色”的过程,从“特别害怕”到“比较害怕”到“有点害怕”到“不害怕”的过程。这是一个需要实践和时间的过程,实践中会有新的体验和领悟,这也是我们人生成长的必由之路。

关于知道与认识的区别,我以我疏导过的一个案例来说明。这是一位很优秀的女士,她是重点大学毕业生,她引以为荣的是觉得自己人品非常好。比如,她们单位的领导出去应酬,从来不敢带别的女同事出去,只敢带她出去陪同。为什么呢?人家都知道她人品好,带出去,别人不会传出她跟领导之间的绯闻。如果带别的女同事出去,可能就会传出什么绯闻来。当然,她人品好,这确实是优点。但对她来说,真的是优点吗?优点过头了,可能就成问题了。她有什么症状呢?广泛性的焦虑。表现为,一到单位,就有持续的、控制不住的紧张感。因此,她每天早上要吃一片阿普唑仑,才能到单位去。如果不吃的话,从早到晚都有紧张感,身体就会一直紧绷着。当然,她还有其他症状,比如恐高,从五楼往下看,就害怕。后来我问她的家族史,知道她父母都是教师,对她期望非常高,要求也非常严格,这个可能就是她过头性格的来源。因此,她的伦理道德观念特别强。她写了一段话用来说明“知道”和“认识”的区别,在此分享给大家。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心理疏导疗法》),是妈妈拿回来的。由于之前她跟我说起鲁教授的辉煌史(鲁教授当年在《南京日报》有长篇的文学报道),当时深陷苦海、求救无门的我,把这本书当做救命稻草、灵丹妙药,觉得看了书就会全好了。”

她这也是完美主义在作怪,就像参加疏导班,有的人问我:“这七天你能保证好吗?”我说如果我能保证好的话,有的人愿意出几百万,而不是几千元。所以,她的完美主义在疗效上也有体现。往往越想疗效快,走得越慢。要求越高,达不到的时候,越容易失去信心,越容易放弃。

“因为相信自己的理解力,觉得书中的内容全掌握了,结果症状的减轻仅仅一个星期,就反复了。并且掉进了更深的深渊,一度打击地放弃了治疗。时隔四年,再次细读,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当时的我唯一希望的就是尽快使症状消除,好让我尽快恢复到追求完美的理想生活状态的征程中,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

我们这里有几个都是这样的,特别是小D,希望尽快恢复到完美的状态,你对理想的状态过度追求,结果距离你梦想的状态越来越远,这就是欲速则不达。“却没有意识到我所信奉追求的完美理想状态才是我病的根”,她为什么到了单位会紧张?就是她希望能以最好的最轻松的状态参加工作,因为她的事业心非常强。这个事业心太强可能也是她的问题之一。

“好比一个人在荒山丛林中,历经万险却只为了采一朵光鲜亮丽却剧毒无比的花。我深深地被它的光芒所吸引,深到仿佛追求不到它,人生便失去了意义,任由它将毒液注入我的血管,我却无怨无悔。直到今天毒液即将把我吞没,才幡然醒悟。愚蠢的我所谓何求?我曾经很不屑于书中所说的知到认识的过程,觉得是故弄玄虚。”

她认为心理调整就像做数学题,懂了就是懂了,岂不知,心理治疗跟数学题完全不一样。就像看我这个书,你就不能当看小说一样,“呵呵”一笑,就过去了,那没有任何作用。你会解数学题,那是“知道“而已。你如果结合理论去实践了,通过数学公式解决现实问题,比如“盖楼”了,那才叫“认识”。

“可是走这一步我却花了四年时间,并且我觉得四年以后,现在的认识也仅仅是一知半解而已。人心难测,但最难看清的还是自己。现在的我,一边努力的砍树,一边竭尽全力地去挖根,当然我已经不强求自己,既然没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能力,就做一个愚公吧,日复一日,总有一天会连根拔起这棵心魔之树。我试着去享受这个过程,痛并快乐着。”

她的文采非常好,这是给我们每个人写的。 GTXZbNTiBO0nwQE3gKUYBzkqnRWtZ/ANoaN+nDi71k1QHWpcleOY+MBMR8CARNd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