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界定病态思维

这与分清是非真假是一个含义。如何贴标签?因为“怕”字非常顽固,所以,克服“怕”字就要快刀斩乱麻,要狠一点。为了快刀斩乱麻,我认为,“ 对于性格严谨者过头者来说,可以适当‘矫枉过正’,凡是担心的、可能的、万一的、怀疑的、怕不完美的甚至让自己情绪低落的想法,都是病态思维”, 这个帽子要扣得狠一点。

这次课上会无数次提到“病态思维”的说法,只是我的习惯而已。实际上,我的理念一直是“去疾病化”、“去标签化”的。在2009年的一次疏导班上,有一个女孩有点社交恐惧。她说“黄老师,你老讲病态病态的,弄得我好像有病一样。你这个‘病态思维’的说法能不能改一改?”我说,完全同意。实际上,我们可以将其称为“非理性思维”“不合理思维”或者“过头思维”。

在贴标签这一步,有几个关键词, “对于性格严谨者过头者来说”“矫枉过正”“凡是”,大家要能理解

首先,“对于性格严谨者过头者来说”,这个定语很重要, 是针对那些性格过于严谨或追求完美的人说的,因为他们的“条条框框”过小,只有40厘米,往往把一点点的“不确定”放大为“十分糟糕”,进而被卷入“怕”的漩涡。因此,对他们来说,可以适当矫枉过正,凡是自己“怕”了,都作为病态思维处理。这句话只适合于性格严谨过头的人,而不适应于所有人。比如,有些人胆大妄为,缺钱了,就想去抢银行,但他怕被警察抓到,他的这个“怕”就是正常的,不过头。这时候如果让他贴标签,把这个怕当成病态的,或者说想多了,尽管去抢吧!那岂不乱套了?

凡是出现担心的、可能的、万一的、怕不完美的、怕不够好的等,都当做病态思维对待,这个就是“快刀斩乱麻”。贴标签,是为了果断一点、勇敢一点,去打破自己过小的条条框框,去砸碎过紧的紧箍咒。

“矫枉过正”在这里是打引号的,和“甚至让自己情绪低落的想法”是一致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即使是与现实有关的、正常的情绪低落,我也给它贴个标签,目的是为了更快地走出来。否则,按照大家的犹豫不决、完美主义的性格,很容易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很多天。有的事情发生过了,好几天都丢不掉,那不是自我折磨吗?有的人对某些事情就一句话,“烦它干什么”,没必要计较,三秒钟就过去了,但是我们往往就是丢不掉这样的思绪。

拿我自己的一次经历来说明一下。我原来在机关里工作时,有一天上午,我开的车停在一家小吃店门口。这个店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开张了,没想到当天刚好开张,我的车正好堵在门口,导致店家一上午没做生意。那个老板当然要找我算账了,刚好我有个同事和我一块去的。这个同事比我大十几岁,社会经验比较多,后来就说赔他50元就足够了。当时半天利润50元也差不多了,但老板不愿意,想多讹诈一点,还威胁找人来收拾我们。那位同事一点都不发怵,以强制强,甚至气势压过了那个老板,最后还是50元解决问题。对这类街头纠纷,我差不多是“书呆子”一个,最后虽然问题解决了,但我的心情很不爽,担心真的会被报复。过了几分钟,我一想“可能是自己想多了,自己性格上太纠结了”,我就给自己的郁闷贴个标签,“病态思维”“想多了,和这些人计较,不值得”,我就忙些事情,转移一下注意力,很快就过去了。如果我不贴这个“矫枉过正”的标签,继续想入非非的话,就无法快刀斩乱麻,心情就会持续受到影响。

小D:我问个比较极端的问题,您刚才说一个傻子如果他母亲去世了也不伤心,这个肯定是不好的。但是如果是“3”的人遇到这个事情会怎么样?

那是人的正常情感反应,“3”的人当然也会伤心,但是他很容易去接纳他的伤心,他会允许自己伤心,与自己的伤心在一起。

小D:那这种“矫枉过正”你怎么看?

我们从“1”到“2”,可以适当“矫枉过正”。“2”到“2.5”,有的时候适当矫正一下就可以了。“2.5”以上的,他们一般都提得起、放得下,可能就不需要“矫枉过正”了。你讲那个“3”的境界,我们也许只能羡慕并努力了。

小C:大彻大悟。

大彻大悟不代表没有伤心的时候,而是怎么去对待他的伤心。

小D:我再接着问一句,如果处于“1”到“2”这个阶段,是不是都要矫枉过正?

现实的问题,比如说,亲人去世了,我肯定会伤心难过,这个时候不能说,“哎呦,想多了”,不让自己伤心,那就死搬硬套了。我讲的是日常的人际关系,比如说,领导批评我了,我很难过,人家可能是半天难过,我们可能要十天难过,这个时候我们去贴个标签,争取一两天就能走出来了,这就是一个进步。我相信这个大家应该是能区分开的。

一、病态思维的本质与脾气

病态思维的本质是“小猫”“纸老虎”或者“小痞子”,但是经过过头性格这个哈哈镜扭曲或者放大镜放大后,我们往往把“万一”当成即将发生一样,就很有可能把这个小猫、纸老虎当成真老虎,把小痞子当成一个杀人凶手。判断错了,你的反应及应对方式就会出错。

一个“怕”字可以概括所有的病态思维。那么,怕有什么脾气呢?欺软怕硬。它专门欺负那些胆小的、在乎他的人,那些不在乎他的、胆子大的,他也不敢欺负,也欺负不了。比如,有个小痞子四处乱逛,要找人骚扰一下,骂张三一句,干扰李四一下。张三、李四刚开始可能也被吓了一跳,但张三“定睛一看”,“你不就是一个小痞子么,你一边去吧,我不搭理你。”李四一看,“你想干吗?一边呆着去,该干吗干吗去。”但是他骚扰你的时候,你胆子小,没胆量“定睛一看”,没看清楚,就感觉很可怕,随之出现恐惧反应。于是,“这是我的菜”,他就盯上你了。可以看出,是否会受到“怕”的纠缠,不是别人没有“怕”,而是有没有胆量“定睛一看”这个“怕”字。可以说,“怕”很正常,而被“性格哈哈镜”扭曲的“怕”才是问题所在。

每个人都会出现“怕”万一,或“怕”生活中突然出现一些干扰,这些都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有时我们出门了,到楼下了,突然也会想到“刚才没太注意,门有没有关好啊?”或者参加一次面试,往往会有些紧张,总希望自己不紧张,对自己的紧张往往会有些排斥心理:“怎么又紧张了?!”或者到了十五六岁,会出现性幻想甚至乱伦的画面,都会有点“怕”,会有些困惑。这些现象很多人都会有。相当于你正在走路,一个小痞子突然跳出来,都会被吓一跳。也就是说,人人偶尔都会出现某些“怕”字。但面对这个“怕”字,反应因人而异,小痞子就会根据不同的反应,“看人下菜”。大多数人会想,“应该关好了”,就不再回去检查了;“紧张一点没关系”,允许自己紧张;“冒点性画面,应该没问题”,允许自己有性幻想。但有的人会想,“万一没关好呢?那样就太糟糕了”,就会回头反复检查;“怎么能紧张呢?那样就太丢人了”,不让自己紧张,就更加紧张;“怎么能冒出性念头呢?太可耻了”,不让冒,就冒得更严重。前者是顺其自然的反应,而后者则是落入了小痞子的圈套。

我们一直说“怕”像小痞子,那么,“怕”与小痞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第一,不杀人。

“怕”字、不完美、他人评价等杀不死你,但是会严重干扰你,让你的生活痛苦不堪,甚至有一部分人因为“怕”而自杀,那不是小痞子杀了他,不是“怕”杀了他,而是他自己杀了自己。

第二,不讲理,无法控制他何时出现。

他的出现根本没有规律,越是你在乎他的时候,他出现得会更频繁,似乎根本不受你控制。

第三,欺软怕硬。

他专门欺负那些很善良、很老实的人,绝对不敢去欺负那些胆子比较大或者完全不理他的人。

(一)“完美牌放大镜”让小猫变老虎

很多时候我们“怕”万一、怕不好,实际上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完美”。俗话说,瑕不掩瑜。一块美玉,别人看了以后觉得很好,但是你偏要拿着一个放大镜去看,将玉中的瑕疵放大,瑕疵就占据了你的眼睛。我们往往有这种挑剔的特异功能,挑剔自己,也挑剔别人。所以,完美主义者做了领导,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下属要求也会严格,下属也会比较累,往往他自己还意识不到。

小痞子手里拿了一把刀,装成杀人犯的样子,到处吓唬人。不过,这个刀是橡胶做的,看似真的一样,但它杀不了人。人家只是吓唬、骚扰你,希望你听他的而已。“你杀吧,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他就不纠缠你了,去找下一个好欺负的了。我们有时候会拿着“完美牌”放大镜,不敢仔细看,就以为是真的。你的判断,把“万一”推测成即将发生一样,对于很多问题过分依靠自己的逻辑推理,结果反而被扭曲了。

小E:黄老师,有时候这个“怕”,我们把它当成虚假空的,有一句谚语不是说“越怕什么,越有可能发生什么!”这个矛盾吗?

“怕什么就会发生什么”往往是一种自我妨碍。比如,怕自己紧张就会更紧张,越怕自己做不好就越做不好,这是自我妨碍。紧张也就是个小痞子,但是你把它放大或扭曲成杀人犯,当然会被他控制,进而出现相反的结果。如果你把紧张当成小痞子或“橡胶刀”,试着和它相处,让它砍一下,你慢慢就有新的体验了,这两者是不矛盾的。我们的任务就是把放大镜变成平光镜。

小E:当成虚假空,就相当于矫枉过正?

注意我的定义,对于这种性格过头的人,你从“1”到“1.2,1.3”的时候更要矫枉过正,但是你到“2”以后,你就能判断了。

第一步就是贴标签,把担心的、怕万一的都界定为“想多了、过头了”。然后先把它贴个“纸老虎”“小痞子”的标签。

第二步,把病态思维当成是小痞子来应对。那么该如何应对呢?

(二)应对“怕”字的三种态度

回答如何应对小痞子的问题之前,大家先回答另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杀人凶手,拿个真刀过来杀你,你怎么样做才能保命?

小C:撒腿就跑。

这当然是一个办法,但他若跑得比你快,你跑不过他怎么办?

小C:躲。

你跑不过他,他把你堵到一个角落里,怎么办?

小C:求情,他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这算个好办法。你跪下来求情,听他的,他就暂时不杀你了,对不对?倘若这个杀人犯很矮小,而且你手里有根很粗的棍子,那你会怎么做?

小C:那我就打他。

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你打他,他打不过你,就跑了。

这么看来,面对一个杀人凶手,我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他比我矮,我能打得过,就把他打跑,和他来硬的;另一种是我打不过,那就跑,能跑掉就跑掉了,跑不掉的话,就投降,他让我干吗我就干吗,来软的。这两种办法都能保命。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比如,我胆子大一点,不搭理你,你想砍就砍吧!这样行不行?

小C:有这样的吗?应该没有这样的人吧,反正我不会。

确实是这样,若你一直不理他,人家可能真的一刀剁下去,就把你砍死了。我们面对一个人时也就这三种态度:第一种,硬的——骂他、打他,和他拼了;第二种,软的——逃跑或投降,听他的;第三种,不硬也不软——不理他,看见了,就装作没看见。

由上看出,面对杀人犯,第一种和第二种是可以保命的,而第三种是不可取的。

那么,面对小痞子,我们有几种方法呢?

假设现实中有一个小痞子,拿着一把塑料刀子,装得很凶的样子,威胁你说:“你陪我玩一玩,我叫你干吗你就干吗,否则,我砍死你!”那你怎么办?

小C:应该不管他吧!

面对一个“小痞子”,我们也只能有上述三种态度可以选择。第一种,来硬的,跟小痞子对骂或对打。第二种,服软,他一来,撒腿就跑,无路可跑了,就投降。

这两种方式是否可取?我们要了解小痞子的本性和他出现的目的。他的脾气是欺软怕硬,他的目的就是找一个好欺负的人欺负一下,希望你怕他,关注他。那这两种方式是不是正好就上了他的圈套呢?

第一种,貌似不怕它,胆子大,“我还敢打他呢!”你是真的不怕它吗?胆大只是假象而已。小痞子一下子就看清了真相:“这家伙是怕我的,要不然,他为什么骂我、打我,反应这么大?骂我、打我,说明他怕我!这正是我的菜!”你越排斥他、赶他走,他就越不走!

第二种,你逃跑或投降,他就会一直追着你或控制你。“小痞子”永远是“小痞子”,他不会因为你听他的就变成谦谦君子了,就不再骚扰你,放过你了。

过于排斥和投降都是怕他的表现,而小痞子最喜欢欺负这种人。

还有一种方法,不硬也不软——不搭理他。如果我既不排斥他,也不屈从于他,而是坚持不搭理他,会怎么样呢?第一次来你不理他,他可能会来第二次;第五次来你不理他,他可能会来第六次;第五十次、一百次你不理他,他可能就慢慢不来了。为什么?你既不跟他对骂对打,也不听他的,你只是在忙自己的事情,他会越来越无趣,来的次数会越来越少,即使来了,停留的时间也会越来越短。

我们的“怕”,即病态思维,跟“小痞子”一个德性,两者是非常像的。你第三五十次不理它,它就受到冷落了。如果能一直坚持“视而不见”,不搭理它,它慢慢就不出现了。

小痞子和杀人犯,两者的本性不同,我们应对的方式就要不同,否则,就会出问题。如果用对待杀人犯的方式对待小痞子,往往就上了小痞子的当。我们陷入“怕”的漩涡,症状被逐步巩固下来,正是因为应对方式的错误。

性格是个哈哈镜,一个小痞子,能被我们扭曲成杀人犯。性格又是个放大镜,把小猫放大成老虎。这些魔镜型号很多,有“完美牌”的、“敏感牌”的等。

判断失误,就会应对错误,陷入了排斥或投降的漩涡,无法摆脱。我们的病态心理就像是脱缰的野马一样,一系列毫无根据的推测将自己吸进深渊无法自拔。

(三)思维可以被绝对控制吗

人的思维千千万,选择注意各不同。思维不能绝对控制,只能适度引导。同样如此,念头、情绪、注意力、对身体的感觉等也不可绝对控制。

这个说法本身没有问题,但有的人可能会误解,因此,我稍详细说明一下。怎么理解呢?拿“念头”举例来说,就是说脑子里有某些想法时,不能说“我自己绝对不能冒出这个想法”。那样的话,相当于用一个念头消灭另一个念头,或者说强制让自己的某些思维“消失”,怎么可能?这样只会让这个念头出现得更加频繁。因此说,“不可以绝对控制”。

举个例子,比如说,大家接下来的几秒钟里,脑子中绝对不要出现“一种白色的、毛茸茸的、红眼睛、长耳朵的小白兔”,大家会怎么样?一定会冒出小白兔的形象对不对?而且我描述得越详细,大家出现得越具体,是不是?简单地说,你越想控制自己脑子里一定不能出现什么,或者一定不能注意什么,就越容易出现或注意什么。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思维是不可以被绝对控制的。这么说,好像就没办法了。其实不然。那怎么办呢?虽然不能绝对控制,但可以适度引导。

小C:老师,“适度引导”是什么意思?

你现在脑子里还在想那只小白兔吗?

小C:如果你说不能冒,我就要冒。

对,你说不能冒就是你想让它立即消失,即想绝对控制它——“我想让它出,他就出,不想让它出,它就应立即消失!”结果就适得其反了。而你“让它在”,然后继续听我讲课,它冒得就少了,慢慢地就不会注意它了,最后它就消失了,这叫适度引导,即将自己的注意力慢慢转移到该做的事情上,减少对那些思维的过分关注与排斥。与其说是“引导”,倒不如说是淡忘或不再关注了。

就像此时此刻,大家千里迢迢来参加疏导班,刚才说的不能出现小白兔的画面,你如果想绝对控制“一定不能出现,出现了我怎么听黄老师的课呢?课听不好,心理问题好不了,不白来了吗?那就完蛋了”,这么“高标准、严要求”,可能你就真的听不下去了,症状似乎就被传染上了。实际上,这都是性格的问题。如果你能“低标准、宽要求”“你想怎么冒,就怎么冒吧,看你能冒多长时间。有本事,看你能冒三五个小时,大不了我少听一点而已!”它反而很快就没了,一两分钟,不经意间,注意力就到我这儿来了。

小C:“我就想,这些症状一定不能出现,真的就出现了。”

是啊,道理易懂,实践很难,关键看你的心态如何。

对于情绪问题,与思维是一样的道理,比如说,我很难过,你说不能难过,要我马上开心,我开心得起来吗?我去找人倾诉,或者做些别的事情,慢慢的这些情绪可能就淡了,这也是一种适度引导。

为什么行为相对可调控,而思维不能被绝对控制?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在弱肉强食的蛮荒时代,一个个体脑子中胡思乱想并不会产生任何后果,而肢体的行为(如乱叫、乱动、攻击对手等)就会产生后果,比如被敌人发现藏身之处,或者引起对手的反击等。所以,生物进化的结果是,思维可以天马行空,而行为则须谨慎小心。

二、应对病态思维的两个误区

这个图(图10)是这次疏导课程的核心,一定要结合自己。核心是什么?即面对自己的“怕”、面对小痞子的时候,我怎么办?从图上可以看出,这里面有三条路可走,两边都是误区,都是“悬崖”,中间的才是正途。

图10 少想多做示意图

从左至右,从一根“钢丝绳”到“独木桥”到“大路”,在这过程中有两个误区。误区一:硬斗。越斗,越是排斥它,它就越是出现,对自己干扰越大,进入恶性循环。误区二:投降。越是投降,它越会觉得你好欺负,出现的次数越多。你越是投降,就会陷得越深,最终进入恶性循环,最后逼得你无路可逃。有的人会选择躲到家里,甚至钻到被子里,但这对“怕”是没有用的。现实生活中的“小痞子”来追你,你可以躲在被子里塞上耳朵,就好多了,他们最多在门外敲门骚扰,不能拿你怎么样。但是“怕”字出现,你躲到被窝里也没用,它会钻入你的脑子里,持续干扰你。

(一)误区一的表现

误区一就是越不让某些念头、感觉、情绪等冒出来,它就出现得越频繁。

这种误区在焦虑、余光强迫(关注异性敏感部位强迫)、念头(或画面)强迫、注意力集中强迫、社交恐惧、非道德观念强迫、失控恐惧、过分关注身体某个部位而致感觉异常等心理障碍中较为常见。比如说疑病的,就经常会出现这种感觉。

这个误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排斥”。小痞子来了,我烦他、怕他,你越是赶他走,他越是纠缠你。多表现为对“念头、感觉、情绪”等的排斥。比如有的人特别关注周围的噪声,就会出现“噪声强迫”。还有的人对身体某靶器官的不适感或关注感过分排斥,进而出现“靶器官强迫”,比如口水强迫或者舌头强迫。拿舌头强迫来说明一下:我们本来讲话很流畅、很自然的,但大家关注一下你讲“南京”两个字时,你的舌头是怎么动的?是怎么发出“南京”这个音的呢?一旦你刻意关注了,你的舌头可能就开始不自然了。包括我自己,一关注,也会感觉不舒服。如果越不让自己关注,就会越关注。最后,可能对自己的“不自然”很排斥,对自己“对舌头的关注感”也很排斥,纠结下去,甚至都不知道如何讲话了。拿小D来说,你对轻松状态太过渴望,对自己注意力有没有被干扰过分关注,并且对这种关注感很排斥,这就是问题所在。

第一误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就像水中葫芦一样,你越往下压它,反弹力越大。

关于第一误区,下面几个类比可以帮助大家理解。

水面如何平静?正常的心理如平静的水面。有了心理障碍,相当于扔了一块石头进去,泛起了波浪。怎么让水面平静下来呢?只要不再继续扔石头,过一会儿水面自然就会平静下来。但是,我们性格太要求完美,或者太急了——“怎么这么长时间了,水面还不平静下来?”一着急,就又扔了一块下去,希望它能马上平静下来。这样水面能平静下来吗?实际上,面对小痞子也是如此。你不理他,他慢慢就走了。你总是赶他走,让他马上离开,和你往水里一次又一次扔石头有什么区别?那他能走吗?

篮球如何静止?内心平静,相当于地面上静止的篮球。我们偶尔出现的某个念头、某个感觉,就相当于不小心拍了篮球,篮球蹦了起来。那篮球怎么才能静止下来呢?不再继续拍它。

(二)误区二的表现

误区二就是被这个“怕”字追着跑或牵着走。它来了就跑,跑不过我就投降,它让我干吗我就干吗,被它牵着鼻子走。

具体表现为:一出现“怕”字就让他牵着走,分析来分析去,推理各种可能性,没有根据、没有限度地想象假设、尝试感受、检测核实,往往越核实,越担心,越为自己的“怕”找借口;有的是怕它,就顺着它走,比如反复检查、反复清洗、反复询问;有的是逃避日常的社会功能,该去的地方不去,该做的事不做;有的陷入无路可走的绝境,甚至轻生。

第二误区会在大多数强迫症、恐怖症及其他心理障碍中出现,如焦虑、抑郁、神经性贪食、厌食、适应障碍等。

第二误区的极致就是自杀。这里有谁曾经想过“不活了算了”,请举手?没关系。

(大家都举手了)

小C:我想过就这样等死,就这样算了,一辈子就算了。

大家都想过,不代表你真的去做。

小C:我在省医院的时候,那时候我也不知道当时的想法,我就到厕所里想把那个洗手液都喝了。

在医院里面?是把你关在里面,你受不了了,想喝洗手液?

小C:不是这个原因,是我觉得生活太痛苦了。不是说在医院出不来痛苦,出来了我也痛苦。

哦,和关不关没关系?

小C:对,但我当时就这么想。后来,我想如果我喝下去,又要被拉到另一家医院去洗胃,所以我就迟疑了。

明白了,你算是半自杀。没喝吧?喝的话,跟大家分享一下洗手液的味道。

小C:我尝了一点,苦。

小C:老师,那是不是强迫都有这两种误区啊?

如果有各类症状,不是误区一,就是误区二,或者误区一加二。

小C:那我应该就是第二个误区。

你是第二个居多,但第一个也不是没有。你的脑子里总是冒出来政治老师的妈妈“早死早超生”,你一直觉得这种想法荒谬无聊,结果总是出现。这个不是第一误区吗?

我们这里的,好多人是两个都有。小D以第一个为主,总是怕出现那些血腥的画面干扰自己的生活,就越会出现。小B可能先有第一误区,多希望在别人面前写字时不要紧张,但是越怕紧张,紧张就不由自主地出来了。于是,瞬间就掉进了第二个误区,“手抖的话,人家一定觉得我有病,人家怎么看我,太丢人了,完了!”先排斥,顶不住,瞬间投降——“算了,不去上班了”,只要写字的场景,就逃避。小A呢,你觉得你哪个误区居多?

小A:我觉得我现在是第二误区多,都已经习惯了。

怕失眠的各种后果,怕身体生重病,可能是第二误区。但是对睡眠的关注,想不去关注,是不是有第一误区的嫌疑?

小C:老师,我的逃避是不是“怕得要死,就去打电话”?

当然这是一种。你最大的逃避就是躲在家里,不上学,也不上班。因为怕这个小痞子来干扰你,所以你就躲起来了。

小C:老师,那个打110,是不是太硬?

打110是误区二,你想到各种可怕的后果,最后就投降了。打110是强迫行为,也是一种屈从性的逃避行为。

小C:坚决不打,是不是太硬呢?

太硬,就是不让某些念头冒出来,或怕自己的恐惧出现。结果,越不让出现,越出现。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误区指的是思维上的误区,而不是行为上的。坚决不打,当然不是硬,而是对于“怕”视而不见,忙自己的事,坚决不听它的,这是独木桥,是正道,不是误区。

(三)两误区的混合出现

多数人是两个误区都有,往往是怕某个念头出现,会排斥它,顶不住,就会越想越恐惧,而后才出现屈从或逃避行为。其原因是对某个念头或者想象的过分恐惧,陷入想象的漩涡无法自拔。有的求助者似乎没有第一误区,而只有第二误区,这往往是多年来面对“怕”字习得性无助的结果。比如,有的洁癖者“一遇到某个情况,就怕脏,似乎并没有排斥‘怕’字的念头”,似乎已经“条件反射”化了。实际上,刚开始的时候,他也会感觉自己怕脏有些过头了,也不想让“怕”字出现,但无法排除,后来就越想越可怕了。后来,一有“怕”字,就去洗。“洗”似乎能有效地缓解自己的“怕”,习惯成自然,后来就越怕越洗、越洗越怕了。习惯化了,第一误区就几乎不出现了。

(四)继发于两个误区的病态行为

从前面可知,病态行为往往是继发于病态思维的。思维主要表现为排斥和屈从两个误区。那么行为上的误区又是如何表现的呢?正如前面所说,有的人有明显的病态行为,比如反复洗涤、询问等强迫行为或者不与人交往、不敢到某些场合等逃避行为,而有的病态行为很少或几乎没有,比如小D,他主要表现为强迫思维,主要是脑子里的斗争、排斥,而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外显行为。如果他不说,大家根本看不出他的痛苦。当然,他该努力奋斗的,不再努力了,可能也算一种逃避行为。

可以看出,继发于误区二的病态行为比较多,多表现为强迫行为或逃避行为(严格意义上说,强迫行为也是一种逃避行为),而继发于误区一的病态行为相对较少,误区一,多表现为思维上的斗争。当然,因为误区一而出现的逃避社会功能的行为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不愿上学、不愿工作,也不愿与人交往等。 7T759oShWCftzGEsS7WO31Kyq4wKQ6tHQyiAU3v5mHxnMaNtS80Pa+52TP3HNuj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