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心理障碍的内因
——性格

内因与外因

2008年的疏导班,有一个高三女孩,她来自于一个非常好的学校,对学习成绩也非常看重。在高一升高二的暑假时,她听一个同学讲,马上要教自己语文的老师讲课水平很差。她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心里就开始不舒服了,感觉很倒霉。到了高二开始上课,就带着“这个老师很差劲”的刻板印象听课,越怀疑,就越觉得这个老师讲得差。实际上,重点高中的主课老师,一般不会太差,但她先入为主了,采用缺点列举法,挑老师的毛病,那老师可不就倒霉了嘛!后来还抱怨“那个男老师不但课讲得差,而且长得也丑”,心情就大受影响。后来,悲观推测了:“我语文成绩差了,我高考肯定考不好,高考失败了,人生岂不完蛋?”这样还能听进去吗?刚开始,只是语文课听不下去,到后来,其他课也听不下去了,最后干脆不上学了。参加疏导班的前三天,她就一直在抱怨:“都是语文老师不好,只怨自己倒霉。他课讲得好的话,我就没有问题了。”认为问题不在内因,和自己无关,而在外因——语文老师。直到第四天,她才慢慢感觉到是自己的问题,这样她才逐渐进步。现在挺好,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

这个案例就很好地说明了心理问题的“外因和内因”。有的人内心痛苦,却总认为是别人的错。就像某句俗语所说,“睡不着怨床歪,便秘还怪地球没有吸引力”。

外因就是指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自然环境、时代背景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个人所成长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虽然是外因,但在性格的形成中,却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关于这一点,在后续的讲解中会有具体的分析。

心理障碍形成的内因,包括哪些因素呢?包括年龄、性别和性格等。性格是其中的最主要的部分,也是心理疏导疗法中最为关注的一点,这里多讲一些。关于年龄、性别与症状的关系,不再多赘述了。

1.过头性格的表现

讲到性格这一部分,首先需要补充一个理念——关于“条条框框”的问题。

每个人在刚出生时,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可以随性所欲。也就是说,他的条条框框无限大。后来,受到家庭及社会的影响,个人会逐渐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慢慢分清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条条框框逐步随之形成。有规矩本身是好事,说明能够遵循社会规则,但是,如果这个规矩过于苛刻,即条条框框过小,就成了问题。比如,一般人的“条条框框”直径是四米左右,他在里面活动相对就比较自由,生活比较轻松,既不过于压制本我,太过在乎别人的看法,也不过于放纵,为所欲为。但是如果我们从小成长的环境比较苛刻,要求过于严格,条条框框的范围会不断缩小,也许最后直径就只有四十厘米了,相当于围绕双脚画了个圈,那就会处处不适了。为什么?因为对于任何人来说,四十厘米的活动范围显然是太小了。一旦不小心跨出这个“直径四十厘米”的圈,自我斗争就此开始:“这样做是不好的,人家会怎么看……”这不是画地为牢吗?问题的关键不是“跨出了这个圈”,而是给自己设定的圈子太小了。给自己设定的范围缩得越小,会越不自由,越怕不完美、怕万一,顾虑的越多。

一些心理学家把神经症的“过头性格”的表现归纳如下:

第一,过高估计风险。

把万一当做即将会发生的事。比如说,此刻大家在这个会议室里参加疏导班,有没有可能地震?万一地震的话,我们就逃不出去了;有没有可能飞机之类的因为操作失误撞进来了?有没有可能天上打个球状雷,刚好劈中我们?这些可能性都是有的,但是一般心理健康、性格不过头的人往往不会钻到“万一”里去,他会比较有安全感。但是对于性格过头的人来说,就会担心“万一下一秒钟地震怎么办?”时刻处于警戒状态,随时准备逃跑或找个桌子钻下去,以求安全。虽然这些担心看起来很荒谬,感觉很可笑,但和我们的怕万一又有多少区别呢?

第二,责任心过强。

对别人的看法太过看重,或是对别人做的事总不放心。很多人事必躬亲,像诸葛亮一样,法令不论大小,他都要亲自签署,这是不是责任心太强?A型性格?很有可能。责任心太强,可能是潜意识中渴求别人的肯定而已。

第三,对不相干想法或干扰的控制心理。

越想控制反而越失去控制。实际上,很多事情不是我们个人所能控制的。比如,小C一想到不好的事情,就要立即说出来,不说出来,就会很不舒服以至于听不了课。现在就要忍得住这种干扰,坚决不说,听不下去就少听一点。这个课虽然重要,但少听一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四,过分依赖“思想”。

这里的“思想”其实就是逻辑推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逻辑推理,这本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往往在“过头性格”诱惑下,容易使人做出悲观推测,推理出各种“万一”等糟糕至极的情况,把万一当现实,安全感严重缺失。

第五,无法忍受模棱两可。

人生在世,会遇到很多的不确定,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立刻找到答案。实际上很多事情本身就是模棱两可的,世界是黑色的还是白色的?多数是灰色的。模棱两可也就意味着很多事情没有一定答案。一个心理成熟的人,要能够耐受不确定感。能耐受这种不确定感,是心理强大的表现。有的时候就得难得糊涂,学会接受“差不多”。

第六,完美主义。

关于完美主义,后面会有具体的叙述,在此不再赘述。

心理疏导的过程,就是通过疏导、修炼,进行自我认识,砸碎条条框框,把自己40厘米的条条框框逐步扩大的过程。

当然也会存在另外一种极端,这一类人“条条框框”的直径甚至可以达到四十米,这些人犯法的可能性非常大,缺乏道德意识,在生活中必然遭人唾弃。这与要求自己过分完美、过分严谨的人是恰恰相反的。这完全不同的两类人却有着同一个特点:性格过头,心态差。

实际上,大家也许会认为监狱里的罪犯,天不怕、地不怕,心理素质就好。他们剃个光头或是弄个文身,表现得自高自大。实际上,他的内心却是很自卑的,外表的自大不过是用来掩饰内心自卑的道具而已。我曾去过几次少管所,跟里面那些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谈过。实际上,他们很多从小就是被老师批评、被学校处分的对象,经常不受待见,内心是很自卑的。在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所以,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性格改造的过程,就是向这群人学习的过程,学习什么呢?学习人家“吊儿郎当”、不在乎的性格。比如,对睡眠的态度。在网吧里包夜上网的那些小伙子,他们从来不失眠,恨不得“一分钟都不睡才好,钱交过了,能多玩一会就多玩一会儿”,为了能继续打游戏,坚持不睡。撑到凌晨三四点钟,实在顶不住了,趴到桌上,一分钟不到可能就睡着了。睡一两个小时,“电充好了”,起来接着玩。他们对睡眠从不在乎,更不会在乎失眠后的那些“恶果”,所以也就不存在失眠的困扰。这种不在乎似乎的确过头了,时间长了以后,对他们的身体肯定不好,但我们还是要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吊儿郎当,满不在乎”的精神。

讲到这里,有的人就顾虑了:这样学下去,会不会变得跟他们一样,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太不在乎自己的身体了?我想,大可不必担心,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花上许多年,能够向他们的方向稍稍前进一些,就不错了,别以过分谨慎的性格改造性格。

怎么学?需要实践!

2.性格的形成

对于性格,教科书上有很多定义,我们不去管它。我对性格的理解就是“性格是在先天基础上从小形成的习惯化的看待事物的方式”。

先天是指与基因有关,是后天难以改变的因素。比如,有的孩子刚出生,就非常闹人,但有的孩子吃饱穿暖就不闹,这就是先天的气质类型不同。再比如某些遗传性的疾病,到了某个年龄,就要出现和长辈一样的病,无论他在什么环境下长大。这些都是先天因素,后天无法改变。而性格并非如此,和后天成长的环境关系很大。比如“每次遇到某些事情总是很害怕,总是担心某种后果”,这就是从小形成的习惯化地看待事物的方式。

几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卢布明斯基提出,人的性格50%由遗传基因所决定,10%是由生长环境所决定的,而40%是由后天的教育和培养、个人努力等因素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性格中有50%可以改变的空间。小A比较相信权威,她就是一个权威。

为了说明先天和后天的关系,我这里介绍一下著名的“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一个村庄,人们发现两个“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找到了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其中大的七八岁,小的两三岁。后来,她们被送到孤儿院,由辛格夫妇收养。第二年,小的就死了,而大的又活了9年。刚被发现时,两个狼孩用四肢行走,慢走时膝盖和手着地,快跑时则手掌、脚掌同时着地。她们总是喜欢单独活动,昼伏夜出。怕火和光,也怕水,不让人替她们洗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吃的时候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每天午夜到凌晨三点钟,她们像狼一样引颈长嚎。她们没有感情,只知道饥时觅食,饱则休息,很长时间内对别人无兴趣。不过她们很快学会了向辛格太太要吃的,像狗一样。据研究,大狼孩刚被发现时,只有6个月婴儿的智力,花了很大气力还是难以很快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2年后才会直立,6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直到死的时候也未能真正学会讲话:4年内只学会6个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7年时才学会45个词并勉强地学几句话。在最后的3年中,她终于学会在晚上睡觉,也开始怕黑了。很不幸,就在她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时,却死了。辛格估计,她死的时候已16岁左右,但她的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狼孩”的事例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道理呢?

首先,“狼孩”的事实,证明了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赋的、生来就有的,而是人类后天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会化了的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点。所以,亚里士多德说:“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

其次,“狼孩”的事例说明了儿童时期在人类身心发育中的重要性。错过了关键时期,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功能就很难得到良性发展。

3.性格的后天影响因素

我们常说,儿子像老子。除了两人的相貌之外,好像性格也很像。长相当然是先天的。性格相似,我不认为主要是遗传所致,而是源于“影响”。父亲的做事方式、待人接物的态度,都属于后天的影响。后天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父母”。这里的父母是指“抚养者”或“看护者”。有的人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可以说,其父母只是生理上的父母,爷爷奶奶才是他心理上的父母。

(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主要通过言传身教。这么说,似乎言传重于身教,其实,顺序反了,最重要的应该是“身教”。比如,小B的孩子两岁多了,很聪明,孩子的眼睛就像摄像机,耳朵就像录音机,父母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孩子无时无刻不在观察、模仿。父母面对一些事情的态度,待人接物的方式,小孩都会模仿。倘若父母面对一些事情容易紧张,或者特别严谨认真,孩子就会比较谨慎小心。其次,才是言传。比如,父母会要求孩子做什么,怎么做,还有一些道理等。

身教重于言传,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父母如何教孩子做人更为重要。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也许就是父母的良好关系。

(2)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指的是个体生存的环境和时代背景。“90后”“00后”,很多的观念与“60后”“70后”不一样,就说明了社会影响的因素。

(3)个人的特殊经历:

比如有的人小时候受过很严重的身体伤害、性虐待以及其他大的心理创伤等,对性格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4)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就是从日常生活以及书籍、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介中不断学习,自我修正和完善的过程。

以上这几方面基本涵盖了后天的主要影响因素,至于它们的比例,我认为家庭教育能占到七成,后面三者各占一成。我这么说,但大家不能把其绝对化,因为性格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很大。比如一个重大的心理创伤,可能对一个人性格的影响会非常大。

既然是以上几个因素导致了我们的性格偏差,那么,要想调整性格,也必须从上述几个角度入手。

第一个,家庭教育的因素。现在,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了,家庭教育起关键作用的阶段已经过去了。我们不可能回到小时候,让父母用科学的方式再教育我们一次。那么这个角度该如何入手呢?可以通过精神分析,通过与咨询师的互动,处理小时候未能解决的冲突和创伤,进而帮助认识和调整性格。

第二个,社会影响。既然我们的不良性格是在后天的社会影响,尤其是人际关系中形成的,那么,就必须在人际关系中进行修复。最好的修复环境就是日常的人际交往。后面我会反复强调“不逃避”“该做什么做什么”“生活大于症状”“随大流”和“社会学习”等,强调的就是回归社会,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改造性格。

第三个,个人经历也已经成为历史了,影响已经积淀下来,依靠自己很难入手。这个角度如何入手?依然需要通过咨询,进行精神分析或创伤处理,帮助走出个人创伤性经历造成的心理阴影,为性格改造创造有利条件。

从上述三个途径来看,家庭教育和个人经历的视角都需要接受心理咨询。如果大家有条件接受系统的心理咨询,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目前很多人并不具备相应的经济、时间、匹配的咨询师等条件。相对来说,我们能够自己进行有效操作的因素就是社会锻炼和自我教育。看书、自我认识和剖析、实践锻炼,是改造性格的好方式。

4.百分之百、完美主义——反“自然”

什么叫自然? 自然就是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 。譬如,“月有阴晴圆缺”,有风和日丽的时候,也有狂风暴雨的时候,这就是自然规律。“人有悲欢离合”,有开心的时候,也有悲伤的时候,这就是心理规律。只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合理利用这些规律,为自己服务。否则,违背这些规律,肯定要自讨苦吃。比如,有的人不喜欢阴天,更不喜欢狂风暴雨,只喜欢晴天。还有的人总渴望一直保持最佳状态,要求自己不能紧张、注意力分散,不能状态不好,这都是“反自然”。自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完美、不确定,一直处在变化之中。不完美和变化才是世界的本质。如果你非要追求绝对的确定性,或者要求百分之百的完美,就是反自然的、反规律的,也是反人性的。

要求百分之百、要求“完美”,违背了自然规律,也违背了心理规律,是自设障碍。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譬如说,一张纸掉了,就会往下飘,这就是重力的作用,这就是规律。如果渴望这张纸不要下落,那你会为它的“飘落”而痛苦。

在我们身上,过头的性格往往会表现为要求百分之百、要求完美。这种反自然、反规律的要求,往往会破坏“自我保护”的外壳,让你生活在“万一”等恐惧之中。很多时候,难得糊涂,才是自我保护的好方式。

我们性格往往比较刻板,会以僵化的模式去面对变化的世界,总希望事情的发展像自己想象那样“完美”地“定格”。比如,定格于“要考第一名”“注意力完全集中”“心情一直很好”、“身体不能有任何问题”等。这种完美的要求,就像只要晴天,不要雨天一样,谁能做得到?话又说回来,即使真正那样了,真的正常吗?比如,心情一直很好,没有任何痛苦,那和傻子有什么区别?美国一个心理学家做了个调查,说“世界上有一种药,能让你感觉不到任何痛苦,你愿意吃吗?”结果,很少有人愿意。

完美是不是过分,主要看你的要求满足的是现实层面的需要,还是心理层面的需要。比如,有的人饿了,吃饱就够了,但对于神经性贪食症来说,会吃到肚子很胀才感到心安,会吃到十三成饱。吃十成饱是满足现实的需要,另外三成是满足心理的需要。因为他内心焦虑,多吃这三成,身体不舒服了,心里却舒服了,以身体的痛苦代替心理的痛苦。正如小C昨天讲的,痛苦的时候他会拿刀划自己的手臂,他的身体很痛苦,但心里会稍微舒服一点,这样也许他就能感觉到自己是真正存在的。

再比如说,上完厕所洗一次手,是满足现实的需要,洗五次乃至十次手,就是满足心理的需要了,就过头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反自然”,让自然“流淌”出来。我们心理上有很多功能看似负面的,实际上都是有正面作用的,是亿万年来人类进化的产物。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就可以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诠释。小羚羊在吃东西时,它一定会留神周围有什么动静,看有没有狮子等天敌出没,这样才能生存下来。对于我们的远祖来说,只有敏感者才能生存下来。因为按照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你不够敏感,早就被猛兽吃掉或敌人杀死了。因此,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会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这是生物的本能。非要不受任何干扰,反而是违反心理规律了。

如果想要深入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在了解外因的同时,也要找内因。过头的性格在自己身上,虽然不否认和父母、家庭教育、过去的经历有关,但现在问题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应当试着去处理自己内心的问题,而不是去抱怨父母。 yJ/8Z3uJfiLOKsF82eHsYyFIu2siFMEJ0I1fHibBIDobzsNI2QtxvL9Tiyn4sRw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