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健康及行为改变相关理论

一、健康的定义

健康是一种资源。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将健康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躯体、精神与社会和谐融合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三个层面。

健康受生物学、环境、卫生服务、行为与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最大,占所有健康影响因素的60%。因此,健康管理是否有效,主要依赖于被管理者行为改变的程度。

二、健康相关行为

健康相关行为(health related behavior)指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按其对行为者自身和他人的影响,可分为健康行为(health behavior)和危险行为(risk behavior)。健康行为是客观上有益于健康的,而危险行为是客观上不利于健康的。

(一)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可分为五类:

1.基本健康行为

指一系列日常生活中基本的健康行为,如积极的休息与睡眠、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等。

2.预警行为

预防事故发生以及事故发生后如何处置的行为,如驾车系安全带,火灾发生后自救等。

3.保健行为

指合理、正确使用医疗保健服务以维护自身健康的行为,如预防接种、定期体检等;

4.避开环境危害行为

环境危害既指环境污染,也指生活紧张事件。

5.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不良嗜好主要指吸烟、酗酒和吸毒。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加州大学对7000名成年人进行了为期5年半的追踪研究,发现几种简单而基本的行为对健康状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①三餐正常,不吃零食;②每天吃早餐;③每周2~3次适量运动;④每天睡眠7~8小时;⑤不吸烟;⑥保持正常体重;⑦不饮酒或少饮酒。

(二)危险行为

危险行为主要有致病性行为和不良生活方式两种。不良生活方式是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一种复合表达,是一组持久的习以为常的对健康有害的行为模式,其对机体的作用可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潜伏期长。

2.特异性差。

3.联合(协同)作用强。

4.易变性大。

5.广泛存在。

(三)世界卫生组织对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将行为与生活方式归结为良好的和不良的两类,每类有8个方面(表1-2)。

表1-2 基本的行为与生活方式

1992年,在国际心脏病会议上通过的《维多利亚宣言》中也明确了健康的4大基石(4项行为)为:戒烟限酒、合理营养、适量运动、心理平衡。

三、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各国学者提出的比较成熟的理论有“知、信、行”模式和健康信念模式。

(一)知、信、行模式(KAP模式)

该理论认为:“知”即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即信念与态度是动力;“行”即行为改变是目标。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KAP模式来表示:例如,吸烟作为个体的一种危害健康的行为已存在多年,并形成了一定的行为定式。要改变吸烟行为,使吸烟者戒烟,首先需要使吸烟者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戒烟的益处以及如何戒烟的知识,这是使吸烟者戒烟的基础。具备了知识,吸烟者才会进一步形成吸烟有害健康的信念,对戒烟持积极态度,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戒烟,这标志着吸烟者已有动力去采取行动。在知识学习、信念形成和态度转变的情况下,吸烟者才有可能最终放弃吸烟。

(二)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HBM)

健康信念模式基于信念可以改变行为的逻辑推理,是目前用以解释和干预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式。该模式综合需要动机理论、认知理论和价值期望理论。指人们通过自身的实践或他人的实践经验,或是接受他人的劝告,而激发内在的动机,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并获得预期的结果,即实现了“自我效能”。

在健康信念模式中,健康信念的形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图1-4):

图1-4 健康信念模式

1.知觉到危害性

知觉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后果。

2.知觉到易感性

知觉自己有可能成为该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受害者。

3.知觉到效益(行为效果期望)

确信采纳某种预防保护行为对避免该效果的有效性。

4.知觉到障碍

对实现预防保护行为可能遇到的种种障碍有思想准备,且认为有克服的办法。

5.知觉到自我效能

具有自信心,感到自己有能力实施该预防保护行为。

如果健康管理师能够针对性的在上述几个方面帮助被管理者,就有可能促使其实现改变不良行为的目的。

四、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和矫正

为达到行为转变的目的,必须对不良行为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一般方法有:

1.个体行为的矫正

个体行为矫正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期望,在一定条件下采取特定的措施,促使矫正对象改变自身特定行为的行为转变过程。行为矫正更注重人们在行为改变过程中的自觉投入。矫正对象是行为改变的参与者,而不是消极的行为受限者。

行为矫正的常用方法,包括厌恶疗法、激励疗法、示范疗法、强化疗法等。

(1)厌恶疗法:

主要用于戒除和限制一些不利健康的行为和一些偏态、变态行为,如吸毒、吸烟、酗酒等。

(2)激励疗法:

是一种以奖励、鼓舞为手段矫治行为的措施,用物质或精神犒赏对象,促使其以积极的情绪和勇气去克服异常行为。

(3)示范疗法:

以同类人克服不良行为为榜样,既起到鼓励的作用,又起到示范性的指导作用。

(4)强化疗法:

当矫正对象表现出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时,对矫正对象施以正面强化,以断定和巩固健康行为。

2.群体行为的干预

在促使某一特定人群形成健康行为、转变危险行为的过程中,运用群体综合干预的手段最为有效。其具体的干预机制包括:①开发领导;②动员群众参与;③培养骨干;④利用舆论与规范的力量;⑤应用竞争机制;⑥评价与激励。

吕少丽 cQezpXawuBe5Hj617c5JWpbj7a+/jfs965YemJbWA/iqV+Mv1PEUJ3sGS6PLzRA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