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出国留学,还是留在国内读研,过着稳定但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活?
很多人都说自己“不聪明,只会考试,担心适应不了国外名校的学习氛围”,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人。
我在UIUC(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上学的时候,有几个特别要好的朋友。有两年,我们几乎每天一起吃饭,注意,不是一起出去吃,而是一起做饭吃。除了我们几个人特别谈得来,属于“一筐里的菜”,还有一个有利条件是,其中三个人本来就合租了一套很大的房子,非常适合居家过日子。每天到了吃饭的时间,如果不另行通知,我们都会习惯性地到“豪宅”集合,然后做饭、吃饭、喝酒、聊天。
我们称这个小团体为“公社”。
回想起来,还真挺怀念那段生活的,几个来自天南地北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乡下一个大学城里“抱团取暖”(在这里,这不是一个贬义词),那种友谊,那种朋友间近乎亲人的亲密感,后来再没有过。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公社后来还是解散了,起因是两个社员谈恋爱了,男社员叫周大为,女社员叫许玲,我们其他几个一开始没觉得这是个危机,觉得社员恋爱,天经地义,实在是太好了,不仅不会影响大家继续在公社“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生活方式,还能增加凝聚力。
还是太年轻!
虽然当年我话已经够多,够能瞎扯瞎总结的了——经常是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胡说一晚上,用张戎的话说:咱能不能把褚明宇当哑巴卖了。但毕竟只有20多岁,人生阅历太浅,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个浅显易懂的人生道理,那就是:恋爱对友谊是有排斥性的,尤其是初恋中的人,恨不得成天就他们两人腻着,而其他的人,就算原来是最好的朋友,也最好靠边站,否则肯定会招人烦。
很多学生时代的小集体都是这么解散的,很多友谊也是这么稀里糊涂地玩完的。
扯得有点远了,我本来想说的是公社的一个核心女社员——刘育慧。
刘育慧,江苏泰兴人,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当时在UIUC读机械工程博士,她的导师是一位著名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
这一切听起来都很正常、很普通,对吧?但是刘育慧绝对不是一个“正常”人——她到美国读博士的时候,只有19岁!还有,我们公社每天的饭几乎是她一个人做的。还有,她在美国一共换了三个系,跟过两个博士导师(另一个是美国声学学会主席),在学校待了六年多,拿了三个不同专业的硕士,但最终还是没有拿到博士学位。
我给她分析的结果是:刘育慧是她自己智商的牺牲品。
很多人不理解,像刘育慧这样一个14岁参加高考,从江苏这么一个高手云集的地方考到清华,高分毕业后,又顺利地去了美国牛校的神童,怎么博士就是毕不了业呢?很多比她笨得多的人,比如我,没费多大劲,也混了个博士学位啊。
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她太聪明。对于超高智商的人来说,从小到大经历的那些考试都很简单,期末考试你可能得复习两星期,而刘育慧可能只需要一晚上,几乎所有的学习、考试都是临时努力一下就能搞定的。因此,她可能从来没有为做成一件事花费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的经历和习惯。
这样的学习风格,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本科,甚至是硕士都没问题,因为本质上,硕士以下的教育都是在对付考试——有一个规定好的、明确的、短期的目标让你去完成。但读博士就完全不同,一下子不考试了,而是要你花几年的时间去完成一项目标模糊的工作。在这种模式里,高智商的优势反倒没那么明显了,而那些能“吭哧吭哧”习惯于发扬老黄牛精神的人,往往能一遍又一遍地辛勤灌水,最终混出个学位来。
如果你是个从小没费过劲的神童,那这种模式简直是致命的。你瞧,刘育慧每天有的是时间和爱心给朋友们做饭,同时也完全不耽误上课、考试,可她就是无法费那份劲去做研究。
你的机会来了。
就好像很多人说自己智商一般,拼的是勤奋和努力。听着绝对像是出国读博士的料!这绝不是我编出来哄你玩的。事实是,这是一个烂大街的鸡汤,据说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老师说过,成功是百分之×的天分和百分之××的努力之类的,具体数字不记得了,好像爱迪生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话,也许还有马云、李嘉诚。
我啰唆了半天,其实就是想告诉你,出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尤其是像你说的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出国上学是一个推迟决定的办法。而且,如果你留在现在的单位,那人生基本就这样了——一眼看到火葬场,而换一个全新的环境,谁知道会有什么惊喜在等着你呢!
许玲当年好像就是不满意当时的工作,所以才辞职出国留学的。
剧中人物后续:
刘育慧后来去了一家著名的咨询公司,咨询的套路很适合她——每个项目都很短。几年前,她被派回上海。我刚来上海的时候,她请我在外滩吃饭,俨然一副上海主人的样子。刘育慧现居普林斯顿,专心相夫教子。
周大为、许玲后来结婚,至今全家幸福地生活在纽约长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