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他在进行一场决定
中国教育命运的“静悄悄的变革”
—读李国斌《我的学生我的班》

翻开李国斌老师的《我的学生我的班》,就看到这样一段自白—

我知道,作为学校一个小小的班主任,虽然没有呼风唤雨的本事,不能左右学校的教育规定和要求,不能决定教育的“大气候”,但是我可以营造教育“小环境”。在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前提下,按照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思考,在我管理的班级进行教育改革试验。

我的心为之一动。

想起了刚刚为一位远行的老师写的文章里,谈到的对中国教育的一个观察:我发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一些第一线的老师,他们是教育理想主义者,更是具有行动力与创造力的教育实践者。我对他们的存在选择,作了这样的概括和描述—

从改变自己的存在开始,以建设自己作为建设社会的开端。在意义真空的教育大环境里,进行有意义的教育的实验。在现有的框架之中加进一个异数,创造“第二教育”。牢牢地把握当下,不寄希望于一劳永逸地解决教育弊端的所谓彻底、根本的变革,而宁愿采取现实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态度,不是为了美好的明天,而是要创造美好的今天的每一堂课。从权力之外的下面、民间开始,立足于自身,立足于和自己一样的独立的人们,面对具体的一个个的学生,能帮一个就算一个,做一个普通的教师应该做的事情,相信只要有一个人这样去做,就会带动周围其他的人们。

全国各地的这些老师和他们的学生们,都在努力地改变自己的存在,改变着教育的存在,并在这样的改革过程中,把握个人的存在意义,实现对意义的承担。这是一场将决定中国教育命运的静悄悄的变革。

很显然,因这本书而刚刚结识的,这位四川边远山区的李国斌老师,也是这场“静悄悄的变革”的自觉参与者,而且有了具体的变革成果:他和他的学生一起创建的“永远的2001级1班”。

这是班级上的一位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个感受—

当我一走进学校,就像走进了另一个世界。这里很静,把外边的无聊、空虚、喧嚣,死死地隔在了一边。这里很静,但却充满了活力和竞争,充满了朝气和希望。每当走进学校,我就知道自己的存在,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也许,这里同校门外的赵镇格格不入,我们好像脱离了尘世。但是,这里却通向北京、上海……通向一个在赵镇永远也无法感受到的世界。

多么希望高三的气氛和感觉扩展到我的家,扩展到全社会啊。

这些学生后来离开学校,走进大学或社会,但在他们心灵深处却留下了这样的永恒记忆—

进大学这么久,最深的感触是:我们那个纯洁、温暖的集体再也不会有了,大家在联系中感叹最多的便是这点,都很怀念那个集体。李老师,您的确创造了一个世界上最好的集体。也许您会认为我们不如您现在的学生聪明、活跃,但我们纯洁、真诚再也没有谁能比得上。那时候班集体强大的凝聚力,我们再也体会不到了。我们怀念以前的同学,更怀念带领我们凝聚在一起的班主任—您!感谢您给予我们的一切,感谢您为我做的一切!

您用您的心血在那样一个重要的阶段,让明亮的颜色盖住了暗淡,留下了重重的一抹温暖的色调。在人生最宝贵的六年,您为我们画上了明亮的基调,以后无论走到哪里,它都将伴我们一起成长。

诚如学生们所说,“在西部那么一个小地方,还有这样生动的素质教育”,实在是一个教育的奇迹。

学生说:“每当走进学校,我就知道自己的存在,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这就意味着,李老师和他的同事与学生一起创造了一种“教育的存在”,它是和外部社会不一样的存在:当社会陷入了喧嚣、空虚、无聊、绝望时,学校里的班集体却是安静、充实,充满活力和希望的。这确实是在“现有的框架之中加进一个异数”:社会永远是现实的,而学校却应该永远是理想的,我们说教育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事业,就是这个意思。这就是说,当李老师和他的学生创造了“2001级1班”这个“不一样”的“存在”时,他们就已经接近了教育的本质和本性。像学生们所感受到的那样,正是在这样的存在环境里,他们的生命“画上了明亮的基调”,“留下了重重的一抹温暖的色调”,他们变得“纯洁”而“真诚”。这其实正是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的基本使命:为孩子的生命打下真、善、美的光明的底子。如学生们所说:“以后无论走到哪里,它都将伴我们一起成长。”是的,孩子们终将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他们将面对社会的黑暗,而陷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而引发许多的痛苦:这都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但他们从小就已经在学校里打下了真、善、美的底子,面对假、恶、丑的现实,他们就有足够的精神力量与之抗衡,光明底子愈深厚,抗衡黑暗的力量愈强大。尽管他们会有困惑、有妥协、有调整,但终究不会被黑暗所吞没,更不会和黑暗同流合污,而能够最终守住从青少年时代就深深扎根在心灵中的做人行事的基本原则和底线。这正是中小学教育的作用、影响和力量之所在。

人们都在感叹今天世风日下,许多人,包括年轻人,都陷入精神的堕落,突破了道德的底线。如果作进一步的追问,就可以发现,许多人的堕落,就是因为他们在学校读书,特别是接受中小学教育的时候,没有打下一个真、善、美的光明的精神的底子。我们的教育的存在,过早地和社会存在趋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社会不安静,学校更喧嚣;社会腐败,学校也不干净;社会绝望,学校同样虚无,等等。这样的教育存在,使得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有了和他们的年龄不相称的世故,冷漠,阴暗,空虚,这样的未老先衰的生命是脆弱的,到了社会,是无力抵抗黑暗的侵蚀、诱惑的。我多次说过,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给孩子们留下什么样的童年的、青少年的记忆:是宁静的,还是浮躁的;是温暖的,还是阴冷的;是蓬勃向上的,还是消极退缩的;是阳光的,还是灰暗的;是多彩的,还是无色无味的……都将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我还说过,中小学教师的生命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能够成为学生童年记忆中最温暖、最光明的那个瞬间,我称之为“神圣的瞬间”。

李老师的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展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这样的神圣的瞬间。我在欣赏、赞叹的同时,也有几分感伤:因为在现实的中国教育中,这样的神圣的瞬间越来越少见,而且它们已经被教育的喧嚣和表演所淹没了。但这也是一个启示:只有把李老师的努力放在中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下,才能显出它的意义和价值。如前所说,李老师所做的,无非是按照教育的本性、本质去教学,是回归教育常识、常理;但现在我们的教育的问题恰恰在于对教育本性、本质的背离,不按常识、常理办学。这样,李老师和他的学生所创造的“2001级1班”的教育存在,不仅和社会存在相异,而且也和现实的教育存在不同,成了教育的“现有框架”中的“异数”。从另一个角度说,李老师在他的教育实验里,改变着学生和他自己的存在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现行教育的存在。我称之为“静悄悄的变革”,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的讨论,还可以深入一步:这是怎样的变革?它有什么特点,能够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在我看来,主要有三点。

首先,我注意到,推动这场“静悄悄的变革”的,是李老师这样的边远地区的普通教师,如我们前引的他的自述所说,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班主任”,“没有呼风唤雨的本事,不能左右学校的教育规定和要求,不能决定教育的大气候”。从本书的《我的故事》里,我们还知道李老师来自社会的最底层,是历经艰辛,甚至是带着屈辱的记忆走上教育岗位的。因此,他所推动、参与的变革是在权力之外的下面开始的,这是民间的教育实验。它的动力,不是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而是出于内在生命的需要,教育的良知,李老师说,他是“带着过去,带着心里的‘光明’和‘黑暗’走进同学们的世界,构成了我的教育”。这是“我的教育”,不是领导要我做,而是我自己要做。因此,他所要进行的教育变革,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存在,也要改变自己的存在;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塑造学生灵魂,也是塑造自己的灵魂的过程;不仅要求走进学生的心灵,也要求学生走进自己的心灵。作为教师的李老师有着极强的“对每一个学生生命负责”的责任感,也有着极强的自省意识,时刻反省自己的教学失误(他称之为“教学败笔”)会伤害学生的心灵,影响他们的生命成长。这正是李老师的书最让我感动与震撼之处。我由此而意识到,李老师和他的学生,已经成了一个生命的共同体:他们努力走进对方的心灵,相互负责,一起成长。这是真正深刻的教育变革,不仅改变了老师和学生的生命存在,改变了师生的关系,而且对我们已有的教育观念、方式,以至教育体制,形成了挑战,李老师和他的学生创造的正是我们在前文提到的“第二教育”。

其次,我注意到,尽管李老师所进行的变革构成了对现行教育存在的事实上挑战,但他却并没有进行正面的攻击,有意识地避免直接的冲突,而选择了在现行体制下的局部变革的道路。这看似消极,却具有两个方面的深意。其一,立足于建设,“立”字当头,“破”在其中。其二,这更表明了一种难得的自我清醒:如前文所引李老师的话所说,我“不能决定教育‘大气候’”,却“可以营造教育‘小气候’”。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也就意味着对自己的力量和限度,都有一个科学的分析。这样就不但能够在可能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生命能量,而且也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阻力和损耗,显示了教育的智慧和成熟。当然,另一方面,这也决定了李老师的变革实验本身的局限,李老师对此也是清醒的,并因此时时有无力感与孤独感。学生们都感到李老师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他是以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来从事教育变革实验的。他献身于这样的事业的生命,也就多少给人以悲壮感。但如学生们注意到的那样,道家也在他的心里“有深深的烙印”,因此,他也总能以洒脱的态度,面对一切,越是重病缠身,他越是坦然,淡然,从容:他的教育事业和生命是合而为一的,都已经进入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最后要说的,是李老师不仅有高远的理想,他的行事却是现实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他并不期待彻底的变革,也不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美好的未来”。—我说过,这是我这样的老一代理想主义者曾经有过的追求,这里是有着深刻的教训的;在这个意义上,李老师是一位新时代的理想主义者,他和他的学生是有着更多的一致之处的,他们要创造的是“美好的今天”,要在现有的生活中获取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们所推动的教育变革,不仅是从“自己”做起,而且是从“现在”开始,从每一堂课、每一次教育行为、每一个教育细节开始。一位学生长大了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这样对李老师说:“是您的一个握手和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一生。”这绝非夸大之辞,而是一语道破了李老师所推动的教育变革的特点和魅力所在。它是把理想融化到日常细微的教学工作之中,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精心组织好每一次班级活动,不期待奇迹发生,只要求有微小的变化,移步而换形,潜移而默化,不苛求立竿见影,一切着眼于长远的发展。唯其如此平凡,它就是每一个有心的教师都能做到的,它也就有可能产生辐射作用,带动周围的人。我在本文一开始就说过,在全国各地都有像李老师这样的有理想、有行动力和创造力的老师,在共同推动“静悄悄的教育变革”。这样的发生在教育底层的变革,尽管在今天的教育喧嚣中极容易被忽略、遗忘和抹杀,但却是真正决定着中国教育的命运的。

李老师用他的教育生命告诉我们,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究竟能够走多远。正是李老师和“李老师”们用自己平凡的教学活动,悄然无息地改变着学生,改变着自己,也改变着中国的教育,创造着一个新的教育存在,这是真正深刻的教育存在变革。中国教育的脊梁,中国教育的希望,在这里,在这里。

2012年2月18—19日 lGwSdd8bQ34N4fURNc4IKDutuqW9C/SDvz4nRlGA7j0CxERpFDXL85qPjRy7YsL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