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莫索尔斯陵墓:融合不同的文明

公元前353年左右,小亚细亚的哈利卡纳索斯(今土耳其的波德卢姆),为当时波斯行省加里亚的统治者莫索尔斯所建的陵墓,以其规模的庞大和装饰的富丽堂皇而跻身古代七大奇迹之列。它在15世纪受到严重损坏,之后就被人们遗忘了。直到19、20世纪,经由考古发掘和现场遗址研究,才逐渐显露出它昔日的辉煌,以及雕塑、建筑型制的独特。可惜由于可资借鉴的材料太少,至今只能大体勾勒出它的轮廓。有的地方仍然是说法不一。

莫索尔斯陵墓的位置选择得非常好,在哈利卡纳索斯城的中心,紧挨着一个海港,有很好的景观效果(图3-052),是由他的王后,也是他的妹妹阿尔特米西娅建造的。

平面呈长方形的这座陵墓,上下分为三段。最底层高度约占总高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为莫索尔斯夫妇的陵寝所在。二层是由很高的爱奥尼式的列柱廊围绕的建筑物。柱间布置名人的大理石雕像。在檐口上排列着狮子的雕像。顶层为呈阶梯形的金字塔,顶端有莫索尔斯夫妇站立其上的四驾马车。从出土的马的残躯计算,这件雕像的马匹高约4米,人物雕像高约5米。

整座建筑物总高在40米到50米之间,共有三条浮雕带(浮雕带的位置未能准确落实)。陵墓的雕塑作品出于当时最优秀的雕塑家史科巴斯、提莫特奥斯、勃留亚希斯、列奥卡列斯等人之手。自19世纪50年代至今挖掘出来的断片呈红、蓝、紫、棕、黄等色,可见建筑和雕塑在当时是鲜艳绚丽的(图3-053、图3-054)。从残存的史科巴斯所作,描写希腊人与亚马戎人战斗的浮雕带看,人物比例修长,压缩层次合理,动态生动激烈,充盈着戏剧性的节奏感和英雄主义的力度,不愧为菲迪亚斯之后的一代名匠之作(图3-055)。从保存下来的人物和驭马雕像(图3-056)来看,艺术水平不亚于二百年前的古典盛期。

莫索尔斯陵墓之所以能在七大奇迹名单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单凭其庞大的规模,也是由于其数量众多、艺术水平上乘的雕塑作品。在遗址中发现的雕像,尺寸并不相同,这表明它们的位置也不相同。最大的放在陵墓顶部,中等大小的放在廊柱部分,最小的被布置在陵墓基座上。说明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雕像的透视观看效果,以使人们站在地面仰视时,会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合理的尺度感。

图3-052 莫索尔斯陵墓复原

公元前4世纪

图3-053 莫索尔斯陵墓残存

大理石 高约1

图3-054 莫索尔斯陵墓残存

大理石 高约1

图3-055 莫索尔斯陵墓残存

大理石 高0.

图3-056 莫索尔斯陵墓残存雕

大理石 公元前

陵墓的艺术风格似乎融合了小亚细亚希腊圆柱式构图和东方沿袭的古埃及阶梯形金字塔的因素,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雄伟气概,敦厚而不单调的稳重感,又因丰富的雕塑装饰引人入胜,有力地强调了君主的威权力量和帝国的繁荣昌盛。(也有人称之为大杂烩。)遗憾的是在保存了两千年之后,再也不能被世人所见。公元1494年,十字军骑士们打算重建他们的城堡,于是砸碎了陵墓大部分的大理石石料和雕塑,烧成石灰。到1525年,已被拆毁殆尽。

位于希腊领土边缘地区的以弗所的阿耳忒弥斯神庙和哈利卡纳索斯的莫索尔斯陵墓,在型制上的突破和创新不是偶然的。它们揭开了希腊化的大幕,推动了多种文化的频繁交流。

公元前4世纪末,希腊本土经历了危机,地中海东岸与近东一些国家逐渐强盛,在这里广泛传播的希腊文化与当地的传统相融合,史称希腊化时期。在米利都、帕加姆等地布置的许多雕塑作品成为美术诸品种中的主导。很多作品中的壮丽和激情,也一别古典盛期的典雅和宁静,成为那个充满动荡、冲突和扩张的时代的真实写照。 Q9Z9uRgDdczH+cyMjdvYbKm/iNRR7n6kGnz3EQDTp/U5hRx9Ch+MWM5GMhwu5RT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