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耳忒弥斯神庙与众不同的雕塑布置
在地中海东岸小亚细亚的以弗所(今土耳其境内),公元前560年,吕底亚国王克雷索下令建造了规模惊人的阿耳忒弥斯神庙。这座纵深超过100米的宏伟神庙被列为古代七大奇迹之一。它在公元前356年的一场大火中被毁,后来又得到重建。
公元前4世纪重建的阿耳忒弥斯神庙全部用大理石建成,是一座爱奥尼式建筑,面积为56米×110米,是希腊时代最大的神庙(图3-048)。
与其他希腊神庙不同,它的正立面向西,略偏北。也许是由于它的西面是一个年代久远的海滩,那里有淡水水源。它的门前还有一个小型神坛。这里曾是一个宗教崇拜中心。白色大理石神庙伫立在地中海东部的晴朗天空下,大海的蓝色波涛不时地拍打着神庙周边的海岸。多么壮美的景观。公元前2世纪,安提帕特提出七大奇迹的名单,极力赞颂阿耳忒弥斯神庙是无与伦比的,是七大奇迹中最雄伟壮观的,其余几个奇迹都只能黯然躲入太阳的阴影中。古希腊哲学家费罗也称颂道:只要任何人看过这个神殿,都会相信是天堂降临了人间。
图3-048 阿耳忒弥斯神庙复原
公元前4世纪
图3-051 阿耳忒弥斯神庙柱子
大理石 公元前
图3-049 阿耳忒弥
大理石 公元前
图3-050 阿耳忒弥斯神庙复原
公元前4世纪
阿耳忒弥斯神庙所供奉的月神阿耳忒弥斯,传说中是宙斯的女儿,与太阳神阿波罗是孪生兄妹,也是狩猎女神和丰收女神。到了安纳托利亚海岸的以弗所,人们把她和非希腊的神祇融合了起来,在神庙中建造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多乳房的女神像。她的长袍上刻着动物的浮雕,其中有蜜蜂。头上戴着高高隆起的头巾,上半身垂着一串串乳房(图3-049),似乎已与当地“众神之母”西布莉结合成一个母神的形象(女神像早已消失,尺寸不得而知,但在神庙外的广场上发现的罗马时期的复制品,比真人要大)。有趣的是,神庙内室在女神像上方的一部分可能是露天的。这样可以有很好的采光。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罗马钱币上的阿耳忒弥斯神庙,在山墙上开有三扇窗户。有的钱币显示,中间的窗户里有一个女性的形象。这可能是近东的传统,让庙中的女神塑像可以被人们看到,以启示朝觐者,也希望里面的神像可以看到外面的一切,可以俯瞰前方的神坛以及正在被焚烧的祭品。但实际上,让广场上的人们通过山墙窗户看到里面的女神像,并不可能。因为山墙窗户位置太高,而且里面的雕像距正面山墙还很远,不像日本京都东大寺,正面开的大窗户正好露出室内纵深不远处的巨大佛像的头部。中国四川乐山大佛外面原建的楼阁,也开了窗户,使人们在江面上可以看到大佛的面容。南北朝时代,云冈石窟第18窟在窟门上也开了明窗,使人们在窟外远处就能看到大佛的头部。
重建后的阿耳忒弥斯神庙建在较高的平台上。围柱廊的外侧圆柱有55根,内侧有47根。圆柱高17.65米,直径统一为1.84米。其中的36根(可能是正面四排及前室的柱子),在鼓座上刻有人物浮雕(图3-050),有一些是当时十分著名的雕塑家史科巴斯的作品(有的现存大英博物馆),姿态自然,压缩适度,光影柔和,保持了良好的建筑感(图3-051)。由于浮雕位于圆柱的底部,距观赏者很近,可以不受透视变形的影响,很充分地被欣赏。这是绝佳的位置。但不知何故,在这个部位布置雕塑的手法,在其他古希腊神庙以及后来的建筑中没有再出现过,这成了一个孤例。
由于建筑在地震多发地区的沼泽地上,这座伟大神庙后来终被沼泽所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