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性山崖浮雕
统治了庞大帝国全盛时代的大流士一世,是一个全才。他不仅大力开拓疆土,也开凿了从尼罗河到苏伊士的运河,扩展整修了各主要地区的道路网,发展了农业,鼓励使用硬币,严格执行法规,并创制“贝希斯敦文”。他集中了各地能工巧匠,热衷于大兴土木,建造雕塑。他是一位乐于享受胜利乐趣并进行炫耀的君主。
除了在波塞波利斯兴造宫殿,他还在埃及建了许多神庙,并在浮雕上把自己刻为法老。在他的坟墓上,他的雕像站在由30个臣服民族的代表人物雕像托起的平台上。雕像下面刻着铭文:“如果现在你在想:‘大流士国王掌握了多少国家?’看看托着君王的这些人的雕像吧。那么你就会知道,那么你就会明白:波斯人的矛投到了很远的地方。”
人们曾在苏萨宫附近发现了一件大流士一世的石灰岩雕像,头部已缺失,在它的袍子和基座上,用埃及语、古波斯语、古埃兰语和巴比伦语这四种文字刻着他的名字(图2-052)。
在波斯西部的扎格罗斯山脉,从埃克巴坦那到基尔曼沙赫的驿道旁的一处峭壁上,刻着一幅浮雕,纪实性地描述了大流士一世战胜10个叛乱国王的场景。他带着随从,一脚踩踏在一个投降者的背上,面对着另外9位被捆绑的君主。在这些人物雕刻的下方,用三种文字(古波斯语、巴比伦的阿卡德语和埃兰语)宣称了他平定叛乱的胜利,向往来于驿道的行人宣扬君主的权威(图2-053、图2-054)。
图2-052 苏萨的大流士一世雕
公元前5世纪
图2-053 峭壁上的浮雕
7米×15米公
图2-054 峭壁上的浮雕(局
表现大流士一世
大流士一世及其继承人薛西斯一世、大流士二世和阿塔·薛西斯一世,都在悬崖上刻凿了自己的崖墓,入口檐部上方也刻有成行的战士浮雕,下方的浮雕则是七百年后萨珊王朝的君主们所刻(图2-055)。
到了公元2世纪,波斯诸侯阿尔达希尔夺取王位,开始了长达四个世纪的统治,史称萨珊王朝。他的儿子沙普尔一世多次在边界打败了罗马帝国的军队。公元259年左右,他在埃德萨附近再次取得大捷,遂学习几百年前的大流士,命人在纳格什—鲁斯塔姆大流士一世崖墓的下方刻制了一块大浮雕,描绘两位罗马皇帝向骑在马上的沙普尔一世致敬,其中一个还屈着膝(图2-056)。因为,沙普尔一世不仅击败了约7万人的罗马军团,还活捉了罗马皇帝瓦莱里安。浮雕中,沙普尔一世还抓住另一位罗马统治者(可能是阿拉伯人腓力)的手腕。这块浮雕的位置选择,可能是出于沙普尔一世以伟大君主大流士一世的继承人自诩,也考虑到在行人众多的驿道旁边,更便于宣扬他的战功(图2-057、图2-058)。
也是在萨珊王朝时期,公元591年~628年间,在靠近两河流域的塔基博斯坦的一个巨大岩洞内,留下了十分精彩的大型浮雕。(此时,印度已是笈多王朝,戒日王的统治再现了帝国的盛况,阿旃陀石窟正显辉煌。中国的敦煌、大同等地的石窟也正在蓬勃发展。
图2-055 纳格什—鲁斯塔姆
阿契美尼德时期
图2-056 摩崖浮雕
7米×15米
图2-057 摩崖浮雕
宽4.8米 3
图2-058 摩崖浮雕
4.2米×6.
图2-059 塔格博斯坦大窟内的
4米×5.7米
图2-060 塔格博斯坦大窟外观
高9.33米
图2-061 石窟中的沙普尔一世
高8米多 3世
不知波斯是否也受到影响?)洞口很大,型制类似中国的窑洞,周边有浮雕的天使,洞内也刻满浮雕,最杰出的一块是大幅的《国王狩猎图》(图2-059、图2-060)。外圈有随从骑象驱赶,中间是野猪亡命奔跑,中央为国王拉弓欲射。边上还有乐师伴奏,水下有鱼儿欢游,右下角是人们收集猎获物,一派生机勃勃的丛林景象。如此复杂的情节,用散点透视摆出并列的形象,没有重叠,很适合浮雕的语言,显示了作者对大构图的掌控能力。作品出色地记叙了当时国王奢华的出猎场面。
有着文治武功的萨珊王朝第二任君主沙普尔一世,有一尊高达8米的石灰岩雕像,被发现在首都比沙普尔附近的一个洞穴中,但已倒塌(图2-061)。这里可能是他的埋葬地。在波斯历史上,一尊独立布置的君王的巨大圆雕像,是绝无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