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章

《帕梅拉》风波

1740年前后,道德改良运动高涨。

中产阶级和清教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由他们发起的改良风俗道德的运动不仅谋求向“上”突进,对统治阶级有所影响,也广泛地向“下”深入。 充斥伦敦坊间的说教类或指南类书籍中包括不少专为学徒和仆佣写的读物。这个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表明,由于兴办主日学校等等原因,下层人识字率已经不低。 在当时,学徒是成为技师乃至小工场主的必由之路,是有“前途”的,因此他们有自我修养的动力。家庭仆役虽然未必有“前途”,但由于乡下的过剩劳力涌入,人数众多,到世纪中期已成为农业以外的最大职业。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对治安和风俗道德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受到舆论的重视。

作为这个改造和自我改造运动的一个方面,写信的风气也开始浸染妇女和下层人,被人们看作修养品性、提高自身的有效途径。 在这种情势下,学徒出身的中年印刷商塞缪尔·理查逊应友人之请,动手撰写一系列作为范文的“私人尺牍”。他的初衷是指点文化水平不高的中下阶级人士特别是年轻女子如何写信,同时也让那些人得些道德教益。那些示范信札中有不少挑选人生转折的关口——比如择偶等——为写信的契机。这一写作活动激发了理查逊的文学想象,一发而不可收拾。他索性暂时中断“尺牍”写作,先完成了一部有相当长度的书信体故事,即《帕梅拉,又名美德有报》(1740)。

塞缪尔·理查逊

马·钱柏林(Mason

小说的主人公是年方十五,虔诚规矩的女仆帕梅拉,她在致父母的信件和私人日志中讲述自己如何抵制少东家B先生的引诱威逼、捍卫自己的贞洁品格,最后终得善报。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部小说一问世便引起轰动,竟至洛阳纸贵,十二个月中五次再版,成了最畅销书。一时间赞美声和反对声一浪高过一浪。有人这样描述当时的空前盛况:

出现了一大批说教性的罗曼司(romance)。其中之一是最近出版的,它使世界因两种对立的看法而分裂,一派把它捧上了天,另一派对之嗤之以鼻。特别是在女性中出现了两大阵营,即帕梅拉党和反帕梅拉派。……有的人认为那位年轻处女乃是淑女之典范;有的人甚至毫不迟疑地在讲道台上推荐这部罗曼司。另一些人则与此相反,在书中看到的是一个计谋多端的伪善女子的行径……

如有呼风唤雨的魔法,《帕梅拉》招出了许多仿作和续作。其中弘扬帕梅拉的有《帕梅拉在上流社会中》、《帕梅拉传》、《H夫人回忆录》及《著名的帕梅拉》等;而抨击的一方除了有菲尔丁的重磅炸弹《莎梅拉》以外,还有《反帕梅拉》、《真正的帕梅拉》等。帕梅拉之争名副其实成了文学文化生活中的一大热点。赶热闹的还有改编的戏剧、帕梅拉诗歌、蜡像、绘画(仅约瑟夫·海莫尔[Highmore 1692—1780]为《帕梅拉》作的插图就有十二幅),等等,不一而足。据说这部小说甚至带动了扇子和平顶草帽等一些相关产品的热销,俨然已具备了现代流行艺术产品的特征。 Y2/3Ma7n6SKk4PICgwlxYFjhMdXSnYN0XtP0otOJGlHNWT41cHYYl3QPVg+o1xo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