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正确认识企业纳税

(一)业务过程不规范就会产生纳税风险

纳税一直是困扰着企业的难题,从公司负责人到企业的财务人员都担心税务局对账目的稽查,什么原因使纳税困扰着企业?中国企业在发展道路上产生的风险势必要阻碍企业的发展。

企业遇到风险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找到规避风险的办法。首先,企业要找到纳税风险产生的根源。根源就在于企业根本不懂纳税,不了解纳税。很多企业只是知道税务局负责收税,企业负责交税,但是并不知道为什么要交税,所交的税是怎么产生出来的。中国企业只会交税,不知道纳税的产生过程。

有的企业交增值税,也有很多企业交营业税,为什么企业所交的税种不一样?可能交增值税的企业发生的经营过程是生产销售,按照增值税条例的规定当然是交增值税。交营业税的企业的经营过程是给客户提供服务,按照营业税条例的规定当然是交营业税。仔细分析一下,两个企业交了不同的税是因为发生了两种不同的经营行为,所以是经营过程产生了企业的税,不同的经营过程能产生不同的税。但是经营过程由什么来决定?企业为什么做这项业务?企业经营过程中都会遇到签合同的情形,合同签订后,就产生了法律效力,后面的业务过程要按照合同的条款来实施。即使将来企业打官司,也要依据合同,所以合同决定了企业的经营过程。

企业经营的收入与支出都是通过合同来进行的,有的需要用文字落实在纸质合同上,有的是口头约定合同内容,合同到底是公司的哪些部门负责签订呢?一般来说财务部门不去负责签合同,都是业务部门签合同。合同是业务的依据,有了业务经营过程,税就产生了。所以根据这个过程分析纳税实际上就是业务部门签合同的时候产生的,业务部门才真正决定公司的纳税。企业不签合同、不做业务就产生不了纳税,财务部门只是等着业务部门把业务做完之后再做账。但是人们都认为纳税是财务人员的事,公司负责人也认为纳税就是财务部门的事。

财务和纳税是怎样的关系?财务部门在纳税上到底做了哪些工作?财务做账的目的是什么?实际上财务做账有两大目的:第一,通过科目之间的关系反映整个经营过程;第二,通过财务做账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在核算的同时就已经把税计算出来,然后再通过财务部门把它交到税务局。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财务和纳税的关系就是财务是交税部门,通过做账工作完成企业的交税。

所以我们要对纳税有一个新的认识,纳税在公司应该体现为两大环节:一个是产生纳税的环节,即业务部门产生的纳税;另一个是交税的环节,即财务部门交税。根据这两大环节给企业相关人员总结为一句话作为思考:纳税怎么交不能看财务的账怎么做,而是要看什么业务怎么做。

如果公司的税务上出了问题,公司负责人说有公司强大的财务做后盾,无论业务部门怎么做,财务总能按照公司负责人的意愿做出一份账目表。

拿这种观念来分析问题,业务部门在做事的时候会不考虑纳税,把责任全部推给财务部门承担。业务部门没有纳税的观念,等轮到财务部门之后已经没有办法更改纳税项目,而企业盈利的需求和公司负责人施加的压力让财务部门只能在账目上做手脚,有时候调整财务科目的数字,有时候会修改发票,总之是采取了违法的手段达到了少交税的目的,属于典型的偷税行为。实际上很多企业的偷税行为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产生的。

为什么公司负责人想依法纳税却做不到?为什么税务局一查企业就会出事?为什么财务不造假连账都做不了?主要的根源就是中国企业在纳税上已走入了一个误区,大家都认为纳税是财务的事,把所有的纳税问题全都放到事后的财务部门去解决而导致的。业务部门是产生纳税的过程,在缺少纳税考虑的情况下随意地制造纳税,风险发生之后才逼迫财务部门去处理,在这个流程中放松了业务部门的纳税管理。

所以将来企业的纳税管理重点应该放到业务部门,必须要加强业务部门的纳税管理,公司才能真正地规避风险。我们财务部门起到做账核算的功能,财务所做的一切工作的依据都是业务过程,只有业务过程规范之后财务工作才能规范。

目前中国企业之所以在纳税上总是出问题,关键是放松了对业务过程的管理,总是在误区当中,逼着财务去处理已经造成的问题,导致了企业的纳税风险。

(二)企业缴纳多少税其实取决于公司负责人的决策

作为企业不是要先解决财务的问题,而是要解决公司负责人的问题。因为公司负责人是一个决策者,公司如何发展、业务如何做都要受到公司负责人的影响。

加强业务管理涉及公司的管理手段,公司负责人需要有这种意识。需要通过培训改变观念的是业务人员和公司负责人,只有他们从观念上有所改变,财务工作才会变得顺利。经过培训后公司负责人才会认识到原来单位的纳税风险并不是财务部门造成的,而是自己和业务部门导致的。比如,当初由于业务的需要,单位各部门都配了车,之后单位要雇人专门对车辆进行管理,并且在管理的过程中制定了相关车辆使用、调配、维修制度。尽管如此大家对车还是不爱惜,在使用过程中频频出现问题,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于是公司决定实行车辆改革,把所有车以低廉的价格卖给企业的个人,但是车辆仍然归公司所用,公司每个月给购车的人一定的补贴,通过这个办法解决了一个管理上的问题,从经营角度来讲是规避了损失风险,但是在纳税上却暴露了更多的问题。以前属于公司的车,能提折旧,产生的费用能报销,可是现在变成个人的车,产生的各种车辆费用企业就不能再报销,这就影响了企业所得税。

所以,目前很多企业遇到了相似的问题就是公司负责人在决策的时候只考虑经营,不考虑纳税,往往在经营决策上是正确的,遇到纳税问题就出了岔子。公司负责人总是在经营过程中认为财务部门就是用来处理各种纳税和报账问题的,这种观念给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直接逼迫财务人员想办法偷税漏税。

所以必须要加强业务过程的纳税管理,一定要转变公司负责人的纳税观念,在决策上渗透纳税的手段,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公司负责人的观念一定要转变,财务部门不是承担纳税责任的根本,公司负责人的决策才最终影响企业交税的多少。

(三)只有缴完税后才是企业的利润

什么是企业的利润?大家都认为生意是买卖双方做的,这是一个伪命题,生意永远是三方做的,除了买卖双方之外还有一方是国家。如果一家企业不知道自己给国家交了多少税,又怎么知道赚了多少钱呢?为什么大家一谈到经营就只想到买卖双方,忽视了一个“税”字,背后隐藏的第三方会对企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案例】

某企业100元含税进价,卖出去含税130元,缴完税利润是多少?

假设该企业是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6%,取得进价亦为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16%,则:

进价去税成本=100/1.16=86.21元;进项税=13.79元。

销售去税收入=130/1.16=112.07元;销项税=17.93元。

不考虑期间费用等其他成本因素,可实现税前利润=112.07-86.21=25.86元(利润总额)。

如果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25%,则所得税费用=25.86*25%=6.47元。

可实现净利润=25.86-6.47=19.39元。

此外,上述业务可实现应交增值税=17.93-13.79=4.14元。

作为一个企业公司负责人要学会用纳税手段来搞经营,用纳税的手段管理企业,这才是一个好的公司负责人需要做的。同时忠告全国企业公司负责人一句话:不要只做经营上的成功者,而成为纳税上的失败者。 YGjs0sUBu7x64oRxJFzBFIXIxO5EgfDVR1ps3BugvQNl2UP4o6u+vG+Gpr+zqsI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