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鲁迅与茅盾的矛盾

1941年10月,《苏州新报》刊出了一篇署名黄风的文章,题目是《文坛阴谋:茅盾利用傅东华暗伤鲁迅》。这篇文章,我颇怀疑就是《译文》的编辑黄源写的。作为生活书店四大杂志之一的《译文》的编者,黄源其实就是主编,背后有鲁迅、黎烈文和孟十还等,而生活书店的另一本大型杂志《文学》,由傅东华主编,背后的主要人物却是茅盾。鲁迅与茅盾都是当时左翼文坛的“大腕级”人物,这两本杂志同出于邹韬奋的生活书店,当时的发行数,《文学》多于《译文》,但从费用上讲,《译文》的开支要比《文学》少一半。然而因为经营的问题,摆在邹韬奋面前的抉择是:砍掉《译文》还是《文学》?最终结果,选择停掉《译文》。

从文章看,这个黄风是个中人,知道内幕,特别是因为《译文》被停,直接影响了他的生计,因此,他对傅东华和茅盾的不满,忍不住要表达出来,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黄风在文章中揭露出的《译文》停刊内幕是:

很明显的,《译文》停刊是另有其他原因,而决不是为了销路不佳。“销路不佳”不过是《文学》月刊社方面故意放出来的烟幕弹而已。

……

原来在《文学》月刊上写文章的一批人表面上虽然相亲相爱,情如手足,而暗地里却时常吃枪冷箭,尔诈我虞的倾轧得不得了。其中冤仇最深的是茅盾鲁迅两人。第一是因为他们两个都是大字辈,所谓两雄不并立,有鲁迅没有茅盾,有茅盾没有鲁迅,而且两人都有领袖的野心,在争夺地盘的时候,不能不有冲突。第二,茅盾一手霸住《文学》,做自己的地盘,对鲁迅推荐来的作品一点不肯放松,在这里二人也结了不少说不出的冤仇。二人间的矛盾到鲁迅要黄源主编《译文》竭力想压倒茅盾的用心是越来越深刻了。讲起作品、学识和才能说,茅盾究竟敌不住鲁迅。可是茅盾在阴险一点上却远胜鲁迅,一到短兵相接的时候,他就施展诡计,来中伤鲁迅。记得萧伯纳来过上海后,傅东华化名伍实讽刺鲁迅与梅兰芳如何如何,就是茅盾唆使出来的,后来,茅盾看看《译文》越来越精彩,知道不用阴谋是敌不住了,便和傅东华商量,怎样到生活书店最高当局那里去设法破坏《译文》。傅东华因为鲁迅挈黄源来威胁,而且好的译稿都拿到《译文》去发表,心中也正不高兴,如今听到茅盾说要破坏《译文》正是“我所愿也”。

……

这时邹韬奋刚到沪上,预备把生活书店整顿一番。第一个愿望是:把《文学》停了,每月可省千五百元的开支。傅东华知道消息不妙,便发动全部喽啰,捏造几百封骂《译文》的读者来信,拿了去看邹韬奋。结果,《文学》被保全,而《译文》却停刊了。接着鲁迅和巴金发起倒傅运动,那也是由《译文》停刊而来的。

抄得已经够多了,如此多的内幕不是个中人是道不出的,而且也只有在1941年这样南北隔绝的日子,死的死了,南下重庆、桂林、成都的南下了,这样的文章才可能刊出,而且只是在苏州刊出。

文章中提到的傅东华化名伍实中伤鲁迅一事,原文题目是“休士在中国”,刊于1933年8月《文学》一卷二期。文中说美国黑人作家兰斯吞休士经由苏联到中国,没有人来欢迎,与萧伯纳来中国时的场面相比,简直大相径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傅东华说:“萧翁是名流,自配我们的名流招待,且唯其是名流招待名流,这才使鲁迅先生和梅兰芳博士有千载一时的机会得聚首于一堂。休士呢,不但不是我们的名流心目中的那种名流,且还加上一层肤色上的顾忌!”

鲁迅看到此文后,就写了《给文学社的信》(收入《南腔北调集》)答复道:

是的,见萧的不只我一个,但我见了一回萧,就被大小文豪一直笑骂到现在,最近的就是这回因此就并我和梅兰芳为一谈的名文。然而那时是招待者邀我去的。这回的招待休士,我并未接到通知,时间地址,全不知道,怎么能到?即使邀而不到,也许有别种的原因,当口诛笔伐之前,似乎也须略加考察。现在并未相告,就责我不到,因这不到,就断定我看不起黑种。作者是相信的罢,读者不明事实,大概也可以相信的,但我自己还不相信我竟是这样一个势利卑劣的人!

给我以诬蔑和侮辱,是平常的事;我也并不为奇:惯了。但那是小报,是敌人。略具识见的,一看就明白。而《文学》是挂着冠冕堂皇的招牌的,我又是同人之一,为什么无端虚构事迹,大加奚落,至于到这地步呢?莫非缺一个势利卑劣的老人,也在文学戏台上跳舞一下,以给观众开心,且催呕吐么?我自信还不至于是这样的脚色,我还能够从此跳下这可怕的戏台。那时就无论怎样诬辱嘲骂,彼此都没有矛盾了。

我看伍实先生其实是化名,他一定也是名流,就是招待休士,非名流也未必能够入座。不过他如果和上海的所谓文坛上的那些狐鼠有别,则当施行人身攻击之际,似乎应该略负一点责任,宣布出和他的本身相关联的姓名,给我看看真实的嘴脸。这无关政局,决无危险,况且我们原曾相识,见面时倒是装作十分客气的也说不定的。

鲁迅的回答滴水不漏,上海文坛这个小圈子本无甚秘密可言,他肚里自然洞明一切:暗箭是谁射的,背后是谁主使,究竟又为了什么。

鲁迅和茅盾之间的矛盾,我早有耳闻,虽然鲁迅研究界一直粉饰两人是如何坚定站在同一战线的战友,就像鲁迅与郭沫若之间的谩骂,后来很长时间内也是假装看不见,不肯拿出来一谈。当然,本文开头所引黄风的这篇文章,也有很多臆测的成分和意气用事的地方,但基本的框架,即《译文》《文学》之争,却是真实的存在,而《译文》的停刊,也确实有傅东华和茅盾的因素在。鲁迅对傅东华的不满也见诸文章中,所以说,这篇文章的意义也就在这里。 OqfN+33jgVG6C4zu8H8OSASraromuzLxI1CnBOG1OXHCVF8QONWIyxTFv9lFwqD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