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原仁上第二

仁是什么?这不能不从古来仁说的传统谈起。

推原仁字之说,古人称为“原仁”。仁学本体论之建立发明,不能不从原仁开始。

不管“仁”字最早见于何时,可以肯定的是,仁之说在西周已开其端。《国语》里面提到仁的地方很多,其中“仁,文之爱也”、 “爱人能仁”, 说明西周已经开始以爱言仁,确立了仁的慈爱的基本意义。

不管甲骨文、金文有没有仁字,确定的“仁”的观念始自春秋时代。此前周人德性论的叙述中有些地方已经提到仁德,但多数意义不清,或强调不力。而在春秋各诸侯国,仁的意义渐渐明确,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国语》中的这一段最有代表性:

伏施教骊姬夜半而泣,谓公“吾闻申生甚好仁而强,甚宽灰而慈于民,皆有所行之。……吾闻之外人言曰,为仁与为国不同。为仁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故长民者无亲,众以为亲。苟利众而百姓和,岂能惮君?

这是说,“仁”的实践有两个层次,就一般人而言,“爱亲之谓仁”,仁即对父母双亲之爱。而就统治阶级的成员而言,“利国之谓仁”。一个政治领导者只爱其亲,还不能算是作到了“仁”,必须有利于国家百姓,才算是作到了“仁”。从这里可以看出,一方面,“爱亲之谓仁”是当时通行的一种对“仁”的理解。另一方面,一个人是否完成了“仁”的德行,是和他的社会位置关联着的,不同的社会位置所要求的“仁”是有所不同的。

《左传》中也记载了一些仁的表达,如“不背本,仁也”。 “《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唯仁者能之。” “子服景伯曰:小所以事大,信也;大所以保小,仁也。” “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 “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 在这些说法中,不同程度上都是从上述仁的意义中引申而来,惟“参和为仁”表达了一种兼综不偏、贵中尚和的意义。 /jfIy30iNpX69aKc093B/mZqq9d075ZUUepKPLqvcqVnU03a8NWr1wBwylsDrOe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