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浙大到深大

1977年,不知从哪里传来消息,说高考恢复了,史玉柱的内心一下子有了前进的动力。因为只要好好学习,就有机会享受高等教育。不由分说,他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要知道,在这之前,高中毕业就要到乡下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史玉柱攥紧了拳头,卯足了劲。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史春祥仍不忘带史玉柱到大城市见世面。史玉柱在18岁以前,曾随父亲两次到大上海游历。后来在谈起上海给他的最初印象时,他感慨上海太大了,太繁华了。让他最难以忘怀的,是当年南京路上24层高的国际饭店,还有迷人的外滩。

上海外滩的楼宇,满眼西洋风格,跟怀远的建筑样式天差地别。他第一次领略了大上海的无穷魅力,可这里给他一种强烈的陌生感。走在上海的大街上,他还是感觉自己同上海之间的距离是那么远。

从上海回来,他继续废寝忘食。1980年高考在即,史玉柱全力一搏,最终以全县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他的数学成绩尤其突出,只差一分满分。

在浙大,他认真听老师讲课,下课就到学校图书馆借来《数论》等高级的专业著作潜心阅读。可在看过这本书之后,他发现数学远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简单。他所掌握的知识,只是数学领域里的冰山一角。在大学里,尖子生多多,他不再具备高中时的优越性。他不禁感慨,班上的聪明人太多了,学习都那么好,在这些天之骄子中间,如何才能出类拔萃?

他感觉很难。这可以说是史玉柱数学理想破灭的根本原因。后来他回忆,他很想做成一件事情,但是大学读书的经历,又使他意识到自己做不成这件事情。没有实力做陈景润了,他只能把精力投入到其他方面。

他开始坚持跑步,在培养自己业余爱好上下功夫。每天,他的身影都会出现在浙大到灵隐寺的那段路上,一共18里路,他跑个来回,一直坚持到大学毕业。

慢慢地,他也表现出了对新奇事物的强烈兴趣,广泛涉猎各种业余活动,玩桥牌、打网球、弹吉他、踢足球……

大三那年,他选择专业方向的时刻如期而至:一个是计算数学,一个是纯数学。他想,纯数学比较枯燥,而且不是实际应用科目。如果学计算数学,应用范围应该更广泛一些。就这样,他在表格里填上“计算数学”这个方向,开始接触计算机,学习如何编程。

就在这一年,他放寒假回家,穿开裆裤一起长大的高中同学王忠民来找他,对他说:“大柱,腊月廿八我结婚,你一定要来参加婚礼。”史玉柱很惊讶,便问,你才22岁,结婚不早点吗?王忠民说,过日子就是生儿育女,吃喝拉撒。人总是要结婚的,早点结婚,总比晚结强。听了王忠民的话,史玉柱暗自摇了摇头。他不是不赞成早结婚,只是人生理想还没有实现,就这么早结婚,他为王忠民感到可惜。

寒假过后,他回到学校,继续维持着中等的成绩,而且“每天被迫接受大脑体操训练”。显然,他对学习有了一定抵触情绪——这并不是他的爱好。

选择了计算机方向,他每天要进学校的小型机房,先换衣服后换鞋,编程结果需要打纸带。这一切除了让他感到啰嗦外,还觉得计算机没多大用处,索性他只把它当成一门功课来学习。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农村抽样调查队。当时统计局的主要任务是搞数字加减,他被认为“专业对口”。其实,他认为这比较荒唐,因为数学不只是加减乘除这么简单,而是逻辑,是“大脑体操”。

不管怎样,他有了一份既安闲又稳定的工作。在单位的计算机房里,他一会儿写写程序,一会儿自得其乐地玩当时的电脑游戏“挖金子”,过得优哉游哉,不亦乐乎。他对游戏的热衷,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不久,单位领导通知他,有一个到西安统计学院进修的名额,单位准备给他。给他讲课的老师中,有包括美国号称“抽样调查之父”的专家。史玉柱欣然同意,拎着公文包去了西安。

在这里,他听美国教授讲解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抽样调查方法,没有一种不是通过计算机操作的。此时他才感受到计算机的重要性,回到单位后就找领导汇报情况,说服领导买一台先进的计算机设备。领导批准后,他独自到广州,用5万元搬回了一台IBM电脑。

史玉柱用新买的电脑编写了一个程序,让两个录入人员把统计资料输入进去。以往需要几十人干一年才能完成的任务量,眼下一两天就搞定了,单位的人员都闲置起来。他看到成效后,备受鼓舞,又编写了一个分析软件,可以分析农民的消费行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等。他不断完善自己的软件,精益求精,很快引起国家统计局的注意。

为此,国家统计局特地开了个会,向全系统推广史玉柱的软件。史玉柱因此拿到了一个进步奖,还有几十元钱的奖金。当时,他每月工资只有50多元钱,能获荣誉,还能拿奖金,他的心中升起一股难以平复的兴奋感。

其实,他早就对传统的手工操作感到不满了,才通过编写软件的方式,让电脑在统计领域发挥巨大作用。他开发的这套系统软件,在唐山召开的全国统计系统年会上正式向全国颁布。上级也决定把他当成后备力量来培养。

简化了工作程序,史玉柱自己也变得格外清闲。但他是个闲不住的人,便开始以分析出的数据为基础,写一些关于农村经济问题的文章,在学术性期刊上发表。当时的安徽省副省长也涉猎过这些方面,看过史玉柱的文章之后,对其格外欣赏。

副省长是深圳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出于对史玉柱的兴趣,便对其进行了一次面试。1986年,副省长推荐史玉柱到深圳大学软科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并郑重承诺,他回来之后,立刻就可提拔到处级。

这一年,24岁已经立业的史玉柱,响应发小及同学王忠民的“号召”,与妻子董春兰喜结良缘。

深圳大学的学习生活,令史玉柱铭刻于心。在这里,他一边打工一边上课,做小生意勤工俭学。当时,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窗口,他有机会阅读到港台和国外一些关于经济的书籍,并逐渐形成这样的认识:中国一定会走市场经济的道路。

深圳大学经常举办一些讲座,其中四通公司董事长万润南就是一场讲座的嘉宾。他的讲座给了史玉柱极大的触动。

万润南从四通的创办讲起,主要集中在讲解“泥饭碗比铁饭碗”更保险这个主题。他所要阐述的中心思想是,泥饭碗一样能转化成金饭碗。虽然这只适用于有能力的人,但却给史玉柱深深的启迪,让他开始有了创办自己企业的初衷。

这次讲座令史玉柱茅塞顿开,他发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商业的巨大潜力,内心产生了下海经商的念头。

说深圳大学的经历影响着史玉柱,事实上主要聚焦于促使其投身商海。

2008年,深大搞25周年校庆,史玉柱被邀请为学弟学妹们做演讲。他承认,自己下海经商同深圳和深圳大学的启蒙关系密切。他说:“深圳大学在改革开放方面走在全国大学前面,学校学术味道不足,但思想很超前,可能在全国当时也是遥遥领先的。我原本有按部就班的人生规划,到深圳大学整个就变了,这和深圳大学环境的熏陶有关系。”在这种客观环境的影响下,他决定毕业之后下海经商。他感慨道:“如果不是在深圳读大学而是在内地,我可能现在还在统计局吭哧吭哧地统计呢。”

史玉柱的人生轨迹,就这样出现了重大逆转,无法回头,也无需回头。 +TmVgqWJIoNoKCt0iHtpQnniKoS2+KzgkH3RRzaU135o68b+tlqCOVTqaRogBJT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