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天赋。通过合理的增肌训练、饮食,每个健康男人都能变成大众眼中的肌肉男,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最后能练到什么样的程度,能练成一个百里挑一的肌肉男,还是一个万里挑一的肌肉男神,天赋很重要。
换句话说,变成肌肉男很简单,只要方法对头,每个健康男人都能做到;但是变成健美冠军、肌肉明星,很大程度上则要看天赋,这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增肌训练很少有人关注到不同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每个人长得都不一样,甚至差异很大,每个人的高矮胖瘦也不一样,这些外在的差异都是人们容易发现的。
而我们的身体里面,每个人的生理生化特征也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反映到体育运动能力上,通俗地讲,其实就是有天赋和没天赋的差别。
具体到增肌,很多人觉得,这个人练得好,那一定是训练方法对头,或者营养做得好;那个人练不好,肯定是不会练。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
同样的训练方法,同样的营养,不同的个体,练出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甚至差异很大,尤其在中高阶训练者身上表现得更明显。
这也就是在增肌训练方面很多学术问题到现在仍然有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个体差异的问题,有时候实验很难做。采集特别大量的样本不现实,成本高、难度大;样本少了,因为存在个体差异,实验往往又做不出什么结果来。
比如找十几个人做同样的训练,即便实验控制得不错,但最后训练结果往往还是什么样的都有。
尤其在高手当中,肌肉练得好坏,跟个人天赋关系非常大。我举个例子,肌肉块儿是由一根根肌纤维组成的,肌纤维数量越多,增肌的潜力越大,越容易练成大块头。
但每个人先天的肌纤维数量都不一样。虽然关于成年人肌纤维数量能否增加目前还有一些争议,但主流观点仍然认为肌纤维的数量在成年后不能显著增加。也就是说,训练只能让肌纤维变粗,不能让肌纤维增加。于是先天的肌纤维数量,就成为决定一个人肌肉增大潜力的重要因素。
比如,有一项实验研究了一群没有力量训练的普通人和一群训练至少6年的健美运动员,肱二头肌肌纤维的数量。实验发现,首先从肱二头肌肌纤维的平均数量上看,有6年训练经验的健美运动员跟普通人没有显著差异。这也就是说,肌纤维的数量恐怕很难通过训练增加。
其次,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健美运动员,肱二头肌的肌纤维数量个体差别很大,从17.2万条到41.9万条不等。
也就是说,肌纤维最多的人,肌纤维的数量是最少的人的2.5倍左右。理论上说,肌纤维最多的人肌肉增大的潜力,也是肌纤维最少的人的2.5倍。
实际上,从这个实验也观察到,肌纤维数量较多的被测试者,肌肉量也较大。这就说明肌纤维的数量确实是影响肌肉增大空间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且,这还只是肌纤维数量一方面的差异。肌纤维的类型特点(简单说也就是快肌慢肌的比例)、激素的差异、激素受体的差异、营养代谢的差异,甚至结缔组织的差异,等等,都会影响到增肌的效果。
人体非常复杂,并不是大家想象得那么简单。所以,有些人练得好,不一定就是方法绝对正确,可能只是天赋好。反过来说,练得不那么好的人,并不代表所用的方法绝对错误,很可能也是天赋的问题。
在具体训练当中,真的是有的人肌肉一练就有,有的人训练几年,效果也无法达到巅峰。排除训练方法、营养等方面的不同,个体差异可能算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所以,我们不要太迷信一些增肌训练“练得好”的人,或者健美明星的经验。适合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不能生搬硬套往自己身上用。
而且,个人经验,很多时候本身也是有问题的。
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人在健身房大谈特谈训练方法,你要是问他你有什么依据吗?他的依据很可能就是“个人经验”。科学研究是不承认个人经验的,个人经验在科研领域叫“见证叙述”,根本不能作为证据来使用。
比如,有的人用一种方法训练效果很好,但是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可能他是新手,用不那么重的重量训练,力量和肌肉量增长的效果也会比较明显。这不能说明这个重量是绝对好的,只能说明他的训练年限短,属于刚好适合这个重量的人群。要是换成训练过一年的人,这个重量可能就没用了。
还有可能,是他这段时间采用了更合理的饮食,饮食的改善提高了训练效果,而不是训练方法的原因。
所以,个人经验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但是不能拿来当证据。
而科学研究必须有足够多的实验样本。越多人参与,越能说明问题。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把各种因素都控制住,让大家的实验背景都差不多。
还有一种情况,网络上有些人会用一两个实验研究来支持很极端、很夸张的观点,这种情况往往也有问题。
讲话要有证据,但也不是所有研究得出的结论都是真理。尤其对于新的、颠覆性的观点,一两个实验根本说明不了问题,证据还要足够多才可以。
另外,科学研究也分三六九等,有些实验设计得足够好,那实验结果就更有说服力;有的实验本身设计得就不好,操作水平也很低,自然不具备太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