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二
什么样的人可以分享餐桌美学?

img

余 点

(时尚自媒体

我认为这门槛可高了去了!当然不是那些仅仅认为“吃饭是为了活着”的人,也不是那些自称吃货、只满足于一时味蕾之快的人。

既然上升到“美学”的高度,那么这背后的人,首先要处在自成一派的审美体系中,其次,这餐桌上的事,可不能就事论事,务必要跨界。

而亲爱的雯婷茜子的这本书,正在展示一种高级的、有趣的、丰富的跨界的乐趣。当普通的食材在她手中变成了“食物”,又在她的审美之下被构建成“美食”,再和视觉上的配色、摆盘、空间美感、文化、习俗,甚至生活、人情冷暖交融为一体的时候,你不得不说,这是一门大学问,一门并不高深莫测,但却让每个有激情、有品位的人都渴望去触碰、去了解的学问。

不过这门学问,只向那些感知力丰富、观察力敏锐的人敞开,如果你太钝感,可能不会被它吸引。

我对这本书已经期待许久,因为我极渴望去吸取作者这么多年来读书、行路、实践、感悟人生后的思维精华,而这些精华都反映在一箪食、一瓢饮当中。

除友情以外,客观讲,我真的不知道还有谁能比雯婷茜子更适合分享餐桌美学了。她本人就是美的载体,诠释着美的含义,多年来深耕于她所钟爱的领域,勇敢而柔韧,智慧又坚强,在浮躁的时代中,一直保持着不骄不躁的创作,品行高洁而不媚俗。而她的精力又那么充沛、阅历又那么丰富,每当她在家里的小花园中,做了丰富的早餐还拍了照,去世界各地的集市体验、为各类节日设计菜品时,我都觉得自己的日子淡如白水。幸好,她热爱分享。

其实,人对美好事物的感知是天生的,这一点毫无门槛。但为何大多数人的生活时常显得无聊?时常令人疲惫和乏味?

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懂得在简单的生活碎片中挖掘背后的意义。让那种仪式感变成能治愈我们的魔法,治愈我们内心的贫乏、被生活琐碎磨掉的激情,甚至治愈我们被命运、被人情伤害过的心。

这是一种需要习得的能力,而雯婷茜子这本书,恰恰能教会我们这种能力。 7lby3TZW+Tyob6oaP3D/m2wypp9kmTBVKJa7CvhX6xrSWoEkU7gWTEeLgjFrEBg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