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君臣

在三之义 晋武公讨伐翼国,杀哀侯,阻栾子说:“请不要苟且就死,我让你做上卿。”栾子拒绝说:“曾听说:‘人生于三,事之如一。’就是父母生养我,师父教育我,君王给我俸禄。”

无忘射钩 管仲曾带兵挡住莒( )地之道,箭射齐桓公,射中带钩。后来鲁国用囚车送管仲到齐国。齐桓公不计前嫌任他为相。管仲对齐桓公说:“愿君不忘射钩之事,而臣也不忘囚车之事。”

前席 贾谊当长沙王的老师,汉文帝征召他到京城。入朝觐见,文帝问他鬼神之事,贾谊详言相告。谈到半夜,文帝移席凑近倾听。

温树 孔光做尚书,执掌国家中枢权力十余年,严守法度,治理政事,从不随便凑合。有人问:“温室宫官署里种何种植物?”孔光用其他的话回答。其谨慎与细密到如此地步。

下车过阙 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夜坐聊天,听到有车声辚辚,到宫阙就停了,过宫阙就又响起来。灵公问这是谁,南子说:“这必定是蘧 伯玉。我听说依据礼法经过公家门时,抚轼而过。蘧伯玉是贤良的大夫,礼敬主上,不会因是晚上而荒疏礼节。”派人一看,果然是他。

枯桑八百 诸葛亮对后主说:“臣在成都有老桑树八百棵,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足以自给。臣决不多用尺寸公家之物,使我家的仓库有多余布帛,粮仓有多余粮食,从而有负于陛下。”

醴酒不设 楚元王尊敬穆生,每次宴请必会有美酒招待。有天没有上酒,穆生说:“不上美酒,看来元王待我之情已经倦怠了。”于是离去。

一动天文 李泌对唐肃宗说:“我已经可以不食米饭,无须家室,俸禄地位与封地也都不是我想要的。我为陛下运筹帷幄,收复京城,只求枕在天子膝上睡一觉,像汉代严子陵一样,惊动一下天上的星象就足够了。”

封留 张良的祖先五代人都在韩国为相。秦国灭韩国,张良就离家,寻求刺客为韩国报仇,没有成功。于是辅佐汉高祖灭秦国。平定天下后,汉高祖大行封赏,让张良自己选择万户之邑。张良说:“我开始跟随陛下是在留地,封我在留地就够了。”不久就抛弃人间之事,跟从赤松子修炼辟谷。吕后命令他吃饭,并且说:“人生活在世间,如白驹过隙般迅疾,何以这样自苦!”

御手调羹 唐玄宗召李白,在金銮殿上相见,谈论当朝国事,李白立就一篇奏颂词。玄宗赐他食物,并亲手为他调羹。

御手烧梨 唐肃宗常晚上召见颍王等二弟,共坐在炉边地毯上。当时李泌正修炼辟谷,肃宗亲手烧了两个梨,双手赐给李泌。颍王自恃得到恩宠也坚持要赏赐,肃宗不给,说:“你已饱食荤肉,而先生饭也不吃,你有什么好争的呢?”

盐酒同味 崔浩议论政事,说到半夜,唐太宗非常开心,赐崔浩缥醪酒十瓶,水晶戎盐一两,说:“我聆听你的话,如同品味这些盐酒,所以与你共同品尝此味。”

学士归院 唐代令狐绹( táo )在翰林院时,晚上入宫进呈对策。唐宣宗命令用皇帝轿辇和金莲烛照明送其回翰林院,守吏远远望见,以为天子驾临,一会就听传呼的人高喊:“学士大人归院。”

撤金莲炬 苏轼任翰林学士时,宣仁高太后在便殿召见他说:“先帝每见你的奏疏,必定感叹:‘奇才,奇才!’”于是赐坐看茶,还撤宫中金莲宝炬送他回翰林院。

登七宝座 唐玄宗在勤政殿用七种宝物做成大座,召诸位学士谈古论今,胜出者可以赐坐宝座。张九龄论辨风生,第一个登上宝座。

昼寝加袍 韦绶在翰林院时,一次唐德宗去那里,韦妃跟随。正赶上韦绶午睡,学士郑 yīn )想去叫醒韦绶,德宗不让打扰。当时正值天气大寒,德宗用韦妃蜀锦袍替韦绶盖上然后离开。

金箸表直 唐代开元年间,宋璟为宰相,朝廷内外归心。有一次宋璟与唐玄宗一同吃饭,玄宗把自己用的金筷子赏赐给他,说:“这不是赐你筷子,而是表扬你的正直。”

药石报之 唐太宗时,中书高季辅上书言事,太宗特赐一剂钟乳石,并说:“你的奏章像药石一样,所以用药石来回报你。”

世执贞节 于忠升官为散骑常侍,曾经侍奉皇帝吃饭,宣武帝赐他宝剑权杖,举起酒杯嘱咐于忠说:“你世代秉执坚贞之节,所以常常委任禁卫要职。过去因你行为忠贞,给你赐名‘忠’字。现在因为你才能足以抵御外侮,所以赐你御用宝剑权杖。”

一门孝友 崔郸一家几世同堂,兄弟六人,官至三品。崔邠 bīn 、崔郸、崔郾三人共计任礼部侍郎五次、吏部侍郎两次,唐代建立以来从未有过先例。住在光德里。唐宣宗说:“崔郸一门都孝顺友爱,可以是士族效仿的榜样。”所以给他家题名为“德星堂”,所居住的里为“德星里”,用来表彰他们。

亲手和药 曹彬病重时,宋真宗亲自问候,并亲手调制药剂,又赏赐白金万两。问他后事,曹彬说:“我没什么要说。臣两子曹璨和曹玮,才能与器识都还可取。若允许我推荐亲人,他们都堪当将领。”真宗又问二人优劣,回答说:“曹璨不如曹玮。”

相门有相 王训十六岁时,受梁武帝召见于文德殿,对答如流。武帝目送他离去,说:“这可谓是宰相之门又出宰相啊。”

有古人风 刘查任东宫舍人,昭明太子萧统赐给他瓠作为食用器具,说:“因为你有古人之风,所以赐你古人所用的器具。”

赐灵寿杖 孔光字子夏,尤擅经学,被举荐为方正,官拜谏议大夫。与兄弟妻子聊天从不涉及朝政。晚年,皇上赐其灵寿杖,告老还家。

剪须和药 忠心而得力,唐太宗认为他可托付大事。一次李 忽得重病,医生说:“用胡须烧的灰可治。”太宗就剪下自己的胡须制药。等到病愈,李 入朝谢恩,磕头至流血。太宗说:“我为社稷考虑,何须感谢?”

赐胡瓶 李大亮官拜金州司马时,有一次监察御史看到此处有名鹰,暗示李大亮进献朝廷。李大亮秘密上奏:“陛下已戒除畋猎很久,使者还在搜求名鹰,若真为陛下旨意,那就有违过去的旨意;若是使者擅自索求,那就派错使者了。”唐太宗回信说:“有这样的大臣,我还有什么担心的呢!古人因一言之重而报以千金。现在我赐给你一胡瓶,虽无千金之重,但却是御用之物。”又赐了荀悦的《汉纪》说:“荀悦论点精深博洽,深得从政之体。你最好仔细体味。”

赐二铭 唐德宗赐马燧《宸扆》《台衡》两篇铭文,来记录君臣相辅相成的美事,将它刻石存放在起义堂,德宗亲题石碑以示荣宠。

诗夺锦袍 宋之问与杨炯分别在习艺馆值夜班。武则天游幸洛阳城南的龙门,诏令随从大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完成,武则天赐给他锦袍。宋之问一会儿也献上了诗作,武则天看后大为叹赏,把刚才赐予东方虬的锦袍转赐给他。

赐玉堂字 淳化年间,翰林苏易简进献《续翰志》二卷,宋太宗赐御诗二首,又用飞白法写了“玉堂之署”四个字赐给他。

赐金龙扇 宋代张咏官拜御史中丞时,宋真宗让他进献他的著述,真宗看后大为赞赏,将手中的销金龙扇赐给他,说:“以此来赞美你今天进献文章之事。”

赐酴醿 唐代李吉甫盛赞唐宪宗。李绛说:“现在西戎内讧,眼看就要打仗,这正是陛下励精图治之时,为什么只允许他人称赞呢?”宪宗回宫后对左右侍臣说:“李绛说话刚正如骨鲠,是真正的宰相之才。”派使者赐给他酴醿酒。

用读书人 宋太祖改元,命令说不可以沿用旧号,于是用了“乾德”。一天,在皇宫中发现古镜上有“乾德”字样,觉得奇怪,就询问大臣,无一人能知真相。只有窦仪回答说:“以前蜀王曾用过此年号,这面镜子必定是蜀中宫女带来的。”追问之下果然如此。太祖赞叹说:“宰相必须要用读书人啊。”

朕之裴度 宋代庆历年间,贝州军队叛乱,讨伐很久而不得胜利。参知政事文彦博请求带兵,结果凯旋而归。宋仁宗犒劳他说:“爱卿,你真是我的裴度啊。”

禁中颇牧 唐代毕 xián 为翰林学士时,羌人搅扰河西之地,唐宣宗召他询问边疆战事,毕 详尽陈述了破羌的计策。宣宗说:“廉颇和李牧这样的将才在宫廷里啊。”

朕之汲黯 宋代田锡天生刚直,进奏经、史中治理国家的关键要略三十篇。宋真宗手写诏书褒奖他。每次见田锡,面色一定端庄肃穆。真宗自称:“田锡就是我的汲黯啊!”

巾车之恩 冯异到京师觐见,光武帝下诏说:“仓惶之时你在芜蒌亭进献豆粥、在滹沱河时进献麦饭,这份厚恩却长久没有报答。”冯异说:“我希望国家不要忘记河北之难,我也不敢忘记巾车之恩。”

尚书履声 汉代郑崇官拜尚书仆射,多次进谏,哀帝都采纳。每次听到他的脚步声,汉哀帝都会说:“我认得郑尚书的脚步声。”

软脚酒 唐代郭子仪从同州归朝,唐代宗下诏让大臣在郭子仪宅第设宴接风,每人出钱三千。

佐朕致太平 王旦是王祐的次子,才器与见识都很远大,宋真宗曾经目送王旦并说:“能辅佐我致国家太平的,必是此人。”

儒与吏不及 明代王兴宗开始只是低级小吏,朱元璋特别任命他为金华知县。李丞相说:“一个小吏而已,何以当县令?”太祖说:“兴宗勤于政事而不贪,又善于处理政事,儒生与小吏都比不上他,当个县令算什么?”后来苏州缺太守,太祖说:“都比不上兴宗。”任用王兴宗,政绩卓然。

风度得如否 唐玄宗每次访求贤士,一定会问:“他的风度比得上张九龄吗?”

文武魁天下 宋代薛奕是兴化人,考中武举第一。当时同郡人徐铎也中了文科第一,宋神宗赐诗有“一方文武魁天下,万里英雄入彀 gòu 中”的句子。后来死于国难。

奖谕赐食 明朝王来官拜苏州和松江两地巡按,奉朝廷命令与侍郎周忱考察官吏,朝廷命令中有“请朝廷裁夺”的话,王来说:“贪官污吏若应当惩处,就当即刻察办。奏请会延迟处罚,百姓就更受荼毒了。”时为台阁重臣的杨荣、杨溥和杨士奇看到奏章后说:“王来明达治理之术。”所以就给他下达了新的制令。因此贪污暴虐之人望风而逃。有高位宦官陈武,奉太后懿旨,在江南散经,百般勒索,人人怕他。王来收了他的文书,说与皇帝诏书无法一一对应,打算审判他。宦官苦苦哀求才得以免罪。等他回朝,告知皇上,皇上问顾佐说:“苏州巡按御史是谁?”顾佐回答说:“王来。”皇上说:“把他记住。”等王来任满归乡时,顾佐带他面见皇上,皇上专门给予嘉奖,在光禄寺赐宴。

赐金奉祀 汉代朱邑官至大司农,过世时,天子为之痛惜,说:“朱邑操守廉洁,没有四处结交,真可谓淑人君子。”赐给他儿子黄金百斤来祭祀他。

有唐忠孝 韩思复在小时候,母亲告诉他父亲死时情状,他呜咽痛哭、伤心欲死。科举中了高名后,家里却更加贫困。杜瑾送他百匹布以换取食物,他开始把一天的饭平分到两天吃,而那百匹布原封不动。后来升迁至襄州刺史,治理的名声遍及天下。等到死时,皇帝亲题墓碑,写的是“有唐忠孝韩长山之墓”。

骨格必寿 明代宋讷,官至国子监祭酒,严立学规。太学的助教金文徵等人嫉妒宋讷,合同吏部尚书余 暗地里设计陷害宋讷,以其年纪太大下达文书逼令宋讷自动辞职退休。辞别皇帝时,朱元璋问知原因,就诛杀了金文徵,而宋讷则仍然做祭酒一如从前。朱元璋常说以宋讷骨相必然长寿,命令画工画了他的像。八十多岁,才在任上死去。朱元璋亲自写文章祭奠他,后来常常思念宋讷,作为国子监任教者的榜样,并下令让其子宋复祖担任国子监司业之职。

不避艰险 昭烈帝刘备与关羽、张飞同睡一床,情如兄弟。但在公众场合,关羽、张飞二人却整日侍立在刘备身后,跟随刘备四处漂泊,不避艰险。

遂从不去 张良聚集壮丁百人,路遇刘邦。张良用《太公兵法》游说刘邦,刘邦大为赞赏,于是用他的计策。张良曾经也为别人出谋划策,他们都不明白。张良说:“沛公大概是上天授命的人啊。”于是随从刘邦不再离开。

鱼之有水 刘备去隆中拜见诸葛亮,去了三次才得见,两人感情甚好,日益密切。关羽和张飞不高兴。刘备解释说:“我有孔明先生,就好像鱼有了水。”

安刘者必勃 汉高祖病得很重,吕后问:“陛下百年之后,相国萧何也死了,谁可取代他呢?”回答说:“曹参。”再问:“曹参死了呢?”回答说:“王陵。不过他个性耿直,陈平可以辅助他。不过陈平机智有余,却难当重任。周勃稳重宽厚且朴素,那么安定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以让他做太尉。”

赐周公图 汉武帝因其子刘弗陵年龄还小,观察群臣,只有奉车都尉霍光忠厚,可以托付大事。就让黄门官画周公背负周成王朝见诸侯之图赐霍光。武帝病重,霍光含泪问:“万一陛下有意外,谁来继位?”武帝说:“你没有明白那幅画的意思吗?立幼子,你行周公之事啊。”

去襜 chān 汉代刺史郭贺,为官政绩卓然,汉明帝赐他三公之服和黼黻礼冠,敕行部去掉马车四周的帷帐,好让百姓观瞻其面貌和衣服,以此表彰其德行。

一见如旧友 苻坚自立为秦天王,尚书吕婆楼将王猛荐举给苻坚。苻坚召见王猛,两人一见如故,谈论政事,大为欢畅,自称就好像刘备遇到诸葛亮一样。 w6xEyXC7a3goxmGIIMZ8PkraHktQUf/t7G5uk9+2u5ZzruhBj1o3uooLSX18HcZ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