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力特曲我爱喝 不会喝酒慢慢的来
一杯两杯我喝起来 我是一个老酒鬼
美丽的姑娘千万要记住 我喝的是伊犁特曲
你爱我也别后悔 我是一个老酒鬼
自从那天你离我而去 伊力特曲夜夜喝
除了酒我只有泪 泪流成河心儿碎
美丽的姑娘请你别犹豫 快快回到我身边
我爱酒也爱你 我是一个痴情人
从今往后我不再喝酒 借酒消愁愁更愁
今天晚上我只喝一杯 等着我那心上人
美丽的姑娘请你相信我 我会好好疼爱你
除了酒我只爱你 我是一个好男人
伊力特曲我喝一杯 财源滚滚好运来
喝上两杯爱情来 美丽姑娘跟我走
从今往后我不再喝酒 喝酒还喝伊力特曲
喝了酒吹起牛 乌鲁木齐我老大
哥们兄弟遍天下
这是一首关于伊力特曲的歌。
关于酒的歌曲已经听了不少,但借助一种地方名酒来抒发爱情,将爱情与美酒进行有机的结合,并将这种情感充分融于酒歌之中,我以为这首具有浓郁伊犁民歌特点的《伊力特曲·老酒鬼》是我欣赏过的酒歌中隐含意义最深的一首。
伊力特曲产于伊犁酿酒总厂。虽然年限并不长,从问世到如今也就60余年的历史,但它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于伊犁众多白酒品种中脱颖而出,迅速成为地方名酒,源于其具有严谨作风的兵团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伊力酿酒总厂的前身是1955年建立的七十二团酿酒班,当初成立之时只有职工十几人,是那种土法的制酒。1962年正式建立酒厂,命名为农四师十团农场酒厂,生产的“大曲酒”开始装瓶外销。1963年,在自治区评酒会上“伊力大曲”夺得桂冠。1966年,窖香浓郁、回味绵长的“伊力特曲”问世。“伊力特曲”多次获得国内和国际大奖,因此享有“新疆茅台”的美誉。
日常生活中,对于酒的认知,女人比男人似乎要保守许多,尤其是对于一个爱好喝酒甚或经常酗酒的男人,女人往往打心眼里对这种男人保持着谨慎的态度。而在男人的世界中,酒占据了相当大的生活空间。有时候觉得,无酒不为男人,自从酒发明以来,就成为男人的钟爱。没有酒的日子,对于男人来说,无异于生活中缺少某种生活的元素,会感到生活的黯然失色。在新疆流传着一个家喻户晓的有关男人爱酒的故事。传说有两个爱酒如命的酒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喝酒,喝酒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必备功课,如果有一天他们不喝酒,就会失魂落魄。有一年雪下得非常大,大雪封住了大门、封住了道路,他们自然无法相见和喝酒,而两个酒友却日夜思念彼此,他们时刻都惦记着喝酒的事儿。他们一起长时间的喝酒和相处,竟然彼此之间有了心有灵犀的感应。他们从各自的居住地开始,在大雪下面向着对方的方向挖洞,当他们在大雪下面相遇之时,他们紧紧抱在一起,有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当然,不仅仅是因为酒。在这个故事中,酒成了这两个爱酒之人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事中没有谈到家人和女人,酒已经超越了亲情,甚至爱情。
这首《伊力特曲·老酒鬼》,强调了所喝的酒是伊力特曲,我以为,这种酒具有多重含义。一是强调了在新疆伊力特曲对于一个爱酒之人的重要,将伊力特曲与爱情相提并论,这也许与遥远的边地生活、广阔的大漠,以及绿洲深处那种与生俱来的生活的惆怅有关。二是伊力特曲象征着一种精神,伊力特曲就是新疆男人的象征,如今伊犁酿酒总厂生产的一种酒叫儿子娃娃,正是对于这种精神的延伸和正名。有时候我觉得,对于一个爱酒的新疆儿子娃娃来说,如果需要他们在酒与爱情之间进行一个取舍,虽然很难,可是我觉得他们选择酒的可能性不可低估。在新疆,那些喝酒喝丢了爱情的男人在我身边不在少数,虽然这种行为不值得提倡,但却间接证明了酒作为一个地域的一种精神象征,伊力特曲已经深入了人们的生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生活。反之亦然,有些爱酒的女人,她们也会因为包括爱情在内的许多生活烦心事而酩酊大醉,她们大喊大叫,发泄心中积压已久的情绪,当清醒过来,她们也会心生悔恨之心,但这种悔恨只是短暂的反省,几天后,她们还会再次喝醉,周而复始,也不知她们哪来的倒不完的苦水、倾诉不完的心事。对于好酒的男人和女人,如果要他们在伊力特曲与爱情之间进行一个取舍,我想,这就无异于民间流传着的一个故事:妻子和她的母亲同时掉进水里,女婿先救谁难以让人很快做出抉择一样,成为生活中一个现实而纠结人心的问题。
伊力特曲能够成为新疆人难以取舍的生活元素,实在不易。爱屋及乌,伊犁人热爱自己的家乡,自然热爱自己家乡的美酒,与这里的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伊犁有广袤的草原、纯净的空气,有常年积雪不化的冰川,有几乎没有被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这里有一条滚滚西去的伊犁河,滚滚西去的河水养育了一方水土以及一个地域居民独特的性格特点,伊犁人豪爽大气,热情好客。伊犁河上游的喀什河、特克斯河、巩乃斯河都发源于高山雪原,纯净的高山雪水含有丰富的矿物微量元素,使伊犁盛产小麦、大麦、玉米等农作物,从而实现了酿酒本地化。伊犁人热爱自己的家乡酒,并将伊力特曲以歌曲的方式不断推向外界,成为一种责任和使命,因为有了伊力特曲,伊犁人或多或少都有着一种自豪和自恋。在新疆,无论是聚餐、酒宴,还是其他需要白酒出现的一切场合,几乎都有伊力特曲的身影。伊力特曲能够获得“新疆茅台”的美誉,绝非偶然,而是人们对于伊力特曲的高度认同和认知。尽管新疆生产的白酒有好几十个品种,但只有伊力特曲才能真正代表新疆,伊力特曲已经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甚至走出国门,受到好酒人士的青睐。
本人在散文拙作《酒的角色》一文中,对于酒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伊犁人热爱酒,是酒成就了伊犁人的热情,餐桌上有了伊力特曲,人们的热情就会高涨,因为酒,伊犁的宴席或者新疆的酒席形成了独特的酒规。在新疆喝酒,如果不懂得新疆酒桌的规矩,是会享受善意的吃亏的。当然,这种吃亏对于好酒的人来说,自然也会是一种惊喜和特殊的照顾。比如,在约定的时间,赶赴酒宴的人来晚了,如果酒席已经开始,就要被罚酒三杯,至少也得一杯。中途有事离开的人如果不与酒司令说明自己的去向,再次入席也得接受一杯酒的惩罚。对于一个好酒的人来说,总是会比酒桌上其他人要获得更多喝酒的机会。新疆的喝酒讲究酒过三巡,也就是酒司令必须进行完三轮酒后其他人才开始根据自己需要征得酒司令的同意后进行敬酒或者互动活动。这时候,喝下去的酒慢慢渗透到血液中,人的情绪慢慢被调动起来,相互之间的敬酒和互动进一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沟通和情感的升温变得容易得多。有人还将酒作为一种载体,趁着酒的互动将该办的事儿向对方表达出来。该办的事儿平时因为种种原因如鲠在喉,这时候只需要一句话、一杯酒,也许就能顺利解决,有的难事儿在彼此的感情升温中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场合,酒成为生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
当然,酒壮人胆,喝了酒的人,干事儿稍不注意,也会给自己惹祸上身 ,让人遗憾终生,甚至葬送掉自己的生命。比如,喝酒因为一语不合,吵架甚至发展到打架,因为酒而失去控制能力,导致危及生命的事件屡见不鲜。再比如,喝酒后人的胆子大了,酒驾出事儿的案件在新闻上经常可以见到,并且造成严重的后果。酒后乱性,酒喝得高了,就失去了自己的行为控制,因为一时兴起,男女之间做出出格的事儿同样也不在少数,因为酒而身陷囹圄。有酒的生活,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喝酒喝到死人的事件也在我身边发生过。早年住宿舍的时候,两位好酒的同事出去喝酒,喝得几乎不省人事,回到宿舍后,两人同睡一张床,两个大男人就那样抱着睡去。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一个同事发现另一个同事尚未醒来,但是身体已经冰凉——那个人已经去世了,一个酒友就以这种方式送另一个酒友踏上了最后的路程。还有一位同事,头天晚上喝酒喝高了,第二天早晨正常出车,由于精神恍惚,他驾驶的车辆在郊区发生交通事故,车撞在了一棵树上。这位同事不怪自己,却将交通事故归于那一棵树,他从车上下来,抱着那棵树,用自己的头使劲撞击那棵树,并且嘴里骂着:你为啥要无缘无故撞我的车,为什么……随后似乎意识到树没有错,错的是自己,他坐在地上,半天没有站起来,是忏悔,还是别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在我的心中,仍然是一个谜。
借酒消愁,我有过亲身的体验。我曾经有一位非常好的朋友,他与我们一起喝酒,从来没有醉过,因为那段时间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他都有诸多的不顺,如果喝多了,必定会诱发他内心深处的情感走向忧郁,看到他痛苦,我们的心都纠结在一起。可是,他与我们一起喝酒不醉,并不等于他离开我们后不再喝酒。有一次,离开我们仅仅二十分钟,接到电话,他已经醉卧街头,真是奇怪啊。因为借酒消愁的不节制,这位朋友差点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就像一次凤凰的涅槃,如今的他,已经滴酒不沾。
其实,我特喜欢那种率性而为的喝酒,不强迫,尽其所能。没有压力,放得开,喝酒也顺。事后才发现,这样的喝酒活动反而比那种强迫的场所喝下了更多的酒。我以为这种喝酒的状态只有在朋友之间才能获得。其他场合,喝酒,有的是言不由衷、逢场作戏,有的是身不由己,求人办事,自己喝好,别人才能尽兴。而我认为,无论是哪种状态,只要尽到了自己努力,喝酒喝到恰到好处,守住自己的底线,时间长了,即使在酒桌上,也必定会成为一个人别样的对于喝酒的立场和性格。
喝了酒,酒酣耳热,吹牛说大话,这在酒场是不可避免的。而因为酒,成为朋友比其他场合似乎也快得多。喝了酒,缜密的心思会有所放松。而因为酒,你的朋友遍天下,虽然是一种夸张,但无疑,有了酒,沟通的不设防常常将酒的交际属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就简单多了,就像两个不熟悉的人见面总是要聊到天气一样。
伊力特曲和老酒鬼,本来没有特殊的联系方式,因为热爱喝酒,喝的时间长了,酒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酒代表了一个地域,代表一个地域的性格,这与酒鬼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