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祖母去世时,父亲还在医院里。父亲没有亲自送自己的母亲走完人生最后的一程。这也是我所说的,他心灵深处伤心的回忆。年过久远,如今他自己也成了60岁的老头了,我作为儿子,依然不敢提及这件事情。红道是父亲的仇人,从我记事起我们两家就不再说话,也就是那年,他和自己年富力强的儿子把父亲打得头破血流,大脑受损,后几经治疗才得以痊愈。知道这些事,也是我这次回到老家,和父亲一起整理他当年一直挂着锁子的红木箱子时发现的,那是他结婚时的唯一家当。他那时写了一沓沓的申诉材料,上面写着:“乡公社,某年某月某日我村村民史红道,用耕犁从我家晾晒麦子的场院里犁过,我找他说理,他和自己儿子史西涛把我打伤,我住在了北极地段医院,就连我母亲去世都没能回来,经检查脑部受损……”我不忍心再看下去。薄薄的纸张已经霉烂,我只问了父亲,这些资料还要不。他说你看没用了就扔了去。我扔了那些纸张,我也想扔掉父亲那时的痛苦,不想让他再一次看到这些心酸的事情。母亲说,祖母在去世的前一天,还来问父亲的伤情,还去找村主任评理,还帮她把地里收割下来的麦捆子一个个地往场院里背。

祖母的画像摆在桌子上,她那时基本上没有照过相,相片是后来电脑合成的。母亲给我说,你奶的照片和她那时一模一样,你好好看看。母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祖母生前最疼爱我,而到了我有能力尽孝的时候,她却早已离开人世。我那时小,仅仅记得她葬礼的那天,院子里的临时锅灶上煮着牛肉、驴肉。姐姐带着我坐在厦房的台阶上,馋得直流口水。母亲说生下我的那天正好是大年夜,祖母来不及做饭,就带着一块银圆跑到家里来,说她有牛牛娃孙子了,把银圆用红布包了,给我戴在裹兜上。祖母的坟在十二栓的地里,每年大年三十,也就是我生日的那天,母亲不到下午就催促着我们孩子们去给祖母上坟。每次她做了好吃的,在祭灶神的同时,也给祖母盛上一些,口里念念有词地说:“妈呀,你也吃些,现在过上好年景了。”

祖母的画像和祖父的遗像共同摆在那里,桌上白烛落泪,火苗跳跃。在奠礼的那天夜里,请来了乐手队给两位老人家唱戏。祖父一辈子是爱听戏的,那时镇上唱戏,祖父早早地就坐在人群里,直到看得心花怒放,过完瘾为止。我不知道祖母有什么喜好,我想她也是有爱好的,只是那时家里负担重,人们都不分昼夜为了养家糊口罢了。大家轮流点戏,乐手队吹拉弹唱,《三娘教子》《金沙滩》《祭灯》《十五贯》《下河东》等轮流登场,时而高亢奔放,时而曲调悲戚,凄切感人。尤其是乐队里戴眼镜的女唱手,无论是传统秦腔戏,还是民乐,都唱得字正腔圆、清脆明快,是南北二塬乐手队里为数不多的唱戏好手,听说年轻时在百年易俗社当过台柱子。

古人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因为祖父的去世,我再一次跪在故乡的土地上。我的故乡在史家河,属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最偏僻的一个小山村。我就出生和成长于那里,二十多年。还记得第一次出来上学,从外地到西安,乘火车需要整整一个夜晚。每当早上火车进了潼关,太阳正好就从东边爬了出来,脸庞红彤彤的,看上去顿觉温暖。下了火车,再转乘汽车,坐上四五个小时才能到彬县县城。尤其是到春节放假,多久能回到故乡,那是一件最不靠谱的事情。在城西客运站,即使是凌晨三四点,依然是人群黑压压地涌过来,不顾一切地挤上车。有人丢了行李,有人的包断了带,但包还在背上,因为有后面的人一直挤着,感觉不到,也掉不下去。到了彬县,离史家河还有二三十公里,不通客车,就基本靠走,或者在县城里借乡党的自行车,骑回去,又骑来。 n+aHld/oHi1Lli4xNRAHCtiEzk/lmegcq6JI0LXCCU95vR3I5TzHkn1h6w2Ixww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