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二

从十年前开始,我们曾经的村庄悄然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是没有任何征兆的,也好像是冥冥中注定的,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幡然醒悟,村庄里就没有人了。现在我们到处都能看到荒芜的田地,密密匝匝的荒草成了曾经的田地里所谓的庄稼,不能给村庄带来一点生机。即将干涸的红岩河,像还驻守在村庄哪里都去不了而年已古稀的老人眼角上的泪水,甚至再没有多长时间就会消失不见。遗忘在黄土高原广袤河川上的史家河,是维系我万千牵挂的故乡,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乡亲,然后等他们渐渐老去,又把他们的坟墓一个个地抱在怀里,就那样在瑟瑟的秋风中摇曳着,摇曳着。我常常在西安城的梦里回想起她。我在梦里常常回到故乡,一步步地走还没走够的路。我梦中的景象都是小时候经历过的,故乡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土地肥美,庄稼丰收,是我对脚下的那片热土爱得赤诚,爱得深沉,想着法儿地让仅有的土地里长出高高的庄稼。田埂里长着正在吐缨子的玉米,田埂边的碱畔长着扯着长蔓的豆苗,河滩边的沙石地里种着个大肉厚的土豆。土地争气,总是给农民们意想不到的回报。谁家的儿子娶媳妇了,小伙子长得脱脱条条,姑娘长得水灵灵的,像是七月里清早庄稼上的露珠。他们婚后手脚勤快,也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

我的梦是那么的纯真啊,可是从夜晚的梦中醒来,已物是人非,我不在故乡的路上,姑娘小伙们已经进了城里,有一点劳动能力的男男女女也进了城里,他们在城里那个不叫家的家里安顿着自己的人生,干着迟到五分钟就要被扣掉工资的体力活儿。或者他们在城市的小巷子里摆着小摊儿,担惊受怕地四周张望着有备而来的城管。

城市在发展,在改造,在扩建,在没日没夜地修着钢筋水泥楼,那宽宽的马路今日挖埋水管,明日挖埋缆线,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拉链路”。我在西安住了好几年城中村,城中村是个香饽饽,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城市发展的规划蓝图。拆迁方案很快下来,整个城中村要拆迁,在通知的期限内,村民们陆陆续续、依依不舍地搬走了。史家河这个穷乡僻壤的山村,也和城市的城中村一样,走上了搬迁的路。在红岩河下游的高渠村要修建红岩河水库,史家河村就成了淹没区。村庄里涉及搬迁的人们,庄基已经被廉价的金钱所收购。年轻人很高兴,总算进到了城里,不再在那个贫穷的山村里,因娶不到媳妇而打光棍。可是,他们无法体会老人们的怀旧心情。史家河或许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大家祖祖辈辈在这里生存繁衍,突然之间,这儿要被淹没,一个村庄从地平线上消失,从大家的生活中消失,一下子很难让人接受,不免让人留恋又伤感。

原以为,我们将世世代代在这里生存,直到地老天荒,没想到,一个投资项目就打乱了大家的生活,村庄和农田即将改头换面,变成水库的领地。好多人都沉默寡言,一连几夜睡不着。不搬是不可能的,但是搬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乡里乡亲的,大家却不能在一起。俗话说:“故土难离。”日积月累的对故土的眷恋与亲近,还有乡亲们积聚起来的血浓于水的亲情,早已融入了人们的血脉之中,割舍不了,分离不掉。有老人伤神,说他都七十多岁的人了,不知道有一天去世,是否还能埋在村庄,和祖先的魂灵团聚在一起;有中年人伤心,城里的安置房那么贵,钱在哪里?仅仅靠每天打零工挣来的一百多元吗?怎样卖命地挣钱才能负担得起呢? KFqgmu9a3i1j6nDCY5LOKorY5e7JGQZmsJN8dymYb2EJCK1O6njbONmmZsW7zzI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