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把理想放嘴边没什么不好

-1-

记得我大一的时候,做梦都想出版一本书,看着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封面上署着自己的名字,梦里都会乐醒。每次逛新华书店,我都会到畅销书的货架旁走一走,看看最近出了什么新书,想象着将来自己的书在这排架子上也有一席之地。

如果旁边有朋友,一定会笑我异想天开,这时我总会一本正经地跟他们说:“喏,看到没,将来在那个位置,一定会有我的书!”

每个听到我这句话的人反应都不太一样,有的拍拍我的肩膀,有的跟我插科打诨,但那股敷衍感,我想忽视都忽视不了。

你们的演技不能再好一点吗?

梦想是一种很珍贵也很脆弱的东西,它承载了你所有的美好愿望,让你哭,让你笑;它也不堪一击,甚至禁不住别人一个轻蔑的眼神,一句讽刺的话。所以古人言:“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你的话再恰当,也不如把它埋在心里。

很多时候,我们都选择埋头苦干,让自己的梦想“不足为外人道也”,我不说,其他人也就不会知道,更不会嘲笑我,等到我成功的那一天,再看他们羡慕的样子。

但事实是,很多人的梦想都在半路夭折了。他们不肯将自己的梦想说出,与其说是为了脚踏实地、默默前行,不如说是怕没成功、丢面子。

像我这样自尊心极强的人,为了让自己少偷懒、多努力,向着梦想奋斗,就必须把自己的梦想说出来,时刻鞭策自己:“瞧见没,那些人等着看你笑话呢,不许输!”

为此,我时时不敢松懈,别人逛街的时候,我在写稿子;别人彻夜狂欢的时候,我在写稿子;别人在寝室看电视剧的时候,我还在写稿子。在经历了“退稿、投稿,退稿、投稿”的多次循环后,我终于收获了自己的第一笔稿费。

听着很励志对吧?但这的确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如果你连勤劳都做不到,又凭什么谈成功呢?

说到底,大多数人之所以会失败,80%是因为“懒”。为了对抗“懒癌”,就需要一些外力手段来帮助我们。比如,把你的理想放在嘴边。

-2-

粟津恭一郎的《学会提问》中有这样一种观点——“谈论得越多,‘实现的概率’就越高。”这里谈论的,就是我们的理想。

一个关于目标的问卷调查表明,谈论目标频率越高的人,越能记住目标,并会为达成目标而行动。

问卷显示,每周谈论目标超过一次的人,有92%能记住目标,并正在为达成目标而努力;而大约半年谈论一次目标的人,能记住目标,并正在为达成目标而行动的只有49%;大约一年谈论一次的人,这一数值更是骤减至29%。

也就是说,要实现理想,我们需要高频率地谈论它,把它时常挂在嘴边。这不是漫无天际的自吹自擂,而是反复提醒自己,时刻让自己保持在为理想奋斗的最佳状态。

考驾照的那段时间对我而言简直就像噩梦,胆子小、方向感不强、反应还慢半拍,使我成了教练最头疼的学生。

我第一次考试的时候,感觉全身都在颤抖。上了车,前后左右全然不分,仿佛瞬间失忆了。

“我是该倒车入库还是侧方停车?”“我刚刚打转向灯了吗?要不要再打一次?”“前面出现一辆车,天啊!我该怎么办?!”结果可想而知,我失败了。

后来,我想到一个绝好的办法:每次练车前,都把练习的内容在脑中过几遍,反复强调容易忽视的细节,想象自己已经坐在车里开了好几个来回。这样的好处就是,让自己在上车之前就进入状态,等到我摸到方向盘,就不至于太过紧张。

这个方法一直用到我拿到驾照,很多比我先报名的人都在我后面才拿到驾照。他们很惊讶,我这个“笨鸟”是怎么先飞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反复想象自己的目标。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想象能有这么大的作用吗?”

答案是肯定的。想象能调动你的潜力,指引你成功。你的想象其实是一种无实物操作练习,你每多想象一次,就在你的大脑中多练习了一回;你多练习一回,就会给你的大脑多加深一层印象。

想要走向成功,就要时不时把自己的理想说一遍,告诉自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把理想说出来没什么不好,它就像我们桌角贴的座右铭,目的在于时刻警醒自我,我们只是把写出来的东西变成了说出来。

中国人喜欢低调,说话只说半分,最好是只做不说,但这并不代表说的人就不好。我们把理想说出来,不是光说不练假把式,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自己:我们只要一息尚存,便会不断奋斗,我们的梦还在,而且永远不会毁灭。

-3-

把理想放在嘴边没什么不好,但要注意,不要变成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表弟从大一起就立志考研,跟我讲:“姐,不要看我高考考得一般,将来考研,我一定咸鱼翻身。”

当年学软笔书法时,听老师讲过这样一句话:“大一不要轻易说考研,小心战线拉得太长,到了上考场时,你都不记得当初的誓言。”我看了看表弟一脸自豪的模样,希望他可以打破书法老师说的魔咒。

然而,随着表弟从大一升到了大二,从大二到了大三,我再也没听他说过考研的事,天知道他还记不记得当初跟我说要考研时的模样。看着他每天跟着朋友胡吃海喝,我绝对不相信他是在默默耕耘,守着自己的理想。

与表弟截然相反的是暑假和我一起合租的室友小溪。每天,小溪跟我聊得最多的就是她的考研理想。

她说她喜欢孩子,看着小孩在自己的教育下变得越来越优秀,这会让她十分有成就感。以前,教她的老师古板严肃,还有些势利眼,所以,小溪立志要当一名好老师,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成为这样一位好老师的第一步,就是考上她理想中的学校。

小溪不仅说到,还能做到。当她来到出租屋的第一天,就在房间的墙壁上贴满了考研必胜的豪言壮语和每一天的学习规划。有时候我写稿子写累了,看看对面房间的小溪在奋笔疾书,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古人讲“知行合一”,我们的“言”与“行”也是一样。你埋头苦干、默默无言,要忍受成功前的压力和挫败感,时间久了,你会疲惫、会懈怠,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很容易放弃。或者你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跑久了、跑累了,想停下来歇一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沿途的风景吸引,忘记了最初的梦。

同理,你若常把理想放在嘴边却不去实践,就会走向另一条弯路,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故”发生,我们最好把理想说出来。这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说出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想收是收不回来了,为了不让自己被嘲笑,只有奋勇向前。

很多成功都是逼出来的,不逼一逼,你不会知道自己的潜力到底有多大,先把理想说出来,就像立了军令状,容不得自己不去努力。你要是想成功,就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你要是胆怯害怕,还是趁早收拾东西回家。成功的路上没有懦夫,敢于直面自己的理想,才是真正的勇士。 KegZ+1tdU+xeoGUtmuXgfcBPg/Yu3YZfZleYBVN0NFYb0TCsoo8Ehu4dP0uv3aZ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