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层楼”

一九六四年秋,我考入南京市第十中学,即现在恢复旧名的金陵中学。我在那里读到高中二年级,这也就是我的最高学历。此后“文革”爆发,停课造反,辍学插队,返城进厂,再没有进入学校深造的机会。金陵中学是我人生命运的重要转折点,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金陵中学,是金陵大学附属中学的简称,其校址就是金陵大学初创时期的校园所在。记得开学第一天,在钟楼前南操场举行开学典礼,校长告诉我们,这所学校已经有七十六年的历史,再过二十四年,就会迎来它的百年校庆。对于时仅十六岁的我们,二十四年是一个无法理解的遥远未来。然而弹指之间,我们不但欢度过了母校的百年大庆,且已在迎接母校的一百三十周年诞辰。纪念册和校友录,印了几大本,我的名字也被印在了校友录上,成为金陵中学的一点历史痕迹。虽然一向爱读史书,但读着这样的史册,难免产生韶华流逝的悲切。

建于一八八八年春天的汇文书院钟楼,是金陵中学的起点。初建时钟楼主体建筑三层,中部的钟塔总高五层,是南京的第一幢“洋楼”,矗立在全城明清风格的建筑群中,十分醒目。当年南京人说到“三层楼”,就是指这幢地标性建筑。但是我们看到的钟楼,主体已只有两层,钟塔总高四层。这是因为一九一七年九月不慎失火,复建时将原第三层部分改为阁楼,屋顶也改为四坡顶,铺水泥方瓦,并利用陡峭的斜坡屋面,四面开设了六个老虎窗,窗与窗之间有壁炉烟囱。

钟楼的建筑体量不大,立面造型灵动,清水砖墙面,在勒脚、檐口等处有精细的装饰线脚;木构屋架,室内满铺地板,拱券形窗户,外罩百叶窗。南面正中的门廊,东、南、西三面开拱门,但只有南门有青石台阶可以上下。顶层钟塔内悬巨大铜钟,敲响时全城都可以听到,敲钟的绳子直垂到一楼。我们上学时,钟楼是校领导办公室,也是全校的指挥中心,钟塔下的二楼中部是广播室,上下课的电铃按钮在一楼。停电或有重大事件时,就会敲响大钟为信号。“文革”中钟楼也被红卫兵占领,我因此有机会直攀上顶层,察看悬挂大钟的构架形式。二十年后,看到电影《巴黎圣母院》中的钟塔内景,遂有似曾相识之感。

与钟楼同年建造的是小礼堂,原是基督教美以美会礼拜堂,我在校期间被作为音乐教室。小礼堂位于钟楼东面,砖木结构,人字形屋顶,中脊南北向,东、西墙面外各有六个砖砌立柱,柱间开拱券形窗。南端的门厅,东、西两面开拱门,门前有青石台阶;朝南不开门,砖砌拱形窗框,窗框间的两扇窗又各做成拱形。门厅上方的山墙上有一扇圆形玻璃窗。小礼堂内部仍保留着教堂的格局,我们入学后还曾演奏过宗教音乐。因为金陵中学教职工中有一些基督教信徒,学生中也有不少金陵神学院神职人员的子女。有次放学后听到小礼堂里传出的音乐,悠扬动人,与听惯的革命歌曲大不相同,几个同学就溜进去看,里面的气氛使我顿生神秘感。但班主任上课时强调,小礼堂里有时举行宗教活动,同学们不要随便进去。

二〇一六年三月初,北京藏书家韦力先生来南京寻访汇文书院旧址,我陪他去了金陵中学。看到钟楼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颇感意外。但小礼堂就没有这么幸运,在金陵中学建筑群中是较早被拆除的。近二十年间,在“老城改造”狂潮的席卷之下,校内历史建筑竟被拆除大半,令人不无遗憾。

我们的教室在东课堂。东课堂位于小礼堂的东边,也是学校最东面的建筑。金陵中学校舍由美国建筑师设计建造,风格统一,都以青砖砌造,外墙不作粉刷,局部采用青条石窗台、勒脚与台阶。沿着校园东西向主干道,钟楼以西还有口字楼、图书馆、西课堂等,都建于一八九三年。东课堂是四层楼房,同样砖木结构,顶层为阁楼。四面坡屋顶,铺波形铁皮瓦,刷柏油防锈,南北各有老虎窗四个,壁炉烟囱八个,东西各有老虎窗一个。这建筑的设计很有特色,一楼的东、西、北门,平时是关闭的,因为化学、生物实验室都在一楼,为保证安全,非安排做实验的学生不得入内。学生进教室只能由南门直接进入二楼。南门底层是三面坡宽大青石台阶,上登十级,进入门廊,两侧砖砌方柱,三面开拱券门,但东、西门不通行,有石护栏相隔,北行有楼梯可通二楼和三楼。我们教室在三楼东南角,从早晨起就阳光灿烂。到了夏天,窗外高大的法国梧桐正好遮阴。

东课堂四楼常年关闭。“文革”中红卫兵打开阁楼,发现楼上还保存着一九五七年的大字报,一卷卷落满了积尘,其时也没有人过问,遂被当作垃圾扔到楼下。我曾翻看过一些,有前期教师学生“大鸣大放”的,也有后期“反击右派”的。其行文用语,比起“文革”大字报要温和雅驯得多。不知道学校怎么会一直保存着这些大字报。“文革”中的大字报如浪潮汹涌,毛竹芦蓆搭的大字报栏夹道而立,仍不敷使用,前面贴上的糨糊未干,就有被覆盖的危险。大家都在自己的大字报上标注“保留三天”,但谁也不拿别人的声明当回事,以至有因争大字报栏引发武斗的。芦蓆棚上的大字报越贴越厚,会像陈旧墙皮样剥落,便有捡拾大字报当废纸卖钱的人,趁夜间卷捆而去。这行当虽然不需要本钱,但如不慎惹恼了某造反组织,也会被扣上“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罪名,轻则挨顿揍,重则遭关押。

金陵中学其时已属南京数一数二的名校,当然不是因为校舍与校史,而是名师众多。印象中最年长的是向培豪先生,教我们数学课,他的门牙已经脱落得只剩一颗,被同学们戏称为“喝汤老师”。向老师讲课十分生动,定理公式例题,经他解说,不但令人记忆深刻,而且能够灵活运用。语文老师有宋家淇先生、傅毓衡先生、吴绪彬先生,吴老师讲解课文不用说,更重要的是教给我们读书的方法。我后来能以自学立身,就是这时打下的根基。宋老师没有教过我,但他在学校里非常有名,一方面是课讲得好,一方面是他头上戴着顶“现行反革命”的铁帽子。其原因,是他在一九六〇年代初曾经参与家族中“重修反动家谱”的活动,并新拟五言十句共五十个班辈用字。这一“罪行”长期在朝天宫的“阶级斗争展览”中展示,与据说是解放前地主煮死农民的大铁锅放在一起,使得宋先生在十年浩劫中吃尽苦头。金陵中学百年大庆时,宋先生尚健在,有《钟楼词十二首》为贺,其中《采桑子》一阕:“三层楼上干河畔,吾学于斯,吾教于斯。几度沧桑,拍手太平时。”心态是十分宽和的。“干河”,即金陵中学北墙与广州路之间的干河沿。傅老师也没教过我,但他所著的《袁枚年谱》,是我后来研究袁枚的入门之书。教政治的吴生机先生,同学们私下叫他“吴大嘴”,主要是因为他思维敏锐敢说话。他订了一份《参考消息》,常在课堂上讲些国际新闻,让我们大开眼界,也使当年刻板的政治课多了些生气。

另一位印象深刻的老师是夏国炯先生,他是校图书馆的负责人,胖胖的,说话曼声细气,待人十分温厚。大约因为借书还书跑得勤,给夏老师留下了印象,一九六五年暑假他安排我在图书馆勤工俭学,任务是修补旧书。夏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几个同学如何整理书页,如何裁纸、抹糨糊,眼看着一本本卷角凌乱的旧书精神起来。工作一个月,除了领到有生以来头一回的劳动所得,更享受了随便借书的愉悦。开学以后,我还常常得以进入小书库挑书。高中两年,图书馆中的外国小说我差不多都翻过,不过当年能看到的,主要是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作品,西欧的就很少了。

金陵中学的校园之美,在南京首屈一指,被誉为“花园式的学校”。进入校门,东西主干道两边高大的悬铃木,浓荫如盖。每幢建筑周围都有多种花木环护。现在只有钟楼一片,还可见旧时风貌。东课堂和小礼堂之间,曾有一个几何图形的花圃,主要种的是侧柏。当年各种树木都挂有名牌,对学生认识大自然很有好处。

校舍建筑主要分布在主干道南侧。钟楼以西是图书馆,上下两层,一楼门廊前两根砖砌圆柱、两根砖砌方柱,支起三座拱券门,门上方是带围栏的小阳台。进门右边是阅览室,左边是借书处和小书库,楼上是大书库。阅览室的窗户内有窗帘,外有百叶窗,隔热效果很好,盛夏里也有几分凉意。图书馆建筑尚存,但在拆除口字楼建曹隐云科学馆时,被整体北移了十几米,内部格局也完全改变了。口字楼四面环围呈口字形,东西两面有拱券门出入,是住校学生的宿舍楼,砖木结构,上下三层,楼下是食堂,二三楼是寝室。口字楼西门对着两层楼的西课堂,是初中班的教室。西课堂的西北是教工宿舍,且有一个后门,通向豆菜桥。

那时学校正门已经南移到高家酒馆十号,即现在面对中山路的位置。校门东北的地块是学校的植物园。金陵大学林、农与文、理并重,所以金大附中会有一个植物园。植物园的东北角,就是建校之初临干河沿的老校门,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已经封闭,但旧迹犹存。我们进校后不久,植物园就被强占去建了南京市教师进修学校。植物园的西边是北操场,当时是一片绿茵草地,用树木隔成东西两片,辟为小足球场,放学后常有同学自发举行足球赛。金陵中学虽不招体育特长生,但学生体育运动水平之高全国有名。民国年间,金陵中学的足球队远征南北,同学们戏称足球为本校的“校技”。暑假中温湿相宜,草长得很高,开学后校工会推着剪草机剪短草茎。我第一次认识了剪草机,还向校工学会了使用。北操场的北侧,是并排两条平房,也是初中班的教室。

校门东南面,有一个小苗圃,是为植物园和校园绿化提供苗木的。植物园消失后,苗圃也被改建成了自行车棚。东课堂的南边是新建的大礼堂,学生聚会、文娱活动主要在这里。大礼堂西边的南操场,是规范的体育场,有三百七十五米长的环形跑道,仅次于五台山体育场跑道。学校每年举行运动会,各班级都积极筹谋,力求好成绩。记得百米短跑的校记录达到十秒七,还曾举行过五千米和一万米长跑比赛。南操场东端有两个篮球场,西边是建于一九三四年的体育馆。这也是全校师生的骄傲,下雨天照样可以正常上体育课。此后数十年间,全市中学仍只有这一座室内体育馆。体育馆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室内可以看到三角形木屋架,屋顶覆波形铁皮瓦。入口处的门廊,开三座拱券门,四周墙壁有高大的拱券形窗户,山墙顶端的三角面也是玻璃窗,所以采光良好。室内满铺地板,有篮球场、乒乓球台,也有单、双杠。

校园北墙外的干河沿,是南唐建都金陵时都城北面的护城河。我们在校时还有一条两三米宽的大水沟,有涵管穿过中山路通向北门桥。校园北边地名小粉桥,西边地名豆菜桥,南边地名管家桥,让人犹可想见当年选址时的三面环水、绿茵如画。 +TbO8ME6H8M5/YJrq9o8gMS1nfbE4BE9qxCTsjdijWF7iXdWlpMMBWUU3FYA8ch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