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产阶级如何保护自己的财富

中产阶级

我们讲一下“保护”的概念。它不是让你吃不上饭,饿得去当乞丐。保护的意思是,想维持你的“社会地位”不下降。如果中产阶级想要“保护”你的财富,想要社会排名不下降,你的增长必须达到每年+22%。这个不是理论,是结果。

有些人说,不可能的。世界上不可能有任何人达到这个回报速度,连巴菲特都没有。那么我问你:1980年时,你有多少钱?1万元不到吧。而2016年,如果你在北京有两套房子,你就有1000万元了。36年,年均复合增长+22%。

全要素增长

我们来看这个表格(表1-5)。首先解释一下个人工资增长,以每年21%的速度,如果你算一下复利,16年,大概是24倍,比房价快一点。2000年时年薪2万元,到了2016年,年薪50万元。这个21%,由两部分组成,即9%+12%。

表1-5

其中的12%,是社会平均M2增长率。哪怕你做的是一成不变的工作,如餐厅营业员、快递员、外卖员、带小孩的月嫂,你的工资也是每年都在增长的。营业员每年加薪12%,而另一方面,则是9%“高薪职位的出现”。

我们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人的收入,分为三大部分:工资、利息和外快(主要指房地产)。这里面,问题主要出在“储蓄”一环。储蓄的回报非常低。通常中国的“无风险利率”只有3%。如果你要“全要素”增长21%,你必须“工资+储蓄+奇遇”都增长21%。但是金融市场的回报非常低,除非你是彻底的无产阶级,否则你必然被社会抛弃。

中产的陷阱

观察表1-6。中产阶级有一个“天花板”现象。当你很穷的时候,你只有“工资和结余”。这个时候,你的净资产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你成了中产阶级之后,你就拥有了两样东西:工资+储蓄。其中,工资每年都在增长。储蓄名义回报3%,实际M2增长13%,每年缩水10%,100万元过年就剩90万元。

表1-6

你的人力资本,可以保值甚至增值。你的金融资本,无法保值。当你的“积蓄”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储蓄缩水”的效应会超过你的工资结余。简单地计算一下,如果每年缩水10%,则你财富的上限,就是“工资”的10倍。好比你每年省吃俭用,能省下40万元,则你资产的上限,就是400万元。从名义上,好像你每年余额宝又拿了多少利息,公司发年终奖,钱包又丰厚了,总储蓄从400万元增长到了500万元。可是,2019年的500万元和2017年的400万元相比,购买力是完全一样的。你的真实财产并没有增加分毫。

从底层爬到中产容易,中产爬到富人极难。我们纵观历史,各位的父母,可能是非常勤劳、非常节俭的人。他们一辈子省吃俭用,连给自己添一件新衣服都不肯。可是几十年辛劳下来呢?仔细看看,他们也没多少钱嘛。论积蓄,或许也就几十万元,老破房子一套。一生积蓄,一生辛劳,还没有子女两三年赚得多。值得吗?如果你不想像你的父母一样,辛劳一辈子,两手空空,你就不能走他们的老路,得跳出这个大坑。

自救之道(1)

好了,现在要提解决方案了。如果你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把所有的陷阱都骂了一遍,但是到最后,你却又提不出解决方案,你就是个大骗子。

我们首先来看这张图(图1-4),最左侧的部分是储蓄端;中间是资产端;右侧是负债端。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很多人所享有的唯一选择,就是“储蓄”。好比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你的父母拿到了钱以后,只能够存银行。除此之外,任何投资渠道都没有。一直到今天,社会上最主流的“理财思路”,就是让你做资金的“借出方”,你是债主,吃利息的。这些产品的特点,就是容易,极其容易,简直可以说是“跪式服务”。但是,你的“财富”增值率极低。一般mass market无风险投资的收益率,就只有3%~4%,根本跟不上M2增长率。

图1-4

比储蓄更高一级的是“资产”,即所谓的中级玩法。一直有人问我:“USD/CNY在升值,去换点外币好不好?欧元、日元,哪一种货币最好?”我的回答是:“不要持有任何货币。”也不要持有任何类似于准货币的东西。譬如债券、理财、债券基金。因为全世界的货币,都跑输“实物资产”。不仅仅是中国这样,你去美国、欧洲,哪怕日本,都是这样。

中级的玩法是,持有“实物”。最有名的实物,当然是房产。除了房产之外,你还有红木、字画、汽车车牌、摊位、特许经营权,等等。被很多人忽视的,其实是“特许经营权”。好比我在路口有个煎饼果子摊,这个摊位是合法的,城管不会管。这项权益,就非常值钱。

到了“中级阶段”买资产这个级别,它的主要问题是,资产的选择面是很窄的。资产是有门槛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把现金转化成资产。众所周知,房产是要巨款的。一套房子至少200万。小额资金,就无法买入首付。而且还有限购、限贷的问题。

那么,这个世界上真正赚钱的是什么?是债务。在一个M2增长的环境中,什么资产升值最快?是债务。如果年化M2增长12%,而利率只有4%,则什么资产升值最快?是债务。我们讲个故事,中国的富豪,分为两种:一种是马云、马化腾这类,另一种是王健林、贾跃亭这类。这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呢?马云、马化腾,他们主要是有了一个非常成功的产品。

而中国的富豪榜上,还有另外一群人,譬如王健林。他靠什么起家?靠万达广场,房价升值,大概是一倍。投100亿元开发,建完以后大概值200亿元。但是这样的发财速度,依然和“二马”是不能比的。那么,是什么支撑着王健林的财富超过5000亿元大关,压过马云、马化腾,成为中国首富?因为他可以不停地向银行贷款,然后杠杆式开发。

综上所述,我们列出了低级、中级、高三级模式:低级模式,存钱,银行经理跪式服务;中级模式,资产;高级模式,借钱,你去跪银行经理。

自救之道(2)

怎样跨入更高的社会阶层?怎样从屌丝阶级跨入中产阶级?怎样在中产阶级维系社会地位,并进一步跨入上层阶级?很多人回答“勤奋”。这是不对的。中产阶级要成为富人,最关键的是“模式”;赚钱最主要的一件事是“模式”。

千万有千万的模式,上亿有上亿的模式,百亿有百亿的模式。你如果保持着穷人的模式,靠省吃俭用,想要达到中上流社会,终身无望。如果你作为一个1000万元左右的中产阶级,想要保护自己的财富,并冀望进一步向上爬,则你最关键的是“模式”。

如图1-5所示,你要尽可能地向右爬,离开“存钱”模式,银行送你大米和食用油,别贪小便宜。你至少要爬到“资产”模式,实物资产有11%~12%的回报,随M2增长水涨船高。而如果你想出人头地,“持有资产”还是不够的。如果你想跑得比全社会更快,快过+22%,你得追求“负债”,杠杆式、负债式发展。

图1-5

这里面的难度,就非常大了,并且衍生出一系列的科技树,全部都是围绕着负债展开。具体的做法,我们用一句话留给大家:构建以房贷为中心的资产组合包。 mnMLk8ilDM97QcDI5ikrBPV1gZnzm0AoCrx1WuCLdrOPaLzVc8XWBNkPP/VB1bV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