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爱,从何而来?

前面两章介绍了“爱情的组成成分”和“爱情的颜色理论”,两个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呈现爱情的样貌。但是,每个人对关系的期待、抱持的心态、表现于外的行为,追根究底是来自内心如何认知、理解和需求“爱”。

因此,我们接下来要问的问题是:

我们对爱的认知、理解和需求,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

心理学上有个相当著名的“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又译作“依附理论”),尝试解释人类依恋行为的形成脉络,用来诠释人类对爱的认知的形成过程,大概可以使前因后果更立体、更易于了解。

依恋理论最初是由一位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提出的,主要在尝试归纳、解释婴幼儿对主要照顾者(primary care giver)的依恋行为。

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之中,会对主要照顾者产生情感上的“依恋”。常见几个月大的小孩开始“怕生”“认人”,是因为小孩已经能辨认、意识到互动的这个人不是平常熟悉的,不是照顾他、喂他喝奶或吃饭、安抚他的人。

而他观察婴儿、幼童和主要照顾者分离一段时间后,婴幼儿就会产生挫败感,会用各种方式吸引主要照顾者对其的注意与关照。

总之,鲍尔比发现婴幼儿在分离之后,会产生一连串的情绪反应:先是抗议(Protest),包括哭闹打滚、摆出五体投地的姿态,不让别人安慰;其次是失望(Despair),这是一种被动的状态,会有明显的悲伤;最后是冷漠(Detachment),在照顾者回来时,表现出防卫性的姿态来忽略或躲避。

有些把小孩托给祖父母或保姆全天候照顾、只在假日探望小孩的父母,最后发现“小孩好像不认识我了,和我不亲”,这和小孩的依附需求转移到其他主要照顾者的身上有关。

那么,你可以联想到谈恋爱的时候,有些人也会有同样的情况。情侣因为某些原因必须分开一段时间的时候,发生的情绪反应其实和小孩差不多。一开始是抗议与哭闹;然后会失望、悲伤,相聚的时候也会闹脾气,你跟他道歉,他也还是生闷气,就跟小孩一样,回到动物的本能。而这些,必须回溯到鲍尔比在1979年的文章中提到的一个观念:

人类从摇篮到坟墓,都会有依恋行为。

换句话说,依恋理论的内容,事实上可以为我们在研究“恋爱中的人为什么总是做些很傻的事”时,找到一条脉络。后续的研究者更指出,在童年时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包容的人,在成年后的恋爱关系之中,比较具有安全感。

依恋理论的三个结论

依恋理论主要有三个根据对行为的观察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一、安全感与自信的关联 如果一个人有自信,他的“依附对象”会因为自己的需要而出现,他不会强烈或长期地害怕。这就是一个有自信的小孩,长大以后也会对很多事情都有自信,对于世界的看法也比较正面、比较有安全感,这种就是安全型的人。

二、自信的建立与影响 对于依恋人物的自信,是在不成熟期(婴儿期、孩童期、青春期)中慢慢培养而成的,而且往后的日子是很难改变的。现在的你对于感情的期待、幻想或者是实际的行为,和你在小时候接收到的信息息息相关。你可能不知道,因为那时太小了,但是你的身体或潜意识是有记忆的。

三、依恋对象与个人的关联 个人在不成熟期时所培养出对于“依恋人物”的可接近性(accessibility)和与之情感交融(responsiveness)的期待,相当程度地反映出个人实际所有的经验。如果你是一个安全型的人,在谈恋爱的时候会相信别人,相对而言,人际关系也是一样;你是一个焦虑型的人,就会常常怀疑对方是不是还爱你,每天都要确认一下:“你今天还爱我吗?”

有趣的是,后续的研究者曾经就这三个结论,将依恋特质和成人的爱情表现相互比较,也发现了不少相似之处,比较表如下:

这张表格,呈现了成人的爱情表现跟婴儿的依恋行为如此相近。成人的恋爱方式和表现,很可能从婴儿时期就受到影响。

婴儿的依恋特质与成人的爱情表现比较表

续表

三种依恋的风格

由此看来,小时候与他人培养亲密关系的过程,对成年后的恋爱方式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研究者经过调查和归纳分析之后,把依恋的风格再分成三种:“安全型”(Secure)、“回避型”(Avoidant),以及“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

基本上,一个人的感情观,最大和最初的影响就是来自家庭,第一个“典范”就是父母的感情。爸妈感情好,小孩就有相当高的概率是“安全型”的人,个性开朗,也很容易跟别人交朋友。爸妈感情不好,小孩对感情比较不信任,就容易形成“回避”或“焦虑—矛盾”的状态,生出一些“人世间没有感情这回事”“大家都是互相欺骗”的偏激思想。就像从前有些学生失恋时会跑到研究室来哭诉:“老师!全天下男人没一个是好东西!”

安全型爱人

“安全型”的人会有怎样的特质和表现呢?在依恋关系里面,你和对方彼此信赖比较多,往往根植于你的小时候,照顾你的人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你相信这个世界是可以依赖的、是可爱的。

有一个心理学的游戏,是要求受试者两臂张开,放松自己,告知受试者“有人会接着你”。安全型的人会毫不迟疑地往后倒,相信陌生人会接住自己,这就是最典型的表现。

具有安全感的人比较容易和别人接近,而且依赖或被依赖时也感到很自在,不常担心会被遗弃或是别人太靠近,做事很大方,讲话很大声,参加活动很积极主动。简单来说,就是散发着“我很幸福”的粉红色光芒。这一类的爱人通常将爱描述为“幸福的、友爱的、信任的”,并且就算是另一半有错,还是能够接受和支持他们的伴侣,彼此的关系可以维持比较长久。

回避型爱人

与安全型爱人刚好相反,回避型爱人和别人太过接近会紧张、很不自在,牵起对方的手会流得一手都是汗,很难完全信任或依赖别人。这类型的爱人经常害怕亲密,情绪起伏变化大,认为真实生活中不存在令人神魂颠倒的爱情。跟同学或朋友讲话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人稍微靠他近一点,他就会后退,有些人却可以靠地很近也没关系,这是每个人对“身体距离”的感觉不太一样。好朋友在耳边讲悄悄话,有些人会条件反射般闪得远远的,一朝耳朵被鼠咬,十年怕讲悄悄话。这是总是想和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很难完全相信别人的“回避型”。

焦虑—矛盾型爱人

焦虑—矛盾型的爱人,是“内心经常上演小剧场”的典范。焦虑—矛盾型的人对于他人的反应十分敏感,比较容易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就算考上台大了还觉得:“唉,不是最好的科系!”如果是最好的科系:“唉,我不是第一名!”永远永远有可以焦虑与矛盾的地方。

这样的人也经常怀疑另一半是不是还爱自己,每天都要问:“你今天还爱我吗?”他们对爱情的想法是迷恋、期待回报和融为一体,很容易坠入情网,常常觉得自己要坠入情网了,却又很难找到他们所谓的真爱——因为他不相信有人会真的爱自己,始终在“寻找”跟“不能确定”之间徘徊。

这类型最典型的人物是谁?就是白雪公主的后母。白雪公主的后母每天要问三遍:“魔镜、魔镜、魔镜,世界上最美丽的人是谁?”魔镜当然说:“当然是你啊。”因为你照镜子,出现的一定是你呀!直到有一天,魔镜烦了,就说:“最美的人不是你,是白雪公主。”故事就开始了。那面魔镜,其实就是心里的魔镜,是内心想法的映照。

对于依恋风格的分类,并不是像血型、星座或心理测验一样,以少数的典型去归纳所有人的行为,这样做太过于粗率,对于研究爱情或者好好谈一场恋爱,都没有太大帮助。不要忘了,任何理论都不是万灵丹,依恋理论也无法完整涵盖、解释所有的爱情行为,只是其中一种可能的解释,所以符合了不需要太高兴,不符合也不要太难过。在这里提出依恋理论的重点,其实在于提供一条回想的线索和自我观照的脉络:

我是怎么样的人?

我如何对待喜欢自己(或自己喜欢的人)?

只有追溯形成现在的自己的原因,才有可能在恋爱中解决一些连自己也没想到的心结,找到最适合的人、最舒服的相处之道,从从容容、开开心心地去谈一场没有后悔也没有遗憾的感情。 sm3/PqRj1xHCHiALs1K+EXWH5VNBFXPPo14FD1J2/4V2nGYvJvOC2BlIbdmS9Jm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