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一种爱情,各自表述

为什么出版这本书要等这么久呢?

其实主要就是因为一个只会写学术书,也算会演讲,却不会写大家期待的这种书的我,终于得到贵人相助。

从1996年秋季,我在台湾大学(以下简称“台大”)开了“爱情社会学”这门课以来,我自己就很幸运地被媒体善意地报道了好几次,后来就是接踵而来的出版社邀约。我一直都很诚实地向跟我联络的出版社编辑说明我的难处,许多编辑大概以为我找借口推脱,所以都很客气地说“希望下次有合作的机会”而不再联络;少数有心的编辑尝试过各种方式,可是也不尽理想而作罢。其中有些主编等到自己都退休了,还是没等到我这本书。这真是让我惭愧万分。

我真不是故意找麻烦,实在是自己没有这方面的五彩笔。

近二十年来,我的“爱情社会学”延伸出了“爱情历史社会学”和“爱情与社会理论”,这成了我的“爱情三部曲”。后来台大开放式课程的主事者希望我能录制课程以飨芸芸众生,我也本着孔老夫子“有教无类”的教训,欣然答应。自从课程在网络上开放以来,大陆也有不少网站加以转载,这让我的课程更能无远弗届,这已经是我当初开课时始料未及的事了。我一直认为这就是我最喜欢的方式,这就是我上课的“原汁原味”,还有我的上课讲义可以下载,听众可以在自己喜欢的时间和地点选择收看或听课程。这就是我认为最好的样子,特别是我不必再多做什么,这对黔驴技穷的我来说,真是完美,出版的事情更是被置于脑后。都有免费网络课程可看了,还需要写成书吗?

没想到“爱情社会学”课程在网络上开放以后,出版社的邀约更多,海峡两岸都有。我还是维持一贯的说法:如果编辑有不错的创意,我很乐意听听看。许多编辑又如以往不再联络,最后只有三采的传欣锲而不舍,她建议找文字编辑幼芳来将我的网络课程和讲义转写成可以阅读的书。经过了她们的前置努力(特别还想保留我课程中的幽默和笑话),和我不断讨论内容,最后就是各位现在看到的样子。

这原来是大学的一门课,所以内容会有不少学术研究成果的介绍,这不仅是社会学中的异数,恐怕也是这本书和坊间的爱情书都不太一样的地方。一种爱情,各自表述。希望大家都可以收获满满。

如果各位喜欢这本书,主要感谢两位小姐的出手相助,我就只是出了一张嘴而已。

这本书和当初我开这三部曲的初衷是一样的:我们大家都因为爱情而成为更好的人,我愿意以我常说的“爱情八字真言”祝福大家:平等对待,共同奋斗! 2nJduzRtiACPKYyh+zMCunljmuBZi9cw+X7sc8bASVN5CZTgeAamI4DMqGbfaf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