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次,你被要求作出一点小小的改变来拯救地球?比如,更换照明灯泡,或使用可循环利用的购物袋。你可能还被要求购买一些叫做“碳补偿”的东西。那基本是对你消耗的能量和过度的消费做出经济上的补偿。比如,因为乘坐飞机头等舱而对环保感到愧疚的旅客会多付航空公司一些钱,让航空公司到南美洲种几棵树。
这些行动本身都是对环境有益的。但是,如果说这些行动改变了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呢?它们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很关心地球,促使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更加环保吗?还是说,这些看似高尚的选择反而会造成环境破坏,因为它们不断提醒我们,自己已经有了“绿色许可”?
我之所以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我看到了一项研究,是关于“道德许可”对环保的影响的。仅仅是浏览出售可充电电池和有机酸奶等绿色商品的网站,就会让人感觉良好。但是,更关注环保并不能真的导致善举。研究发现,选择购买环保商品的人更容易在之后的测试中撒谎,以便从每个回答正确的问题上拿到报酬。他们也更容易从装报酬的信封里面偷钱。总之,绿色消费的美德为说谎和盗窃找到了合理解释。
即便你认为开混合动力车普锐斯(Prius)不会让你变成骗子 ,但这项研究仍旧让人感到困扰。耶鲁经济学家马修·柯辰(Matthew J.Kotchen)提出了这样的忧虑:小的“绿色”行为会降低消费者和商家的罪恶感,允许他们做出伤害性更大的事。我们可能关心环境,但改变重要的生活方式却并非易事。想到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的严重程度,以及为了防止灾害要做的事,我们就会觉得一切都势不可当。只要某些事让我们觉得自己尽力了,不用再担心那些问题了,我们就会蜂拥而上。而一旦我们的罪恶感和焦虑消失了,我们就会觉得可以重新开始一贯浪费的生活方式了。所以,使用可循环购物袋会允许我们购买更多的东西,种一棵树会允许我们去更多的地方旅行,换电灯泡会允许你住在更大、更耗电的房子里。
好消息是,不是所有的环保行为都会刺激人们的消费,或毫无罪恶感地挥霍碳能源。墨尔本大学经济学家发现,当人们对罪恶行为做“忏悔”的时候,最有可能产生“许可效应”。比如,为了弥补家里用电消耗的碳能源,人们会多花2.50美元种一棵树。这样,消费者的生态罪恶感就得以缓解。这让他们更有可能允许自己消耗更多的能源。有很多初衷良好的惩罚机制都会出现类似的效果。比如,托儿所会让晚接孩子的父母交罚款,但这种制度实际上增加了晚接孩子的概率。家长可以购买晚接孩子的权利,以此来消除自己的罪恶感。为了完成一些简单的事情,很多人宁愿花钱,把责任推给别人。
但是,当人们有机会为环保行为付钱,替代曾经破坏环境的行为时,比如,人们多花10%的电费使用绿色能源,却不会出现这种“许可效应”。为什么呢?经济学家推测,这是因为这种行为不能减轻消费者的罪恶感,而会增强他们对环保作承诺的感觉。当我们花更多钱使用风能或太阳能时,我们觉得自己是为地球做好事的人!然后,我们会一直觉得自己身上有这样的标签。于是,我们会寻找更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如果我们想促进别人的环保行为,更明智的做法就是强化他们“环保人士”的身份认同,而不是让他们花钱购买融化冰盖的权利。
这适用于所有积极的改变,包括我们对自己的激励。我们需要觉得自己想成为做正确事情的人。从本质上看,道德许可就是一种身份危机。我们之所以会奖励自己的良好行为,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认为,真正的自己想做坏事。从这点来看,每次自控都是一种惩罚,只有放纵自我才是奖励。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这样看待自己呢?想要走出“道德许可”的陷阱,我们就要知道,那个想变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想按核心价值观生活的自己。如此一来,我们就不会认为那个冲动、懒散、容易受诱惑的自己是“真正”的自己了。我们就不会再表现得像个必须被强迫完成目标、然后为作出的努力索要奖励的人了。
当你思考自己的意志力考验时,你觉得哪部分的你像“真实”的你?是那个想追求目标的你,还是那个需要被控制的你?你是更认同自己的冲动和欲望,还是更认同自己的长期目标和价值观?当你想到你的意志力挑战时,你觉得自己是能成功的人吗?还是说,你觉得自己需要被彻底压抑、完善或改变?
在追求自控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把所有的意志力挑战都放在道德标准的框架中。我们总是轻易地认为,自己做过的善行,或是仅仅考虑要去做的善行,给了我们道德上的许可。如果只按照“正确”和“错误”来判断做过的事,而不是牢记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就会带来与目标相抵触的冲动,并允许我们做出妨碍自己的行为。想要做到始终如一,我们就需要认同目标本身,而不是我们做善事时的光环。
核心思想:当我们将意志力挑战看成衡量道德水平的标准时,善行就会允许我们做坏事。为了能更好地自控,我们需要忘掉美德,关注目标和价值观。
深入剖析:
·善与恶:当你的意志力挑战成功时,你会不会告诉自己你很“好”,然后允许自己做一些“坏”事?
·你是否在向明天赊账?你是不是告诉自己明天会弥补今天的过错?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是否真的弥补上了?光环效应:你是不是只看到了坏东西好的一面,如折扣省钱、零脂肪、保护环境?
·你觉得自己是谁?当你想到你的意志力挑战时,你觉得哪部分的你才是“真实”的你?是想追求目标的你,还是需要被控制的你?
意志力实验:
·明天和今天毫无区别。当你想改变行为的时候,试着减少行为的变化性,而不是减少某种行为。
·取消许可,牢记理由。下一回,当你发现自己在用曾经的善行为放纵辩护的时候,停下来想一想你做“好”事的原因,而不是你应不应该得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