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修订版题叙

二十年前,我用前后七年的时间,主持编纂了一套大书,选录晚清民国以来的学术精要之作,凡四十四家,三十五卷,两千多万字。有的单独为卷,有的几家合编,一九九七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为“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现已过去整整二十个年头了。是非得失姑且不论,对我个人而言,主要是熟悉了二十世纪学术的知识谱系,对那一时期的学术流变和典范性人物,有了真切的了解。《中国现代学术要略》,就是为那套大书写的总序。

没想到区区一序,引出很多故事。一是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八日和二十五日,《中华读书报》以四个整版的篇幅,刊发了此序,在学界引起不小的反响。二是经李泽厚兄提议,在我家举行了一次学术恳谈会,李慎之、戴逸、汤一介、庞朴、李泽厚、余敦康等学界重镇悉皆与会,讨论得有趣而热烈。三是李慎之先生在恳谈会后,写了一篇与我讨论的文章。四是接着又有不赞同李先生的文章,以及既与李先生商榷又与我商榷的文章出现。十年之后,即二〇〇六年,我对这篇总序作了一次增补,篇幅有很大扩充,够一本专著的规模了,于是便在二〇〇八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仍以《中华读书报》刊载时的原题《中国现代学术要略》为书名。李先生的文章和邓小军先生与之商榷的文章,以及那次珍贵的恳谈会的纪要,附载于书的后面,并加写了一篇万余言的后记,具道总序的写作经过和相关的后续故事的原委。

如今距《中国现代学术要略》初版问世,又过去整整十年,参加那次恳谈的师友,李慎之、汤一介、庞朴三位已经作古,抚今追昔,不禁为之泫然而叹。三联主人希望此书能够再版,借此机会,对全书重新作了一次校勘,改正了若干舛误,内容和引用资料均有增补和修订。原书附件,除了恳谈纪要,其余皆略而不存,而另补入三篇题义更加紧要相关的文字,作为这次修订版的附录。我个人其实是很喜欢这本叙论简要、近乎一气呵成的学术史专著的,内中的胜义和独得,我也感到有些许自珍。感谢老友董总秀玉的关照,感谢初版和此次再版的责编张荷女士的辛劳,她对此书的重视与尽责,比我犹且过之。

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二日记于东塾 bucTpMkX7HiEthpwbZBKnLDIQ9WhOUmKGKFDgxgyShpWfFoHlQOFb34OosPM+mX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