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四章
贺普仁教授常用的经外奇穴和经验穴

1.头面部经外奇穴

(1)四神聪:

位于百会穴四面各一寸。主治头痛、眩晕、精神病。

(2)印堂:

位于两眉头间。主治失眠、头痛、头晕、鼻炎。

(3)太阳:

位于眉角与眼角连线向后一寸凹陷处。主治头痛、牙痛、头晕、目赤肿痛。

(4)当阳:

位于头前部当瞳孔直上,前发际上一寸处。主治偏正头痛,头昏目眩,鼻塞。

(5)内睛明:

位于目内眦之泪阜上。主治结膜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出血。

(6)鱼腰:

位于眉中间即是。主治近视、面神经炎、前额痛。

(7)球后:

位于眶下缘稍上方,眶下缘之外侧1/4与内侧3/4的交界处。闭目时取穴。主治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出血、近视、远视、青光眼、白内障。

(8)内迎香:

位于鼻孔内后上部黏膜上。主治鼻病、热病、头剧痛、目暴痛。

(9)上迎香:

位于鼻背软骨旁。主治头痛、伤风鼻塞、鼻渊。

(10)聚泉:

位于舌面正中央直缝上。主治舌强、哮喘、咳嗽、舌肌麻痹、消渴。

(11)金津、玉液:

位于舌下两旁紫筋上。主治舌肿痛、喉痹、消渴、失语症。

(12)海泉:

位于舌下中央脉上。主治喉痹、呕吐、腹泻、重舌肿痛。

(13)耳尖:

位于折耳向前,耳廓上方尖端处。主治高热、目赤肿痛、结膜炎、麦粒肿。

(14)健耳:

位于耳后背耳廓根部与颞骨乳突部移行处,横平耳前的耳门穴。主治耳聋、耳鸣、聋哑。

(15)后听宫:

位于耳后背耳廓根部与颞骨乳突部移行处,横平耳前的听宫穴。主治耳聋、耳鸣、聋哑。

(16)后听会:

位于耳后背耳廓根部与颞骨乳突部移行处,横平耳前的听宫穴。主治耳聋、耳鸣、聋哑。

(17)夹承浆:

位于下颌部,承浆穴外一寸处。主治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18)翳明:

位于颈项部,翳风穴后一寸处。主治眩晕、失眠、视物不明、目疾、眩晕、耳鸣、失眠、精神病。

(19)牵正穴:

位于耳垂前0.5分处。主治口眼歪斜、口腔溃疡。

(20)上廉泉:

位于前颈上部正中,下颌下缘与舌骨体之间的凹陷处。主治急慢性咽炎、喑哑、流涎、舌面溃疡、癔病性失语、舌肌运动障碍、言语不清。

2.颈项部经外奇穴

(1)新设:

位于风池直下发际线下1.5寸处。主治落枕、后头痛、咳嗽、咽痛。

(2)扁桃体:

位于颈上部,下颌角内下方约一横指处。主治扁桃体炎、咽喉肿痛。

(3)安眠:

位于颈后上部,当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之中点处。主治失眠、眩晕、头痛、高血压、精神病、癔病、急救苏醒。

(4)颈臂穴:

仰卧侧头,在锁骨内1/3与2/3交点处直上一寸,当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处。主治上肢痿痹,肩臂疼痛。

3.背腰部经外奇穴

(1)定喘穴:

位于颈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主治咳嗽、哮喘、落枕、支气管炎、荨麻疹。

(2)华佗夹脊:

位于背部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一侧十七穴,督脉旁开0.5寸处。主治咳嗽、哮喘、胸肋痛、背部疼痛、肺结核、下肢麻痹。

(3)四花:

位于背部膈俞、胆俞。主治气虚血虚、咳嗽痰喘、贫血、肺结核。

(4)痞根:

位于背部第十三椎下旁开3.5寸处。主治痞块、肝脾肿大、疝气、腰痛、胃痛。

(5)腰眼:

位于第三腰椎旁开3~4寸凹陷处。主治腰痛、肾下垂、腰肌劳损、妇科病。

(6)胃脘下俞:

位于背部第八胸椎旁开1.5寸处。主治消渴、咽喉干燥、胸胁疼痛、咳嗽。

(7)下极俞:

俯卧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三腰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腰痛、泄泻、腹痛、小便不利、遗尿、下肢酸痛。

(8)腰眼:

俯卧腰部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处。主治腰痛、尿频、消渴、虚劳、消瘦、月经不调、带下、遗尿。

(9)十七椎:

俯卧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腰腿痛、下肢瘫痪、痛经、崩漏、月经不调、肛门疾患。

(10)腰奇:

位于骶部(俯卧),尾骨尖直上2寸处,骶角之间凹陷中。主治癫痫、头痛、失眠、便秘。

(11)崇骨:

位于背部第六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感冒、咳嗽、喘息、癫痫、疟疾、颈项强痛。

(12)血压点:

位于背部第六、七颈椎棘突之间旁开2寸处。主治高血压、低血压。

(13)结核点:

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3.5寸处。主治肺结核病。

(14)巨阙俞:

位于背部第四、五胸椎棘突之间凹陷中。主治心痛、失眠、肩背痛、咳嗽、气喘。

(15)接脊:

位于背部第十二胸椎与第一腰椎棘突之间凹陷中。主治脱肛、腹痛、腰背痛、泄泻、消化不良、癫痫、疝气。

(16)肘椎:

位于腰部,俯卧,垂肘贴身,当两肘尖与后正中线交点旁开一寸。主治脘腹胀痛、霍乱吐泻、呕吐下痢、便血、小腿转筋。

4.胸腹部经外奇穴

(1)提胃:

位于腹上部,上直对乳头,平中脘穴旁开四寸。主治胃下垂、消化不良。

(2)升胃:

又叫胃上穴,位于腹部正中,乳头直下,肚脐上2寸处,或下脘穴旁开4寸处。主治胃下垂、腹胀、胃炎。

(3)提托1:

位于下腹部,在乳头线上,横平关元穴。主治子宫脱垂、下腹痛、疝痛。

(4)子宫:

位于下腹部,中极穴旁开3寸处。主治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附件炎、盆腔炎、膀胱炎、睾丸炎。

(5)脐中四边:

位于神阙上下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主治胃脘疼痛、饮食不化、泄泻、肠鸣、疝气、水肿、小儿惊痫。

(6)利尿穴:

位于腹部脐下2.5寸处,神阙与曲骨连线的中点处。主治癃闭、血尿、淋证、遗尿、腹痛、泄泻、痢疾。

(7)气门:

位于腹部脐下3寸,旁开3寸处。主治女子不孕、崩漏、阴挺、胎漏下血、癃闭、少腹痛。

(8)提托2:

位于腹部脐下3寸,旁开4寸处。主治阴挺、痛经、腹痛、腹胀、疝气。

(9)维胞:

位于腹部脐下3寸,旁开6寸处,当髂前上棘内下方凹陷处。主治阴挺、月经不调。

(10)三角灸:

在腹部,以患者两口角之间的距离为长度,作等边三角形,将顶角置于患者肚脐,底边呈水平线,两底角处是穴。疝气、偏坠、腹痛、冷气心痛、睾丸痛。

5.上肢经外奇穴

(1)十宣:

位于十指头上去甲爪一分,每指各一穴。主治昏迷、晕厥、中暑、高热、惊厥、癔病、癫痫。

(2)四缝:

位于手四指内中节是穴。主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腹泻、胆道蛔虫症。

(3)大骨空:

位于手大指节第二节前尖上。屈指当骨节中。主治目痛、目翳、吐泻。

(4)小骨空:

位于小指二节尖上。主治眼肿痛、白内障、喉痛、指关节痛。

(5)落枕:

位于手背面,第二掌骨间隙前中三分之一交点处。主治落枕、颈椎病、肩臂痛、胃痛。

(6)腰痛点:

位于手背面,第一、四掌骨间隙后部两侧各一穴。主治急性腰扭伤。

(7)二白:

位于掌后横纹中直上四寸。主治痔疮、脱肛、前臂神经痛、胸胁痛。

(8)肘尖:

位于肘尖上,屈肘得之。主治淋巴结结核。

(9)肩前1:

位于肩前面,当肩髃穴与腋缝前端连线之中点处。主治肩周炎、中风、上肢瘫痪、肩扭伤疼痛。

(10)夺命:

位于肩髃穴与尺泽穴连线的终点处。主治晕厥、头昏、上臂酸痛、丹毒。

(11)肩前2:

位于腋前皱襞与肩髃穴连线的中点。主治肩痛不举、上肢瘫痪。

(12)手逆注:

位于腕横纹与肘横纹连线的中点。主治前臂疼痛、痉挛、麻痹、癔病。

(13)拳尖:

位于手背,握拳手掌背部第三掌骨小头高点处。主治目痛、目翳。

(14)五虎:

位于手背,握拳手掌背部第二、四掌骨小头高点处,两手共有四穴。主治手指拘挛。

(15)虎口:

位于手部,侧掌拇、食指分开,在指蹼中点上方赤白肉际处。主治头痛、烦热、眩晕、心痛、失眠、盗汗、牙痛、咽痛、肩胛痛、手臂痛、小儿唇紧。

(16)八邪:

位于掌部,微握拳,在手背侧,第一至五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4穴,左右共有8穴。主治烦热、目痛、头痛、项强、咽痛、牙痛、手指麻木、毒蛇咬伤、手背红肿、手指关节疾病。

(17)中魁:

位于手背部,在中指背侧,近端指间关节横纹中点处,屈指取之。主治呕吐、噎膈、反胃、呃逆、鼻衄、牙痛、白癜风。

(18)中泉:

位于上臂背侧,手背腕横纹上,当阳溪穴与阳池穴连线的中点,指总伸肌腱桡侧凹陷中。主治胸胁胀闷、咳嗽、气喘、胃痛、吐血、目翳、掌中热、腹胀腹痛。

6.下肢经外奇穴

(1)鹤顶:

位于膝关节髌骨上缘中点上方凹陷处。主治膝部疼痛、下肢无力、瘫痪。

(2)阑尾:

位于足三里穴下2寸处。主治阑尾炎、下肢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

(3)胆囊:

位于小腿前外侧面上部,阳陵泉穴下2寸处。主治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症、耳聋。

(4)内麻点:

位于小腿内侧中点胫骨后约一横指,内踝直上7寸,胫骨内侧缘稍后之凹陷处。主治下腹部疼痛、女性内生殖疾病、镇痛、止痛、麻醉。

(5)内踝尖:

位于足内踝尖最高处。主治下牙痛、脚内转筋。

(6)外踝尖:

位于足外踝尖最高处。主治寒热脚气、脚外转筋。

(7)髋骨:

位于下肢大腿前面,梁丘穴两旁各1.5寸处,一侧2穴,左右共4穴。主治下肢疾病,腿痛、下肢瘫痪、鹤膝风。

(8)百虫窝:

位于大腿内侧,当血海穴之上1寸。主治风疹、湿疹、皮肤瘙痒、下部生疮。

(9)八风:

位于足部,足背各趾间缝纹端赤白肉际处,每足4穴,两足共8穴。主治足背红肿、足趾麻木、足趾疼痛、脚气、头痛、牙痛、疟疾、月经不调、毒蛇咬伤。

(10)独阴:

位于足部,足底第二趾远端趾间关节横纹的中点。主治心痛、腹痛、呕吐、吐血、胞衣不下、死胎、月经不调、疝气、胸胁痛。

(11)气端:

位于足部,在足十趾尖端,距趾甲游离缘0.1寸处。每足五穴,两足共十穴。主治脚气,足胀痛,中风急救,卒腹痛。

(12)里内庭:

位于足部,足底第二、三趾间,与内庭穴相对处。主治足趾疼痛、小儿惊风、癫痫、急性胃痛。

(13)陵后:

位于小腿外侧,在阳陵泉穴后方,腓骨小头后缘下方凹陷处。主治膝胫酸痛、胸胁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足下重、足内翻。

(14)女膝:

位于足部,在足跟后正中线赤白肉际,当跟腱附着部下缘。主治惊悸、癫狂、骨槽风、齿龈炎。

(15)环中:

位于臀部,在环跳与腰俞穴连线的中点处。主治坐骨神经痛、腰腿痛、梨状肌综合征。

(16)新建:

位于下肢,在股骨大转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在居髎后上方2寸处。主治臀股疼痛、股骨关节炎、股外侧皮神经炎。

(17)四强:

位于下肢,在髌骨上缘中点至上4.5寸处。主治瘫痪、下肢痿痹、下肢疼痛。 lpdp2fJLnHpPYDxNTuKs16aF3cQ4ffVzd4YxcfT29nUQlc4Y0WLF41Qu/d0+tem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