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章
贺普仁教授用三通法治疗疼痛的心法

一、疼痛病因

疼痛是人体接受体内外刺激后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感觉反应。它既是人体必备的感觉功能,又是机体遭受伤害性刺激形成的病理改变的一种表现。前者属于生理性疼痛,后者属于病理性疼痛。中医理论认为疼痛是患者的自觉症状,是疾病的一种表现,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早在《内经》时代就引起了医家的重视。在《素问》第十一卷第三十九篇即设立《举痛论》专篇,有疼痛的病因病机。后世医家将疼痛的病机归纳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但还有一种痛证病机未能引起重视,即《举痛论》指出的“绌急则外引小络”。其经文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这种疼痛不能归结到“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中去,它是有别于二者的另一种疼痛。故有“脉寒”,“缩蜷”,“绌急”,“外引小络”。

“寒气客于脉中”,“炅气相薄则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而“绌急则外引小络”之“小络”,则是指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遍布全身,运行气血的细小络脉。络脉按照其级数又可细分为十五别络、浮络和孙络。正是这些数不胜数的细小络脉通过各自的层级联系将人体各组织器官有机联系起来。人体经脉,分布均匀,舒展自如,以维持气血的正常运行。若外邪侵犯经脉,就会造成经脉挛缩拘急,牵引作痛。如寒气侵袭血脉,血气滞涩,经脉不通致痛;同时血气滞涩,影响经脉自身的供血,引起或加剧脉络拘急牵引致痛,《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又云:“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清代医家叶天士提出的“久痛入络”。而久痛的原因则是“重中于寒”,“重中于寒,则痛久矣”。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这是后世医家所述及的因寒邪直中而引起的急性胃脘痛。其痛为小络急引之痛,故患者胃脘部有一种紧缩牵扯的绞痛感。“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因寒气客于脉外而最终导致“相引而痛”的一系列病机演变则是牵涉痛产生的机制,并指出其病因为寒。

气血要保持在脉道中正常运行、畅通无阻,需要心气、肺气、肾气、宗气来维持。经脉、脏腑之气不通致痛,为痛证、实证病机理论,在《内经》中记载:“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又云:“热气留于小肠,腹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热结伤津,不通而致痛。指出邪客于经脉、脏腑之中,使经脉、腑气之气不通,气血运行受阻,故卒然而痛,即“不通则痛”的病机。中医对疼痛的病机已有明确的定律:“不通则痛”。气血运行阻塞障碍是疼痛的病理基础。疼痛是气血运行障碍的外在表现。针灸治痛就是在审病求因的基础上,着重于调整气血的运行,针灸通过选择相关的经穴。施以适当手法,驱散外邪、疏通气血。如外感风邪导致的营卫不和,针刺风池、曲池、外关等穴,可以疏散风邪,使营卫调和,气血畅行。寒邪侵袭机体,脉道拘急,气血涩滞,在有关经穴上施以烧山火的手法,或灸“灼”热熨,或火针温通,都可以起到助阳散寒,舒缓筋脉,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对各种内伤引起的气血运行障碍,针灸可以调理脏腑功能,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改善气血运行。如针灸可以通过疏解肝郁,调理气机,治疗肝气郁结的胸胁疼痛。针灸可以通过补益心气。温通心阳,治疗心阳闭阻的胸中痹痛。针灸具有调理胃肠,消食导滞的功能,对饮食不节,食积内停所致的脘腹胀痛也能够疏理气机,缓解疼痛。

饥饱失常,劳倦过度,大病、久病,饮食不洁,损伤元气,使元气亏虚,无力运行精气,输送营养,使经脉、脏腑失于荣养则出现各种痛证。如饮食过量,暴食暴饮,造成食滞中焦,则可出现胃脘疼痛。元气亏虚于上,脑府失于荣养,出现头晕头痛;元气亏虚于下,则脏腑升提无力,而见腹部、肛门坠痛,腰腿酸软冷痛。各种原因引起的血虚,血不上荣,清窍失养,则见头晕头痛。不能荣养滋润四肢百骸,则引起相应部位的疼痛,如《质疑录》云:“肝血不足,则为筋挛……为目眩,为头痛,为胁肋痛,为少腹痛,为疝痛诸证,凡此皆肝血不荣也。”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关系密切,不可分割,气病及血,血病必涉及气,气血亏虚不能濡养筋脉,则脉络拘急而发生痛证,在《张聿青医案》记载:“人之一身,必赖气血营养,惟营血不足,斯络隧空虚,而诸痛俱作。”由于饮食失调,损伤脾胃,使气血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年老体弱或劳倦过度,气血暗耗或外感风寒,发汗过多,耗伤气血,气血不足不能温煦、濡润、荣养经脉、脏腑、肢体而发生不荣则痛。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记载:“血气皆少则喜转筋,踵下痛。”

在《素问》记载:“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指出了风邪袭表可出现疼痛的症状。外感六淫之邪可单独侵袭人体致病,也可合而袭人,但最终都会导致经脉闭阻,经脉之气不通,气血逆乱,攻冲经脉而痛。如风邪侵袭人体表常留于皮毛、肌肉、腠理之间,使经脉之气不通利,而见头痛、项强、肌肉酸痛,《诸病源候论》曰:“风在于皮肤,淫淫跃跃,若划若刺,一身尽痛。”寒邪致痛,寒凝肌表,经脉不利,则肢体筋肉疼痛,《素问·举痛论》中云:“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搏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而不可按也。”若风寒湿邪合而侵袭人体,留于经脉、关节,常引起肌肉、四肢关节的疼痛。体内虚火内生、大汗、吐、泻、多尿,或高热灼津等原因,损耗阴精,导致阴液不足,不能濡润经脉、脏腑,而发生不荣而痛者,如胃阴不足,脏腑失于濡润而见胃痛。《金匮翼》中指出:“肝虚者,肝阴虚也……阴虚血燥,则经脉失养而痛。”由于素体虚弱、房劳多产导致肝肾之阴不足,骨髓不充,经脉失于荣养,出现腰膝酸软、足跟痛等。

在《素问》中记载:“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异常情绪变化导致气机紊乱和脏腑气血功能失调,七情太过,会导致机体气机升降失常,经脉之气运行受阻,不通则痛。如过悲伤肺,肺主肃降,进而影响整个机体的气机升降,气机变降为滞,出现胸满胀痛,周身窜痛。暴怒伤肝,因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出现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出现气郁、气滞。气滞又可使血流滞涩,形成脉道不通,所以气滞与血瘀不能截然分开,常常会相继出现,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在局部出现疼痛,脉象弦涩等症,《张氏医通》曰:“怒则目疼,肝火过旺也。”跌仆损伤直接伤及筋骨脉道,使血溢脉外或瘀阻脉中,不通而痛,《临证指南医案》指出:“积伤入络,气血皆瘀,则流行失司,所谓痛则不通也。”

针灸治痛是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的,但必须抓住改善气血运行障碍这一主要矛盾,采用相关的经穴和适当的针刺手法,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痛目的。因为无论在辨证选穴还是施用手法方面,针刺治痛都有特殊的要求。要想激发经气,使气通畅,必须辨证定经,循经取穴,使证、经、穴三者相适应,让针刺的感应上下出入,直达病所,才能使凝滞的气血得以宣散,瘀阻的经络得以通畅。中医历来一直强调针灸治痛必须在经络学说的指导下进行,运用“辨证定经”、“循经取穴”这个法则,只有把疾病的属经搞清楚,才能选穴准确。激发失调的经气,收到明显的治痛效果。

实性痛证的病因多为饮食失调、七情太过、外感六淫、跌仆挫伤,或外邪致机体产生的痰、瘀等病理产物,这些病因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经脉、脏腑之气的正常运行,使经脉、脏腑之气不通,不通则痛。在《古今医鉴·胁痛》中有论述:“若因暴怒伤触,悲哀气结,饮食过度,冷热失调,跌仆伤形,或痰积流注于血,与血相搏,皆能为痛。”忧思过度伤脾,脾主运化水湿,脾伤引起水液代谢障碍,湿聚生痰,痰阻经脉,不通则痛。饮食伤脾,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辛辣炙煿,或饥饱失常,损伤脾胃,使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致寒湿内生,或化生湿热,或形成痰浊,阻滞经脉之气,引起气血运行障碍,产生各种疼痛;饮食不洁,还可致湿、热、毒蕴积,阻于经脉,经脉之气不通,不通而痛。

在《五脏别论》中记载:“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六腑,以通为用,“实而不满”。如果外邪、气滞、痰浊、瘀血、燥屎、虫结等阻于腑道,导致脏腑之气升降失常,阻滞不通而发生疼痛。如外感寒邪,直中脏腑,腑气不通则脘腹痛甚。饮食不洁、不节,损伤脾胃,化生湿热、痰浊、虫邪等阻滞气机,使其升降失常,脏腑之气不通,而见各种腹痛,在《症因脉治》记载:“湿主生生之令,饮食不谨,湿热内生,则虫积而痛矣。”若肝气犯于胃,使其受纳通降失司,中焦气滞,出现胃痛腹胀;阳明积热、燥屎,阻碍腑气通畅,大肠传导失职,则出现便秘、腹痛等不通则痛之症。

由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阳虚,久病体虚,年老体弱,暴病伤阳,或汗泄伤阳,外邪直中,饮食所伤,使经脉、脏腑失于温煦、荣养,不荣而痛。心阳不足,心脉失于温养则心胸痹痛。肾阳不足,肾府失于温煦则出现腰膝酸软冷痛等症,在《医宗金鉴》记载:“筋骨间作痛者,肝肾之气伤也。”由于人体气、血、阴、阳常相互影响,相互转化,血虚日久可致阴虚,气虚日久渐成阳虚;气虚不能生血,阳虚阴液难以化生,故气、血、阴、阳虚损所致痛证常相兼互见,不能截然分开。

人身经脉流行,气血环转,上下内外,无有已时。若由于外感之邪、寒凝、气滞、痰阻、血瘀而致经脉闭阻,经脉之气不通,阴阳之气相搏,气血逆乱,攻冲经脉而出现疼痛。临床上常可见到,腰部扭伤后,疼痛部位在脊柱,同时在督脉经穴上出现压痛,这表明督脉的经气不畅,针刺水沟穴出血,可以疏通经气,立见功效。在治疗内脏疾病的同时,也要根据经络所到达的区域来选取穴位。一般说来,足三里治以胃腑为主的疼痛,阳陵泉治以胆囊区为主的疼痛,上巨虚治以脐两侧为主的疼痛,下巨虚治以脐中心为主的疼痛,委中治以膀胱区为主的疼痛,若上窜动无常,痛无定处,取委阳效果最好。这些都为针灸治痛提供了选穴的规律性。

在针刺过程中,如果能注意运用龙虎交战、青龙摆尾等针刺手法,往往能收到更显著的治痛效果。在《针灸聚英》中说:“苍龙摆尾气交流,血气奋飞遍体周,任君疼痛诸般疾,一插须臾万病休。”在针感不易跨过的关节部位,还可以运用“通经接气法”。即在感传终止的部位上再刺一针,促使针感再往前走。如仍未传至病所,可再刺一处,直到针感上达病所为止。

二、疼痛性质

1.酸痛

在《内经》中记载“足胫酸痛”指疼痛兼有发酸,感觉无力的症状。多见于虚性病理变化。

2.重痛

在《灵枢》记载:“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指疼痛兼有沉重感的感觉多出现头部和四肢的症状。多因脾失健运,湿邪困阻气机所致。《金匮要略》:“腰下冷痛,如带五千钱”,即属湿滞体表腰部而呈重痛实例。

3.满痛和胀痛

在《灵枢》记载:“胆胀者,胁下胀痛,”指疼痛兼有胀感的症状。为气机受阻,是气不通而致病。以胸、胁、脘、腹、腰、骶胀痛最为常见。

4.绞痛

《辞海》中“绞”指:“两物相交”,指痛势剧烈,如绳索相绞的症状。多因寒邪阻闭气机,或瘀血痰浊凝滞气机所致。机制不一,中寒气闭,胃肠经隧挛急、套叠而痛者,有的情绪激动,包络挛急,心区绞痛者,有的胆液凝结成石,阻塞胆道而痛者。

5.纽痛

在《灵枢》记载:“足太阳之筋,其病缺盆中纽痛。”

6.痞痛

在《内经》中记载:“心下痞痛”。感觉心下有痞块堵塞作痛。

7.支痛

在《素问》中记载:“两胁支痛”。感觉似有物横撑其中的胀痛。

8.切痛

指肠中病变的疼痛。胃肠中气机不通所致。

9.引痛

指两个以上的部位相互牵引作痛。

10.跳痛

是一种有节律的跳动的疼痛。

11.刺痛

在《内经》中记载:“痛如锥针刺”这种疼痛多发生于瘀血出现的局部,痛处不移,伴有一系列的瘀血和缺血表现,如真心痛是典型瘀血致痛的特点。

12.掣痛

牵掣痛指身体或手足的筋脉牵掣作痛。寒主收引,经脉因寒而挛,牵引经络,病变在于筋脉。

13.冷痛

指疼痛有冷感而喜暖的症状。痛处觉冷或遇冷即痛,谓之冷痛,病性属寒。多因寒滞经脉、关节,津血痹阻所致。也有自身阳虚,经脉失温而致者。寒邪阻滞经络,为实证。阳气亏虚,脏腑经脉失于温煦为虚证。

14.灼痛

指疼痛有灼热感而喜凉的症状。痛处灼热谓之热痛。是气郁化热,津凝成湿,血郁于络,阻滞不通。火邪窜络所致者为实证。阴虚火旺所致者为虚证。包括体表之疮、痈、疔、疖,牙龈肿而痛。

15.空痛

指疼痛兼有空虚感的症状。多因气血亏虚,阴精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

16.隐痛

指疼痛不剧烈,尚可忍耐,但绵绵不休的症状。多因局部气血微结不通,或糜烂久不愈合,见于多种慢性病中。阳气精血亏虚,脏腑经脉失养所致。

17.窜痛

若胸胁脘腹疼痛而走窜不定,称为窜痛,多因气滞所致;四肢关节疼痛而游走不定,病在气分,是因邪客少阳三焦,卫气运行不利,而兼经脉挛急使然。多见于痹病,因风邪偏胜所致。

三、疼痛的时间

1.卒痛

指疼痛突然发作,来势凶猛,多见于寒证。

2.缓痛

指疼痛间断而来,或徐徐加重。或时痛时止,多见于气血不足,久病。

3.时痛

疼痛过程时痛时止,不是持续疼痛。多见于气滞性疼痛。

4.乍痛

疼痛发作突然,时间短暂。

5.持续痛

疼痛不休,无缓解之时,多为瘀血所致。

四、针灸治痛

针灸治痛,立竿见影。针灸可以纠正和消除气血瘀滞,祛瘀生新,通络止痛。祛除风邪,调和营卫,消除疼痛。散寒舒筋,活血止痛。放血祛热,疏通壅塞而止痛。养阴润燥,滑利脉道而止痛。疏肝解郁,调理气机而止痛。温阳行气,疏调血脉而止痛。温肾补虚,益髓填精壮腰止痛。健脾燥湿,消除痰湿所致的疼痛。益肺养阴,增强肺气的输布,以及宗气的功能行气止痛。

五、针刺侧重于调整人体脏腑气血功能的原则

针刺是对人体整体功能的调节。在配穴时必须抓住主要方面,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而针灸治疗的效应就在于调整机体的阴阳,使失衡达到平衡。人体阴阳平衡的维持,是以脏腑气血功能来实现的。调整脏腑之中,又以五脏为中心。对于五脏俞加膈俞的配穴,充分体现《灵枢·本脏》所论述的“五脏者所以藏精神气血也”的治则原旨,并将《内经》理论在针灸配穴中体现出来。调理气血要辅助以调气为主,因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虚则血虚。”“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气为阳,血为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相配,同调阴阳的原则。

六、针刺以循经为主,阴阳证因标本相结合的原则

人体疾病多以外邪侵袭、气滞血瘀、内有痰湿、经络阻滞为主,结合经络的“是动”与“所生病”证,在配穴上还要遵循以循经配穴为主的原则。以治疗经络的病理实质为主,联系相关的各条经脉,以审证求因、标本先后结合起来。例如治疗中风十二穴的“偏枯方”,在人体的上部有百会、风府、风池;中部有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部有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太冲,涉及多条经脉。概括地说,病在上部常选用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穴。病在中部常选用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穴。病在下部常选用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穴。同时结合证因分析辨证,以通经活络、活血化瘀、舒筋利节、调和阴阳以标本兼顾。治疗腰痛的经验方“腰痛六针”,组成为肾俞(双)、悬钟(双)、委中(双),肾俞穴益精固肾,功在治本。有活络止痛、固本强腰、标本兼顾的效果。 fqlSoBjfQTa6Cyg5G14SDvBwr/I5I43h7+n3KomzLkWtlKR2TyjyyqUPuERyCmD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