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医“肾主骨”与“肾-骨系统”

“肾主骨”理论是中医脏腑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防治骨与脊柱关节退变性疾病、衰老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理论和临床价值,是中医学研究中具有战略性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

中医学关于“肾主骨”的辨证论治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在维护人类的健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发现“肾”与“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调节作用,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并证明“肾-骨系统”的科学性及优越性,将会提高“肾主骨”理论的临床指导价值,从而进一步发展中医脏腑理论。

一、中医“肾-骨系统”的理论概述

《黄帝内经》中将肾与骨的关系精辟概括为“肾主骨”,且对其论述的内容异常丰富,涉及生理、病理、防治,为中医药防治肾-骨疾病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八八,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这是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其骨骼发育、退化、衰老过程的最早认识,解释了肾与骨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五脏生成》云:“肾之合骨也。”《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主骨,生髓”“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表示肾藏精、主骨、生髓是肾的生理功能的具体表现,肾与骨之间存在特殊功能联系。

有“肾主身之骨髓”(《素问·痿论》),又有“肾藏精,精生髓”。肾主五脏之精,为生命之根;骨为藏髓之器,受髓之充、血所养、精而生。而精、髓、血同类,均为肾精所化生。《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卷曰:“骨内有髓,骨者髓所生……肾藏精,精生髓,故骨者,肾之所合也。”说明骨骼的生长、发育、代谢均有赖于肾精滋养和肾气的推动。肾所藏之精可以化生骨髓,髓藏于骨腔之内,滋养骨骼,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坚固有力。故人体肾精充足,则髓足骨坚、筋强有力。

“肾主骨”理论的成熟阶段在元末明清时期,表现在两方面:

(1)元末医家杨清叟根据“肾主骨”的理论,结合自己的体会,认为骨痈疽的根源是肾虚,提出了“肾实则骨有生气”的论点(《外科集验方·服药通变方》),具体阐明了肾与骨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关系,这是《黄帝内经》“肾主骨”理论实践检验后的再总结。

(2)明清“命门学说”大盛,影响到骨伤科领域,表现在医家开始重视补肾与治伤的关系,正如薛己谓“筋骨作痛,肝肾之气伤也”(《正体类要·主治大法》)。薛己用补肾法治伤在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功。明清基础理论的发展,繁荣了这一时期伤骨科的学术争鸣,而“肾实则骨有生气”的学术观点进一步被推崇,成为明清时期论治骨痹的理论依据。如温补学派的代表医家张介宾在论治痹证时指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王肯堂在《证治准绳·杂病》中对于颈项强痛病因病机的认识:“人多有挫闪,及久坐失枕而致,颈项不可转移者,由肾虚不能生肝,肝虚无以养筋,故机关不利。”张璐在《张氏医通·诸痛门》中论膝痛记载:“膝者,筋之府,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者风寒湿气袭之。”《卫生宝鉴》云:“老年腰膝久痛,牵引少腹两足,不堪步履,奇经之脉,隶于肝肾为多。”以上诸家的论述都强调了肝肾虚弱是骨痹发生的内在原因。

中医理论对肾与骨的关系论述充分说明了骨的生理病理受肾所调控,肾之精气的盛衰决定骨的强弱。

二、中医“肾-骨系统”理论的生理病理规律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骨者,髓之府”“髓者,骨之充也”。《素问》指出:“肾,其充在骨”“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灵枢·经脉》云:“足少阴气绝则骨枯……骨不濡则肉不能著骨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素问·痿论》云:“肾主身之骨髓……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能任身,发为骨痿。”《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骨,骨重不可举,名曰骨痹。”如此看来,无论骨痿,还是骨痹,均以肾虚为其内因。

正如《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指出:“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合也;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该段论述认为肾气虚、肾精亏则骨髓失养而痿软,髓无以得生;髓在骨内,髓不足则骨无所养而致骨质脆弱无力。骨的生长、发育、强劲、衰弱与肾精盛衰关系密切,肾-髓-骨之间存在内在的生理关系,于是形成了“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的理论。肾中精气充盈则骨髓生化有源,骨才能得到髓的滋养,骨矿含量正常而骨强健有力;人体衰老则肾气衰,肾精亏虚,骨髓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而致骨髓空虚,临床可出现腰背酸痛、腰膝酸软等症状,从而导致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等骨病的发生。

(一)“肾病及骨”病证

在骨伤科中,慢性筋骨病属于中医“骨痿”“骨枯”“骨极”“骨痹”“颈肩痛”或“腰背痛”范畴,统属筋骨病。由于人体自然退变或因创伤、劳损、感受外邪,加速其退变而形成的全身或局部脊柱、四肢关节等部位的生理与病理变化交杂的一种退行性变化的“肾亏性”衰老性疾病。此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研究团队认为肾精亏损、气虚血瘀是筋骨退变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表2-9)。

表2-9 “肾病及骨”的疾病谱及阐释

(二)“骨病及肾”病证

《素问·痹论》说:“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素问·刺要论》曰:“刺筋无伤骨,骨伤则内动肾,肾动则冬病胀、腰痛。”这些论述生动地说明肾与骨的相关性作用是双向的,肾病与骨病常互相影响,肾病可及骨,骨病也可及肾(表2-10)。

表2-10 “骨病及肾”的疾病谱及阐释

三、中医“肾主骨”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

中医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肾主骨”,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刺筋无伤骨,骨伤则内动肾,肾动则冬病胀、腰痛”的论述,认为肾病可及骨,骨病也可及肾。因此,构建“肾-骨系统”的研究将深化对“肾主骨”的认识。

该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包括了钙磷代谢的调节,以及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中相关激素(如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雌激素等)的调节和细胞因子(如BMP-7、β-Catenin、TGF-β等)的调节,在这三个方面的作用下共同调控骨生成和骨吸收,构成了完整的“肾-骨系统”网络。今后进行“肾-骨系统”的研究,可以从上述三个方面深入研究补肾中药调控骨代谢、达到骨生成和骨吸收平衡的作用机制。慢性肾脏病常伴发不同程度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慢性骨髓炎、多发性骨髓瘤、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常并发急慢性间质性肾炎、肾淀粉样变,导致肾损害。(表2-11)

表2-11 “肾主骨”的生理组成与研究基础

续表

续表

续表

四、展望

中医的脏腑不同于解剖上的器官,它不受单一器官功能的局限。在脏腑的名义下,包括了很多互相关联的生理功能,所以中医脏腑与其说是解剖单位,还不如说是生理功能的组合。从现代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资料看,中医的肾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代谢等多种功能,对全身的生理功能起一种调节、整合的作用,特别是对人的生长、发育、壮盛、繁殖、衰老有重要调控作用。

图2-3 中医“肾-骨系统”现代理解及其微观内涵

A.中医“骨系统”模式图 B.中医“肾-骨系统”模式图 C.中医“肾精-骨髓系统”与干细胞、微环境关系模式图

在“肾主骨”理论指导下,团队的研究证明肾中精气充足则骨髓得以充养、筋骨坚强壮盛,肾中精气不足则骨髓空虚失养、骨质脆弱易折;临床方药研究证实补肾益精方药能够强筋健骨。证明了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的脉络,肾精影响骨的生长发育与修复的全过程。本研究团队在开展中医“肾主骨”理论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过程中多角度阐明“肾主骨”的内在联系与协调机制,深化对“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等功能的认识,揭示临床疗效产生的内在规律,提高“肾主骨”理论体系的整体认识水平,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中医脏腑理论,对建立“肾-骨系统”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图2-3)

本研究团队在“肾-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肾病及骨”“骨病及肾”病证临床诊疗规范,优化“肾主骨”理论为基础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案,提高该理论指导下相关疾病的总有效率。通过模式动物学、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特异性敲除及转基因动物模型、表观遗传学、系统生物学等学科技术系统研究“肾主骨”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开展“补肾法”作用机制研究及其治疗相关疾病。再次,临床试验研究揭示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其骨骼发育、退化、衰老过程的内在规律,系统研究“肾为先天之本”与“肾主骨”的内在规律,进一步提升“肾主骨”理论的整体认识水平,形成更加完善的“肾-骨系统理论体系”,创新和发展了中医脏腑理论。 Sshao+WMEg4Kx11vOcElGnLH9GaWckqD/VQV2T4H/blCkT9F7TmypuWBblZvhGo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