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莱姆病

(一)疾病概述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Bb)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硬蜱传播。其临床表现除了出现皮肤慢性游走性红斑、心脏损害、关节炎症外,还可表现有复杂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

【病因及发病机制】

蜱叮咬后疏螺旋体侵入皮肤并在局部孵育播散,形成慢性游走性红斑,受损皮肤可培养出螺旋体(Ⅰ期)。数日至数周螺旋体经淋巴管进入淋巴结或经血液播散到各器官,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导致血管损伤,引起心肌、视网膜、肌肉、骨骼、滑膜、脾、肝、脑膜和大脑病变,病理可见脑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内膜增厚。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莱姆病可分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开始表现为游走性红斑伴有流行性感冒样或脑膜炎样症状;②第二阶段:持续数周到数月的神经或心脏异常、骨骼肌症状和间歇发作性关节炎表现;③第三阶段:数月到数年后的慢性皮肤、神经系统和(或)关节损害。神经系统莱姆螺旋体既可影响周围神经系统,也可损害中枢神经。以下着重分析神经系统表现。

在莱姆病的第一阶段出现慢性游走性红斑后,患者可以出现脑膜刺激症状,如头痛发作、颈痛或颈强直,可持续数小时,但脑脊液检查正常。

第二阶段也可以影响脑膜,持续数周到数月,约15%的患者出现伴有脑神经或脊神经炎的淋巴细胞性脑膜炎。多数患者的神经系统损害(50%~68%)有脑神经障碍,常见累及面神经的运动纤维,有时可以影响双侧,而无脑脊液细胞数增多。但也有报道淋巴细胞增多而缺乏脑神经或脊神经损害,因此莱姆病可以误诊为Bell's麻痹或无菌性脑膜炎。32%~50%患者可出现周围神经异常,影响躯干和(或)肢体。周围神经炎常常呈躯干或肢体不对称的运动、感觉或混合性神经根神经病,表现为根痛、感觉异常或感觉迟钝。轻瘫可以影响双侧肢体,各个肢体损害常常开始于不同时间,临床损害可以出现在蝉叮咬部的节段范围内,但通常不符合此规律。少数患者可出现多发性单神经炎或四肢瘫痪,或吉兰-巴雷综合征表现。神经系统异常可持续数月,或可以复发或慢性化。

Halperin等报道莱姆病起病数年后多有间歇性远端感觉异常,临床检查无客观感觉障碍或仅有轻度感觉异常。根性颈背痛伴发肢体无力和感觉缺失也是慢性神经莱姆病的特点,电生理研究显示是多发性神经根病,脑脊液有蛋白增高表现。莱姆病后期能引起多种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综合征。德国学者报道一组患者出现进行性脑脊髓膜炎,66%患者有痉挛性截瘫或四肢瘫,有时伴有膀胱功能失调或共济失调;32%有认知功能失调;许多患者伴有脑神经麻痹(第7和8对脑神经)和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增多;其中仅10%过去有过第二阶段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此组患者神经异常持续7个月到12年,既有进展病程也有缓解复发病程。美国研究者发现莱姆病后期神经功能异常表现为亚急性脑脊髓膜炎,或出现局灶性脑炎,如表现为失语及行为异常。

【诊断和鉴别诊断】

莱姆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神经莱姆病发生在莱姆病第二阶段,临床需与慢性或复发性脑膜脑炎相鉴别,如白塞病、结节病、色素层脑膜脑炎、钩端螺旋体病、结核性、真菌性和癌性脑脊膜炎等。而晚期神经莱姆病必须与更多神经系统疾病鉴别,如进行性脑脊髓膜炎与多发性硬化和肿瘤鉴别;以局灶性脑炎为表现的莱姆病应与单纯疱疹或其他病毒性感染鉴别;出现行为异常、记忆衰退或疲劳的莱姆患者应该除外原发性精神疾病或慢性疲劳综合征,而有较严重认知损害的患者需与早期Alzheimer病鉴别。

(二)检验诊断

【常用项目】

1.红细胞沉降率

莱姆病患者红细胞沉降率轻度增快,为非特异指标。

2.脑脊液常规

神经莱姆病患者脑脊液细胞数增高,可达(100~200)×10 6 /L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含量正常。

【特殊项目】

1.伯氏疏螺旋体抗体

伯氏疏螺旋体的外膜、表面和原生质上有大量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比较重要的有表面蛋白OspA、OspB、OspC、41kD鞭毛蛋白、菌体蛋白39kD蛋白、83/100kD蛋白和热休克蛋白等。

(1)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法(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

(2)标本:最好同时采取血清标本和脑脊液标本。

(3)参考范围:正常人血清和脑脊液中伯氏疏螺旋体抗体阴性。

(4)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评价、问题

1)约90%患者有抗体滴度的上升。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后2~4周才能出现特异性IgM类抗体,6~8周达高峰,4~6个月内降至正常水平;特异性IgG常在发病后6~8周内出现,4~6个月达高峰。一般在病后3~6周内进行血清检测,若取早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检测,恢复期滴度比早期升高4倍以上,则可确诊。

2)IFA是最早用于血清学诊断的方法,其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但结果的判定有主观因素,且费时,不适于大量标本的检测。ELISA的敏感度及重复性优于IFA,适用于大量标本的检测,因而更受欢迎。

3)免疫印迹法(WB)检测的是伯氏疏螺旋体的各种特异性蛋白组分的抗体,其特异性高于IFA和ELISA,但操作比较繁琐。美国CDC针对Borrelia burgdorferi制定的严格的基因型诊断标准是:在23kD(OspC)、39kD、41kD中有两条蛋白带显色时认为IgM是阳性;18kD、21kD、28kD、30kD、39kD、41kD、45kD、58kD、66kD、93kD中有5条蛋白带显色时认为IgG是阳性。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针对B.garinii制定的基因型诊断标准为:当OspA、OspC、17kD、30kD、39kD、58kD、66kD、83/100kD中至少有一条蛋白带显色即可诊断IgG阳性;OspA、OspC、17kD、30kD、41kD、58kD、83/100kD中至少有一条蛋白带显色可诊断IgM阳性。

2.特异性抗原Bb

(1)检测方法:用Osp的相应抗体建立ELISA法可检测血清或体液中的Bb抗原,应用识别BbOsp抗原特定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可捕获标本中的抗原组分。

(2)标本:血清、尿液。

(3)参考范围:正常人特异性抗原检测呈阴性反应。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特异性抗原检测阳性可早期诊断该病。

3.伯氏疏螺旋体基因

(1)检测方法:目前应用于莱姆病检测的PCR技术主要有标准PCR和套式PCR,用于试验的引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伯氏疏螺旋体 OspA 基因、编码41鞭毛蛋白基因和来源于B31的重组DNA基因设计的SN1和SN2、OspA1和OspA2、OspA-N1和Osp-C1、OspA-N2和OspA-C2、OspA2和OspA4数对引物和SN3、OspA3两个探针。另一种根据鞭毛蛋白的基因设计了WK1和WK2、F1和F3两对引物及WK3、F2两个探针,这些引物和探针不仅对伯氏疏螺旋体有反应,对属内其他螺旋体如回归热螺旋体也可反应。

(2)标本:脑脊液、血液。

(3)参考范围:正常人PCR检测脑脊液和血液伯氏疏螺旋体呈阴性。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PCR对患者皮肤、血液、脑脊液、尿、关节液、组织、宿主动物脏器及蜱中伯氏疏螺旋体的核酸序列进行检测。PCR法检测快速方便、灵敏、特异、所需样本量少,并可在疾病早期抗体还未出现时检测出病原体的存在,弥补了血清学方法在早期诊断上的不足,同时利用PCR法还可对菌株进行基因型的鉴定,这对于莱姆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治疗和疫苗研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病原直接检查

(1)检测方法:病原直接检查用暗视野光学显微镜直接检查,采取可疑患者的组织及体液等标本进行切(涂)片后观察,可见到以滚动、翻转等形式活泼运动的疏螺旋体。另外标本也可经组织学染色或特异的直接荧光抗体染色后镜检。

(2)标本:感染早期的皮肤组织、淋巴液和血液。

(3)参考范围:正常人未检出伯氏疏螺旋体。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病原直接检查法检出伯氏疏螺旋体可确诊该病。病原直接检查方法直观快速,但无法保留病原体,并且由于患者标本中含菌量很低,检出率较低,不作为常规检测方法,主要用于莱姆病的宿主动物、传播媒介的带菌调查及临床患者的早期、快速诊断。

5.病原体分离培养

(1)检测方法:病原分离培养用于分离培养的标本主要有宿主动物脏器、蜱中肠及莱姆病患者的游走性红斑的皮损组织、皮下组织、淋巴结、血液、脑脊液、关节滑液等。将标本用Barbour-Stonner-Kelly培养基在5%~10%CO 2 和30~37℃条件下培养,每周取样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若有螺旋体生长,应立即传代,以便进一步鉴定证实。如1个月后仍未见螺旋体生长则盲传一代,2个月后仍未见螺旋体生长才可判为阴性。检出和分离出的螺旋体可用相应的单克隆抗体或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确定。

(2)标本:脑脊液、脾、破损的皮肤等。

(3)参考范围:正常人伯氏疏螺旋体培养阴性。

(4)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评价、问题

1)病原分离培养结果客观,可保存病原体,一期游走性红斑(EM)皮损Bb培养阳性率为50%,二期EM患者阳性率接近90%,由于二期EM临床症状往往较为典型,通过观察临床表现,询问蜱叮咬史或血清免疫学检测大都可以确定诊断,一般无须进行培养。因此,皮肤Bb培养目前主要用于一期EM,尤其是非典型且未经治疗的E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目前国内分离培养伯氏疏螺旋体广泛采用的是王昭孝等发明的改良法,与常规法相比,不仅伯氏疏螺旋体生长迅速,杂菌生长相对缓慢,标本分离阳性率更高,检出时间也较常规法提前5~8天,而且培养基用量大大减少。

6.免疫反应细胞

(1)检测方法: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患者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取淋巴细胞于平底微量滴定板孔中,加入经超声波处理的已知伯氏疏螺旋体抗原。37℃、5%CO 2 中孵育5天。在孵育终止前18小时加入 3 H-TdR,然后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放射性强度。

(2)标本:肝素抗凝血。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机体受Bb感染后发生针对Bb的特异性免疫应答。T淋巴细胞致敏后可发生增生反应,因此可根据T淋巴细胞对特定抗原的增生反应来判断感染情况。本法的敏感性为45%,特异性为95%。由于Bb与其他种属的微生物蛋白组分存在交叉反应,细胞免疫检查的结果也有假阳性的可能。免疫细胞学检查操作较复杂,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测项目。

7.脑脊液寡克隆带

(1)检测方法:琼脂糖电泳、SDS-PAGE、免疫印迹法等。

(2)标本:脑脊液。

(3)参考范围:正常人无脑脊液寡克隆带。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病后4~5周可出现脑脊液寡克隆带,提示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脑脊液寡克隆带检测是神经莱姆病非特异指标。寡克隆带可出现在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阳性率28%~72%)以及一些神经系统非感染性疾病(阳性率2%~28%)中。

8.生物芯片技术

(1)检测方法:蛋白质芯片技术

(2)标本:脑脊液、血清。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用cDNA白质生物芯片对莱姆病EM和神经性莱姆病(neuroborreliosis,NB)患者血清中相应IgM和IgG抗体的表达状况检测,其鞭毛素抗原IgM抗体阳性率为73.9%,IgG抗体为48.9%;抗OspC8多肽IgM抗体为37.5%,IgG抗体为1.1%。蛋白质芯片检测的优势在于一次实验可以完成大量样本的分析,仅需微量稀释血清(每孔1μl),具有良好的重复性(CV 1.5%~4.5%)和较长的保质期(4℃储存>6个月),同时检测信噪比优于传统微滴定板。

9.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omon resonance,SPR)技术

(1)检测方法:SPR技术

(2)标本:脑脊液、血清。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与现行检测技术相比,这两项技术具有高特异度、高灵敏度、检测快速,可现场检测等优点,同时SPR伯氏疏螺旋体基因型鉴定技术(特别是波长型SPR传感器),有望为伯氏疏螺旋体基因型鉴定提供一种全新的技术工具。

【应用建议】

1.莱姆病的病原是疏螺旋体,只要实验室检到疏螺旋体就可作出诊断。实验还可以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其抗体进行辅助诊断,并且还可以借助生物芯片技术检测其基因来明确诊断。

2.神经莱姆病实验室的确认试验有患者血液、脑脊液和皮肤伯氏疏螺旋体分离培养+直接检查伯氏疏螺旋体。但病原体分离培养或直接检查伯氏疏螺旋体十分困难,临床上不常用。

3.辅助诊断组合为脑脊液常规+伯氏疏螺旋体抗体检测+脑脊液寡克隆带+特异性抗原Bb。

4.分子生物学检验选取项目为伯氏疏螺旋体基因+生物芯片技术。该项目为科研设计常用组合。

5.目前检测莱姆病最新技术有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urface plasomon resonance,SPR)技术、半导体量子点荧光免疫分析(quantum dots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QDsFIA)技术、DECAL技术(differentialexpression with a customizedamplification library)以及微阵列技术。 9IXb6jrhyVUVIZYi7jyVMnoB4AiOqwH5fJUzI0l+tULzgTtEcNRYt4eCbZXuOTE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