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室心肌梗死大多与下壁、后壁心肌梗死同时发生,单纯的右室心肌梗死极少见。这是由于右室壁、下壁、正后壁的心肌供血常共同来源于右冠状动脉,右心室心肌梗死几乎均合并下壁、后壁心肌梗死。然而因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没有观察右心室的导联,故不能为右室梗死提供诊断依据。因此,临床上对怀疑有右室梗死(或后壁梗死)的患者需加做右胸导联(或后壁导联),尤其是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有50%~75%患者胸导联出现ST段下移,最常见于V 1 ~V 3 导联,此大多为下壁导联ST段抬高的对应性改变。而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时,可使胸导联(V 1 、V 2 导联)ST段下移程度减弱甚至出现ST段抬高(图3-46)。仅有极少部分为同时合并前壁心肌梗死。两者的鉴别是:前者V 1 ~V 6 导联ST段抬高程度进行性降低并不出现异常Q波;后者ST段呈递增性抬高,且出现异常Q波或R波降低。因此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如果V 1 导联ST段抬高,而V 2 导联ST段不抬高多提示右室梗死。
图3-46 急性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
右室梗死心电图主要表现为:
1.V 3 R~V 6 R导联中,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导联ST段呈水平型或弓背向上型抬高≥0.1mV。但ST段抬高持续的时间短(约50%的患者<10小时),不易捕捉。
2.STv 1 抬高>STv 2 ,或 STv 1~ v 4 呈递减性抬高。
3.ST Ⅲ 抬高的幅度大于ST Ⅱ 抬高的幅度。或ST Ⅱ 正常,ST Ⅲ 抬高≥0.1mV。
4.V 6 R~V 3 R导联出现异常Q波,尤其是新出现的Q波,而V 1 、V 2 导联呈rS型。
5.常伴有下壁及后壁心肌梗死。
心房梗死比较少见,孤立性心房梗死更少见,常并发于心室梗死。在心房梗死中,右房梗死比左房梗死多见。当心肌梗死并出现下列心电图改变时,提示有心房梗死。
1.心房除极异常 P波变形,可表现为增宽、增高、切迹、双向等,或呈W型或M型。
2.心房复极异常 PR段抬高>0.05mV或压低>0.1mV,对心房梗死具有诊断价值,尤其是Ⅰ导联的PR段抬高。
3.伴发明显而持久的房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
4.存在同侧的心室梗死。
再次心肌梗死(再梗死)是指心室梗死发生以后,再次发生了新的急性心肌梗死。再梗死可发生在原梗死区的毗邻部位或远离原梗死部位。但多发生在原梗死部位,主要表现为原来梗死区的扩大,如无Q波的心肌梗死变成Q波型心肌梗死或原来的Q波进一步变宽、加深。同时会出现ST段再次抬高及T波的演变。如在原梗死区以外的部位出现新的ST段抬高和异常Q波,说明再梗死远离原梗死部位(图3-47)。
图3-47 陈旧下壁、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