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概述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系指因缺血引起(任何大小)的心肌坏死。临床上,绝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血凝块,突然堵塞了冠状动脉血流,致其所供应的心肌迅速经历缺血、损伤以至坏死。

心肌梗死发生后,大多数患者心电图可出现特征性改变,尤其是系列心电图改变可呈现特异性很强的心肌梗死心电图动态演变规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中,约60%根据第一次心电图即可作出诊断,另有一部分病例第一次的心电图正常,而适时系列心电图记录可明确诊断。因此,动态观察心电图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新的诊断标准是“1+1模式”,即:心肌坏死生化标志物(cTnI、cTnT、CK-MB)的动态变化,此是第一个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二个“1”是要有以下四项条件中的一项:①心肌缺血症状;②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③新的ST-T改变或新出现的左束支阻滞;④新发生存活心肌丢失或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影像学证据。尽管此标准突出了心肌生化标志物的诊断意义,但心肌标志物的异常一般在梗死发生后2~3小时才能检测到,而在此之前心电图就可出现改变。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心电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心电图检查对心肌梗死的主要价值有:①协助临床诊断早期心肌梗死;②对典型Q波型心肌梗死可作出更细致、更精确的判断,如可以判断出心肌梗死的部位、范围、深度、病期、非梗死区的心肌供血情况、合并心律失常的性质及类型、判断闭塞的冠状动脉等;③心电图的动态观察可以判定心肌梗死的分期,明确一些并发症及再灌注治疗的效果等;④作为心肌梗死预后判断及随访的主要工具。 v0jfiK5iGo7gARBLxDo+HbIwrh4vkuSiXuE0raQe/O+E5/JPSjfoVp4T4Yfi/XQ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