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开展动物实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Section 4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nducting animal experiments

动物实验是科学研究、产品质量检验、教学工作等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但是动物实验并非一个随心所欲的简单过程,了解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和动物实验特点、了解动物实验的程序和步骤,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充分准备,以及对动物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有足够的认识和应对措施,才能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评估和描述,才可能获得科学的动物实验结果。

一、开展动物实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需要性原则

动物实验是生命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动物实验在揭示生命本质、保证人体健康以及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应该对动物实验的必要性和需要性予以考虑。动物实验是否必须进行?有无其他方法可以替代动物实验同样可以说明科学问题?如果有其他合理、科学的非动物实验方法可以使用,并且能够获得所要的实验结果,就不应该再利用动物进行实验。这是研究者开展动物实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二)科学性原则

当动物实验必须进行时,需要在动物实验之前对影响动物实验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科学、合理地设计动物实验,以减少实验误差,最大限度地获得丰富而可靠的数据,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动物实验的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动物实验方案

科学的动物实验方案,包括:设立对照组,消除或减少非实验因素的干扰所造成的误差;研究对象随机分配给对照组和实验组,减少实验者主观因素或其他偏性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处理因素不同之外,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非处理因素保持均衡一致;同一处理要设置多个样本,以降低实验误差和增强代表性,提高实验结果的精确度;尽量选择客观性强的观察指标,以减少主观片面性干扰等。

2.应用合格的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作为载体,对动物实验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实验动物的选择应注意动物的种属、品系、年龄、体重、性别、生理状况和健康情况等。其中应对遗传因素和健康因素给予高度重视。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品系的动物遗传背景不同,对同一实验处理产生的生物学反应截然不同。

3.对实验环境进行控制

动物对实验处理的生物学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受实验所处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使动物能对实验处理作出正确反应,或保证同一类型不同批次的动物实验结果一致,应对实验环境的气候因素(温度、湿度、气流、风速等)、理化因素(噪声、照明、有害气体等)、居住因素(设施、笼具、垫料)以及生物因素(微生物、寄生虫、遗传等)进行有效控制,尽量减少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4.满足动物对营养的需求

保证动物所需要的营养供给是维持动物健康和提高动物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营养主要包括饲料和饮水两方面。营养缺乏的饲料可改变动物的生理生化指标以及生理状态,影响动物的生物学反应功能;动物缺水或长期饮水不足,引起代谢紊乱,降低免疫力和抗病力,对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所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5.对仪器和用品的要求

根据动物实验的需要配备相应的仪器,并应校准;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各种实验器械要消毒,配套。应尽可能使用现代化、自动化的仪器设备,减少对动物造成的伤害;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通过使用有限的动物以获取更多的实验数据,减少动物实验次数和动物使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在动物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有助于我们在更深的层面上了解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

(三)3R原则

在动物实验中,应对动物福利和动物实验伦理审查予以重视。尽管各国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人们对待动物的态度千差万别,但是以科学研究为目的使用动物时,都应遵循3R原则,包括减少科学研究活动中动物的使用量;探索能够达到相同目的或获得相同结果的动物实验替代方法;采用一切可行的技术和手段,使动物免受实验所造成的痛苦、不安和疼痛或(和)改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动物生存质量的优化方法。

二、确保基本原则实现的措施

(一)加强动物实验管理工作

为贯彻落实有关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和管理办法,规范动物实验工作,保证结果科学可靠,有必要加强地方和单位两个层面的管理。①根据各地方制定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和许可证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的实施细则,以不同形式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以适宜的方式进行通报,强化和提升管理工作的公信度和威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组织相关培训,使动物实验及相关人员了解有关规定,提高实验操作技术水平。②充分发挥单位实验动物管理机构的作用,切实保证动物实验环境的合格和稳定运行,配备满足要求的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严禁以各种借口使用不合格的实验动物,杜绝违反规范要求的动物实验方法,鼓励技术人员开展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爱护实验动物,自觉维护动物福利,推进动物实验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二)开展动物实验伦理审查

根据《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和有关规定,实验动物使用单位应建立动物实验福利伦理审查机构,制定动物福利伦理的审查程序和审查原则,对本单位科研活动中某项工作是否需要开展动物实验;必须进行的动物实验所使用动物的质量等级和数量、饲养管理条件和使用操作是否会给动物造成痛苦和伤害等问题进行讨论和审查,以保证动物实验设施条件状况能够满足动物健康和舒适,饲养管理措施能使动物得到科学和周到的照料,动物实验中操作人员能够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并尽可能减少给动物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

(三)科技人员的专业学习和技术培训

对制订动物实验计划和进行实际操作的科技工作者而言,他们工作中的任何失误或不予重视都将使动物实验的科学性以及动物福利与伦理审查等工作成为空话。因此,科技人员有必要经过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增强有关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增强保护和爱护动物的责任感和动物实验伦理观念,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动物实验人员应该学习和了解我国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有关规定,比如:实验动物国家标准、《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各地方发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等。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中,将 “违反实验动物保护规范”列为6种不端行为之一。将实施实验动物保护规范的行为提升至加强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的科研诚信建设这样一个高度,足以说明国家科技管理机构对实验动物工作的重视,说明规范使用实验动物的行为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层面问题,而是科技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待科研诚信的一种具体体现。

动物实验要求按照良好实验室操作规范(GLP)和标准操作规程(SOP)进行。这些要求对实验动物、实验室条件、研究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操作方法都有明确的要求。另外,实施具体操作的科技人员对实验动物福利的影响几乎是无处不在,学习和了解3R原则的内容,关注动物福利和伦理审查工作,掌握相关技术,避免、减少或减轻动物因人类科研活动所承受的痛苦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动物实验人员必须接受实验动物学知识和动物实验技术等相关培训,通过考核后持证上岗。

(贺争鸣) B/7XFNg3OL1+DvPK4fI1dvMV09tUXJbTaWcDjCRFYh4eE0xzW3eJ/ZwkYyvmavc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