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诗品序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 (1) ,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2) 。照烛三才,晖丽万有 (3) 。灵祇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 (4) 。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5)

【注释】

(1)气之动物,物之感人:自然之气使万物萌动,万物变化感动人类。王充《论衡·自然篇》:“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礼记·乐记》:“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

(2)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意谓因此使人的性情摇荡,而表现在舞蹈歌唱上。

(3)照烛三才,晖丽万有:意谓将以此照耀天地人间,辉映宇宙万物。三才,天、地、人。

(4)灵祇(qí)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意谓靠歌舞来祭祀神灵,并借助歌舞来告白鬼神。灵祇,指天神地祇。飨,祭祀。幽微,指鬼神。

(5) “动天地”三句:指诗歌有感动天地鬼神的巨大作用。《毛诗·大序》:“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莫近,犹莫过。

昔《南风》之辞 (1) ,《卿云》之颂 (2) ,厥义夐矣 (3) 。夏歌曰“郁陶乎予心” (4) ,楚谣曰“名余曰正则” (5) ,虽诗体未全 (6) ,然是五言之滥觞也 (7) 。逮汉李陵,始著五言之目矣 (8)

【注释】

(1) 《南风》之辞:此传为舜时歌曲。见《孔子家语·辩乐解》:“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2) 《卿云》之颂:此传为舜时歌曲。见《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3)厥义夐(xiòng)矣:指其歌唱时代已很久远。厥,其。夐,远。

(4)夏歌曰“郁陶乎予心”:指《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其中有“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句。

(5)楚谣曰“名余曰正则”:屈原《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谣,指《楚辞》。

(6)诗体未全:意谓这些不是全篇都为五言。

(7)滥觞:事物的起源或萌芽状态。

(8)逮汉李陵,始著五言之目矣:指至西汉李陵,始有五言诗体。按,后人多认为李陵诗为后人伪托。

古诗眇邈,人世难详 (1) 。推其文体,固是炎汉之制 (2) ,非衰周之倡也 (3) 。自王、扬、枚、马之徒 (4) ,词赋竞爽 (5) ,而吟咏靡闻 (6) 。从李都尉迄班婕妤 (7) ,将百年间,有妇人焉,一人而已 (8) 。诗人之风 (9) ,顿已缺丧。东京二百载中 (10) ,惟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 (11)

【注释】

(1)古诗眇邈,人世难详:古诗的时代久远,作者、时世难以详考。古诗,齐梁时对汉魏流传下来的无名氏五言诗的总称。眇邈,渺茫久远。

(2)炎汉:即汉代。汉代以五行中的火德得帝位,故称。

(3)衰周之倡:周代末年(春秋战国)作品。倡,通“唱”。

(4)王、扬、枚、马:指汉代辞赋家王褒、扬雄、枚乘、司马相如。

(5)竞爽:争胜,争荣。

(6)靡闻:无闻。

(7)李都尉:指李陵。班婕妤:汉成帝的妃子。婕妤,后宫女官名。

(8)有妇人焉,一人而已:意谓除了一位妇女(班婕妤)之外,只有李陵一人。《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孔安国注:“周最盛,多贤才,然尚有一妇人,其余九人而已。”钟嵘即套用此句式。

(9)诗人之风:意谓《诗经》的传统。诗人,这里指《诗经》作者。

(10)东京:指东汉。东汉定都洛阳,相对于西汉定都长安而言,称洛阳为东京。

(11)质木无文:质朴无文饰。

降及建安 (1) ,曹公父子 (2) ,笃好斯文 (3) ;平原兄弟 (4) ,郁为文栋 (5) ;刘桢、王粲,为其羽翼 (6) 。次有攀龙托凤 (7) ,自致于属车者 (8) ,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

【注释】

(1)建安:东汉献帝刘协年号(196—220)。

(2)曹公父子:指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等。

(3)笃好斯文:很喜爱文学。笃好,深爱。

(4)平原兄弟:指曹丕、曹植兄弟。曹植曾封为平原侯。

(5)文栋:文坛的栋梁。

(6)羽翼:喻指左右辅佐的人。

(7)攀龙托凤:喻依附有声望的人而立名。后来特指依附帝王,以建立功业。

(8)自致于属车者:喻指文学侍从。属车,古代帝王大驾、法驾侍从之车都叫做属车。

尔后陵迟衰微 (1) ,迄于有晋。太康中 (2)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3) ,勃尔复兴 (4) ,踵武前王 (5) ,风流未沬 (6) ,亦文章之中兴也 (7)

【注释】

(1)陵迟衰微:即日渐衰微。

(2)太康:晋武帝司马炎年号(280—289)。

(3)三张:指张载、张协、张亢。二陆:指陆机、陆云。两潘:指潘岳、潘尼。一左:指左思。

(4)勃尔:勃然,顿然。

(5)踵武前王:指太康文学继建安之盛。《离骚》:“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6)风流:指流风余韵。未沬(mèi):未止,未尽。沬,竭,终止。《离骚》:“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

(7)文章:此指诗歌。

永嘉时 (1) ,贵黄老 (2) ,稍尚虚谈 (3) 。于时篇什,理过其辞 (4) ,淡乎寡味。爰及江表 (5) ,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 (6) ,皆平典似《道德论》 (7) 。建安风力尽矣 (8)

【注释】

(1)永嘉:晋怀帝司马炽年号(307—313)。

(2)黄老:指道家学说。按,道家祖述黄帝、老子,称为黄老之言。

(3)稍尚虚谈:指颇为崇尚清谈。稍,甚,尽。按,魏时,王弼、何晏祖述老庄,排弃世务,专谈空理,叫做清谈,形成了所谓玄学,到晋王衍时大盛。

(4)理过其辞:即玄理多于文采。

(5)江表:古指长江以南地区,此指东晋。东晋定都建康,在长江之南,故称。

(6)桓:指桓温。庾:指庾亮。

(7)平典:平淡典奥。《道德论》:这里泛指魏晋时期何晏、王弼、夏侯玄、阮籍等阐发老庄玄理的一类文章。

(8)建安风力:又称“建安风骨”,指建安诗歌所体现的内容充实、慷慨悲凉、俊爽刚健的主体艺术风貌。

先是郭景纯用俊上之才 (1) ,变创其体 (2) ;刘越石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 (3) 。然彼众我寡,未能动俗 (4)

【注释】

(1)郭景纯:郭璞,字景纯。俊上之才:超越别人的上等才智。

(2)变创其体:指改变玄言诗风,创作《游仙诗》。

(3)刘越石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意谓刘琨仗着他的清新、刚健的气质,也来助成这件改变诗风的美事。越石,刘琨,字越石。赞成,助成。

(4)然彼众我寡,未能动俗:意谓当时写诗似《道德论》的作者人数众多,郭、刘二人对玄言诗风未能变易。

逮义熙中 (1) ,谢益寿斐然继作 (2) 。元嘉中 (3) ,有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艳难踪,固已含跨刘、郭 (4) ,陵轹潘、左 (5) 。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 (6) ,公幹、仲宣为辅 (7) ;陆机为太康之英,安仁、景阳为辅 (8) ;谢客为元嘉之雄 (9) ,颜延年为辅。斯皆五言之冠冕 (10) ,文词之命世也 (11)

【注释】

(1)义熙:东晋安帝司马德宗年号(405—418)。

(2)谢益寿斐然继作:意谓谢混继承郭璞、刘琨之志,努力改变玄言诗风,他的作品很有文采。益寿,谢混,字益寿。斐然,有文采的样子。

(3)元嘉:宋文帝刘义隆年号(424—453)。

(4)含跨:超越。

(5)陵轹(lì):压倒。

(6)陈思:曹植。植被封为陈王,卒谥思,故称。

(7)公幹:刘桢,字公幹。仲宣:王粲,字仲宣。

(8)安仁:潘岳,字安仁。景阳:张协,字景阳。

(9)谢客:谢灵运小字客儿,故称。

(10)冠冕:帽子。喻指首位、第一。

(11)命世:有名于世。命,名。

夫四言,文约意广 (1) ,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 (2) ,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 (3) ,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4) ,故云会于流俗 (5) 。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 (6)

【注释】

(1)文约意广:意谓四言诗从单句而言文辞简约,含意深广。

(2)文繁而意少:意谓四言诗从整篇作品而言句子繁冗而内容相对贫乏。

(3)五言居文词之要:意谓五言诗在诸体中文词正好不多不少。要,适中。

(4)滋味:原指滋养之味。此处引申为意味、风味。

(5)会于流俗:指合于流俗需要。《南齐书·文学传论》:“五言之制,独秀众品。”

(6) “岂不以指事造形”三句:意谓五言诗是因为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尽切当。指事造形,叙事状物。穷情写物,抒情写景。

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 (1) 。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 (2) ,润之以丹彩 (3) ,使味之者无极 (4) ,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5) 。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 (6) ;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 (7) ,意浮则文散 (8) 。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9)

【注释】

(1) “故诗有三义焉”四句:语本《毛诗·大序》:“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按,钟嵘将原来的赋、比、兴的次序改为兴、比、赋,更强调兴的重要性。

(2)干之以风力:意谓诗歌应以充实有力的思想内容为主干。

(3)润之以丹彩:意谓用文采来润色。丹彩,文采。

(4)味之者无极:指品味起来,其味无穷。

(5)诗之至:诗的最高境界。

(6)词踬:指辞意不能畅达。

(7)意浮:意旨浮浅。

(8)文散:文辞散漫。

(9) “嬉成流移”三句:意谓轻忽随便,情意无所归止,而有芜杂散漫之弊。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 (1) ,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 (2) ,汉妾辞 宫 (3) ;或骨横朔野 (4) ,或魂逐飞蓬 (5) ;或负戈外戍,或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 (6) ;又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 (7) ,再盼倾国 (8) 。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注释】

(1)祁寒:严寒。祁,大。

(2)楚臣去境:指屈原被贬放逐。

(3)汉妾辞宫:指王昭君出塞。

(4)朔野:北方荒野。

(5)飞蓬:飘飞的蓬草。

(6)孀闺:指寡妇所居之室。此代指寡妇或思妇。

(7)扬蛾入宠:扬起蛾眉得到宠幸。蛾,指蛾眉。

(8)再盼倾国:李延年《李夫人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 (1) 。”使穷贱易安 (2) ,幽居靡闷 (3) ,莫尚于诗矣。故词人作者,罔不爱好 (4)

【注释】

(1) 《诗》可以群,可以怨:出于《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群,指群居相切磋。怨,指怨刺上政。

(2)穷贱易安:意谓虽处于贫贱,欣赏或创作诗歌可以乐道安贫。

(3)幽居靡闷:意谓离群独处时也可以借诗来消愁解闷。

(4)罔不:无不。罔,无。

今之士俗,斯风炽矣 (1) 。才能胜衣 (2) ,甫就小学,必甘心而驰骛焉 (3) 。于是庸音杂体 (4) ,人各为容 (5) 。至使膏腴子弟 (6) ,耻文不逮 (7) ,终朝点缀 (8) ,分夜呻吟 (9) 。独观谓为警策 (10) ,众睹终沦平钝 (11)

【注释】

(1)今之士俗,斯风炽矣:意谓当时写诗风气盛行。炽,炽盛。

(2)才能胜衣:身体刚能把衣服的重量负担起来。此极言年幼。

(3)驰骛:奔走。此处引申为热衷学诗。

(4)庸音杂体:指其诗庸俗、驳杂。

(5)人各为容:意谓各有各的样子。为容,修饰打扮。

(6)膏腴子弟:即富贵人家子弟。

(7)耻文不逮:以所作诗不如人为耻。逮,及。

(8)终朝点缀:意谓终日作诗。

(9)分夜呻吟:意谓作诗辛苦,夜以继日。呻吟,吟哦。

(10)警策:指诗文精警切要。陆机《文赋》:“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11)平钝:平庸。

次有轻薄之徒,笑曹、刘为古拙 (1) ,谓鲍照羲皇上人 (2) ,谢朓今古独步 (3) 。而师鲍照,终不及“日中市朝满” (4) ;学谢朓,劣得“黄鸟度青枝” (5) 。徒自弃于高明,无涉于文流矣 (6)

【注释】

(1)曹、刘:指曹植、刘桢。

(2)羲皇上人:上古帝王伏羲氏以上的人物。喻地位尊崇。

(3)独步:超群出众,独一无二。

(4)日中市朝满:出自鲍照《代结客少年场行》。

(5)劣得:仅得。黄鸟度青枝:出自虞炎《玉阶怨》。

(6)徒自弃于高明,无涉于文流矣:意即这些人徒然放弃了向最好的诗人学习的机会,不能真正进入文士诗人的行列。

观王公缙绅之士 (1) ,每博论之余 (2) ,何尝不以诗为口实 (3) 。随其嗜欲,商榷不同 (4) 。淄渑并泛 (5) ,朱紫相夺 (6) ,喧议竞 起 (7) ,准的无依 (8) 。近彭城刘士章 (9) ,俊赏之士 (10) ,疾其淆乱,欲为当世诗品,口陈标榜 (11) ,其文未遂 (12) 。嵘感而作焉。

【注释】

(1)缙绅:士大夫。

(2)博论:高谈阔论。

(3)口实:谈资,话题。

(4)随其嗜欲,商榷不同:意谓各从自己爱好出发,评判不一。商榷,商讨。

(5)淄渑(shéng)并泛:喻指不能分辨诗之好坏。淄、渑,二水名,在今山东省,旧传二水异味。并泛,合流。

(6)朱紫相夺:喻指不能掌握正确评判标准,以邪侵正。《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孔安国注:“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夺正色。”

(7)喧议:争议。

(8)准的:标准。

(9)刘士章:刘绘,字士章。

(10)俊赏:鉴赏能力高超。

(11)标榜:指品评。

(12)其文未遂:指刘绘并未把他的这些见解写成书。

昔九品论人 (1) ,《七略》裁士 (2) ,校以宾实 (3) ,诚多未值 (4) 。至若诗之为技,较尔可知 (5) 。以类推之,殆均博弈 (6)

【注释】

(1)九品论人:班固《汉书·古今人表》品列人物为九等。魏晋以来又有九品官人法。

(2)《七略》:汉代刘歆所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分。裁士:裁判人士。

(3)校以宾实:意即考校它的名称和实际。校,考校。宾实,名实。

(4)诚多未值:指九品论人与《七略》裁士都有很多名实不相符的地方。

(5)较尔:显明貌。

(6)殆均博弈:意谓作诗和下棋差不多,可以分出高下。博弈,古代的棋戏。均,等于。

方今皇帝 (1) ,资生知之上才 (2) ,体沉郁之幽思 (3) ,文丽日月 (4) ,学究天人 (5) 。昔在贵游,已为称首 (6) 。况八纮既奄 (7) ,风靡云蒸 (8) 。抱玉者联肩,握珠者踵武 (9) 。固以瞰汉、魏而不顾,吞晋、宋于胸中 (10) 。谅非农歌辕议 (11) ,敢致流别 (12) 。嵘之今录,庶周旋于闾里,均之于谈笑耳 (13)

【注释】

(1)方今皇帝:指梁武帝萧衍。

(2)资生知之上才:意谓萧衍具备生而知之的上等才能。《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

(3)体沉郁之幽思:意谓能体察深幽的文思。体,体察。

(4)文丽日月:指文章与日月一样明丽。

(5)学究天人:学识可穷究自然与人事之理。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6)昔在贵游,已为称首:意谓过去在贵族竟陵王家,与沈约等人交游时,萧衍已是诸人的领袖,诗坛的首领。《梁书·武帝纪》:“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并游焉,号曰八友。”

(7)八纮(hóng)既奄:意指天下既已统一。八纮,八方。奄,同。

(8)风靡云蒸:此以风行草偃、云蒸霞蔚喻指人才聚集,辅佐君王。

(9)抱玉者联肩,握珠者踵武:形容人才之盛。曹植《与杨德祖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联肩、踵武,即摩肩、接踵,极言人多。

(10)固以瞰汉、魏而不顾,吞晋、宋于胸中:喻指包容、超越汉、魏、晋、宋。瞰,俯视。吞,包涵,包容。

(11)农歌辕议:指农民的歌谣,赶车人的议论。此是钟嵘自谦之词。

(12)致流别:品评诗歌源流派别。致,辨析,评论。

(13) “嵘之今录”三句:意谓我如今写下的东西(《诗品》),大概可以在里巷间流传,等同于笑谈罢了。周旋,这里指流传。闾里,里巷间。

一品之中,略以世代为先后,不以优劣为诠次 (1) 。又其人既往 (2) ,其文克定 (3) 。今所寓言 (4) ,不录存者 (5)

【注释】

(1)诠次:编排次第。

(2)既往:指已死。

(3)克定:方能论定。

(4)寓言:原指有所寄托的言辞。此处引申为品评。

(5)存者:活着的人。

夫属词比事 (1) ,乃为通谈 (2) 。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 (3) ;撰德驳奏,宜穷往烈 (4) 。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 (5) ,既是即目 (6) ;“高台多悲风” (7) ,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 (8) ,羌无故实 (9) ;“明月照积雪” (10) ,讵出经史 (11)

【注释】

(1)属词比事:意谓写作诗文运用典故。属词,连缀文词。比事,排列史事。

(2)通谈:常谈。

(3)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意谓章、表、奏议之类的文章,谈论国家大事,应该旁征博引,多用典故。博古,博通古事。

(4)撰德驳奏,宜穷往烈:意谓写记叙德行的文章与驳议奏章等,应该尽量称述过去的事实。撰德,记叙德行。驳,驳议。往烈,指前代事迹。

(5)思君如流水:出自徐幹《室思》。

(6)即目:眼中所见。

(7)高台多悲风:出自曹植《杂诗》。

(8)清晨登陇首:张华诗句,见《北堂书钞》卷一五七。

(9)羌:发语词。故实:典故。

(10)明月照积雪:出自谢灵运《岁暮》。

(11)讵:岂。

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 (1) 。颜延、谢庄,尤为繁密,于时化之 (2) 。故大明、泰始中 (3) ,文章殆同书抄 (4) 。近任昉、王元长等 (5) ,词不贵奇 (6) ,竞须新事 (7) 。迩来作者,浸以成俗 (8) 。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衲,蠹文已甚 (9) 。自然英旨 (10) ,罕值其人 (11) 。词既失高,则宜加事义 (12) 。虽谢天才,且表学问,亦一理乎 (13)

【注释】

(1) “观古今胜语”三句:意谓观察古今的佳句,大多不是拼凑典故,都是直接寻求而来。胜语,佳句。补假,补缀假借。直寻,直接状物抒情。

(2) “颜延、谢庄”三句:意谓颜延之与谢庄用典最为繁密,对当时作者产生了很大影响。

(3)大明: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年号(454—464)。泰始:南朝宋明帝刘彧年号(465—472)。

(4)书抄:指诗歌像典故辑录的类书。

(5)王元长:王融,字元长。

(6)词不贵奇:不求词句奇巧。

(7)竞须新事:竞相运用生僻典故。

(8)迩来作者,浸(jìn)以成俗:意谓近来很多作者逐渐养成了这种抄书以为诗的坏习惯。迩来,近来。浸,逐渐。

(9)拘挛补衲,蠹文已甚:意谓每句都塞满了典故,拘束拼凑,对诗的损害真是太大了。拘挛,拘束过度。补衲,指补缀拼凑。蠹文,损害诗歌。

(10)自然英旨:指诗歌天然美好。

(11)值:遇到。

(12)词既失高,则宜加事义:意谓文词既不高明,则须加上典故。事义,典故。

(13) “虽谢天才”三句:意谓没有天才而又要写诗,只好借助于典故,以显示自己的学问,也算是一种理由吧。谢,愧无。

陆机《文赋》,通而无贬 (1) ;李充《翰林》,疏而不切 (2) ;王微《鸿宝》,密而无裁 (3) ;颜延论文,精而难晓 (4) ;挚虞《文志》,详而博赡,颇曰知言 (5) 。观斯数家,皆就谈文体,而不显优劣。至于谢客集诗,逢诗辄取 (6) ;张隐《文士》,逢文即书 (7) 。诸英志录,并义在文,曾无品第 (8)

【注释】

(1)陆机《文赋》,通而无贬:意谓陆机《文赋》说理通达,但对作者作品无所褒贬。

(2)李充《翰林》,疏而不切:意谓李充《翰林论》条理分明而不完全贴切。疏,疏通。

(3)王微《鸿宝》,密而无裁:意谓王微《鸿宝》细密而未加裁断。

(4)颜延论文,精而难晓:意谓颜延之论文精深却难懂。

(5) “挚虞《文志》”三句:意谓挚虞《文章志》详尽宏富,很有见识。《文志》,指《文章志》。《隋书·经籍志》:“《文章志》四卷,挚虞撰。”

(6)谢客集诗,逢诗辄取:意谓谢灵运编选诗集,不加甄别而见诗就录。

(7)张隐《文士》,逢文即书:意谓张隐编《文士传》,见文章便收录。《文士》,指《文士传》。

(8) “诸英志录”三句:指上举谢灵运、张隐等选家旨在选录诗文,而不品评其高下。

嵘今所录,止乎五言。虽然,网罗今古,词文殆集 (1) 。轻欲辨彰清浊,掎摭病利 (2) ,凡百二十人 (3) 。预此宗流者,便称才子。至斯三品升降,差非定制 (4) ,方申变裁 (5) ,请寄知者尔 (6)

【注释】

(1)殆集:几乎已聚齐。

(2)轻欲辨彰清浊,掎摭(jǐ zhí)病利:意谓欲辨明其优劣高下,找出瑕疵与优点。轻欲,便欲。辨彰,辨明。清浊,比喻事物优劣高下的区别。掎摭,指摘。病,瑕疵。利,优点。

(3)凡百二十人:意谓《诗品》共品评了一百二十余位诗人。按,《诗品》所录实共一百二十三人(包括《古诗》一家)。此举其成数。

(4)差非定制:意即还不是最后定论。差,略,大致。

(5)方申变裁:意即还有待于变易、裁夺。

(6)请寄知者尔:意即只能寄希望于真正懂诗的人。

昔曹、刘殆文章之圣 (1) ,陆、谢为体贰之才 (2) 。锐精研思 (3) ,千百年中,而不闻宫商之辨 (4) ,四声之论 (5) 。或谓前达偶然不见,岂其然乎 (6)

【注释】

(1)曹、刘:指曹植、刘桢。

(2)陆、谢:指陆机、谢灵运。体贰:李康《运命论》:“仲尼至圣,颜、冉大贤……孟轲、孙卿,体二希圣。”《文选》六臣注:“铣曰:孟、孙二子,体法颜、冉,故云体二。”按此乃以陆、谢比荀、孟,认为二人诗法曹、刘。

(3)锐精研思:精心钻研。

(4)宫商:古代乐律有宫、商、角、徵、羽,称为五音。此以宫商概指字的声韵。

(5)四声:指平、上、去、入四声。

(6)或谓前达偶然不见,岂其然乎:意谓有人说这是由于前代贤达偶然没有发现这些规律,难道真是这样吗?

尝试言之:古曰诗颂,皆被之金竹 (1) ,故非调五音,无以谐会 (2) 。若“置酒高殿上”“明月照高楼” (3) ,为韵之首 (4) 。故三祖之词 (5) ,文或不工 (6) ,而韵入歌唱 (7) 。此重音韵之义也,与世之言宫商异矣 (8)

【注释】

(1)古曰诗颂,皆被之金竹:意谓古代的诗歌皆可入乐歌唱。金竹,代指乐器、音乐。

(2)故非调五音,无以谐会:意谓如果不把五音调好,音律即难以谐和。五音,这里指乐律的宫、商、角、徵、羽。

(3)置酒高殿上:出自曹植《箜篌引》。明月照高楼:出自曹植《七哀诗》。

(4)为韵之首:即音韵调协得好,堪称第一。

(5)三祖:指太祖魏武帝曹操、高祖魏文帝曹丕、烈祖魏明帝曹叡。

(6)文或不工:文辞或不精工。

(7)韵入歌唱:指音韵协调,可以谱曲歌唱。

(8)此重音韵之义也,与世之言宫商异矣:意谓这才是重视音韵的意义,和当今世人所说的宫商不同。

今既不被于管弦,亦何取于声律耶 (1) ?齐有王元长者,尝谓予云:“宫商与二仪俱生 (2) ,自古词人不知用之。唯颜宪子论文,乃云‘律吕音调’,而其实大谬 (3) 。唯见范晔、谢庄,颇识之耳 (4) 。”常欲造《知音论》,未就而卒。王元长创其首,谢朓、沈约扬其波。三贤咸贵公子孙,幼有文辨。于是士流景慕,务为精密,襞积细微,专相凌架 (5) 。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 (6)

【注释】

(1)今既不被于管弦,亦何取于声律耶:意谓现在既然不用诗来谱曲,讲究声律又有什么用呢?

(2)宫商与二仪俱生:意谓自有天地以来,就有宫商等五音。二仪,天地。

(3) “唯颜宪子论文”三句:意谓颜延之却说,律吕就是音调,其实大谬不然。颜宪子,即颜延之,死后谥宪子。按,王融所说的宫商系指喉、牙、舌、齿、唇五音,颜宪子所说则为音乐律吕。所以王融斥颜为谬。

(4)唯见范晔、谢庄,颇识之耳:《宋书·范晔传》载其《狱中与诸甥侄书》自述说:“性别宫商,识清浊,斯自然也。观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此处。纵有会此者,不必从根本中来……年少中谢庄最有其分,手笔差易,文不拘韵故也。吾思乃无定方,特能济难适轻重。”

(5)襞(bì)积细微,专相凌架:意谓繁琐细微,竞相争胜。襞积,原指衣裙上的褶皱,这里喻指声律的细微繁琐。凌架,超越而上。

(6)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意谓人为地让诗受到许多拘束忌讳,就会损害自然之美。

余谓文制本须讽读 (1) ,不可蹇碍 (2) 。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 (3) 。至如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 (4) ;蜂腰、鹤膝,闾里已具 (5)

【注释】

(1)文制:文章,此指诗歌。讽读:诵读。

(2)蹇(jiǎn)碍:阻碍不畅。

(3) “但令清浊通流”三句:意谓只要清浊畅达,念起来谐调,这就足够了。清浊,指两类不同的字音。

(4)至如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意谓至于分平上去入,那我做不到。

(5)蜂腰、鹤膝,闾里已具:蜂腰、鹤膝,指沈约等人倡导的应该避免八种声病中的两种。这里以其代指八病。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声律》篇:“记室云:‘蜂腰、鹤膝,闾里已具。’盖谓虽寻常歌谣,亦自然不犯之,可毋严设科禁也。”

陈思“赠弟” (1) ,仲宣《七哀》 (2) ,公幹“思友” (3) ,阮籍《咏怀》,子卿“双凫” (4) ,叔夜“双鸾” (5) ,茂先“寒夕” (6) ,平叔“衣单” (7) ,安仁“倦暑” (8) ,景阳“苦雨” (9) ,灵运《邺中》 (10) ,士衡《拟古》 (11) ,越石“感乱” (12) ,景纯“咏仙” (13) ,王微“风月” (14) ,谢客“山泉” (15) ,叔源“离宴” (16) ,鲍照“戍边” (17) ,太冲《咏史》 (18) ,颜延“入洛” (19) ,陶公《咏贫》之制 (20) ,惠连《捣衣》之作 (21) ,斯皆五言之警策者也。所谓篇章之珠泽 (22) ,文彩之邓林 (23)

【注释】

(1)陈思“赠弟”:指曹植《赠白马王彪》。

(2)仲宣《七哀》:指王粲《七哀诗》。

(3)公幹“思友”:指刘桢《赠徐幹》。

(4)子卿“双凫”:《古文苑》载苏武《别李陵》诗首句有“双凫”二字,但此诗系后人伪托。

(5)叔夜“双鸾”:指嵇康《赠秀才入军》诗第十九首,起句有“双鸾”二字。

(6)茂先“寒夕”:指张华《杂诗》“繁霜降当夕”一首,中有“涸阴寒节升”“繁霜降当夕”之句。

(7)平叔“衣单”:指何晏“衣单”诗,今已失传。

(8)安仁“倦暑”:指潘岳《在怀县作》二首,中有“隆暑方赫曦”等句。

(9)景阳“苦雨”:指张协《杂诗》十首之末首写“苦雨”之作。

(10)灵运《邺中》:指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

(11)士衡《拟古》:指陆机《拟古》诗十二首。

(12)越石“感乱”:指刘琨《扶风歌》与《重赠卢谌》一类感乱诗作。

(13)景纯“咏仙”:指郭璞《游仙诗》十九首。

(14)王微“风月”:指王微风月诗,今已失传。

(15)谢客“山泉”:或指谢灵运山水诗。因上文已有“灵运《邺中》”,则此处所指何人实难考定。

(16)叔源“离宴”:指谢混《离宴》诗。按,丁福保所辑《全晋诗》有《送二王在领军府集诗》注云:“此诗见宋版《初学记》卷十八,作谢琨。又劣版末二句作谢混。”诗云:“苦哉远征人,将乖萃余室。明窗通朝晖,丝竹盛萧瑟。乐酒辍今辰,离端起来日。”或言即系谢混之《离宴》。

(17)鲍照“戍边”: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与《东武吟》之类诗作。

(18)太冲《咏史》:指左思《咏史》八首。

(19)颜延“入洛”:指颜延之的《北使洛》诗。

(20)陶公《咏贫》之制:指陶潜《咏贫士》《乞食》一类诗作。

(21)惠连《捣衣》之作:指谢惠连《捣衣》诗。

(22)篇章之珠泽:意谓以上这些警策的五言诗,犹如珠泽的宝珠。珠泽,地名。《穆天子传》卷二:“甲子,天子北征,舍于珠泽。”郭璞注:“此泽出珠,因名之。”

(23)邓林:比喻荟萃之处,聚汇之所。《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毕沅注:“邓林,即桃林也,邓、桃音相近。” DYuPLk0k5oW0Xk8u4ZbMKrHzqW/1U9NBh/ZQdmnzgrbImP13HkERY6LDtrQMuZq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