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3周
|
请点击收听 配乐诗朗诵
唐·李白
故 人 ③ 西 辞 黄 鹤 楼 ,
烟 花 ④ 三 月 下 扬 州 。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⑤ 。
①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市。
②之:去,到。
③故人:这里指老朋友。
④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⑤天际:天边。
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诗歌前两句,诗人叙述与好友在黄鹤楼辞别,好友要去扬州之事。“故人”一词,写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友谊的深厚。“烟花三月”,传神地写出了阳春三月繁花似锦的景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是说诗人的全部注意力都在友人的那一只小船上,“唯”字与此相呼应。“尽”字写出了诗人一直目送小船行驶到江水的尽头。浩瀚的长江上行驶着那么多的船,都无法进入诗人的视线,而诗人的目光一直注视着友人乘坐的小船。这两句景物描写,景中传情,间接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李白与孟浩然第一次相见时大概28岁,而孟浩然40岁左右。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名声在外。李白专程前往鹿门山拜见孟浩然,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于是,相约来到江夏(今武昌),游历月余,最后,孟浩然要去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相别。看着好友离去,李白思绪万千,欣然写下这首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