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1周
|
请点击收听 配乐诗朗诵
宋·苏轼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
只 缘 ③ 身 在 此 山 中 。
①题:书写,题写。
②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③缘:因为。
横着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险峻的山峰。远看、近看、俯瞰、仰望,庐山景象各不相同。我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了。
这是苏轼游庐山时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诗人抓住庐山的姿态来谈游历庐山的感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描写了庐山雄奇壮美、千姿百态的景象,诗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距离、不同的高度,所看到的庐山的形状、姿态是各不相同的。这种情况下,诗人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原因就是“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在庐山之中,不管是从什么角度来看,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视野受到限制。遗憾之中,诗人悟出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从全局的角度来看待。
庐山,也称匡山,在江西省北部,耸立于鄱阳湖畔、长江之滨。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由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盛誉。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险峻与柔丽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庐山山中多悬崖峭壁、清泉飞瀑,树木葱茏,气候宜人。白鹿洞、仙人洞、三叠泉等是庐山著名胜迹,中国最早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