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5 000多年的灿烂文明曾创造并留存下来大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特别是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形成、发展与辉煌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国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达76万多处;43处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30处、自然遗产13处。全国馆藏文物近3 000万件(套),其中一级文物超过6万件。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发展,每年还陆续出土1万余件珍贵文物。
中国虽然是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却并不是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强国。现代意义上的文物考古和保护工作,在中国始于20世纪20年代,不仅起步较晚,而且相关从业人员对现代科学技术在该领域研究应用的重要性的认识明显不足,整体的科学理念也较薄弱,对中国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认知不足和在考古以及该领域科学保护的整体水平相对落后。这就需要我们去积极弘扬和推动中国的科技考古。
中国的科技考古学始于20世纪初,从最初仅凭文献和文物的铭文记述的金石学,发展到主动去野外发掘文物,凭眼学观察和对文物的宏观物理性质测量,用层位学和类型学来识别文物的材质、工艺、年代和溯源。这在当时称为现代考古学,而今已成为传统的考古学。现在人们对文物的保护仅仅是物质属性的保护,即延长文物本身的寿命,然而对非物质属性文物的价值进行保护也是十分必要的。挖掘和保护文物所拥有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的衍生价值,需要推动科技考古的发展。
20世纪下半叶,越来越多的近代科学技术方法开始被应用于文物的认知和考古,如通过碳—14同位素、热释光等测年代;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及色谱与质谱方法研究古代动植物和古代有机材料,如丝绸和纸张等;用X射线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等分析文物材质;用同位素质谱和其他微量元素分析文物产地等。文物是不可再生的,采用无损分析方法使得以科学的方法分析、鉴定完整的文物成为可能,并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近10年来原位无损分析方法的出现,使珍贵的或大型不可移动的文物有了被分析和检测的可能。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大量出土文物反映和记录了中国古人和现代人的科学技术活动,这些对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重要。至今已有数本有关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巨著出版,其中包括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J. Needham)编写的世界著名的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些著作中大多数涉及古代中国的科学和技术,而记录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过程的书就较少了。然而从20世纪末开始,参与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老一辈科学家已相继离世,有可能形成一个空白。如要完成一部学科俱全、详尽的中国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是较困难的。
我从青年时代就开始关注中国的科技考古和科学史,但当时专注于现代科学和高端技术的研究,在科技考古和科学史方面仅是业余爱好者。年过七旬才下了决心,腾出一部分时间从事硅酸盐质文物的科学研究,并努力新建一些无损分析方法用于研究,至今已研究了完整的古代出土文物,如玻璃器和玉器千余件。在这些年的研究工作中我体会到两点:第一,社会、人文科学要与自然科学技术交叉和融合才能发展,认知和保护国家珍贵文化遗产要依靠科学和现代技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要相互合作、并肩工作,努力培养跨学科的研究人才。第二,在科技考古和科学史研究中要面向世界,不能因为是中国的文物就闭门研究,而是要取得国际话语权,所以书籍和文章应该有英文版,让世界了解中国。
当世界科学出版社(World Scientifi c Publishing)社长潘国驹先生约请组织出版英文版系列丛书时,我欣然同意,来组织出版有关科技考古和科学史方面的系列丛书。“科技考古和科学史”系列丛书第一部分以中国可移动文物的科技考古和发展史为主,包括瓷器、玻璃器、青铜器、铁器、玉器、丝绸,以及与中国古代农业和生计密切相关的动物、植物的考古等;第二部分以不可移动文物的科学认知和科学保护为主,包括敦煌壁画、秦兵马俑等;第三部分为近代和现代科学史,包括光学和光电子学、现代科技考古学、凝聚态物理学、机械力学等。
丛书的英文版由世界科学出版社与双世出版公司(World Century Publishing Corporation)联合出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系列丛书的中文版。感谢世界科学出版社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做出的不懈努力。
干福熹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
复旦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