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如何“头脑风暴”情节点子

世上只有一种故事:你的故事。

——雷·布莱伯利(Ray Bradbury)

伍迪·艾伦(Woody Allen)的电影《安妮·霍尔》( Annie Hall )中,提到几个花花公子在一场好莱坞派对上聊天,其中一个人说:“现在这还只是个想法,但我觉得我可以弄到钱,把它变成一个概念……再变成一个点子。”

就跟所有讽刺作品一样,真相就潜伏在这个句子的表面之下。在你写出情节之前,你会先有想法。一开始可能只是一点火花,某一天才突然燃烧起来。然而许多故事在这个阶段就已经注定失败,因为并非每个点子都同样有价值。想写出最棒的情节,你往往需要想出几百个点子,再选出最好的几个发展成情节。

这一章我就要教你怎么做。

在你一头栽进“寻找情节点子的二十个方法”前,你必须花点时间,了解负责把点子变成畅销小说的人:你自己。

寻找情节点子时,永远都从自己开始。

比起其他作家的作品,美国作家威廉·萨罗扬(William Saroyan)的小说总是充满热情。有次有人问他下一本小说的书名,他回答:“我还没想到书名,也还没想到情节。但我有一台打字机、一张白纸,还有我自己,这样应该能凑出一本小说了。”

这就是为什么萨罗扬的作品如此新颖。他不满足于老套的建议“写你了解的事”。他很早就发现,写出独创情节的秘诀就是“写你这个人”。

小说作家,尤其想要启发读者的作家,都应该听从萨罗扬的建议。深深探究自己的心灵,你就会发现灵感的泉源。不仅如此,你的作品马上会活过来,你的故事将有机会真的感动读者。

不过请注意,“写你这个人”不是要你把你的自传写成小说。每个作家心中都有一本自己的自传小说,但这本书还是藏在心底好了。现在出版社都对自传式小说稍显存疑,因为这种小说要大卖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小说市场需要情节吸引人的小说,不要老梗、样板角色或无聊情节。想满足市场需求,又让你的作品绽放独特风采,关键就是“写你这个人”。

◎看看内心

每个作家都应该定期好好审视自己的心。在你开始构思下一段情节之前,先花点时间回答下列问题。我称这一系列问题为“人格筛选网”,回答完,你就能想出充满有趣角色的原创情节:

·世上你最关心的事是什么?

·如果你要写自己的讣闻,你会怎么写?

·你的外表如何?你对自己的长相有何感想?这对你有何影响?

·你最害怕什么?

·你主要的优点是什么?

·你主要的缺点是什么?

·你的强项是什么?你希望能有什么强项?

·如果你能做一件事,而且必然会成功,你会做什么?

·童年时期有哪三件事塑造了现在的你这个人?

·你有哪些惹人厌的习惯?

·你有哪些秘密希望永远不要公开?

·你的人生哲学是什么?

回答这些问题会打开通往内心灵魂的门,在这儿你更能分析情节点子。你想说的故事有触动自己吗?如果没有,你为什么还要写?

智者总劝告世人“了解自己”,尤其对作家来说,这着实是个好建议。只有真正诚实地了解自己,用热情全心投入写作,并关心重要议题,你才能写出清新的作品,还能从中获得喜乐。你了解自己,这就是写小说最好的基础了。

◎追寻点子

不是每个点子都值得写成小说,所以别花六个月、一年或甚至十年拼命雕琢编辑、经纪人,当然还有读者都没兴趣的东西!

听我说:你没有时间浪费在普通的故事上。

那该怎么办呢?你要如何想出超棒的点子,光靠这个点子就足够吸引读者读下去?

在学校,老师教我们坐下来,想出一个点子,然后开始写作。

听到这个方法,你的反应一定是“我早就听过了”。

所以你必须反其道而行。

你得想出数百个点子,先把不吸引你的点子删掉,然后细心完善剩下来的想法。

等一下我会教你二十种想出数百个点子的方法,不过首先要定几条规则:

(1)确定固定的想点子时间,一周至少一次。

(2)待在安静的地方,让自己放松,想象力也得以尽情奔驰。

(3)给自己三十分钟不受打扰。

(4)从以下的练习中挑选一项或数项,先读介绍。

(5)首先,放手让你的想象力随兴生长,把每个点子都记在纸上(或计算机上)。

(6)最重要的规则:不要、绝对不要给自己设限。暂时叫脑中的编辑去休息,任由点子涌现,不管以哪种方式、形状或型态呈现都好。不要妄下评论。

(7)尽情享受想点子的过程,玩得开心。你甚至可以开怀大笑。

(8)把每个点子都记下来。

(9)两三次之后,就可以开始评估你的点子了。请参考本章最后“培养你的点子”列出的标准。

(10)尽可能多重复想点子的过程。

而且别忘了:要行千里路,肚子一定要吃饱。所以做以下练习时,想吃什么就吃吧。

◎想出几百个情节点子的二十种方法

以下介绍二十种快速、简单又有趣的方法,教你发掘心中独特的情节点子:

1. “如果”游戏

对小说家来说,这大概是年代最久远但也最棒的创意游戏。独创性其实就是用不寻常的方式,把寻常的元素联结起来,而“如果”游戏能促使头脑改变思考方式,想出特别的联结。

在写作的任何阶段都可以玩“如果”游戏,但这个练习对寻找点子特别有帮助。训练你的大脑以“如果”的逻辑思考,大脑就会主动想出了不起的花招。

比方说,当你读到有趣的故事,就问问自己“如果呢”?然后让各种可能的联结自行浮现。

挑一周,做以下的练习:

·读报纸时,每读一篇报道都问“如果呢”?

·每看一个电视节目或广告,也问“如果呢”?

·让大脑自由奔驰。

·把你问的“如果”问题汇整成表。

·把表放一边,几天后再回来看。挑几个可以发展的问题,多记几笔笔记。你的下一个故事可能就从这儿开始。

2.书名

先起一个很酷的书名,然后写出相符的作品。

听起来很怪吧?其实一点也不。书名能解放你的想象力,促使你去寻找故事。

书名的来源五花八门,包括诗作、名言和宗教经典。翻翻名言集锦,记下有趣的字句;或随机从字典挑字,再把字组合起来列成一张表。故事的点子会开始从中萌芽。

挑一本小说,用开头第一句来设计书名。比方说,迪恩·孔茨(Dean Koontz)的小说《午夜》( Midnight )开头这么写:“洁妮丝·卡博萧喜欢在晚上慢跑。”你能想出什么书名?举例来说:《她晚上慢跑》《夜晚跑者》《黑暗跑者》《夜跑》。

现在你只要挑一个书名,写出相配的小说就好,很简单。

3.列表

雷·布莱伯利刚出道时,曾列出一串他潜意识想到的名词,这些字词成了他未来作品的根基。

你也可以制作你的列表。先让脑袋爬梳记忆中的画面,然后快速记下一两个字。我试过一次,总共列了超过一百样事物,包括:

·窗帘(我记得我的宠物小狗咬坏了妈妈的新窗帘,于是隔天她就把小狗送走了。结果我爬到树上抗议,死都不肯下来)。

·小山丘(有次我不小心在上面放火)。

·火炉(我们一家人常团聚在火炉前)。

·雪茄烟(我爸最爱抽便宜雪茄了)。

每一样事物都反映了我的过去,并可能成为故事或小说的基石。我可以挑其中一项,头脑风暴出各种发自肺腑的可能的点子。你也做得到。

4.议题

哪些议题让你热血沸腾?美国作家劳勃·勒德伦(Robert Ludlum)曾说:“我认为引人入胜的小说都出自于愤怒之手。”对作家来说,愤怒是很好用的情绪。首先列出你关心的议题,例如:

·堕胎

·环保

·枪支管制

·总统政治

·脱口秀

·开车讲手机的人

已故美国作家爱德华·艾比(Edward Abbey)的作品都以他关心的议题当作主题。对他来说,写作不只是艺术,也是使命,他的作品因而触动了广大的读者群。艾比认为作家一定要当道德的传声筒,他曾写道,“既然在现实世界无法获知事实,那我们一定要在作家笔下看到事实!”

所以如果你想写你这个人,方法之一就是找出哪些议题踩到你的雷,然后猛踩那些雷!

如果你将你的道德观点具体呈现在立体的角色上,让他积极维护他的使命,保证就能写出充满激情和意外发展的故事。想要写出这样的小说吗?那就照我说的做:

·找一个让你很激动的议题。可以是军事策略这种国际大事,也可以是学校董事会规范这种小事,但一定要可以逼人发怒。

·选边站。你对这个议题的道德观点是什么?想出好理由辩护你的立场。

·接下来这一步很重要:替对手想出很好的理由!世上很少有事非黑即白,就连坏人那方也会觉得他们没错。身为作家,你必须纵观全局,因此你要平等对待每个角色,不可以偏心。

·自问“哪种人最关心这个议题的正反两面”?想出几个正反方的可能人选,稍后再从中挑最好的。

不过请记得,写小说不是布道,你的工作是写出让人爱不释手的故事,不是发表浮夸的演讲。

5.亲眼去看

让你的想象力放段影片给你看:

一早先坐下来,问问自己:“关于现在这个瞬间,我到底想写什么?”列出首先想到的三件事,你可能想到某些议题(街头犯罪、安乐死、律师、宗教)、角色(面对危险还勇往直前的人)或情境(假如有人被困在伊朗上空的小飞船上?)。挑选最让你文思泉涌的点子。

闭上眼睛,开始播放电影,你只要放轻松“看”就好。你看到什么?如果播的内容有趣,就不要干涉。如果手痒的话,你可以稍微更改内容,但尽量让画面自行播放。你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接着开始动笔,别管情节结构,先持续写二十分钟,把你记得的任何“电影”片段都写下来。只要写就好。每天都写,持续五天,累积你写下的内容。

休息一天,然后把你的电影手札印出来。翻阅一遍,把你感兴趣的部分挑出来,开始培养这些点子,同时检测点子的新颖程度。

6.亲耳去听

音乐是通往心灵的捷径。听一些让你感动的音乐,你可以选择不同类型,如古典、电影配乐、摇滚、爵士,只要让你动心就好。听的时候,请把眼睛闭上,看看哪些图像、场景或角色会浮现出来。

等你发现值得一写的事物(你一定会发现),以后每次准备写作时,你就可以播放那首乐曲,塑造写作气氛。

7.角色优先

想要想出情节点子,最好最快的方法大概就是通过角色。做法很简单:创造一个立体的角色,然后看他怎么走。

许多方法能协助你写出独特的角色,以下列出几项:

·想象外表 :闭上眼睛,“看”第一个从脑中冒出来的人。描述他的样子,然后把他随便丢进一个场景,看会发生什么事。问问自己:“为什么他要这么做?他展现出哪种角色特质?”

·重塑你认识的人 :挑一个你记忆中很有趣的人,但不要直接模仿他,而是要“重塑”他。替他换个工作,或者干脆让他转性,把他变成她。假如你的疯子舅舅其实是女人呢?

·讣闻 :每天报纸都会刊登讣闻,这些都是现成的人物简介!改编讣闻,挑出有趣的部分,用在你挑的角色上。你可以改变角色的年龄和性别,看故事会如何发展。放手去试吧。

·最糟的事 :一旦写好角色,你必须问:他身上能发生的最糟的事是什么?答案可能就是一本悬疑小说的开头,而这本书读者绝对爱不释手。

8.向大师取经

如果莎士比亚可以这么做,你也可以。偷别人的情节吧。没错,这位英国的文学大师很少想原创故事,他通常都挑选旧故事,再施予他独特的魔法。

当然,现在回收旧故事没这么容易了,你不能窃取完整的情节和角色,然后假装是你的原创作品。但你可以撷取另一个故事的一小部分,再施加你的独特魔法。你可以替换重要角色和规范(请参考下一点“推翻类型”),也可以跟着原本的故事线走,沿途加上自创的发展。

美国作家威廉·诺柏(William Noble)在《偷他的情节!》( Steal This Plot! )中提到:“独创性就是让你剽窃成功的关键。”他的意思是你不能偷取一整段情节,连角色也不改,但你可以撷取前人采用的形式(因为情节便是故事的形式),拿来使用。

9.推翻类型

每个故事类型都有行之有年的规律,阅读类型小说时,读者都会期待特定的节奏和发展。为何不利用他们的期待,然后转个一百八十度呢?

比方说,你可以把西部故事放到外太空去,一点也不难。《星球大战》就含有不少西部片的元素(你还记得酒吧的桥段吗?)。同样道理,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主演的《九霄云外》( Outland )就像把西部片《正午》( High Noon )搬到木星的卫星上 。美国科幻小说家罗伯特·海因莱因(Robert A.Heinlein)的作品《穿墙猫》( The Cat Who Walks Through Walls )也跟达希尔·哈米特的《瘦子》(The Thin Man) 很像,只是把角色传送到遥远的未来去了。

就连经典影集《飙风战警》( The Wild Wild West 也只是把007的故事搬到大西部罢了,但这部影集成功推翻既有类型,变成当代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玩玩各种类型、规律和期待吧。把不同元素混在一起,搞不好就能产生新的点子。

10.预测趋势

小说可以单靠主题就“爆红”,如果你能赶上新趋势的风潮,你可能就赢了。

致胜关键当然在于如何预测席卷大众的风潮。你要怎么判断呢?

最好的资料来源是类型杂志,通常你可以从中窥见读者未来短期到长期有兴趣的领域。

而且这种研究花不了多少时间。去附近的报摊,把《科学人》( Scientific American )、《大众机械》( Popular Mechanics )、《时代》( Time )、《新闻周刊》( Newsweek )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U.S.News&World Report )通通翻过一轮,气死老板。除此之外,《今日美国》( U.S.A. Today )也常常刊登新潮科技和议题的报道。抓出有趣的主题,然后想一下:

·谁会在乎这个主题?

·那个人明年会如何应对这个议题?十年后呢?

·如果整个社会都接受这个议题,会怎么样呢?

·如果整个社会都排斥呢?

·这项议题最容易伤害到谁?

11.在报纸中挖宝

请读报纸。扫过每一版的内容,并设好你脑中的追踪装置,瞄准能让想象力朝独创方向跑的新点子。

我建议你读《今日美国》。这份报纸的写作宗旨是“读者专注力有限”,所以每篇报道都很短,可以很快扫完。每看完一份,你至少能找到十几个可用的点子。挑选其中一篇报道,自问一系列“如果”问题,以充实你找到的点子。如果你稍后可能想用报道的内容,就剪下来装进盒子里。

12.研究

美国作家詹姆斯·米切纳(James A.Michener)总是提早四年或五年开始“写”书。每当他“感到有灵感了”,他就开始读书,针对一个主题可以读上一百五十到两百本书。他会浏览相关书籍,认真阅读,甚至去查阅资料,把学到的信息都记在脑中。这时他才开始写作,而这些研究资料便提供给他许多可参考的点子。

现在有了网络,做研究更容易了。不过别忽略了老方法,世上还是有书,你也可以去访问有专业知识的人。如果你的荷包够深,你也可以去实际造访异地,体验当地风情。世上到处都隐藏着创作的素材。

也别忘了专家。找出该领域的佼佼者,去访问他们。活过某个时期或住在某个地方的一般人,也可以提供你丰富的细节和确切的事实。

以下是通过研究找点子的简单方法:

·从你一直有兴趣的领域,挑一本非文学作品。

·大略翻一遍,了解大意。

·写下你想到的情节点子。

·把书详细读完。

·记下更多点子,同时发展先前想到的点子。

·只要这么做,很快你就会找到一条信息,让你热血沸腾了。

13. “其实我真正想写……”

请在一大早尝试这项练习。昨晚,你的潜意识已经在睡梦中慢慢入侵,现在有话想对你说,所以请端起咖啡,赶快在稿纸或计算机前坐好。首先写下“其实我真正想写……”

然后一口气连写十分钟。跟随脑中浮现的想法,扩充、联结这些点子,让它们在你的意识流中漂浮。

这个练习不只适合想点子,也可以当作写作的暖身,每次写作前你都可以试试看。

14.偏执

顾名思义,偏执会控制角色最深沉的情绪,促使他有所行动,因此很适合当作寻找点子的好跳板。

那些事物会让人偏执?自尊?外表?欲望?工作?敌人?成功?

《悲惨世界》( Les Miserables )中,贾维为了什么偏执?答案是他的责任。责任心逼他发狂,最后走向死亡。

阿哈为了什么偏执?答案是一只巨大的白鲸鱼。如果没有他的偏执,就没有《白鲸记》( Moby Dick )这本书。

道林·格雷 [1] 则对青春异常执着。

《马耳他之鹰》( The Maltese Falcon 里,每个角色都对那只黑色的鸟无比偏执。

《乱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 )中,白瑞德偏执地爱着斯佳丽,斯佳丽偏执地爱着艾希礼,因而展开了三角恋情故事。

创造一个角色,让他为某件事而偏执,再看他如何发展。

15.开场白

迪恩·孔茨(Dean Koontz)的作品《暗夜之声》( The Voice of the Night )其实来自他“随便玩玩”写的一句开场白。罗伊问:“你有杀过什么东西吗?”

写下这一行后,孔茨才决定把罗伊写成一名十四岁的男孩。接着他写了两页对话,当成小说的开场,但整本书都来自那句深深吸引他注意的开场白。

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习惯用开场白来透露故事的调性。有一天,他迫切想写新小说,却毫无点子,这时他脑中浮现这段开场白:在我的公司,我很怕四个人,而这四个人分别又怕五个人。

海勒说,这两个句子马上“爆出无数的可能和选择”。最后他写出了小说《出事了》( Something Happened )。

同理,海勒的名作《第二十二条军规》( Catch-22 )也源自他写的开场白:他一见钟情了。某人第一眼看到那名牧师,就疯狂爱上他了。后来海勒才把某人改成主角的名字约塞连,并决定这名牧师不在监狱工作,而是在军中服务。这几句话就成了故事的基石。

写开场白很有趣。试试看吧,你的创意脑袋会很感谢你。

16.写序章

近来引人入胜的小说通常都以动作场景序章开始,而且主角未必需要出现。不过序章一定会有惊奇、神秘、悬疑或吓人的事,让读者心想:“我最好看完剩下的章节,才能知道为什么发生这件事。”

紧凑诱人的序章其实很好写,真正难是难在接着写出一整本书。不过好的序章可以带出许多点子,也可能发展成一整个故事。此外,偶尔试写一两千字的序章也能当作练笔,助你练就写出畅销小说的能力。

17.联想图

联想图虽然是老方法,但永远都是创作的良方。联想图以视觉方式呈现许多简单联结的网络,绘制过程可以分为三阶段:

(1)准备。挑选一个字或概念来发展。你可以挑事前决定好的主题来画,也可以随机选择。把这个字写在白纸的中央,用圆圈圈起来。

(2)出手。别想太多,让你的头脑记下各个联结和关系。在这个阶段,先别花心思去理解思考,只要写就好。从联结中延伸出其他联结,把整张纸填满。

(3)瞄准。如同作家盖比瑞尔·洛瑟·里柯(Gabriele Lusser Rico)所说,很快你负责规划的脑袋就会进行“方向转移”,因为你想到的联结带来了“新的方向”。请参考里柯写的《自然写作》( Writing the Natural Way )第五章,其中详细介绍了作家用的联想图。经过方向转移,你会更了解联想图的方向或重点,开始辨别快爆炸的脑袋想告诉你什么。这时你就会想到点子了。

比方说,我挑了棒球这个字。开始喽:

当我研究这份联想图,我发现重心集中在我的年少时代跟其中蕴含的希望。从道奇球场、小联盟、夏天晚上听史考利报球赛的回忆当中,我可以源源不绝想出几十个可用的故事点子。

我当然想得出来。

18.感动人心的结尾

为什么《卡萨布兰卡》( Casablanca )不仅仅是部好电影?为什么欣赏完电影后,你还是觉得余韵绕梁,能发出满意的赞叹?我认为关键就是结尾,包括经典的结尾台词:“路易,我想这是一段美好友情的开始。”

一段感动人心的结尾。

故事成败往往就靠结尾,如果结尾平淡无味,即便先前的情节极为引人入胜,观众还是会觉得不满意。导演弗兰克·卡普拉(Frank Capra)说他的电影《约翰·多伊》( Meet John Doe )就有这个问题。故事铺陈相当完美,但来到结尾时,卡普拉和编剧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合理的结局是让约翰从大楼一跃而下自杀,但这样结束会害得片子调性变得阴郁。最后他们决定让路人冲上去救了他,但这个结局感觉却很假。导演和编剧等于把自己逼进了绝境。

既然结尾这么重要,为什么不先想好感动人心的结尾呢?你可以试试看:

(1)在脑中的剧院想象一场高潮结尾。

(2)倾听搭配的配乐。

(3)让各式各样的情绪涌现。

(4)随心所欲加入角色,来增加冲突。

(5)尝试以不同方式呈现同一主题,直到想出令人难忘的点子。

然后问问自己:

(6)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7)什么事情让他们聚在一起?

(8)我要如何回溯到这个故事合理的起点?

许多作家认为,先想好可能的结局是最方便的写作指南。最起码练习写结尾能让你想出不少有深度的角色。

19.职业

我们的个人形象往往跟工作绑在一起:我们的职业是什么,做得好不好。每一项工作也有其独特的职场文化。因此研究别人的工作,本来就能找出许多题材。

试着以吸引人的工作为基础,想出一些故事点子。你可以在读书、看报纸和杂志的时候,将有趣的工作记下来。

美国劳工部出版的《职衔大辞典》( Dictionary of Occupational Titles )是我很珍惜的参考资料,这本庞大的百科全书分成两册,详细介绍了数千种职业。以下是其中一个条目:

378.363-010装甲侦察专家(军人)

驾驶军用有轮或履带车辆,观察指定地区,搜集地表特征、敌营军备及所在位置信息。隶属地面装甲侦察单位:使用安全连线语音通信程序,与上级汇报信息。撰写战场记录,通报对战侦察信息。驾驶有轮及履带装甲车辆,协助战略行动,阻挠、延迟并击退敌军。引开来自攻击车辆之战火,协助掩护战友,或阻挡敌军炮火攻击。准备并协助夜间炮火攻击,辅助准确击中目标。使用侦测化学物质设备、辐射计或放射物质侦测仪,以确认并辨别周遭空气中的化学物质。驾驶车辆至指定地点,以标记路线并控制车流。要求并调整针对目标的迫击炮和火炮攻击,并回报炮击之效用。

上述内容应该可以提供不少故事点子。要是主角迷路了呢?或是开进时空隧道,回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如果他发疯了呢?你需要针对哪个领域继续深入研究?

20.绝望

或许你坐在白纸或空白屏幕前,脑袋空空如也,啥都没有。你已经用尽所有方法,现在彻底绝望了。

很好。许多伟大的作家也曾和你一样苦恼,但他们都找到了解决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写就对了”。

美国作家E.L.多克特罗(E.L.Doctorow)写出《拉格泰姆时代》( Ragtime )前,可是非常绝望。他解释道:“我急着想写作。当时我盯着新罗谢尔老家书房的墙壁,于是我开始描写那面墙。偶尔作家就是会碰上这种走投无路的时候。然后我开始描写包含那面墙的房子,由于房子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就回想起那个时代,还有百老汇大街当时的样貌:有轨电车沿着大街跑过山脚下,夏天时居民都穿白色衣服乘凉,当时的总统是罗斯福。一个点子连到另一个点子,这本小说的雏型就出现了,全靠绝望时想出的这些画面。”

法国作家莫泊桑(Maupassant)曾建议:“快把黑字写到白纸上。”美国作家詹姆斯·瑟伯(James Thurber)也说:“别管写得好不好,先写就对了。”

你很绝望吗?

那就快把黑字写到白纸上吧!

不适合用来想点子的方法

你已经学到够多想点子的方法,写作生涯一辈子都用不完了。现在我必须警告你,避免使用历年来有些作家想点子的方法:

·药物。现在大家都知道嗑药的危险。虽然当下你可能产生创意无限的错觉,但嗑药的负面影响实在太多,一点都不划算。

·酒。作家形象总是不免俗地和酒精绑在一起,许多伟大的作家也都是恶名昭彰的酒鬼。无数想要成为作家的人都误以为两者之间有什么合理的关系,其实根本没有。

·压力。为生计挣扎的作者形象也深植于许多新手作家之心,但自行施加压力只会造成焦虑。虽然绝望可能逼你产量倍增,但也可能让你过于担心自己的经济状况,因而不敢冒险,打安全牌,结果写出平淡无味的作品。

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曾说:“我很排斥对写作的浪漫幻想,反对认定写作是种牺牲,以及认为作者的经济和精神状态越差,作品就越好。我认为要写出好作品,就必须维持良好的情绪和身体状态。”

所以请照顾好身体,保持开心。最重要的是:多写。

◎培养你的点子

好,你已经想出一堆点子了。(还没?那赶快开工啊!)现在怎么办?请挑出你最喜欢的点子,写出它的诱因、标语和弱点。

诱因就是小说的主题,要让书店浏览的读者读了封面简介后,会感觉惊艳地说“哇”。比方说,迪恩·孔茨的作品《午夜》( Midnight )探究滥用生物科技如何祸及整个小镇。你的作品探讨的主要议题是什么?

接着写出你的标语,用一两句话,为你的点子写出诱人宣传。迪恩·孔茨如此介绍他的另一本小说《冬月》( Winter Moon ):“洛杉矶的大街成了末日炼狱。在蒙大拿州寂寥的角落,神秘的存在侵入森林。随着这些事件交错并逐渐失控,活人和死人都无法幸免。”

最后,努力想出一个弱点。反向思考,有什么事可能毁掉你的点子?找出弱点不表示你要放弃这个点子(当然你要放弃也可以),反而可以帮你大幅强化这个点子。继续下一步之前,你必须先自问这些问题,并提出让你满意的答案:

(1)这种故事以前有人写过了吗?(通常答案都是有。)如果有,你能加入什么独特的元素?想出各种可能,一直想,直到你想出别人从来没看过的元素。

(2)你的设定很普通吗?如果是,你能把故事改设在什么场景?哪种背景设定还没被用到烂?

(3)你想写的角色像样板角色吗?如果是,你要怎么让他们变得有趣?你能提供什么新的切入点?随意头脑风暴一下,而且不要舍弃任何想法,直到你列出一大堆方法为止。

(4)你的故事够“壮观”,可以吸引足够的读者吗?如果没有,你要怎么扩大规模?你能怎么提高主角面临的代价?通常(实际的或心灵上的)死亡一定是很合适的选择。

(5)你能加入其他有意思的元素吗?从各个角度来看你的点子,并思考是否能加入一两个转折,让整个故事更有活力。没错,又要列更多做法了,快动手吧。

就跟饼干和爱一样,故事点子也要够新颖,才能让人满意。利用这些问题检视你的点子后,你就能避免走上错误的旅程,免得一路走去无聊小镇了。

◎贝尔金字塔

编辑和经纪人都会告诉你,他们想在过去成功的类型当中,寻找“清新独特的声音”。也就是说,他们想要左右通吃:你的作品必须独特,但又不能独特到害得营销部门不知如何是好。

所以你就用贝尔金字塔审视你最棒的点子,一次满足他们的两项需求。(从来没有哪个金字塔和我同名,所以请原谅我这次擅自用我的名字命名。)

热情

金字塔底端是对情节的热情。你必须花很长一段时间与你选择要写的情节相处。写一本小说可以花上几个月,甚至好几年,因此你最好要有奋不顾身的热情,才能长期抗战。

为什么很多小说都无法出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内容太“制式”了。这些作品一味追寻大众的口味,因为作者往往心想:“哎哟,如果我写得像那本很畅销的小说,我的作品就可以出版了。”

大错特错。如果你对你的情节没有热诚,不觉得非把这个故事说出来不可,你的文笔就不会有特色,也就不吸引人了。如此一来,你的作品读起来就跟其他想当作家的一大群人一样,只能猛敲机会的大门而已。

贝尔金字塔的三个分层中,热情不但对你身为作家的灵魂很重要,通常也与你最终的成功息息相关。当然为了钱,当小学徒模仿几次无妨(前提是你要学到技巧),但我认为作家还是必须培养自己的独特性,只有发展出自我的特性,才能超越平庸。

布兰达·尤兰(Brenda Ueland)曾说:“将你的知识与爱投入工作中,保持自由随兴的态度,仿佛跟爱你的朋友对话。然后在脑中(每天至少三到四次)嘲笑那些自以为是,揶揄戏弄、批评挖苦和怀疑你的人。”

你需要的话甚至可以嘲笑我,只要确定你笑我时满怀热情就好。

潜能

进入下个阶段后,你需要思考这个主题能触及多少读者。暂时脱离艺术家的角色,转换成潜在的投资人:如果你要投注大笔资金出版这本书,你有机会回收资金,甚至小赚一笔吗?

评估的时候不要手下留情。假设你把过去几年的人生写成八百页的小说,除了很熟的亲戚以外,还有多少人会感兴趣?可能有,但请解释给你心中的投资人听。

你很着迷清洗鱼内脏的艺术吗?也解释给你心中的投资人听。

做一点市场调查。你应该订阅《出版人周刊》( Publishers Weekly ),追踪业界的最新动向。现在都出版哪些书?《出版人周刊》每一期都有《预告》专栏,简短评论接下来出版的新书。问问自己,为什么出版社看上这些故事?

不要抄袭。记得小说得以出版的潜能,往往来自作者独特的文风和远见。

也别忘了,评估小说出版潜能时,你的目标未必是要吸引最多的读者。类型小说的作者都知道他们的作品只针对特定读者而写,甚至在某一类型的作品中,还会再分成细类。比方说,许多科幻小说作家不写“冷硬风”的科幻小说,而是探讨一些深层的哲学论题。他们知道有些科幻小说读者喜欢这种作品,其他则不喜欢,不过没关系,因为先前已经说过,他们都是出于热情而创作。

因此潜能评估只是协助你做决定,并非硬性规定。依照你的需求来用就好。

精准

最后,你的情节要有精准的目标。如果你对这个点子充满热情,也合理推断出受读者欢迎的潜能,那就删掉所有会影响作品潜能的事物。假设你的情节是针对喜欢悬疑小说的读者所写,那就朝这个目标写,不要使用其他手法,以免偏离目标。

◎个案研究:《午夜》

我在悬疑小说写作课堂上,用过迪恩·孔茨一九八九年出版的惊悚小说《午夜》当例子,因为这是一本横扫千军的畅销书(孔茨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精装书排行榜第一名的作品),而且运用了许多我讨论过的技巧。我会稍微介绍小说内容,不过如果你想真正体会这本书的妙处,我建议你去买一本,有空的时候把它读完。

由于这章谈的是想点子,你可能好奇孔茨怎么想出《午夜》的情节。我们只能推测,不过以下是几项完全不同的可能性,也许他的点子来自其中几项:

·预测趋势 。孔茨常在书中谈到滥用新科技。一九八九年时,他预测到纳米科技的发展,并以此为蓝本创造出让人惊喜赞叹的故事。

·反派 。反派托马斯·沙德克(Thomas Shadduck)的出场着实诡异又吓人,他是富有人性的超级反派,情节几乎可以说是绕着他打转。希区柯克曾说,悬疑故事的张力与反派能力成正比。或许孔茨从沙德克开始写起,把他的阴谋写成了情节主轴。

·书名 。“午夜”让人联想到各种画面,通常都极为黑暗邪恶。事实上,这个故事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都在夜晚,而午夜正好是坏事即将发生的时刻。孔茨可能单从书名就想到了这些发展。

·很棒的序章 。许多令人爱不释手的小说都从神秘、惊人或引人入胜的序章开始。《午夜》的序章介绍了一名夜跑者,在序章结尾,她被一头神秘的野兽杀了。我们再也没看到她,却一直惦记她的死因(主角群也跟我们一样)。孔茨极可能随笔写下这段序章,后来才想到可以如何运用。

·偷前人的情节 。我个人认为孔茨最有可能是靠这个方法想出了《午夜》的情节。读这本书时,我觉得故事明显混合了两类经典情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名电影《天外魔花》( 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 ),以及英国小说家H.G.威尔斯(H.G.Wells)的经典小说《拦截人魔岛》( The Island of Dr.Moreau 。果然没错,孔茨在小说后段巧妙地提到了这两部作品,仿佛在跟看出相似点的聪明读者眨眼睛!

由此可见,像迪恩·孔茨这样的说故事专家,也可以靠许多方法想出第一本《纽约时报》精装书排行榜冠军作品的雏形。你没理由做不到吧?

▲练习一

本周挑两个方法来想点子,每个方法至少预留一小时写作时间,好好练习。

▲练习二

从练习一的成果中,挑出你最喜欢的点子,写出诱因、标语和弱点。

▲练习三

现在拿贝尔金字塔检视你的点子。你和你的点子有足够的热情、潜能和精准度,能让你继续写下去吗?

▲练习四

就算你决定不要把这个点子写成一整本小说,先前的练习对下次也有帮助。不过如果你喜欢这个点子,请利用本书剩余的章节,把你的点子塑造成形。

▲练习五

请下定决心每个月花几小时来想点子。随时注意周遭可能出现的点子,勤记笔记,搜集新闻简报。每个月检查一次你的点子,开始培养。


[1] 《道林·格雷的画像》(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是爱尔兰作家王尔德( Oscar Wilde )于一八九一年出版的小说。贵族青年格雷因为贪恋自己的美貌,因而许愿希望自画像能代替自己老去,以永葆青春。 H/nphGVM56/7kVrlVBsmjqXd7RKI7zYQB3kMNtBDZwVTqSIvd9gcedPBH5lo0EO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