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饮酒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大话诗人

陶渊明(365~427年)又名陶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出身于落魄的官宦家庭,可他少年时学习却非常认真,曾有“大济苍生”的壮志。然而他生活在门阀制度森严的东晋末年,在是一个讲究出身的时代。庶族出身的陶渊明注定无法一展胸中的抱负。然而这种情况却激发了陶渊明的创作灵感,他隐居于田园之中,纵情于诗歌的世界,先后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他开创的田园诗体,为古典诗歌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陶渊明的作品平淡自然,但无一不是出自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直接影响了唐代的诗歌创作。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评论家钟嵘在《诗品》中称赞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这也是对陶渊明最高的褒奖。

煮酒论诗词

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陶渊明写《饮酒》组诗共20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五首。这首诗以情为主,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悠闲自得的心境。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则在告诉世人只要“心远”,无论身处何地都会达到心灵的宁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说诗人在采菊时无意中望见庐山,境与意会,情与景和,物我两忘。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为历代的文人墨客所推崇。 6lzyhpj2Dq4osMs6/V5NaEMq5jbLKRH568uF1JS0TtZYS0bv3km3biUN+dvmmRC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