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经穴祛病五大法

按摩

按法 :用指、掌、肘或肢体的其他部分着力,由轻到重地逐渐用力按压在被按摩的部位或穴位上,停留一段时间(约30秒钟),再由重到轻地缓缓放松的手法为按法。

摩法 :用食指、中、无名指指面或手掌面着力,附着于被按摩的部位上。以腕部连同前臂,作缓和而有节奏的环形抚摩活动的手法为摩法。

推法 :用手或掌等部分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为推法。

揉法 :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于身体上,作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以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或掌的揉动而滑动的手法为揉。

搓法 :用双手挟住被按摩的部位,相对用力,方向相反,作来回快速地搓动的手法为搓法。

掐法 :用拇指指端或指甲缘着力,选取一定的部位或穴位,用持续或间断的力垂直向下按压的手法为掐法。

拿法 :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他四指指面着力,作相对用力,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进行有节律的提拿揉捏为拿法。

艾灸

艾炷直接灸 :将灸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称为直接灸。根据灸后有无烧伤化脓,又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化脓灸(瘢痕灸)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此法对哮喘、慢性胃肠炎、发育障碍等疾病和体质虚弱者进行施治。

艾炷间接灸 :又称间隔灸或隔物灸,指在艾炷下垫一衬隔物放在穴位上施灸的方法,称间接灸。因其衬隔药物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种灸法。其火力温和,具有艾灸和垫隔药物的双重作用,患者易于接受,较直接灸法常用,适用于慢性疾病和疮疡等。

艾条灸 :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一般艾火距皮肤有一定距离,灸10~20分钟,以灸至皮肤温热红晕,而又不致烧伤皮肤为度。此为悬起灸。悬起灸的操作方法又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

针刺

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故右手称为“刺手”,其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而使针刺入皮肤,行针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震刮搓以及出针时的手法操作等。左手按压或撑紧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左手为“押手”。其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位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刺痛和协助调节、控制针感。

拔罐

火罐法 :是利用燃烧时消耗罐中部分氧气,并借火焰的热力使罐内的气体膨胀而排除罐内部分空气,使罐内气压低于外面大气压(统称负压),借以将罐吸着于施术部位的皮肤上。火罐法其吸拔力的大小与罐具的大小和深度、罐内燃火的温度和方式、扣罐的时机与速度及空气在扣罐时再进入罐内的多少等因素有关。如罐具深而且大,在火力旺时扣罐,罐内热度高、扣罐动作快,下扣时空气再进入罐内少,则罐的吸拔力大;反之则小。

抽气法 :先将备好的抽气罐紧扣在需拔罐的部位上,用抽气筒将罐内的空气抽出,使之产生所需负压,即能吸住,此法适用于任何部位拔罐。

起罐法 :用一手拿住火罐,另一手将火罐口边缘的皮肤轻轻按下,或将火罐特制的进气阀拉起,待空气缓缓进入罐内后,罐即落下。切不可硬拔,以免损伤皮肤。若起罐太快,易造成空气快速进入罐内,则负压骤减,易使患者产生疼痛。

刮痧

目前的刮痧工具分牛角类和玉石类,牛角类的作用偏泻,玉石类的作用偏补。

在操作时,手拿刮痧板,蘸些油或清水,选好要刮拭的部位,按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胸部从内向外的方向刮拭。

刮痧时,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90°角。

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

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刮痧次数一般是痧退后还需要再进行第2次刮治。

出痧后1~2天,皮肤可能会有轻度的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i83Bkj7zj1sInMgkz8hvQ9xaNPf5KSHO08VrbEBq5Qt+2FI2gNDLDSU4iE+9Nv3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