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社会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进步的崭新阶段

道德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在道德生活上必然要走向这样一个崭新时代,这就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阶段。研究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揭示它的科学性及其在我国现阶段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社会主义道德在当代社会和人的发展中的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必须明确和把握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道德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道德包含着两层含义:从广义上讲,正如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是两个可以互相指称的概念一样,社会主义道德也即共产主义道德,它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继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类型之后,并与资产阶级道德相对立的一种道德发展的崭新类型;从狭义上讲,它是共产主义道德发展的一个阶段,即无产阶级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在社会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道德体系,它必然要发展为共产主义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类型发展的高级阶段。我们这里所讲的社会主义道德主要是在广义上使用的,是作为一种道德类型来加以考察的。但鉴于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共产主义道德,所以我们在实际的论述中也兼顾了二者的一致和统一,故本书仍以社会主义道德名之。

关于“社会主义道德”或“共产主义道德”这个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未曾使用过。但是,他们却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无产阶级的道德”做了广泛而深刻的考察,并对其产生、本质、作用和发展趋向进行了科学的论述。恩格斯指出,只有“无产阶级道德”才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代表着现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的那种道德”。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讲的“无产阶级的道德”,实质上也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思想,并第一次把共产主义同道德联系起来,明确地提出了“共产主义道德”的概念。1920年10月,列宁在《论共青团的任务》这篇著名论文中,尖锐地批判了资产阶级攻击共产主义者“摈弃一切道德”的谰言,他说:“究竟有没有共产主义道德呢?有没有共产主义品德呢?当然是有的。”他强调:“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他还指出,这种道德同一切剥削阶级的道德相反,它“不是从上帝的意旨中”或者“从往往同上帝意旨很相似的唯心主义或半唯心主义论调中引申出来”的,而“是从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中引申出来”的,“是为破坏剥削者的旧社会,把全体劳动者团结到创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的无产阶级周围服务的”。他号召:“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 列宁这些科学的论断,不仅阐明了“共产主义道德”的阶级实质、伟大作用和发展趋势,而且它也是在社会主义道德的同义语上来使用共产主义道德这个概念的。据此,我们可以对社会主义道德做出如下的概括:

所谓社会主义道德,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阶级道德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指导而培养起来的一种革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的体系,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推翻资本统治,消除私有制度和私有观念,建立和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奋斗目标的一种崭新的道德类型。

这就不难看出,社会主义道德已经不是某种纯粹的善良愿望,也不只是某种关于人类未来的道德理想,而是一种扎根在现实生活中,在无产阶级的实际革命斗争中发生发展的道德实践了。

应该指出,对于“共产主义道德”这个概念,至今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例如,有一种意见认为,共产主义道德就是共产主义事业所要求人们的道德;也有的认为,共产主义道德就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战士的道德;还有的人认为,共产主义道德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这些看法抓住了共产主义道德某一方面或发展的某一个时期的特征,但都是不全面的。上面关于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含义说明:第一,共产主义道德首先是一种无产阶级的阶级道德,它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特性在道德上的科学表现,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精神武器。诚然,在它产生的初期,还只能为少数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践履,但是它本质上是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的反映,是无产阶级“为了把劳动者团结起来反对一切剥削和一切私有制服务的道德” 。因此,它是一种崭新的道德类型,它必将为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逐步理解、接受和实践。随着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它也将随之而上升为社会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应当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并日益深入到他们的价值观念之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可以作为现今社会主义道德的同义语来使用。到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它还将发展成为全民的道德。因此,把共产主义道德仅仅归结为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战士的道德,显然是片面的。它忽视了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和崭新类型,看不到共产主义道德作为一种无产阶级的阶级道德,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第二,共产主义道德本身也有一个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它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的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一经产生便服务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它的发展始终是同无产阶级领导革命人民为推翻资本统治,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建立、维护和巩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紧密相连的。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它自身也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起来,它的社会作用也逐步地由无产阶级内部扩充到社会主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它将得到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共产主义道德仅仅说成是未来共产主义的道德。这种观点否认了共产主义道德本身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是一种割断历史的做法。当然这不排斥为了区分共产主义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如前所述,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道德称之为社会主义道德,而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称之为共产主义道德,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忘记社会主义道德乃是共产主义道德这一特定道德类型发展的一个阶段。

第三,共产主义道德是一个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多层次的道德体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和其他任何道德一样,也是一个由核心精神、基本原则和各种具体规范构成的多层次的体系。不仅如此,就是构成这个体系的原则和规范本身也包含着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和要求。无论就构成共产主义道德整个体系的各个层次的规范而言,还是就每个规范本身的构成层次而言,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互相衔接,有机联系,相互制约,因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产主义道德的这种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统一,使它成为一个从最低要求到最高要求的、依次递进的阶梯。这样,一方面,它既能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斗争任务的需要,又能坚持无产阶级的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对人们的要求;另一方面,它既能从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现实的道德水平出发,又能适应他们道德的进步、道德觉悟的提高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共产主义道德既是现实的革命道德,又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理想,是广泛性和先进性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强调指出,共产主义也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离开一定历史时期无产阶级的实际运动和实际水平,笼统地谈论共产主义事业,势必使共产主义成为空洞的口号。同样,笼统地说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事业所要求于人们的道德,也就必然割裂它的层次性和整体性、广泛性和先进性统一的重要特征。

二、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

社会主义道德也即共产主义道德,产生于19世纪中叶,它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而同时形成的。它的形成丝毫不具有任何空想的成分,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道德生活长期进步的一个崭新阶段。

第一,社会主义道德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包含着一个深刻的矛盾,这就是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它的不治之症。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造成了社会生产水平突飞猛进,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和产品却是资本家私人占有,这就产生了一个尖锐的矛盾:一方面,社会化的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并由社会进行统一的有计划的调控和分配;另一方面,这种要求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条件下,不仅根本不可能做到,相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越是社会化,生产资料便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私人手中。可见,社会化大生产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对抗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这个矛盾就无法克服、不可调和。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加剧,就是这一对抗性矛盾的直接表现。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的尖锐化,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反映到道德上,就是资产阶级道德的危机。如果说,资产阶级道德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那么现在,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不治之症的恶化,使它已被推到被否定的地位上了。同样,既然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化大生产,在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和产品归全社会所有,并由社会进行统一的有计划的调控和分配。那么,这种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来,形成一种道德发展的客观要求,这就是要抛弃几千年来那种一直为私有制作辩护的陈腐的剥削阶级道德教条,而实行一种反映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要求的,反对剥削,反对压迫,使个人利益同社会集体利益相统一,使全人类都得到彻底解放的新型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就是这种新型的道德。

第二,社会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特性的科学概括。马克思说:“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 19世纪中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表明工人群众已经“意识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不仅提出了独立的政治要求,而且“毫不含糊地、尖锐地、直截了当地、威风凛凛地厉声宣布,它反对私有制社会。” 同历史上其他被剥削压迫的阶级相比,无产阶级具有特殊的阶级特性,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首先,无产阶级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他们是资本主义社会占人口大多数、高度集中、不断壮大的社会阶级。其次,无产阶级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只靠出卖劳动力来获得生活资料,他是一个一无所有、受苦最深的社会阶级。因此,无产阶级同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不同,“不戴上自私的眼镜来看一切”,“对他们来说,金钱的价值只在于能用它来买东西”,而不是“偶像”。 他们对本阶级内部和其他劳动人民怀有深切的友爱和同情,“人与人之间的兄弟情谊在他们那里不是空话,而是真情,并且他们那由于劳动而变得结实的形象向我们放射出人类崇高精神之光” 。再次,无产阶级是长期处在具有高度集中性和连续性的机器大工业的劳动条件下进行生产的,互相协作、紧密配合、严格的组织、铁的纪律,是进行这种大生产的必要条件,这就养成了无产阶级的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团结互助的精神。不仅如此,无产阶级作为一个唯一的同先进的经济形式联系的社会阶级,他们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者,他们的阶级利益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他们的阶级地位决定了他们不仅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而且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身。总之,无产阶级的阶级特性,它的特殊的生活方式、劳动条件、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使得他们在道德上“比起资产阶级来,说的是另一种习惯语,有另一套思想和观念,另一套习俗和道德原则” 。这些都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必然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社会主义道德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经过科学地分析、概括、提炼而升华出来的革命意识形态。

第三,社会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在道德理论上变革的结晶。任何道德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们的阶级关系、社会关系的特殊反映,但是这种反映又不是直观的,它必须经过人们的概括和集中,并通过一定的思想形式和社会途径,才能成为调整人们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是一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对人们行为的客观要求和人们主观认识的统一。因此,人们的主观认识如何,有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这种理论的科学性怎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定道德的存在形态的完整性、稳固性和有效性。历史上的劳动人民,如奴隶阶级和农民阶级,虽然有过自己的道德,但仍然无法抵制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道德的侵蚀,受到其精神奴役,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建立关于自己道德的理论体系,他们的道德始终处于不完整、不稳定的自发的朴素状态。同样,无产阶级在阶级斗争中形成的新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观念,如果没有科学的道德理论作指导,也不可能获得完整的、稳固的、自觉的科学形态,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道德。无产阶级要用远大的眼光认清自己整个阶级的根本利益、历史使命和胜利的道路,要在阶级斗争中清除旧道德的影响,形成自己的科学的道德体系,就必须有真正科学的革命理论,包括科学的道德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就是这种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欧洲无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要求,在科学地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批判地改造和继承了人类思想发展的优秀遗产,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而创立的一种科学世界观和革命理论。它的创立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实现了一次伟大的革命。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理论,即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也在人类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实现了一次伟大的革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一经产生便同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一起,具有一种不可遏制的力量,深入到工人运动中去。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它不断地为越来越多的工人群众所接受、所信奉。就这样,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伦理学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无产阶级从“自在的阶级”变成了“自为的阶级”,无产阶级自发的、朴素的阶级道德,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概括、提炼也升华为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的理论形态。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其在伦理思想史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为社会主义道德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道德的产生,又是人类科学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

社会主义道德一经形成,便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反对资本统治,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斗争服务,并随着这个斗争的深入和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它始终“代表着现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显示出一切旧道德所不可比拟的强大的道义力量和永葆青春的旺盛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道德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大致可分为既相互连接,又相互区别的三个阶段: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过程中的共产主义道德,即无产阶级的革命道德;社会主义社会历史时期的共产主义道德,即社会主义道德;高度完善的共产主义道德,即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的全人类共同道德。这三个阶段,虽然在存在状况、基本要求、成熟程度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同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结合在一起的,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它们都属于共产主义道德体系,都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砸碎旧世界,创造新世界,开拓人类无限美好未来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过程中,社会主义道德代表着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为砸碎资本主义旧世界,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它的基本要求和伟大作用是:教育无产阶级和被压迫的人民群众,学会运用新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善恶标准,去观察社会的道德现象,评价人们的行为,处理本阶级内部和本阶级同其他阶级的关系,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和罪恶,从而唤起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认清革命的正义性,树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团结广大劳动人民和一切被压迫民族,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为推翻资本统治和一切剥削制度而斗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所出现的“延安精神”,“小米加步枪”的英雄气概,“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崇高品质,就充分地显示了社会主义道德无坚不摧的道义力量。

但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就整个社会而言,资产阶级及其道德还占着统治地位,无产阶级革命道德还处于被压迫地位,它的存在和发展还受到统治阶级的限制、诋毁和破坏。他们一面攻击共产党人摈弃了道德;另一方面又用资产阶级及其他剥削阶级的道德来腐蚀革命队伍。因此,无产阶级的革命道德这时还只能在同这些剥削阶级的道德作艰苦的斗争中,才能求得曲折的发展。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党反动集团就大搞所谓“新生活运动”,竭力推行封建法西斯道德,妄图以此加强对其统治区域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钳制和精神奴役,阻止无产阶级革命道德的发展和传播。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革命道德还只能在社会上的一小部分居民中,主要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有组织的革命队伍中,得到提倡和传播,它的纯洁性则只能在少数无产阶级先进分子中得到体现。但是,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深入,无产阶级革命道德不仅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而且逐渐为更多的革命群众所认识、所履行,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无产阶级夺取全国政权,特别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共产主义道德的发展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主义道德阶段。这是社会主义道德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的阶段,也是它更充分、更广泛地发挥革命职能和作用的阶段。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仍然是无产阶级革命要求和阶级利益的反映。从本质上讲,还是无产阶级的阶级道德。但是,由于无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为消除一切非无产阶级道德,特别是剥削阶级道德赖以存在的政治条件和经济基础创造了前提,而且使人民群众实现了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从而为形成共同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建立同志式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关系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因此,这时社会主义道德第一次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道德,成为社会主义社会集体利益的体现,获得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不能获得的更广泛的人民性和更普遍的社会性。它已经超出了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范围,成为社会每一个成员应当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在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有力领导和深入教育下,通过先进人物的模范行为的带动,它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道德生活发展不可抗拒的必然趋势。

但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毕竟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它从旧社会脱胎出来,各方面还打上了深刻的旧社会的烙印。在道德领域里,剥削阶级的旧道德、旧习惯、旧传统还将长期存在,并通过各种渠道腐蚀着人们。同时,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还肩负着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水平,努力创造条件,消灭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革命功能和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适应着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任务,这一阶段的社会主义道德是为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维护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的。具体说来,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社会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革命人民反对一切剥削阶级旧道德残余影响的强大思想武器;是调整人民内部矛盾,进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精神前提。实践证明,没有社会主义道德及其功能的发挥,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顺利发展。

当然,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社会主义道德也只能在斗争中发展。它的发展始终是同社会主义革命对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对社会环境的改造相一致的。但是社会主义道德是不可抗拒的。它日益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中,支配着他们的道德意识,转化为他们的道德行为,有力地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胜利前进。

恩格斯说:“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对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 恩格斯这里讲的“真正人的道德”,就是指的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高级阶段,即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的共产主义道德。这时,共产主义道德已经从无产阶级的阶级道德发展成为全民的道德,这是人类道德完善必然到来的美好前景。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地丰富起来,旧社会留下来的三大差别已经消除,劳动已经不只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和乐生的手段,社会已经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时,个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已经高度地统一起来,社会已经不再需要用特殊的强制手段去限制个人发展,而使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了其他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条件。于是,现在意义上的政治、法律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共产主义道德便成了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唯一准则。列宁说:“我们在向往社会主义的同时深信:社会主义将发展为共产主义,而对人们使用暴力,使一个人服从另一个人、使一部分居民服从另一部分居民的任何必要也将随之消失,因为人们将习惯于遵守公共生活的起码规则,而不需要暴力和服从。” 这就是说,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各个人完全可以依据自己自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上的高度自我控制能力,去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的需要。在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也将碰到这样或那样的新的矛盾,但由于产生矛盾的根源已经主要不是人们利益上的冲突,而主要是认识上的差异,因此,也就完全可以根据共产主义道德的要求加以解决,社会上道德堕落的现象将销声匿迹,一幅“人人皆兄弟”的无限美好和普遍幸福的图景,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规律表明,人类在道德意识上的高度丰富和完善,人类在道德生活中的真正自由必将实现。但是,绝不能因此而像空想社会主义那样陷入幻想。历史实践反复训示我们,人类道德完善的美好前景必将最终实现,但绝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也不可能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必须经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经过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地、自觉地努力,才能逐步实现。今天,我们必须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为实现人类道德完善这一无限美好的前景,长期地、坚韧不拔地做艰巨的斗争,以不断地移风易俗,消除剥削阶级道德和一切非无产阶级道德的残余影响,改变不良的社会风气,培养和造就一代社会主义的新人。而要使这一艰巨斗争深入持久地顺利进行,在现阶段一个不可忽视的战略任务是:努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伟大作用。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本书第四编将做专门的论述。 IAp6FtjIuFRwXohUPbTS6dMdjmHISrp5G+VHURtm6+GHE8+5Pl1T8xh/yWUERGd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