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
好高骛远,频繁跳槽,越跳越迷茫

现如今,有的人急于获得眼前利益,总想着多些多些再多些,快些快些再快些。为了追多求快,就急着升待遇,急着换岗位,急着跳槽。殊不知跳槽应当建立在未来的幸福之上,如果始终对职业没有认同感,只是一时性起就轻率地跳槽,那么,这样的行为会让自己付出不小的代价。

李林华毕业于上海的一所知名大学,本科所学的专业是信息技术,毕业后在一家中型电脑公司任职。在前几年IT业火热的时间里,他迅速成长为一名高级白领,月薪7000元,与身边其他同学相比要高出一大截,这让他感到很是满足。

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IT业已经不如过去那般火热,李林华的身价自然也不如从前了。此时,他已在上海购买了住房,每月有近3000元的按揭贷款需要归还。面对不断缩水的薪水,他想到了跳槽。

有从事医疗器材的同学建议他做医疗器材的销售,他也看到这位同学在短短几年内取得的成就:买房、买车,银行里还有一笔数目不菲的存款,这些都是通过推销医疗器材得到的回报。于是他毅然辞去了原有的工作,并在同学的帮助下,很快进入一家医疗器材公司,底薪2000元,提成非常丰厚,如果一个月的销售额达到10万元的话,收入便可过万。

但现实并非李林华想象中那么简单。当他拿到那些医疗器材的资料之后,才发现自己对这些一窍不通,虽然靠死记硬背记住了其中一些功能,但是当与客户面对面交流时,他还是无法回答客户的问题,根本就谈不上说服别人购买他的产品了。3个月下来,李林华无法完成规定的任务,收入还不够还银行按揭贷款。他只好离开。

此后,李林华做过快速品销售、保险销售员等,由于没有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网络,收入很不稳定,在2000~8000元之间徘徊,而且低收入的次数占多数,他一度感到非常迷茫。最后,在同学的帮助下,他进入一家IT公司重操旧业,收入才又稳定下来。

有些人在跳槽时,很容易急功近利地选择一些不见得适合自己,却能在短期内能给其带来经济效益的职业,从长远来看,这种选择对个人发展未必有好处。职场人对跳槽要慎重看待,不管是职场新人,还是职场老手;不管是普通职员,还是企业高管,经常跳槽都不可取。要耐得住性子、扛得住寂寞、经得住打击,在具备丰富经验和能力积淀后,再去考虑跳槽的问题。

真正适合跳槽的时机,是个人考虑比较成熟、目标非常明确的时候。一些不满足现状的人可以在适当时机选择跳槽,但不要过于频繁,比如工作3~5年换一次工作。人的一生就业时间一般30多年,因此每过5~6年差不多就是一个周期。

Lucy(露西)是上海一家证券公司的职员,她在这个行业工作了8年,经历过两次牛市和一次熊市,她的收入也曾经随着证券指数而上下波动。

Lucy毕业之后便进入证券公司做助理销售,当时股市比较红火,她所在的公司销售业绩非常好,因此她的收入也不错,达到了7000元以上;与她的同学相比,收入要高出很多。但好景不长,此后不久股市进入熊市,销售业绩随之下降,同时公司的佣金收入也锐减,她所面临的是薪水不断减少,最低时每个月只领到2000元。

不过Lucy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直到2006年股市重新进入新一轮牛市。而此时,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以及能力的提升,她已经担任销售经理,建立了自己的团队,每月除了固定的薪水之外,还有高额的销售提成。

很多成功人士会在一家公司待相对较长的时间后才跳槽,而且他们的职业经历往往是有选择性的。同时,他们选择跳槽时大多目标明确、积极主动。如中国微软前任总裁唐骏,在他个人的发展轨迹中,跳到中国盛大网络之前一直在微软干了整整10年。

虽然跳槽的现象在如今的职场中很普遍,但自己面临跳槽时应三思而行,避免冲动离职导致不必要的后悔;更不要朝三暮四,今天看着这家好,明天看着那家好,就频繁地跳槽换工作。

我们要谨记一点,职场人士频繁更换工作,丢的不只是工作机会,还有长远的发展。连续换了几份工作而不能改变现状,一定要重新审视职业定位是否恰当,重新思考职业规划是否需要调整,以免让自己陷入频繁跳槽的怪圈中,迷失方向。 FZKAfKsOMr4iq8kFUOUgae3Q0BSSRL+RFIgGkII2htMadvbAlFM2XUbgXtbZUZQ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